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悠悠三年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3-02-11 02:39      字数:3361
  贾迎春生下孩子后,又过了一个月,宫里传来喜讯,薛宝钗诞下了一女。

  虽然是女儿,让王子腾等人有些失望。

  可这却是如今皇上唯一活着的女儿,皇上对其宝贝不已,当场就晋了薛宝钗的位分,将其晋封为正二品修容。

  这事又让王子腾脸色好看了许多。

  毕竟薛宝钗还年轻,既然能生出女儿来,自然也能生出儿子。

  贾家因为在守孝,所以并没有参与进薛宝钗喜得一女的喜事里,当然贺礼还是派人送了过去。

  又过了三个月,邢岫烟出嫁。

  随后是史湘云定亲。

  并不是上辈子的卫若兰。

  毕竟这辈子史鼐可是补上了肥缺任着江宁织造,史鼎也在两年前补上了京营里的官职。

  可比上辈子只有一门双候的门第,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自然卫若兰就配不上史湘云了。

  到底史湘云可是史家这一辈的嫡长女,又是父母双亡,史鼐和史鼎哪怕就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不能把史湘云嫁差了。

  更何况他们两还有自己的亲生女儿了,这长姐要是嫁不好,底下妹妹的婚事可都不好说了。

  史家给史湘云定下来的是史家的世家,西南总督的儿子吴斌。

  没办法,史湘云虽说是世家的嫡长女,可问题是史鼐的嫡长女也就比史湘云小一岁。

  这就有些那啥了……

  愿意和史家结亲的,人家更愿意娶史鼐的嫡长女,而不是史湘云这个孤女。

  可偏偏史湘云的婚事档次又不能降低。

  所以……

  只能找不在京城的人家。

  不在京城,对方对史家的需求就要多一些,也就不会那么在意是史湘云还是史鼎嫡长女的区别。

  主要是史家嫡支嫡女就行了。

  哦,忘了说,林黛玉在刚满十三岁,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定亲了。

  贾□□要是以防贾母真宠爱贾宝玉昏了头,提出亲上加亲的话来,但这事她肯定不会同意,因此林黛玉刚刚满了十三岁,贾敏就立马给她定了亲,以免贾母开口,免得到时候连母女都做不成。

  不过和史家不一样,林如海给林黛玉找的夫婿是林家的世交,书香门第曾家。

  说起来如今也就贾惜春还没有着落。

  不过尤氏已经给她相看起来。

  主要是亲朋好友人家的姑娘,都是十三岁就定下了亲事,尤氏自然不能让贾惜春落后于人。

  贾母等人的孝,宁国府这边只需要守三个月而已,早就出孝了。

  贾惜春原本是想要跟着荣国府的人守孝三年的,但被王熙凤和贾探春劝回了宁国府。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年纪正好的时候不定下来,等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人家了,那些没定亲的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如何配得上宁国府的嫡长女。

  再加上尤氏和贾蔷的身份又有些尴尬,真说起来贾惜春才是最正宗的宁国府嫡支,两人都不想让别人说闲话,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给贾惜春找个好的。

  最后宁国府给贾惜春定下来的是永昌公主的嫡长子王忠。

  永昌公主是太上皇最小的女儿,平日里极得太上皇的疼爱,皇上对这个幼妹也十分喜欢。

  永昌公主下嫁的王家和贾家是世交,不是王熙凤的娘家,对方是子爵府,和贾代善当年有一起在战场上的交情,属于勋贵的一员。

  值得注意的是,永昌驸马的一位旁支堂妹,当年去参加选秀被指给了十皇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只不过这位王婕妤在后宫并不受宠。

  上辈子以贾家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和永昌公主和王家联姻,不过这辈子多了一个王熙凤,那就不一样了。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贾家和王家可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至于永昌公主的儿子娶了贾惜春,贾惜春叫宝姐姐的薛宝钗给永昌公主的哥哥做了小妾,这其中的辈分问题,皇家一向都不讲究这个。

  年底,又迎来了两件喜事,王子腾升九省都检点,史鼎补授兵部尚书。

  王熙凤接到消息后,叹了一口气,随后派人送去了贺礼。

  表面上看这是在升官,可实际上这是在继续架空王子腾和史鼎。

  这两个位子,怎么说了,在和平时期,也就比纯粹的虚职稍微能多那么一点点的权利,但还得不到全权实职的程度,就更不要说实权了。

  只有到了战争时期,在京城外的九省都检点和兵部尚书才有很大的实权,而和平时代在京城的九省都检点和兵部尚书差不多就是摆件一般的存在。

  好在无论是王子腾还是史鼎对此都有心理准备,皇上怎么可能放任京营和禁卫军不管了?那肯定是要安插自己的人进去。

  只不过皇上之前是低估了贾史王三家在京营和禁卫军的影响力,而现在就又有些高估了贾史王三家的影响力。

  皇上继位都这么多年了,地位一天比一天稳固,底下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首领高喊一声反皇上,底下的人就会盲目的跟着首领一起反呀!

