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点名贾琏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2-11-06 17:12      字数:3346
  等到贾琏回府后,贾母和王熙凤才知道了事情略微详细的经过。

  毕竟贾琏当时虽然在皇宫中,却没有在大殿上,没有亲眼看见,很多都是听说的。

  不过他那些听说,都是皇宫的第二手消息,比外面大街上的消息更靠谱一些而已。

  皇位更迭,暂时对荣国府的影响很小。

  对四大家族影响暂时也很小。

  哪怕就是担任京营节度使的王子腾,这事短期对于他来说也是有利而无一害。

  他这位子最怕的就是皇位更迭的时候,要是天子一命呜呼,哪怕就是留下遗言某位皇子顺利继位,也免不了动荡几日。要是出现事故,那更可怕了,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就是血流成河。

  如今天子来了一出退位,成为了太上皇,十皇子成为了皇上,名分已定,太上皇一时半会儿也驾崩不了,哪怕有皇子不甘心,京城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波来。

  对于王子腾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可在朝堂上在四王八公其他府上,影响就很大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平王妃娘家,从一翰林清贵人家成为了承恩公,变成了外戚。

  要知道,一般功勋都是降爵世袭,哪怕就是北静郡王,也是承恩不降爵袭了五代而已,五代后,依然要降爵世袭。

  但承恩公却不会降爵世袭,只要大庆朝不倒,那么就一直会是承恩公。

  其次很多人家之前原本就压根没有押宝到十皇子身上,这下子全都坐蜡了。

  有太上皇在,大家也不敢逼宫造反。

  这心里的滋味,着实复杂难受。

  不过很多事情都不以某些人的意愿进行,有太上皇推动皇上继位的事情,这事办起来倒也很快。

  很快就举行了仪式,然后确定了明年的年号——承德。

  等事情都尘埃落定后,大家总算是勉强消化了这个事实,当然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这个事实,心里打着各种的小算盘。

  史书告诉我们,如果不能逼宫,想要掌权,还有架空皇帝这一招。

  所以虽然新帝已经继位,可他的兄弟们却还没认输了,还想要搏一搏。

  这个时候,太上皇把妙玉这事甩个了新帝,让他处理这事。

  皇上在收到妙玉这个大侄女后,简直惊呆了,仔细询问了妙玉,外加看到太上皇查到的事情的经过起因后,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太上皇会突然选择退位,传位给自己。

  怕是被自以为信任的人给伤到了。

  太上皇对甄家是真信任,刚刚登基,母族都还没给好处了,就先认命了自己的奶公当江宁织造,监视江南。

  这都近五十年了,甄家一直任着江宁织造,中途还兼任过巡盐御史,哪怕是丁忧太上皇也直接夺情一直都没有换人,足以见太上皇对其的信任。

  然而甄家却辜负了太上皇对他们的信任。

  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

  太上皇虽然把这事交给了自己,但皇上心里还是有逼数的,他现在手下一个心腹重臣都没有,身边的幕僚心腹等人放在朝堂上都是小虾米,想要自己搞定这事肯定不可能,这事还得靠太上皇才行。

  于是皇上制定了一份计划,写成一本奏折交由太上皇审阅。

  计划很简单——下两道圣旨。

  一道是下给江宁织造的。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皇上刚刚登基,自然要立威,所以下旨清查江宁织造的账目,让甄家人护送账本上京。

  另外一道给甄家老太太,也就是太上皇的乳母,说是太上皇想她了,要甄家子弟送她上京。

  这两道圣旨下后,甄家当事人都被调得七七八八了,然后再派人率领军队直接查抄甄家,到时候查抄到实物,有没有找到贪污账册都没什么,实物就是最好的证据。

  老实说这计划有些粗暴简单,但架不住实用。

  说起来这事还是皇上从贾琏查抄下人家里得到的灵感。

  太上皇现在非常不喜甄家了,也就对乳娘还留着一点感情,皇上这安排非常符合太上皇的心意,也就同意了皇上的安排,他也知道皇上手下没人,直接点名了几人。

  皇上自然应了下来,不过皇上担心甄家积威多年,甄家老太太还没去逝,会有人放水,所以想了想后笑着说道:“父皇说得这几位大人的确很是合适,只是这抄家的事,他们恐怕没经验。

  要说这京城谁对这事最熟悉,还得当属如今荣国府的当家人,父皇提拔的龙禁尉贾琏。不如将他也加进去,专门负责指挥抄家一事。再则甄家和贾家是老亲,有贾琏在,也不用担心有人故意陷害了甄家其他事。”

