第134章 龙凤呈祥(12)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2-11-01 17:58      字数:11395
  这次考试,顾细请了外援。

  村里有好些老人,他们不用考试,于是就被请去监考笔试了。

  老人们个个都挺兴奋。

  “我都没有上过学堂,竟然能去看那些识字的娃子们考试!”

  “嘿呀,谁能想到我也有这么一天呢?”

  老人们穿上最体面的衣服,精神奕奕前往监考区。

  顾细叮嘱过了,最主要是看考生有没有作弊,比如带小抄,在手臂上、手心鞋子。

  老人们检查得十分仔细,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就差扫描全身了。

  开考前,七大爷作为笔试监考总负责人讲话:“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要是被抓住作弊,那以后在村里多没面子,都自觉点。”

  沈追凤心有戚戚,这爷爷奶奶辈平时说看什么都看不清,让他们小辈儿干活,现在个个都那么仔细,身上藏一根针都能搜出来。他们哪里有机会作弊哦。

  参加考试的小辈可不敢在老一辈面前造次,大家都规规矩矩的。

  可就算如此,老人们也没有放松警惕,还无师自通搞了个分区管理,一个人盯五个人,就在那儿来来回回的走动,一些参加考试的人感觉压力更大了。

  比如说沈追龙,他对老师监考有阴影,一见到长辈在身边巡逻,头脑一瞬间发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而顾细和沈青松主持的口试区,压力更大。

  为了提高效率,顾细和沈青松分开面试。

  当然,他们也不是自己单独面试的,那样容易落人口实,说他们受贿赂,有黑幕。

  村里大部分人要考试,老人去了笔试区监考,那剩下的有什么人呢,就是小孩子了。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很多考试的人背得都不是最好的,背诵背得最好的人是小孩子。

  那请小孩子来当评委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且,很多大人都去考试了,小孩子没人看管多危险,那小孩子聚集起来当评委,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小孩儿可兴奋了!

  他们以往只有被监督的份,今天他们能监督别人,还是大人喔!那说明他们比大人更厉害啊!

  以沈广莲和沈广年为首的孩子们激动之余,心中生出一份责任感。

  他们要让大人看看,他们有多能干!

  张兰芳进来的时候,顾细的目光倒是很温和,但是周围一群小孩子的眼神太有压力!他们不是坐在一个方向,而是四面八方都有人排排坐,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张兰芳:……被盯着好难受。

  顾细温和一笑:“坐吧。”

  张兰芳想逃,那些孩子灼灼的目光太有存在感了!

  和女人这边一样,男人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

  每当他们一出现错误,一群小孩子比沈青松更加积极,发出整齐的“错了”。面试的人顶着孩子们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走出去。

  不少大人后悔了,他们就不应该逼孩子们这么努力背知识点。比大人背得还熟的结果就是,现在要接受孩子们的检验和“取笑”。

  因为压力太大而没发挥好的人苦笑,眼里满是同病相怜的默契。

  不过,考完试的人可以加入小孩子们的队伍,坐在周围旁听接下来的人如何面试。

  当别人错了的时候,参加完考试的人会比小孩子们喊得更加起劲。

  因为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折断。

  顾细和沈青松在面试之前,就说过了,面试中可能出现任何情况。就好比在开车过程中会出现任何情况。这些都是没办法预料的,考验的就是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越好,以后开车才能越保险。

  大家都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因为还蛮有道理,谁知道开车会遇到什么呢?要是突然冲出来一个人,怎么办?这必须心得大,得细啊。

  围观面试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些人在这么多人面前结巴了,沈青松问:“那学习开车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围观,你手抖了,把车开岔,最后受伤的人就是你自己还有被你撞到的人,这样的结果,你觉得合适吗?”

  最后一个进来的人是沈大壮,他几乎是顶着全村一半人的目光进来的。

  另一半在女人那边。

  沈大壮丝毫不惧怕周围的目光。他考试前认真复习了顾主任说的内容,开车的时候要仔细看,但是面试的时候,就应该当面前的人是大白菜,不要紧张。

  沈大壮的回答是所有男人中最流利的,没有任何错误。

  沈青松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看向其他人:“沈大壮分数最高,满分没意见吧?”