  只不过,咋说了,皇上现在的宠妃不是薛宝钗嘛,而且还平安生下了一女来。

  所以在不少人眼里,四大家族如今是站在皇上这边的,跟着四大家族能在改朝的时候平稳度过,而且还能有前途。

  所谓做生不如做熟,既然四大家族有前途,那京营和禁卫军里面的不少人都愿意继续跟着四大家族走,毕竟之前四大家族可没有亏待过他们。

  翻了年,三月贾敏等人出孝。

  林家给林黛玉补办了及笄礼,准备五月出嫁。

  只是没想到四月初,宫里面的甄贵太妃突然薨了,太上皇到底没死,皇上就算再看甄贵太妃不顺眼,也只能按照宫规给她举办丧礼。

  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内不得婚嫁。

  林家虽然没有爵位,可却有官位,也得守一年的孝。

  只能将婚事延迟,这没办法,人算不如天算。

  按照规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哭灵,不过现在荣国府还守着孝,就不用进宫了,以免冲撞。

  但宁国府的尤氏却跑不掉,好在贾惜春在王熙凤这里学过管家,管起宁国府来也像模像样,尤氏就暂时将家务事交给了贾惜春。

  尤氏接下来却忙得差点断腿,因为五月底,城外修道的贾敬吃了金丹去逝了。

  得,宁国府这下子也要守三年孝的。

  按照辈分来说,贾蔷的确不需要收三年,可他是继承人,所以也必须要守三年。

  因为贾敬去逝了,宁国府一家办不开丧礼,荣国府也只能将大门打开,帮着宁国府举办丧礼。

  如此又是一年过去。

  好不容易过了甄贵太妃的孝期,林家和曾家,赶紧举办了婚事,免得宫里再出什么大事。

  毕竟在甄贵太妃去逝后,太上皇就病了,陆陆续续的持续一年了,也不见根治。

  不少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了大胆的想法,但没人敢说出来。

  林家和曾家也是如此,万一,万一太上皇驾崩了,国孝可又是一年。

  女孩子能有几个一年耽误呀!

  事实上,如林家曾家这么想得人家不止一家,京城这段时间可着实办了好几场婚事。

  王子腾也是这样的想法,五月中就将自己的女儿王鸾凤嫁到了史家,两家举办了婚礼。

  而王子腾的想法又影响到了薛姨妈,虽说如今有了薛蝌,薛家的生意有人管了。

  但薛姨妈没办法完全相信薛蝌,所以还没等荣国府出孝,她就派人找上王熙凤商量薛蟠和贾探春的婚事。

  要说“马道婆诅咒荣国府”事件里,谁是大赢家?

  贾探春绝对能算的上一个!

  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贾探春表现得可谓是非常好,虽说有狐假虎威的成分在,但也管住了荣国府上上下下。

  至少薛姨妈是充分的认可了贾探春的管家能力。

  薛姨妈不是一个恶婆婆,对管家的事情也的确不怎么擅长,不然也薛家的那些下人也不会那么喜欢赌了。

  连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也沾上了赌,而且还那么有主意,极力的撮合贾宝玉和自己姑娘。

  别说莺儿是为了薛宝钗好,一个丫鬟操心起主子的婚事来,简直就是反天了。

  可别被某些戏文里,那些给男女主角当红娘的丫鬟,给洗脑了。

  这简直就是伤风败俗的行为。

  说起来,王家,乃至于王家姑娘生下来的孩子,一个个的都不怎么会管教丫鬟。

  一个个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个比一个主意大。

  这哪是丫鬟呀,明明一个个的都是小姐。

  一个真正合格的丫鬟,那是不能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主子吩咐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好丫鬟。

  随着年纪大了,薛姨妈又要操心薛蟠的事,又要替宫里的薛宝钗担忧,跪在佛堂给薛宝钗祈福,是越发没精神管家务了。

  眼瞧着荣国府出孝后,贾探春的年纪也到了,薛姨妈就想让薛蟠早点将贾探春娶回来,自己也就不用这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