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压力在身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2-11-27 17:10      字数:6830
  贾敏和林黛玉都是熟人。

  接待这两人的小心翼翼,早就在去年冲散了。

  男人那边略显尴尬的氛围,丝毫不影响女眷这边乐呵的气氛。

  尤其是有王熙凤在,又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的事情,自然氛围很好。

  下午送走林家三人后,贾琏和王熙凤回了自己的屋子。

  然后贾琏就歪在了火炕上,叹了一口气。

  “你怎么了?”王熙凤好奇的问道:“姑父应该不会为难你呀!怎么唉声叹气的。”

  贾琏叹气道:“你是不知道今儿前院有多让人尴尬,我总算是知道为什么二叔之前一直都升不了官。”

  对妹夫的林如海都是如此,就这交际手段,能混出头才怪了。

  以前贾琏还不知道贾政这么废柴。

  毕竟没和贾政一起出去接待人过,但现在嘛……

  贾琏算是大悟了。

  虽然他现在在户部混,而贾政之前在工部混,部门不同,但人际交往这一块,却是相通的。

  在户部混了这么久。

  贾琏也琢磨出一点名堂来。

  别看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品级不高。

  毕竟这里是京城,城头一块砖砸下去,砸到十个人,可能其中七个人和皇孙贵族都有关系。

  但对于六部来说,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已经算是中层偏上的官职了。

  坐到这位子上,那些苦差事已经不用干了,比如整理数据,统合数据。

  正五品的郎中和从五品的员外郎,已经是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审核底下主事、主薄、司务、司书统计出来的数据。

  所以,这位子,能力的确要有,但要求没想象中的那么高。

  算数据,审核数据,最重要的还是细心。

  至于做假账之类的,一般情况下是从最初的数据弄,多报一些,账面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如果有,那就说明对方已经□□裸的不掩饰了。

  这种账能到员外郎的手里,那就是惹不起的存在。

  比如以前的甄家,人家那干脆就是奉旨贪污。

  所以贾琏觉得户部员外郎的位子不难做,但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却十分复杂。

  年底的时候,贾琏也不是没有遇见过,别人想要行贿他,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哪怕对方的账目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人都会为了求一个心安,塞红包。

  有些红包可以拿,但有些红包却拿不得,这其中的度,才是最让人费心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载一个大坑。

  而这其中交际能力就要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但贾政……

  唉!

  在贾琏没有看见的地方,王熙凤撇了撇嘴。

  不知道,王熙凤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不就是贾政在荣国府的人设嘛!

  方正。

  万事都是别人干的,他自己可是啥都没有做。

  好事坏事都不是他做的,所以好事他享受了,坏事和他无关,他什么都不知道。

  久而久之,贾政可能真变成了那样的人,然后……在外面也不会交际了。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

  应该是贾政不会阿谀奉承别人的交际,别人阿谀奉承他的交际,贾政还是非常乐意参加。

  但在外面可没有人会像贾母那样偏心贾政,会像荣国府的下人和他一手养着的清客们,那样捧着奉着贾政。

  虽说从五品的员外郎官职并不低,可搁在京城的确也不高,一品二品大臣都是几十数。

  想了想王熙凤说道:“二叔如今都罢官了,之前又闹出悔婚的事情出来,在外面名声都没了。难不成你还对二叔抱有期待?让我说,还不如指望蔷哥儿了。”

  这到不是因为贾蔷和王熙凤关系好,王熙凤就这么说。

  而是贾蔷这人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比贾琏还要厉害。

  他说起来虽然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可实际上和贾家旁支差不多,都是依靠宁国府过活。

  可贾蔷愣是混得风生水起,荣宁两府的主子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要知道贾蔷可是从小长在宁国府,这种除了门前的狮子干净外就没有其他干净的地方,他小小年纪,能做到这种程度,实属天赋异常。

  这个世界是真的有天才的,必须要承认这一点。

  王熙凤就觉得贾蔷的天赋可能全部都点在了人情世故这方面,去混官场的话,肯定能如鱼得水。

  “你说得也对,是我迷障了。”贾琏揉了揉额头“咱们亲戚多数都是在军营,朝堂上也没个帮手,还好如今姑父入了内阁。”

  王熙凤听出来了贾琏话外之意,有些紧张的问道:“怎么了,难不成户部有人给你穿小鞋了?”