  男人们羡慕极了,嫉妒是有点嫉妒,但嫉妒也没办法,人家就是发挥得这么好。

  女人们那边,狗蛋儿娘是第一名,因为紧张磕巴了一下,但是后面的状态越来越好,没有错,不过状态分扣了零点五,是九十九点五分!

  狗蛋儿是男孩子,他在沈青松那边围观了自家爹的表现。

  出来后,他活像一个老夫子,严肃瞪着他爹,痛心疾首:“爹,你不知道,你让我很失望!”

  狗蛋儿爹垂头丧气:“我也不想的。”

  就是进去之后,他看到那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了,很多考点都想不起来。

  “那人家大壮叔怎么能想起来呢?你就是不够勤奋,不够努力,没比别人记得牢。”狗蛋儿气得跳脚。

  他爹太不争气了!

  “狗蛋儿啊,训你爹呢?”几个大人围过来,嘻嘻笑着看向父子俩,觉得新奇极了。

  从来只有爹骂儿子,没见过儿子教爹的。

  狗蛋儿爹觉得丢脸,捂住头,小声道:“儿子,咱回去再说吧?”被那么多人看到,太没面儿了。

  这次是他理亏,他想要硬气都硬气不起来,这可是没了学拖拉机的机会!

  他的眼睛瞥到旁边的房子,忽然眼睛一亮,“那个,你娘呢?你娘出来没有,她肯定也考得不好。”

  狗蛋儿忧愁不已,要真是这样,他可太难了。

  父子俩心思各异的时候,女人那边的面试也也结束了,大门打开,狗蛋儿立刻冲过去,找到他娘。

  “娘,你考得怎么样呢?”他扬起脸,巴巴看向娘。

  狗蛋儿娘笑而不语,有点不好意思,周围的婶子大笑道:“狗蛋儿,你娘可是咱们这里的第一名。”

  “第一名啊?”狗蛋儿有点愣。

  “对啊,”另一个婶子说,“肯定可以去学拖拉机。”

  狗蛋儿娘摆摆手:“不能这么说,顾主任说了,要是男人那边还有笔试那边有十个满分,那我就不能去学了。”

  狗蛋儿刚刚雀跃起来的心情又掉下去一点,不过这样已经很棒啦!

  他眼睛亮闪闪的:“娘,你可真厉害,比爹厉害多了。”

  “你爹考得不好?”狗蛋儿娘问。

  其他婶子们凑过来听八卦。

  狗蛋儿叹了口气,怒其不争,目光幽怨看向身后的男人。

  狗蛋儿爹听到自家媳妇竟然考得这么好,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能。

  不过,要真是这样,他们家就有人可以学拖拉机了!

  狗蛋儿爹心情极为矛盾。

  狗蛋儿娘和他做了那么多年夫妻,瞟一眼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了。

  “觉得我赢了你不开心啊?”狗蛋儿娘语气极其肯定。

  狗蛋儿爹立刻挺直脊背,夹紧尾巴:“没,没啊。”

  狗蛋儿娘牵着狗蛋儿的手,“儿子,走,别碍着你爹的眼。”

  狗蛋儿爹连忙追上去,在娘儿俩周围转来转去,要是有尾巴,此时肯定是旋风转动。

  狗蛋儿娘依旧神情淡淡。

  偏偏,狗蛋儿爹就喜欢自家媳妇这副冷冷淡淡的样子,觉得特别带感,舔得,啊,不,是讨好得更加起劲儿。

  狗蛋儿现在还不太明白父母之间的相处,但是他觉得这样的娘特别酷。这个词还是顾主任告诉他们的。

  而顾细现在,正在紧赶慢赶改卷儿呢。

  沈青松负责一大摞,她负责一大摞儿,还有几个副队长作监督,力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天,所有村民翘首以盼,等待公布结果。

  有的人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嘴里嘟嘟囔囔的,有的人抿唇握拳,一言不发,有的人紧张得喝水停不下来。这些都是有望争取学车的人。

  那些知道自己发挥不好的人,就轻松多了,更多的是看热闹的心态。

  沈青松一出现,全场安静下来。

  他拿着名单,也不多说废话,声音沉稳:“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人,待会儿去跟我学拖拉机。”

  众人屏息。

  “沈大壮!”

  “喔!”每念到一个名字,大家都会寻找人群中的身影,发出欢呼,眼里的羡慕快要溢出来了。

  “卫则!”

  “哇,是知青啊,不奇怪。”

  “周盼盼!”