  皇上这么一说太上皇立马有印象了,对荣国府的大乐子,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自然没兴趣去吃瓜。但主要是当时正好遇见天灾,若不是贾家归还了一百万两银子,国库没钱,怕是要动用他私库银子。

  对此太上皇自然记着这事,毕竟多亏了贾家还钱,保住了他私库的银子。

  按理说甄家和贾家是老亲,对这事要避嫌,但皇上说得也有道理。

  某些官员行事,完全不考虑现实,而是无脑迎合上面。

  自己若是露出要收拾甄家的意思,肯定会有无数人参奏甄家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其中肯定有真的,但也肯定有假的。

  太上皇虽然不喜甄家,但看在乳娘的脸面上,也不容甄家被人污蔑,想了想也就同意了这事。

  见太上皇同意,皇上立马行动。

  一前一后的下了两道圣旨,给很多人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这是皇上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准备烧江宁织造和甄贵妃母子身上。但太上皇要死保甄家,所以和皇上对着干?

  很多事不关己的人,都着小板凳准备坐在一旁看戏。

  王熙凤原本就是其中一员,却没想到这事竟然还和自家扯上了关系。

  “二爷回来了。”丰儿进来禀告。

  王熙凤还没说什么,就见贾琏走了进来。

  “鸳鸯端一盆水来,翡翠快去给二爷上茶。”说着王熙凤起身,亲自伺候贾琏脱去在外行走的外衣,换上一身家常一副。

  王熙凤一边伺候贾琏,一边好奇的问道:“二爷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还不到龙禁尉换岗,贾琏下班的时辰呀!

  贾琏接过翡翠呈上来的茶,喝了几口,才说道:“皇上今儿召见我了。”

  王熙凤闻言手一顿,有些好奇的问道:“皇上召见二爷做什么?”

  这是真好奇,王熙凤可不觉得能凭借还银子那点事让皇上对贾琏另眼相待,至少也得妙玉的事情爆出来,贾琏升官后,皇上才应该能看到贾琏。

  “兰台寺的大人们,要下金陵办事,皇上点了几个龙禁尉去当护卫,其中就有我,明日就离京去金陵,今儿早日放我们回来收拾行李。”贾琏笑着说道。

  这……

  王熙凤眨了眨眼睛“这算是好事?”

  “得皇上看重如何不是好事!”贾琏瞪了王熙凤一眼,然后喜滋滋的说道:“皇上说我去年才去过金陵,熟悉金陵那边的情况,所以才点了我的名字,还让我做这几人的队长了。”

  王熙凤闻言笑道:“那这可真是喜事。”

  如果只是皇上随便点,有幸运概率原因,不算数。

  但皇上召见了贾琏,又和他说了话,还让他做队长,显然是真知道贾琏这个人,这是入了皇上的眼。

  这才算是真喜事。

  “那二爷这次下金陵,行李需要准备什么?我立马去准备。”王熙凤积极的说道。

  贾琏笑说道:“别收拾太多,除了官服外,再带上几套内衣就行了,再准备些碎银子,一个包袱就行。”

  “啊,这……”王熙凤傻眼了“就这么点?”

  她随便去参加一场酒宴,都不止准备这些。

  “面见皇上之后,出了乾清宫,我问过有这方面经验的人,他们和我说得。出差本就应该轻装简行,而且这一路上我们都要穿官服,外衣没必要带,只带指套内衣换洗就是。

  若真有需要,到时候拿着银子去买就是了。我们去的是金陵,又不是偏远小山村,有得是成衣店。”贾琏笑着说道:“金陵又有祖宅,也有留守的管家在,你还怕我过得不舒服吗?”

  王熙凤闻言笑着说道:“二爷头一次当差出门在外,我哪有不担心的。二爷这话虽然有理,但如今热气尚未褪去,不若在准备写避暑驱蚊的药,备着,这些东西也轻便小巧不占地方。”

  “也好!”这事贾琏的确没有想到,也没人和他说。

  见贾琏点头,王熙凤连忙安排人去准备贾琏明日要带走的包袱。

  除了之前说的,王熙凤还准备了两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准备让贾琏带着,以防万一。

  银子虽好,但份量足,十两银子就是一斤,一个人又能背多少斤了?

  数量有限,不如银票来的轻便。

  但银票也有银票的不好之处,那就是有些地方不认银票,银票在那些地方的人眼里就是一张废纸,还得用白花花的银子。

  所以两手准备都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