  贾琏听出来了王熙凤的关心之意,笑着说道:“当然没有,不过就是有些时候,不自觉的就会显得我和很多人有些格格不入。”

  户部官员,多数都是科举出身,只有少数是萌荫出身。

  贾琏这种也算是萌荫出身。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文人说的话,不学无术的贾琏根本就听不懂,自然更不可能和他们聊天。

  有些时候是别人故意的,但有些时候却是别人无意的,就是一路科举读书形成得文人特有的习惯。

  但贾琏自己会感觉尴尬和无奈。

  总之,这个户部员外郎本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想要坐稳,想要混得如鱼得水,也不是那么容易。

  “二爷如今不过是才当差,这当差自然和管理家务不一样,一时之间有些不习惯的地方,也很正常。”王熙凤并没有听明白贾琏的话,但也大致明白贾琏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不妨碍王熙凤安慰贾琏。

  不就是一时之间的不适宜而已。

  这种事情其实在官场上挺常见的。

  且不说外放的那些官员,离乡背井的去外地上任,人生地不熟,经常会被地方豪强和那些经年累月盘踞在那里的师爷等人忽悠。

  就说京官,前面一直刻苦努力读书,一心钻在学问里。猛然从知识的海洋,要跳到人际交往和民生的海洋里,很多人都会不适应。

  其中不乏一些状元、榜眼、探花。

  做官后,因为不适应而辞职了的一甲,可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

  “只要多待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王熙凤鼓励贾琏。

  贾琏闻言浅笑着说道:“我知道。”

  做官了一段时间,贾琏也算是涨见识了,也知道贾家现在处于什么情况,对此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比贾母、贾政、王熙凤等人更清楚的认识。

  贾家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他作为长房长子,现在荣国府的当家人,不能退,只能往上爬。

  不然……

  除非贾家突然出一个天才,能成长到林如海的高度。

  不然史鼐、王子腾这一辈的人退下去后,贾家要是没有一个人顶上来,就必然要走下坡路,到时候连门第都保不住了。

  现在虽说也在走下坡路,可门第还是保住了的,还在上流阶层混。

  但只要贾琏一直在官场上,并且保持住向上的势头,不必升得很快,甚至于未来不必做到一二品大臣的位子,也能在未来保住贾家的门第。

  门第很重要,不单单是关乎家中女孩出嫁的婚姻情况,也关乎方方面面的情况。

  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如果没有荣国府的这层皮,就贾家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保不住那么多家产。

  那可都是上好地段的庄子、铺子、园子、房子,哪一处不让人眼馋呀!

  真的是知道的越多,压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但这种事情,贾琏是不会告诉王熙凤的。

  一方面是觉得有些丢脸,另外一方面就是觉得政务上的事情女眷不用管,这算是贾家的传统。

  因此基于那些事情,贾琏其实还是挺希望贾政复出做官的,为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但瞧贾政现在的模样,贾琏打消了这个想法。

  还真得像王熙凤说得那样,与其指望贾政,还不如指望贾蔷。

  在之前的事情里,贾蔷表现得算是可圈可点。

  尤其是送给了贾琏五千两黄金,这个可太戳贾琏的心里。

  这孩子能处,有前途。

  “不过,还得有一年时间,蔷哥儿才出孝。”贾琏说道,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一般,也或许是为了岔开话题,问道:“你和珍大嫂子还没合好?”

  王熙凤闻言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冷着脸说道:“我们两从来都没有好过,何来合好一说。”

  这话,王熙凤真不是故意赌气说的。

  她没事的时候仔细的想了想两辈子以来和尤氏的相处,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尤氏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和她在相处,很多事情也都是尤氏主动让着她。

  比如上辈子在大观园建好后,贾母给自己庆生。

  尤氏给自己敬酒,自己开玩笑的说让尤氏给自己跪下。

  当时那是真开玩笑,至少王熙凤自己是这么觉得。

  但在死后奇遇的时候王熙凤见识多了起来,也知道了那事是自己做的不对。

  开玩笑也需要分寸,不然就会在别人心里起一个疙瘩。

  然后在经过一些事情,积少成多之下,量变会引发质变。

  最后……

  或许就会像尤氏后面那样,心里对自己有些不满,可能没有害死自己之心,但也乐得自己栽一个大跟头,看自己出丑一回。

  为什么自己敢那样对尤氏了?

  按理说,尤氏是嫂子,身上又有三品淑人诰命,比王熙凤瞧多了。

  而且尤氏在宁国府可比自己过得舒服,毕竟尤氏就只需要伺候贾珍一人,而贾珍虽然在男女关系上混账了些,但他没打女人的习惯。

  为什么了?