  诶,这不是那个学修车的女知青吗?

  顾细高高举起双手,带头鼓掌欢呼,这可是第一个女生!

  女人们纷纷呼应,她们女人也不差的好吧?

  男女之莫名陷入了争强好胜的氛围,这一次你比我们更大声,下一次我们比你更大声,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小孩子们人来疯,无论谁喊都叫得十分积极。

  前面九个名额,已经出现了四女五男,还剩最后一个名额。

  狗蛋儿娘特别紧张,这可决定了她能不能搭上末班车

  沈青松的眼神划过众多期待的脸,最后道:“李雨芬!”

  李雨芬,正是狗蛋儿娘的名字。

  李雨芬怔愣几秒,直到儿子推了推她,她才反应过来,笑得十分开心。

  狗蛋儿爹没想到李雨芬真的能去学拖拉机。男人的面子让他在恭喜和不恭喜之间徘徊,可他媳妇儿根本没看他,牵着狗蛋儿的手直接过去了。

  “哎!”他赶紧挤着跟过去,一边走还一边和别人炫耀,“我媳妇儿,我媳妇儿。”

  可惜,从今往后他的家庭地位肯定更低了。

  要是狗蛋儿知道他爹的想法,肯定会说:您还有地位吗?

  “剩下的人也不要灰心,等秋收结束,第一批人学会了,马上就回招第二批人。所以,你们的背诵不要放松。”

  说是虽然这么说,沈青松已经预料到了大家接下来会很懈怠。但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十个人,五男五女,劝跟着沈青松去学拖拉机。

  张兰芳羡慕极了,看向自家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没到年龄就算了,大儿子竟然没能通过,真是无语!她把儿子说到自闭,主动跑去挑粪了。

  旁边老姐妹劝道:“你就别说广庆了,你没看到吗?大队长家的追龙和追凤也没入选。”

  有人插话:“反正我是真的相信大队长和顾主任没作弊。”

  因为落选而想和别人讨论一下沈青松和顾细有没有徇私的朱美:……到嘴边的话,愣是说不出来了。

  几个婶子讨论得热火朝天,其他人听到,加入进来。

  “就是,要是大队长搞点小动作,让追龙和追凤去学车,我们也没办法,可见大队长和顾主任是真的没有做那些事。”

  副队长都想替沈青松喊冤:“大队长真没有,不信你们去问七大爷,他昨晚就是和我们一起改卷的,老人家精神着呢。”

  七大爷也是非常有瘾。自从修好拖拉机后,他和几个老兄弟觉得把拖拉机放在空仓库不安全,自带行李去守夜。

  沈青松和顾细劝都劝不回来。

  老人家执拗得很,你说他们还不开心,所以顾细和沈青松就随他们去了,开心就好。

  刚好七大爷经过,七大爷很有威严:“要是让我知道你们乱说……”

  大家作鸟兽散。

  沈家这对龙凤胎被好多人安慰来着,一开始还不明白,后来听到风声,明白过来了。

  沈追龙挠挠脸:“可是我一点都不遗憾来着。”他对学拖拉机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老爸说了,会争取让所有人都轮一遍,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沈追凤也没多执着,她觉得有人学就够了,去学车开车看上去轻松了点,但说实话,她一向干活儿会偷懒,要是去学车被沈青松盯着,那才不能偷懒呢。

  姐弟两心大得很,但忘了不辜负大家的一番心意,还是装出需要大家安慰的样子,玩得还挺开心。

  那边十个人轮流上去学拖拉机。

  中稻快成熟了,还有红薯差也在不多时间收获。他们买拖拉机,不就是盼着能在这次收成中派上用场?

  沈青松和大家说明情况后,学车的几人更加用心。

  不知不觉,在老农的看天识天气下,到了适合收获的日子。为了让拖拉机更好地驱动,村民们还把村里的路重新休整了一下,村外的路也弄了一点,到时他们村的拖拉机可是要开去县城的。

  大家一边割稻谷,一边聊天,盼着拖拉机的到来。

  拖拉机的余韵扔仍在,大家看着有人每天都能练习开拖拉机,手痒痒得很。

  “来了来了!”

