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劝人改嫁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2-12-05 16:23      字数:3414
  俗话好事成双。

  户部终于要发卖以甄家为首那些因为甄家倒台跟着倒台的人家,被抄家的家财了。

  作为户部员外郎,贾琏算是第二批知道这事的人。

  第一批当然是皇上的铁杆心腹。

  新帝上位就得有新气象,所以这一次发卖的规矩也不一样。

  皇上实在是缺钱,于是和身边心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买箱子。

  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一个个的箱子里,然后锁上,直接标价,不议价,也不能打开箱子去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根据箱子的大小,和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标价各不相同,从几万两银子到几百两银子都有。

  爱买不买。

  不过介于现在皇上还没有多少实力,所以虽说不许让人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但里面装着东西的价值,肯定比标价要高一些。

  至于高好多,反正像之前那样高肯定不可能。

  据贾琏的小道消息透露,也就比市价降低了两成左右。

  赚还是赚的,买回去绝对不会亏本,但却没有之前赚得那么多。

  不过这事对于贾琏和王熙凤来说倒是一个好事,卖箱子谁也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完全可以暗箱操作。

  买这些东西又不登记名字,贾琏把自己的私房银子都拿了出来,只留下了一万两银子,其他都偷偷拿去买了这些。

  然后转身就开了一家古董店。

  古董这东西,只要是真的,在盛世就不愁卖。

  当然需要一定贩卖的时间。

  不过贾琏现在既不缺银子,又不缺时间,等得起。

  搞定这事后,贾元春的婚事也已经定了,荣国府暂时无大事,王熙凤算是正式进入养胎日常。

  连贾母七十大寿和二房出孝的事,她都没有管,全交给邢夫人、贾元春和平儿几人。

  不仅如此,王熙凤还以自己怀孕后精力不济的理由,把元哥儿塞到了林家和林瑞当了同窗。

  其实贾母是有心将元哥儿抱过去的养着的,但王熙凤动作太迅速了,事后贾母就不好跳出来说这事。

  当然,其实这事能这么顺利,还是和贾家男子的表现有关,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林如海觉得自己扶贾琏一把,日后贾家的事情有贾琏在,他这个做女婿的就不用操心了,因此贾琏一说这事,林如海就同意了。

  虽说林如海和苏州林家宗族和好了,但彼此之间信任程度有限,比起林家宗族,对于林如海来说自然还是荣国府这边关系更亲密一些。

  既帮了贾琏一把,又给林瑞找了一个伴,一举两得。

  时间飞逝,很快贾元春等人就出了孝。

  王熙凤有孕在身,出孝的事情都是贾元春办的。

  出了孝,贾元春和林珀的婚事就提上了议程,而林珲已经弯道超车在两个月前迎娶了白氏。

  荣国府又是一片的喜气。

  但有人却觉察不到喜气,只觉得浑身都冷。

  李纨将抄佛经的笔放下,叹了一口气。

  贾元春如今已经算是熬出来了,只等着明年出嫁,而她……

  “奶奶,二奶奶来了。”碧月掀开帘子,走进来禀告道。

  李纨闻言,从书桌前走出,来到门前,看着王熙凤大腹便便的被平儿扶着手,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你今儿怎么来了,有事让丫鬟叫我去你那就是,大着这么一个身子,你也不小心些。”

  王熙凤笑着说道:“你这离得又不远,太医说了,生育前走走活动费的更有利于生产,怎么你是不欢迎吗?”

  “我自然是欢迎你的,快坐了。”李纨笑着说道,又让素云给王熙凤上白开水。

  等白开水上来后,王熙凤没喝,只是笑着说道:“你刚刚还真说对了,我是真有一件事要和你说。”

  李纨闻言笑道:“我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事说吧!”

  王熙凤没说,而是先让屋子里的丫鬟都出去。

  素云和碧月看了李纨一眼,见她没有什么意见,也跟着平儿等人出去了。

  见王熙凤如此大的阵仗,李纨奇道:“有什么事你要和我说?”

  在荣国府能有她什么事呀!

