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一个想法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2-12-27 04:18      字数:3370
  结亲这事,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在古代甚至于是两个家族的事。

  你是谁?为什么不选别人,而是要和你结亲?

  理由有很多。

  但说一千道一万,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有利可图。

  或是财、或是权、或是名、或是美色……反正肯定至少有一样满足了双方的需求,才会结亲。

  薛蟠是四大家族薛家的族长,既无亲兄弟,又家财万贯,家里自带世袭的皇商之位,还有几门鼎盛的亲戚,这门第其实不低,想要娶个妻子不难。

  但很显然,薛家不可能只是以给薛蟠找个妻子为标准,来结亲。

  必然是希望对方和自己家能互助互利,而不是找个拖油瓶。

  只是咋说了,亲戚家太好,薛姨妈经常行走在这几家里,难免眼界就高了些,再加上如今薛宝钗入宫后还算顺利,自然薛姨妈的目光肯定是往上瞧的。

  于是乎,薛姨妈现在就有些瞧不上门当户对的皇商之女。

  这样说,也有些不对。

  嗯,应该这么说,娶了皇商之女,没什么发展的前途,皇商基本上一辈子都是皇商。不能为薛家,也不能为薛宝钗添一份助力。

  但如果薛蟠是娶一位官家小姐,人家娘家做官,父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这就很明显的可以给薛家带来助力。

  还是那句话,亲朋好友好了,或许没有直接的好处,但总比一个扯后腿的亲朋好友强。

  只是功勋、武将、文官那边,薛家自己是通通扒不上。

  这就让薛蟠的婚事有些抓瞎,只能依靠贾史王三家帮忙介绍。

  但问题是,这三家的亲朋好友多半都和薛蟠接触过,知道他是什么性子的人,绝大多数人都瞧不上薛蟠。

  因为薛家的要求,也是别人家的要求,别人把自家姑娘嫁出去,也是想自家多一分助力。

  显然以现在薛蟠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太大的恶习,但也属于纨绔子弟没前途的那一类。

  贾史王三家的亲朋好友,门当户对有些权势的,都瞧不上薛蟠。低一等的,薛家瞧不上人家。

  而那些不知道薛蟠性子的人,同样薛家也不知道对方是情况,不敢乱结亲。

  这才是薛蟠婚事不顺的原因。

  要是真只是想娶妻,天底下一半都是女人,怎么可能娶不到妻子。

  “你有空的,也帮你表弟瞧瞧,家世次一等也没什么,关键是人品要好。”薛姨妈对着王熙凤说道。

  “行,有空我帮表弟留意留意。”王熙凤笑着说道,心里开始为其盘算起来。

  为了薛宝钗,王熙凤也不能让薛蟠随便娶人。

  尤其是上辈子夏金桂那个搅事精。

  如果薛宝钗真能如王熙凤所想的那样,步步高升,为皇上生下皇子。

  那薛蟠妻子的位子,可就太重要了。

  首先性子要稍微强势一些,要有手段,能管住薛家上上下下,不给薛宝钗拖后腿。

  其次这人的利益还必须要和四大家族保持一致,王熙凤可不想自己忙活了半天,结果最后却被别人把桃子摘了。

  最好就是在四大家族内部选。

  但薛姨妈肯定瞧不上旁支姑娘,也绝对不会让薛蟠娶四大家族的旁支姑娘,因为这会降低薛家的档次。

  虽说谁都知道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薛家排最后。

  可明面上看,四家是平行关系,而不是上下关系。

  若薛蟠这个薛家族长娶了贾史王三家旁支的女儿,那档次就掉了下去,变成了彻底的附庸。

  薛姨妈再傻,薛蟠再呆,也不会同意这事。

  只是嫡支的话,王家这一辈就两个姑娘,王熙凤已经成亲,王鸾凤已经定亲,没人了。

  而史家那边同辈最大的姑娘就是史湘云,现在才十一岁,底下的妹妹们年纪更小。另外史家现在蒸蒸日上哪里会让自家嫡支嫡女嫁给薛蟠呀!