  这就是几个学开拖拉机的人的实战阶段。第一轮开拖拉机的人,竟然是周盼盼。

  周盼盼坐在高高的拖拉机上,说不紧张是假的,她也是第一次开这个大家伙。不过她对自己很有信心。

  拖拉机平稳停下,村民们把需要运载的禾苗绑好,一下子就清空了一大半。这种成就感只有种地的人才会懂。

  看着拖拉机轰隆隆开走,众人露出轻松的笑容。

  “我从来都没像这次这么爽过。”就动手在田里动几下就成,其他东西都有人干。

  有人道:“听说翻地也是拖拉机来。”

  “真的?”

  “是的呢,好像是说大队长修过的拖拉机和普通拖拉机不一样,能干更多的活儿。”

  大家十分有盼头地等着下次耕种。

  这片地区在九十月份收完稻谷何红薯后,在十月中下旬,会种马铃薯和能过冬的蔬菜,来年儿二三月份收获,四五月份又开始种稻谷和红薯,如此循环往复。

  他们不是不想给地休养生息的时间,可是他们饿怕了,生怕没东西。

  这个时候的食物并不宽裕,各种食材都相当紧张。

  种多点,交足了公社要求的量,剩下的好歹能填饱肚子。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稻谷和红薯终于收好。

  这次的公粮,不再需要像从前那样用驴车和人力去挑去送了。

  村里人约定好,一起去公社那边炫耀一下,顺便逛逛县城。

  不为什么,就是想要显摆一下,哎呀,这无用但又诱人的虚荣心啊!

  拖拉机快,村里人走路的人得早点出发才行,驴车那是给老人用的,中年人、年轻人和孩子就别想了。

  沈青松直接开拖拉机去,顾细则更喜欢和大部队一起走,大家说说笑笑的,可热闹了。

  沈追龙、沈追凤和徐小甜走在一起。

  这段时间,沈追龙和徐小甜没多避讳,平时留个心眼多观察的村民大都发现了这两个小年轻的一些端倪。

  有句名言说得好,意思大概就是,爱情是掩藏不了的,即便是控制住了行动,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沈追龙和徐小甜在明面上没有太多亲昵接触,课程那种氛围感,只要经过的人都能感觉到。

  “大嫂子,你们小龙这是,喜欢上了徐小甜那位女知青?你同意吗?”

  大家说起感情的事情,总是会下意识压低声音。

  顾细配合地小声道:“年轻人喜欢就好,我都行。”

  “那万一这婆媳俩相处不好呢?”有个婶子,她女儿也想要嫁个男知青,她不太愿意。

  “感情这事,咱们也不是人家年轻人,感受不了,”顾细如实说出自己感受,“那要是实在相处不来,我们分家就行。”

  “啊?”大家伙都惊呆了,这年头可很少有人会分家,讲究大家庭,人丁兴旺。

  “没必要委屈自己嘛,不过,我说的是最坏的打算。小甜应该不是难相处的儿媳妇,我觉得她不错。”顾细无意抹黑小甜的名声,只是想为同龄人打开新思路。

  她和沈青松都无所谓,要是徐小甜和沈追龙想去过二人世界,他们一定不会掉刁难,就让年轻人自己过日子去。

  顾细继续道:“我请小甜去我们家吃饭,相处下来,还是很好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们应该会成。”

  她在村里人面前给了肯定的答复,以后就不会有人敢说徐小甜怎么怎么样了。

  沈追龙和徐小甜很快从别人口中得知顾细亲口说徐小甜很好这个消息,徐小甜的脸都红了。

  她小声道:“我会好好孝顺顾主任的。”

  “我妈说,我们自己好好的就成,她暂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沈追龙傻笑道。

  年轻人甜甜蜜蜜,总是觉得时光分外短暂。

  沈追龙和徐小甜都感觉没多久呢,大家已经到了公社。

  多事,公社门口挤满了人。

  “怎么回事?”里面的工作人员见到这个情景,蹙眉道。

  有人从外面回来,“好像都是下面的村民,说是过来看交粮的。”

  大家纳闷:“怎么突然间过来看交粮?以前可从来都没有这样过。”

  工作人员以为人会慢慢较少,没想到,外面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刘家村的人也来了!

