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心狠手辣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3-01-28 10:44      字数:3395
  看望完贾迎春回府后,时间就迈入了11月。

  进入11月,荣国府就开始准备过年要吃穿的东西了。

  没办法这年头物资不流通,像荣国府这样的高门大户,上上下下从主子到下人那么多人,不早点准备好过年用的东西,事到临头短缺了,这年头连买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候可就丢人现眼了。

  一些腌菜、腊肉、干货、野味、五谷杂粮、药材等等都得准备起来,还有过年穿的新衣服新首饰都得准备起来。

  虽说有旧例,可每年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减少,这是一项说起来非常容易,可做起来工作量巨大的事。

  王熙凤拉了贾探春和贾惜春一起筹备这些事情,至于宁国府那边怎么想,王熙凤一点都不会在意。

  这其中贾探春是个要强的性子,比王熙凤上辈子眼睛里都容不得沙子,这些繁琐要统计的事,交给她,王熙凤很是放心。

  将手上最忙的事甩给了贾探春后,王熙凤的工作量巨减,也就平时主持中馈的工作量,也有精神去关注贾宝玉了。

  王熙凤不敢明面上去打听这事,因为这一旦被戳穿了,就是在打贾母的脸,是一种不信任贾母的表现。

  倒不是说王熙凤打不得贾母的脸,而是为了贾宝玉去打,划不来。

  不过王熙凤一直都让人盯着荣庆堂和贾母身边的下人,所以对于贾宝玉第二次挨打的后续情况,不说知道得清清楚楚,但还是能还原出个七八分来。

  贾母并未采用王熙凤的办法,她给袭人三人灌了药,一连灌了三天,这下子就算是真怀上了,也没了。

  随后这三人贾母也没找官婆子将其卖掉,而是送到了她的陪嫁庄子里。

  后面的事情,不用说王熙凤也能猜得到,袭人三人进了贾母陪嫁的庄子里,哪会有什么好下场。

  【呵,我还以为老太太只对我那公公狠了,原来上辈子只是没有一件事让老太太展现出自己对二房也狠的一面。】

  至于贾宝玉,贾母倒是没有放弃他,但很明显对他的关心少了许多。

  贾母好像是转移了目标!

  新的目标是谁?

  是王熙凤的嫡次子——贾荷。

  王熙凤的人发现,贾母在偷偷的想办法接触贾荷。

  老实说在荣国府,王熙凤的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是有非常明显的不公平。

  嫡长子的贾茂不单单能继承爵位,而且还从小跟着林如海读书。而嫡次子的贾荷,不但未来没有爵位不说,读书也只是贾琏在外面找了一个举人夫子来教导他。

  这种非常明显的不公平,作为当事人肯定心里会十分不爽。

  大家都是同一个父亲同一个母亲所生,就凭你先生下来,就能比我获得这么多的好处,谁心里没疙瘩?

  但封建时代环境如此——历朝历代从上到下都是嫡长子制度。

  作为次子的你不甘心。

  一般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是你破家而出,家族给予你一些补偿,然后你靠着自己的本事挣出一份基业来。你要是牛逼得不行,甚至于能超越本家,自己独立出去开宗立祖。

  比如孙武、司马穰苴。

  这两位都是武庙十哲之一的大佬级人物,前者写了《孙子兵法》是三国时代江东孙氏的祖先,后者写了《司马穰苴兵法》是晋国司马懿的祖先。

  然而他们最初都是陈国田姓。

  说陈国田姓,估计没人知道这家是谁。

  可说田代齐姜、大斗出小斗进收买人心的田氏,所有人都知道是哪一家了。

  也因此,孙武和司马穰苴在有些史书上也被称为田武、田穰苴。

  第二条路就是学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玩内斗。

  起兵篡位也好,宫斗损招也罢,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只要是把前面的哥哥给斗倒了,自己不就能上位了。

  只是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成功的几率都不高。

  而且在这么嫡长子制度的一个大环境下,如果不是别人刻意引导,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这方面的问题不是说完全不存在,而是会降到最低。

  尤其是那些资质不行没什么天赋的次子,都会老老实实的听家族的安排。

  吃这家人的饭,还要掀这家人的桌子,打砸这家人的厨房,这种事情会做的人还是没有多少。

  可如果被人有意引导,不说别家,瞧瞧贾赦和贾政就知道了,会有多严重的后宫。

  当王熙凤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就狰狞了起来。

  【老太太她想做什么?是贼心不死,还想玩平衡,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是就是看我们大房不顺眼,所以想要我们大房自相残杀?】