  一方面是源于家世,王熙凤出自王家,而王家因为有王子腾在,日子蒸蒸日上,自然比尤家那种已经变成破落户的人家强太多。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尤氏自己的行事作风,她虽然也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并不比王熙凤差多少,但行事作风却要温婉很多,对上荣宁两府的主子们,都是能让就让,能退就退。

  以王熙凤上辈子火辣得寸进尺的性子,自然在遇见尤氏这种行事作风后,会更得寸进尺,两人间的交际比重,就会慢慢的一天天的往王熙凤这边倾斜。

  最后导致王熙凤心里不拿尤氏当一回事,那种玩笑都敢开,而且开了还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这种交往,是不健康的。

  很容易让其中一方生出间隙来。

  这不,尤氏最大的靠山贾珍没了,尤氏也不装了,直接和王熙凤翻脸,而且一直都没有像以前那样主动退让,主动来和王熙凤合好。

  王熙凤之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时间久了,尤氏一直没有主动过来,才慢慢的意识到这一点。

  她们两呀,从来都没有真心好过。

  所以她没有主动低头合好的想法。

  而尤氏上辈子明知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情,隐瞒她起来,也毫无压力。

  是,尤氏的确是管不了贾珍、贾蓉和贾琏,但偷偷和她说一声,会死人呀!

  结果了,尤氏最后选择的还是那个她恨得不行,压根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

  所以说,两人本就是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和对方交际着。

  都没什么感情,合什么好呀!

  贾琏想了想说道:“珍大哥去逝,到底我们还是有一份责任的。再说了,荣宁两府是兄弟,你和珍大嫂子一直闹不对付,可不好。”

  许是因为小时候养在贾母身边,而当时贾珠又比贾琏有出息多了,所以无论是贾母还是二房等人,对贾琏教导的都是兄友弟恭,再加上时代特色就是家族为重“只有千年世家,没有千年王朝”,所以贾琏对贾家人还挺看重的。

  等当差后,更是觉得如此。

  孤木难支呀!

  “我什么时候和珍大嫂子闹不对付了?”王熙凤挑眉,不悦的说道:“明明是珍大嫂子自己赌气不和我交好,你怎么向着她说话,反而责怪是我的不是?

  是,珍大哥是在我们府上去世的,我们有责任,可这是我们故意的吗?不是呀!这就是一个意外,谁也不愿意看到。我之前可是礼也赔礼,歉也道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难不成要我给她跪下不成?”

  王熙凤怒气满满的说道:“她配吗?”

  别说现在王熙凤身上有一品夫人的诰命,就是上辈子没有诰命,尤氏也不配得到王熙凤的下跪。

  “我不是这个意思!”贾琏见状连忙说道:“我只是不愿意咱们府和宁国府日后分道扬镳,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间有什么,相互理解一下包容一下。”

  王熙凤闻言冷笑道:“合着,你还是觉得是我的错。你这话应该对珍大嫂子说才对!贾琏你给我听好了,是她不愿意和我说话,不是我不见待她。”

  “哎呀,我不是这个意思。”贾琏急道:“我知道不是你的错,我只是想让你再努力一下,再去和珍大嫂子好好谈谈。”

  “这事没得谈,我可不想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王熙凤冷笑着十分强硬的说道。

  不过这辈子她走得就是尽量不和贾琏闹翻的路子,想了想语气温和了一点说道:“二爷,这真不是我不愿意,老太太的脸面珍大嫂子如今都不给了。

  要我说,与其指望珍大嫂子突然想开,和我和合好,还不如等蔷哥儿出孝后,娶个媳妇,我直接和小蔷奶奶交际来得实在。”

  贾琏闻言想了想“你这想法,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怎么蔷哥儿的媳妇你有人选了?”

  “我有什么人选呀,蔷哥儿的媳妇就是宗妇,这岂是我能插手的。”王熙凤白了贾琏一眼,无语的说道。

  虽说重生后一路过得顺风顺水,坐到了上辈子梦寐以求的高位上。

  但王熙凤却没有像上辈子那样妄自尊大,觉得有人告荣国府造反都没事,她心里还是有些逼数的,有些事情不是她能插手的。

  比如宗妇的人选,就不是王熙凤能插手的,连发言权都没有。

  “再说了,我一天到晚管家忙得团团转,哪有那空闲时间想这些事。要是真有那闲工夫,与其去想蔷哥儿娶谁做媳妇,还不如去想大姐姐嫁到哪一家好,哪一家有合适的人选。”王熙凤又白了贾琏一眼,当她一天很闲吗?