  两个村子的人相互看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都嘿嘿笑着。

  时间差不多了,不远处传来突突突的声音,村民们乐了。

  “哎呀,肯定是我们大队长来了。”

  “说不定是我们大队长呢。”

  刘家村的人知道自家的拖拉机还是人家沈家村的村长给修好的,所以只是小小地争了一下,没再多说,双方的气氛还是很友好和谐的。

  而后,很快,人群中让出一条道。

  沈青松驾驶着拖拉机从外面进来,后面紧跟着就是刘队长驾驶的车辆。

  两个大队长同时从上面下来的时候,那场面,拉风极了。

  有几个大队投来羡慕的眼神,他们没想到,沈青松还真修好了拖拉机,现在后悔死了,当初怎么就没跟着一起买呢?

  沈家村的村民们十分享受这种艳羡的目光,飘飘然得很。

  等称完公粮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去其他地方逛。

  顾细一家人去的第一站是照相馆。

  当初说好了的,要和沈追龙和徐小甜的合照寄给徐小甜的父母。

  照相师傅看着进来的一大家子,又听说他们需要照不少照片,脸上忍不住漾出欢快的笑容。

  学徒跑前跑后,热情招呼:“好咧,保证让您满意。”

  沈追龙和徐小甜先照了合影,沈追凤强烈要求拍张单人照。然后是一家四口,一家五口的合照。

  最后,沈青松提议:“我们俩照一张?”

  顾细笑了:“好啊。”

  两人都穿着白衬衫,就算模样不再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却自有一股岁月与经验的沉淀。

  夫妻俩的肩膀都向中间靠拢,无需对视,默契十足地在朝着照相机一笑。

  徐小甜和沈追龙不由看入了迷,原来夫妻是这样靠在一起的,可真美好。

  “咔嚓”一声,两人回神,同时转过头,看向对方,一切尽在不言中。

  顾细起身,看到这副场景,心中一笑,可能这就是追龙的命定缘分吧。

  照片没这么快能取到,更何况,沈追龙的毛衣才织了一半。

  他的技术又在进步,可是进步的速度有点慢,就怕赶不上徐小甜想要寄出的时间,连逛县城都没逛多久,很快跟随第一批大部队回沈家村了。

  顾细和沈追凤是后一批回来的,两人买了不少生活物资。

  沈追凤呼呼穿着粗气,喝了一大杯茶,看向苦兮兮织毛衣的沈追龙:“你行吗?”

  “姐,你要帮我吗?”沈追龙燃起希望。

  他的手指都红了。

  “别别别,”沈追凤连连后腿,“我可没这么说。”

  她才不会自找苦受。

  沈追龙被织毛衣弄得头昏脑胀的,脑子一转,秃噜嘴道:“那你会给卫则织毛衣吗?”

  顾细拿杯子的动作微微一顿,不过随即装作和之前无异。

  沈追凤想也不想,就道:“不会。”

  “我都不会织毛衣,干嘛折腾我自己,”她说得理直气壮,“他要是想穿,我给他买,或者他自己买不就成了。”

  顾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还挺直女,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直女,可能沈追凤才会不被感情深深刺伤。即便将来她和卫则没有结果,可能沈追凤也不会太伤心。

  沈追龙无奈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顾细一开始说不帮,那就是真的不帮。

  她还有别的正经事要做。

  大队办公室,顾细带着一脸紧张的林妙走进来,大队办公室的成员都在,包括沈青松。

  “顾主任,”副队长赶紧起来,“您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顾细开门见山,笑道:“还真有是有点事儿。”

  顾细开门见山,礼貌道:“还真有点事儿,我来为我们的妇女同志争取一点事情。”

  大家看向沈青松,沈青松点头道:“你说。”

  “这核算公分分粮食的事情,是全队的大事,我们妇女同志也想为大队尽一份力,”顾细回头,让林妙过来,“这是林妙,数学非常好,会计也不错,我想让她跟着柳叔学习一下。”

  沈青松直接道:“两位同志的诉求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商量一下……”

  他的话还没说完,柳会计十分干脆:“大队长,我这里正好缺人手,让林知青过来帮我吧?”