  毕竟从表面上看,一门双候,又管着江宁织造的史家,现在真算起来才是四大家族的领头羊。

  而这世道又一直有“嫁女高嫁,娶媳低娶”的说法。

  所以史家绝对不会让史湘云嫁给薛蟠,毕竟到时候传了出去,肯定会被人骂他们克扣父母双亡的侄女。

  至于贾家,贾迎春已经定亲了,贾惜春年纪太小,而且婚事不由王熙凤管,余下的就只有贾探春了。

  想到贾探春,王熙凤眼前一亮。

  仔细想想,贾探春真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贾探春有手段,不怕事不怕得罪人,她嫁给薛蟠,肯定能管住薛家上上下下。

  又是贾家姑娘,虽说有自己的思想,但这年头没有那一家姑娘出嫁后能脱离娘家。就薛家和贾探春自己的情况,出嫁后,王熙凤的话她不说是言听计从,但也肯定会听一些,符合四大家族的利益。

  王熙凤不在乎贾探春的一些小心思,而且这辈子她也学会了利益共分,四大家族搅得太深,谁也脱离不了谁,只要贾探春能符合四大家族的利益就行,不需要完全的偏向荣国府。

  如果未来薛宝钗真是撞大运生下一子后,笑到了最后,因为贾探春,那贾家也能分到最大的一杯羹。

  若是薛宝钗没有笑到最后,但只要贾探春把薛蟠管住了,让他不去外面惹是生非,不给四大家族拖后腿,也是一件好事。

  这门婚事,让王熙凤说,也没亏贾探春。

  毕竟薛蟠这人又不打女人,薛姨妈也是一个和气的婆婆,薛家又家财万贯,贾探春嫁过去就有好日子过。

  至于爱情什么的,这年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先婚后爱,自由恋爱反而是伤风败俗。

  同样的,要是和上辈子的夏金桂做对比,这门婚事也没亏薛姨妈和薛蟠。

  贾探春性子再强势有手段,也没到夏金桂那种要泼妇程度,没有想过要骑到婆婆和丈夫的头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

  只是……

  这事有个唯一的问题,那就是贾探春是庶出,而且是贾家二房的姑娘。

  王熙凤看向薛姨妈,以薛姨妈现在的情况来看,怕是瞧不上贾探春。

  怕是只有等薛姨妈多撞几次墙后,才会改变想法,降低要求。

  还有薛宝钗、王家那里,都需要王熙凤说服对方才行。

  倒是贾家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

  贾母只关心贾宝玉一人,贾政天天在家酗酒根本不管事。

  王夫人死了,赵姨娘被关,贾探春的婚事,王熙凤还真可以主做。

  薛家的门第是比荣国府低,可薛蟠是薛家族长娶荣国府一个庶女,要是不知薛蟠性子的人,怕是还觉得是薛蟠委屈了。

  王熙凤心思百转,并没有立马说出来,她得回去好好想想,把所有的想法都理顺后,在说这事。

  又和薛姨妈说了一会儿话,王熙凤就告辞离开,回了荣国府。

  “你在想什么?”贾琏一进门就看见王熙凤歪在火炕上一脸沉思,不由得好奇的问道:“什么事,把我们家奶奶都给难住了?”

  王熙凤闻言抬头一看,是贾琏,忙招呼鸳鸯几人伺候贾琏。

  今儿出门一趟,她是没什么精力去亲自伺候贾琏了。

  对此贾琏也习惯了。

  所以说,男人就是的tiao教,才不会让对方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你不做反而是错。

  等贾琏换好衣服,王熙凤将鸳鸯几人打发了出去,才坐直了身子对着贾琏说道:“我倒是还真被一件事难住了。”

  “哦?”贾琏闻言越发好奇了,笑着说道:“说来听听。”

  “姑妈这段时间门再给薛家表弟相亲,你知道这事吧。”王熙凤说道。

  贾琏点点头“是有所耳闻。”听薛蟠抱怨过一两句。

  “怎么,姑妈为这事找你了?”贾琏笑着问道。

  王熙凤点点头“今儿我去薛家道贺,姑妈就和我说了这事。”

  “有岳母和二舅母他们在了,又不要你打包票一定要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你刚刚那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做什么?”贾琏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种事情,自然是薛姨妈等长辈顶着呀!不可能让王熙凤做主力军负主要的责任。

  “我心里有个想法,你说把三妹妹嫁给表弟怎么样?”王熙凤压低了声音说道。

  “啊!”贾琏惊了“三妹妹可是庶出!”配不上吧。

  嗯,如果是贾家嫡女,好像薛家又配不上了。

  总之,贾琏觉得自己家和薛家联姻,怎么想都不合适。

  “庶出又怎么了,她可是姓贾,再说了实在是不行把三妹妹记到二婶的名下不就行了。”王熙凤对贾琏翻了一个白眼。

  庶出记名到嫡母的名下变为嫡出,这事在上层社会并不罕见,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到底谁家姑娘是嫡出谁家姑娘是庶出,不过是起到一个掩耳盗铃,让彼此脸面好看一些的效果而已。

  不过有些时候,就是需要这种掩耳盗铃的脸面事。

  “家世且不说,你表弟那习性也配不上三妹妹吧。”贾琏仍然反对这事。

  这点王熙凤也同意。

  不过也就是因为薛蟠的习性,王熙凤才想要促成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