  王熙凤对此恨得牙痒痒。

  对于给予嫡长子贾茂和嫡次子贾荷资源不公的事情,王熙凤心里当然知道。

  但她没觉得怎么样,不是王熙凤不疼贾荷,也不是王熙凤偏心贾茂。

  而是她觉得,这个世道就没有公平,大庆朝就是嫡长子制度,她又没有能力推翻这一点,玩什么人人平等。

  在这种情况下早点让贾荷认识到这一点,不要给他任何幻想,对谁都好。

  没有希望,就不会绝望,更不会做出某些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再说了,如果贾荷真要上进要努力,也不是没路子。

  荣国府虽说只请了举人夫子教导他,可他现在不过才七岁,年纪还小。

  有天赋的话,虽说不可能让林如海教导他,但可以进京城的那些大儒开的书院去读书,还能早早的结实一份人脉关系网。

  如果没读书这方面的天赋,那就自己早点认清现实,别眼高手低,早早的接受家里的安排,考上举人就补官得了。

  甚至于连举人都可以不考,直接学贾琏,花钱捐官,然后想办法补一个实职的小官,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以贾家的情况,支持他们兄弟两人一起混官场还是没问题的,最多就是一个在京城当京官,一个外放在外。

  王熙凤并非不疼爱贾荷,而是有时候在大环境下追求不了公平,追求公平反而是在害人。

  然而这还是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贾茂和贾荷的待遇的确不能比,是不一样的。

  没人在私底下挑唆也就罢了,要是有人挑唆——王熙凤对自己儿子没信心,因为她太清楚人性了。

  也因此,面对贾母的这些小动作,王熙凤是真生气了。

  贾赦和贾政那种双方恨不得对方去死的感情,王熙凤可不想在自己两个儿子里上演。

  王熙凤抿了抿唇,眼神锐利无比。

  她原本是不想对贾母出手的,毕竟贾母年纪大了,没几年可活了,不用着急,不用脏了自己的手,沾染上阴私。

  可现在看来……这老太太再大的年纪也闲不来,不肯老实的颐养天年。

  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

  贾母病逝后,作为承袭的嫡长孙,贾琏是要给贾母守三年孝的。

  除此之外,王熙凤还知道,在满打满算一年半后,贾敬就要死了。

  亲大伯死了,贾琏也是要守孝的。

  还有贾赦……

  贾敬那里王熙凤管不了。

  但荣国府这边,贾母要是死了,贾赦和贾政还活着,那在出孝后必然要分家。

  可王熙凤又不想要二房分出去,白得那么多家业。

  毕竟贾政还在,家业分给的是他,不是给贾宝玉和贾环,作为嫡次子的贾政还是能分到荣国府不少家业的。

  但无论是贾政还是贾宝玉、贾环,王熙凤可都不想给他们。

  不想给,又要除去贾母,那就只能走一条路——把贾政也一起送上西天。

  贾政要是死了,二房就剩三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哪怕是再苛刻的人家,只要还要点脸皮,都不可能将尚未成年的侄子侄女赶出去,如果真那样做,名声肯定坏了,未来行事会非常困难。

  原因很简单,你连和你有血缘关系的幼儿都如此冷漠,一点亲情情谊都没有,我能指望你未来能拉我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外人吗?

  谁都想被别人雪中送炭,不是被人落井下石。

  也就是说,如果要送贾母上西天,又不能让二房分出去,就只有将贾政一起送上天。

  王熙凤抱着暖炉想了想,这两人要是都一起上天了,那还留着贾赦做什么?

  贾赦现在在荣国府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贾母没借口,让贾政以二叔的身份,对贾琏指指点点。

  毕竟贾琏的父亲贾赦还在了,贾赦虽然摊在了床上,可只是腰瘫了,嘴巴还是能说话的,用不着别人去“指点”自己的儿子。

  然而没了贾母和贾政,那贾赦就可有可无了。

  王熙凤可没有忘记上辈子贾赦都没有经过她,直接给贾琏了一个小妾,可是很响亮的扇了自己一巴掌呢!

  最重要的是,要是贾赦死了,贾琏依然要给贾赦守三年的孝。

  守两个三年的话,对于贾琏的仕途有些不利。

  也就还有五年时间,太上皇一驾崩,就迎来了皇上的天下,以目前皇上那里对贾家的态度,贾琏只要能够足够,肯定会重用的。

  要是突然守孝,那就坐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