  大家诧异看过去,柳会计扶扶眼镜:“不认老不行咯,有人帮我,我们也能更快给乡亲们分粮。”

  沈青松点点头:“行,那林妙你先帮柳会计吧。”

  林妙挺着肚子,忐忑过去。

  不过她牢牢记住顾细的话,没露怯,面容严肃走过去,在柳会计的指导下做事。

  柳会计并没一个为难林妙,很爽快地让林妙跟着他。

  办公室众人都有点嘀咕。

  柳会计却很清楚,他是前任大队长提拔上来的人,沈大队长心胸宽广,让他在这个职位上干了这么一段时间,已经是给足面子了。

  其实,就算沈青松不这样做,他在之后也是会提出辞职的。

  以前的大队长,带头吃回扣,他这个做会计的,也沾了点事儿。这点事不经查。要是以后被翻出来,那就难看了。

  他恨不得早点有人接班。

  估计沈大队长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找了一个由头,让他体面地离开。

  柳会计没有半点恼怒,还挺感谢沈青松的。

  中午,顾细送林妙回去,毕竟林妙是个孕妇,她既然带人出来了,那就把人安全送回去。

  “怎么样?习惯吗?”她问。

  林妙连连点头:“挺好的。会计好像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她在顾细给的一些笔记上看过类似的东西。

  “我按照笔记里说的知识,建议柳会计做一些调整,可以让公分和粮食以及账目更清晰,他斟酌过后,问了大队长,大队长同意了。”

  “那就好,好好做。”顾细鼓励。

  林妙十分严肃应下。

  事实上,回到家,林妙还是有点晕乎乎的。

  “今天早上大嫂子突然过来,带你去干啥了?”张兰芳好奇问。

  林妙看向关心望过来的家人们,道:“大伯母带我勇闯大队办公室了。”

  众人:!

  一听就来劲儿!

  沈广莲搬好凳子,扶嫂子坐下:“嫂子,您快说说,怎么回事?”虽然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她可以先说一句,大伯娘可真厉害!

  一家人排排坐,听林妙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说了一通。

  最后,林妙神秘地总结道:“我怀疑大伯娘当初一回到村子就开始布局了。”要不然怎么会那么早让她好好学习数学和会计呢?

  沈广莲这个铁粉坚定点头:“一定是这样。”

  她把当初和小姐妹遇到顾细的事儿说了,“大伯娘说,总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念书。”

  沈蓝棕装深沉,言简意赅道:“大嫂,深不可测啊。”

  张兰芳握拳,“大嫂简直是我们女人的楷模!”

  天老爷哦,直接去办公室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要权哦,那得多……多有魄力啊。

  以后中午的扫盲班,她再也不敢偷懒了。万一嫂子看到她们懒惰,直接说一句让她们以后都别来了,那怎么办?

  她可找不到那么好的说八卦的地方。

  沈广年和沈广庆兄弟俩对视一眼,更加坚定要抱紧大伯一家大腿的事情。

  “妙妙啊,你可得好好干,咱不做那种偷公家钱的坏人。”沈广庆叮嘱道。

  林妙白了丈夫一眼:“那还用说。”大伯娘对她有知遇之恩,她怎么可能恩将仇报?

  她一定好好干,努力干!

  因为顾细做得比较隐蔽,加上林妙有肚子了,这几天活儿不重,不来也很正常。

  张兰芳等了一天,都没听到有人问林妙去哪儿,她都憋死了。

  林妙虽然说暂时不要往外说,但她也想故弄玄虚一下啊,炫耀一下儿媳妇。

  没办法,现在家里最有出息的人,就是林妙。

  她们女人实在是太能干了,低调不起来,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因为有了林妙的帮忙,核算工作快了很多,一天后,村民们就被通知分粮了。

  “今年怎么这么快?”

  “嘿嘿嘿,肯定是因为我们有了拖拉机。”

  等今天分完粮食,晚上会进行第二次的选拔考试,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快点摸上拖拉机。

  有人搬东西来了,然后,村民们看到,今年坐在会计桌的,不是熟人柳会计,而是林妙!

  “兰芳嫂子,你儿媳妇怎么在那儿?”婶子们讶然极了。

  张兰芳低调嘚瑟:“没办法,这孩子数学好,被我大嫂子看中了。”

  接着她绘声绘色说了下顾细勇闯办公室的故事,顾细瞬间收获一大波粉丝。

  村里分粮食,都是让小孩子过去排队,差不多到了,大人才会过去搬粮食回去。

  这给了张兰芳充分的发挥时间,她说得唾沫横飞,好像亲历现场那般。

  顾细还不知道张兰芳给她的形象添加了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当初那么做,也只是和沈青松都觉得,办公室应该加入新鲜血液了。