  管家也用不着她这个寡妇,其他人事情就更不可能扯到她这个寡妇身上了。

  王熙凤摸了摸肚子,看向李纨,也不玩什么弯弯绕绕,而是开门见山的说道:“大嫂子,如今二太太和珍大哥的孝期已经过了,你有没有考虑过改嫁的事。”

  “改嫁!”李纨惊了。

  王熙凤点点头“大嫂子,我们两好了一场,你年纪轻轻就守寡,我实在是于心不忍。这事你放心,不是老太太的意思,是我个人的意思。你若是不愿意,就当我放了一个屁。”

  李纨闻言沉默不语,手不停的搅动着手中的丝帕。

  这事,她可从来没有想过。

  她父亲李守中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李纨虽然也会吟诗作画,但并不精通,她的家教就是以夫为天,标准的贤妻。

  “大嫂子,你好好想想吧这事吧,你若是愿意,这事我替你和老太太说。李家和贾家不单单是姻亲,也是世交、老乡,你若想要改嫁,我们不会拦着你。”王熙凤说道。

  李纨想了想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李纨摇摇头。

  她知道以王熙凤的性子,敢过来和她说这事,就有干成这件事的把握。

  但这事,其实不在贾家身上,而在她父亲身上——看重名声。

  王熙凤见李纨摇头,皱眉道:“大嫂子你难不成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我不信谁愿意年纪轻轻的守寡。”

  李纨苦笑着说道:“我父亲是个比较传统的人。”

  此话一出,王熙凤瞬间明白了过来,想了想又说道:“可你们李家也不是没有寡妇改嫁的事情呀!大嫂子,我和你说句掏心窝的话,你之前那一胎若是能保住生下来,你想改嫁,我都不会让你改嫁呢。

  但你现在这样,又有什么将来?二房日后肯定是宝玉继承,等分了家,你一个寡嫂住进小叔子家,不说流言蜚语,宝玉的媳妇能乐意?

  就算日后宝玉过继一子到珠大哥的身下,那又要多少年去了?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贾家子嗣也不丰,万一宝玉未来身下只有一子,那你怎么办?”

  见李纨听进去了,面容苦涩。

  王熙凤继续说道:“李老爷是个讲究传统的人,可大嫂子你母亲了?难不成也不疼你不成?”

  改嫁!

  这词一出,就在李纨心里落了种,在心里飞快的生根发芽。

  对于一个无儿无女,又年轻有家世的寡妇来说,实在是太让人心动了。

  其实不用王熙凤说,李纨也知道,她这样守寡下去,没什么未来。

  贾家要她的贞节牌坊还好,要是遇上那种混人,她这个寡妇根本没什么好日子过。

  李纨闻言神色微动,想了想后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事太大,我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事,你让我好好想想。”

  尤其是试探一下娘家的态度。

  “那好,大嫂子我就不打扰你了。”王熙凤说道,随后就离开了李纨这里。

  所谓心动不如行动!

  李纨没过多久就回了娘家一趟。

  然后李家太太亲自来见了贾母。

  贾母刚刚闻言李纨想要改嫁,脸色一下子就不好了。

  好在有王熙凤在一旁说和,最终贾母还是同意了这事。

  李守中清高,不想让人说他占便宜,所以这一次李纨要改嫁,从贾家抬回去的嫁妆,只有李家为其置办的嫁妆,并没有当年贾家下聘的聘礼,那些东西除了损坏的,都被留在了荣国府。

  贾母为什么会同意这事。

  其实王熙凤就和贾母说了两句话:

  第一、贾家和李家是世交、老乡,让李纨这样无儿无女的守一辈子的寡,虽然没人能说贾家不对,可私底下是绝对坏了名声。

  有了前面贾政那一出,贾家的名声本就不好,再来这么一出,怕是连亲朋好友都不敢把女儿嫁给贾家了。

  何必了。

  第二、李纨的心已经不在贾家了,强迫她留下来,要是因此心生怨恨,反而对贾家不利。

  另外贾宝玉和元哥儿之后都是要走科举路子,李守中现在是国子监祭酒,在文人圈子里地位不低,得罪了他,对贾宝玉和元哥儿为了都不利。

  同意李纨改嫁,大家彼此之间留给情谊,反而会让人觉得贾家有人情味。

  贾母如今最在意的就是贾宝玉的前途,说虽然心里非常不高兴,但还是同意了这事。

  荣国府真的是多一个珠大奶奶不多,少一个珠大奶奶也不少。

  有李纨,没李纨,都一样。

  不过贾母还是为此很是不高兴了几天。

  但很快,贾母又抖了起来——太上皇赐婚将秦国公主许配给了贾蔷。

  这事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王熙凤也傻眼了。

  难道说义忠亲王的女儿就必须要嫁入宁国府?

  不过贾家的其他人却非常高兴,即便是高兴里带着一些羡慕嫉妒,也是高兴的。

  一个公主被许配给了族长,这无不说明皇家对贾家的看好。

  原本有些衰败,地位在京城上流圈子里下滑的贾家,如今又能跻身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