  说道这里,王熙凤用手推了推贾琏“你当差日子也不少了,有没有看见合适的人选?”

  贾琏摇头“年纪合适的都已经娶妻生子的,没妻子的,又不合适。”说完贾琏叹了一口气“我如今在官场上接触的那些人,就算有我觉得合适的,恐怕老太太也看不上眼。”

  对于贾母的心思,虽说没有明说明问,但贾琏还是能猜得出来一些的。

  “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王熙凤笑着说道:“就是不知道二爷觉得如何?”

  贾琏闻言看向王熙凤好奇的问道:“谁呀!”

  “你表哥,杨璋!”王熙凤公布答案,不过眼底却有一丝戏谑。

  “他不成!”贾琏摇头“我知道问过表哥这事,他说他已经定亲了,只等着明年高中,就将未婚妻迎娶过门。”

  王熙凤闻言装着不知道这事的模样,诧异的问道:“谁家呀,下手这么快,杨家还没平反多久吧!”

  按理说,哪怕就是平反了,不少人家也会心存顾虑,不会那么快联姻。

  “人家几十年前就下手了。”贾琏笑着说道:“据说是小时候定的娃娃亲,如今杨家平反,表哥又那般有出息,这婚约自然就成了。”

  “哪一家了?”王熙凤明知故问道。

  这事其实她是知道的,不过故意这么说,自然是有她的目的。

  “济南傅家,就是如今任着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傅大人的女儿。”贾琏说道,然后又笑着说道:“外面有人还说傅姑娘是无颜女,之前又丧母,所以出孝后也没人上门提亲,谁承想人家早就已经定好亲事了。”

  王熙凤笑着说道:“我之前倒是有幸见过傅家姑娘一面,哪是什么无颜女,虽说不是什么绝色美人,但容貌也是上等。我之前也偶尔听过这事,当时还觉得奇怪。

  咱们家都不可能让大姐姐成为老姑娘不出嫁,傅家书香门第怎么会让自己姑娘成为老姑娘不出嫁了。原来是早就已经定下了婚事。”

  “可不是。”贾琏随后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其实要不是表哥定了娃娃亲,其实他和大姐姐还是挺配的。”

  杨家虽然现在落寞了,但杨家的名声还在,杨璋还在,而且瞧着就是一个有出息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又是亲戚,亲上加亲,也不怕杨璋对贾元春不好。

  “说起你表哥,我倒是又想起了两个人来。”王熙凤眼珠子转了转说道。

  “哦,谁呀?”贾琏问道。

  王熙凤笑着说道:“跟随姑父进京的那两个林家子弟,我让人打听过了,因为这些年苦读,也没定亲,年纪和大姐姐也相差无几。若是有人能明年金榜题名,贾家和林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岂不是和大姐姐正相配?”

  上辈子王夫人各种嫌弃林黛玉,结果这辈子贾元春却要嫁到林家去,想想王熙凤都觉得可乐,不知道王夫人地下有知会不会被气得诈尸。

  当然王熙凤也不是要坑贾元春。

  门当户对的人家,实在是没有合适如今的贾元春的人。

  将门第降低后,自然要找个有前途的。

  王熙凤又给元哥儿定下了走文这边的路子,自然不可能将贾元春再嫁入功勋之家,不单单是贾元春,三春她都不会。

  但王熙凤在文人圈里可没有什么人脉关系网,这方面她比李纨还不如。

  原本是准备厚着脸皮,在李家给李纨找二婚夫家的时候,让他们帮贾元春看看。

  但如今林如海活过来了,林家反而蒸蒸日上,又正好有两个不知道从什么犄角旮旯冒出来的林家侄儿。

  王熙凤脑子活络,立马想到了可以和林家联姻。

  林如海当年可是在探花出身,这些年又一直身居高位,是太上皇的心腹,在文人圈子里地位可不低。

  还有什么比和林家再联姻来的好。

  林家也是有底蕴的家族,家境富足,又有和贾敏的关系在,贾元春嫁过去必然不会吃苦。

  她也没亏待贾元春。

  贾琏闻言心里一动,如今林如海进了内阁,林家眼瞧着是越发好了,他当然也有亲近之意。

  虽说如今的林家主母是他亲姑姑,可能和林家更亲密一些,自然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