  至于柳会计的事情,他们也知道一点,看账目能看出来。

  但自从沈青松上任以来,柳会计从没做错过事儿,所以就先让柳会计继续做下去,等林妙经验多了之后,再让柳会计退休也不迟。

  给大家发完粮食,有时考拖拉机的试,这次就不用顾细和沈青松多费心了,第一批十个人,就是现成的劳动力。

  他们很放心地放手,早早回去休息。因为他们第二天要去附近山上转转。

  当初沈青松和袁镇长说要建个红砖厂,不是说说而已。

  秋收过后,雨水较少,翻遍砖块自然晾干,很适合做砖。

  这段时间,沈青松已经找到了适合的红壤土,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打算多去附近对比一下。力争有最好的原料。

  两人早早起来,带上干粮出发。

  “好久没爬山了。”顾细撑着沈青松做的拐杖道。

  在没有经过开发的山里,拐杖能大大减轻体力的消耗。

  沈青松拉着顾细的手,没有喘气:“这一片山都是我们沈家村的,等以后我们村里有钱了,可以开发出来,让村民们好好看看山间美景。”

  两人说着些对未来的想象,他们深信,未来一定可以如他们所说这样美好。

  有个很玄妙的理念叫吸引力法则,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很值得他们借鉴一下。

  中途休息的时候,顾细和沈青松在核桃树下坐,也没有浪费时间,看看周围有没有核桃。

  忽然,顾细一拍脑袋指着地里圆滚滚的东西,“我怎么忘了这个!”

  她兴奋转头和沈青松道:“魔芋!我们山上有很多魔芋!”

  魔芋饱腹低脂,后世不知道多流行,不过好像沈家村的人并不知道魔芋可以吃。

  至少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从没在村里见过大家吃这东西。

  顾细突然要了一个想法。这个年头,最缺什么,是食物啊!

  “或许,我们可以再加一个集体作坊!”

  说干就干,十月份正是魔芋丰收的季节,他们挖了不少魔芋回去。

  沈追凤一看这个东西,皱眉:“妈,这东西可不好吃。”

  顾细神秘一笑:“这可不一定。”

  沈追凤好奇跟在顾细屁股后面,帮顾细干活儿,顺便看看顾细怎么做。

  只见顾细把魔芋削皮、切块、放碱水浸泡,之后打成泥,魔芋竟然自动凝固,再切成大块,煮熟,切成小条,冻硬保存,再拿出来放水里解冻,挤水后,魔芋条里面就变成蜂窝状,晒干后就可以密封保存了。

  顾细这个方法是一个美食博主那里知道的,当时看到十分麻烦,她特地多留神记住了步骤,就是记着玩儿的,没想到用上了。

  再用水泡发,就可以做成各种美食了,最有名的就是魔芋爽。

  蒸三十分钟,魔芋重新恢复弹性,加上各种调料,最重要的是顾细自己做的微辣辣椒油,然后一拌,又香又劲道。

  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沈追凤就是如此:“好好吃!”

  不过顾细没让沈追凤多吃,“这东西饱腹感强,不能吃太多,再说了我还要拿去给领导尝尝的。”

  这个领导,说的肯定是袁镇长。

  袁镇长吃了一口顾细说的好东西,调料香混着芝麻儿,这一条小玩意还挺好吃。

  袁镇长一边吃一边看顾细递过来的文件。

  顾细做的是类似项目企划案的文件,她写得很仔细,从魔芋的特性到魔芋作坊的安排都有。

  预估有多少原料,安排多少人制作,岗位如何安排管理,如何包装,如何销售,都有大概的步骤,最后的收益预估有多少,都在上面,一目了然,看起来可行性非常高。

  袁镇长看完,内心惊叹,连连点头,忍不住多看了几遍。

  沈青松和顾细夫妻,卧虎藏龙啊,他再一次遗憾当初没坚定把两个人要过来。

  不过,也没关系,沈家村在他治下,有政绩,少不了他的份。

  袁镇长轻敲桌面,脑子转起来。

  这个魔芋作坊看上去不错,可以试一试。失败了,损失的也只不过是山上天然的东西还有人力,东西也能留给村民自己吃。

  至于顾细要求有绝对的话语权,没问题,他给!

  他看中的也不是收益,而是这件事带来的名声。

  袁镇长微微点头:“小顾,你不要让我失望啊。”

  顾细自信点头,“您放心,定不负所托。”

  画大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