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还能跑了不成
作者:梅普露      更新:2022-07-01 05:01      字数:2230
  姜威苦着脸,心道“完了,这回笑话闹大了。”

  “明天姜桓入朝,方才他大言不惭吹的那些牛比,都会被揭穿。”

  “就凭他们的关系,抓到把柄的姜桓,还不趁机恶心死他?”

  但他又不能不去,大老远赈灾归来,却不入朝见驾,这可不是小事。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吧,姜威暗道。

  其实他不知道,真正等着他入宫的,不是姜桓,而是姜无界。

  转过天来,早朝。

  看着面前的姜威,姜无界面沉如水“梁王何时回京的?”

  想想昨晚上收到的奏报,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姜威躬着身子“儿臣昨夜入城,今天一大早,就来觐见父皇了。”

  心虚的他,样子小心翼翼,时不时的,还朝姜桓偷偷瞄上一眼。

  姜桓却是目不斜视,低垂着眼角,也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

  龙座上的姜无界又问道“楚州之事,如何了?”

  随着这句话,他的神情也愈发威严,眼睛直直的盯着姜威,显然是再等他的答复。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此时的姜威甚至感觉,姜无界肯定已经知道了什么?

  就算现在他还不知道啥,但以后事情也得露馅,毕竟楚州的形势就在那呢。

  说实话吧,就算被姜桓嘲笑,也比日后再加上一条欺君之罪,要好得多。

  不过此时的他,也有些后悔昨晚跟姜桓的猛吹,没事装什么比呢?

  姜威弯着身子苦着脸“自打到了楚州,儿臣一直四处奔走,替父皇广布天恩。”

  “奈何那里半年内,竟不见一个雨点,水源枯竭,赤地千里。”

  “和不计其数的灾民相比,儿臣带去的五十万两赈灾款,实在杯水车薪。”

  “如今赈灾款悉数发出,楚州却还没有下雨的迹象,儿臣烧香无数,却也是徒劳无功。”

  “没奈何,儿臣只好忍痛,将灾民暂且放下,连夜赶回京都,向父皇求助。”

  说着,他的眼眶里,竟然涌出点点泪痕“儿臣辜负皇恩,还请父皇降罪。”

  他膝盖一弯,扑通跪在姜无界面前,强挤出的眼泪,也终于辛苦的掉了下来。

  与此同时,姜威偷眼望去,却见本该出言嘲笑他的姜桓,正深深的皱着眉头。

  见他这么说,原本忠于姜威的那些大臣,也赶忙出言道。

  “陛下,逍遥王说过,不下雨是自然之数,断不是梁王殿下的过错。”

  “是啊陛下,梁王殿下此行不易,还请陛下明鉴。”

  “天数本就无常,这都是没办法的事,陛下开恩啊。”

  “……”

  开恩,姜无界冷笑“看来梁王此行,还真是殚精竭虑,吃了不少苦。”

  姜威的笑容,还没扩散开来,姜无界手上的奏本,就狠狠的扔了出去“好好看看。”

  “若不是柳杨县令潘呈的奏报,朕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他怎么也不相信,那五十万两银子,就这么打了水漂。

  连个水花都没看见。

  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捡起奏本看了看的姜威,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但很快,他就平静了下来“父皇,这都是污蔑。”

  “就算潘呈不上奏父皇,儿臣今日面君,也要参他一本。”

  “此人身为柳杨县令,却尸位素餐,坐视百姓受灾,有如隔岸观火。”

  “若非如此,柳杨县也不会成为此次旱灾,受损最严重的地方。”

  “父皇您想想看,此等大灾,整个楚州皆是一般,为何偏偏柳杨灾民最多?”

  “这不是潘呈心怀叵测、坐视不管,又该如何解释?”

  姜威喘了口气,接着骂道“非但如此,身为柳杨县令,他还公然抗拒儿臣的赈灾令。”

  “更有传言,说潘呈将父皇给柳杨县的赈灾款,竟丧心病狂的扣了七成。”

  “如此大发国难财,若不是儿臣急着回京,必定早已将他正法,以谢百姓之愤。”

  “既然今天说到这了,还请父皇下诏,将潘呈锁拿来京,交刑部从重议处。”

  如今楚州绝大多数官吏,都已是本王的人,只要解决了潘呈,真相就永无大白之日。

  若非不肯合作的潘呈,在柳杨民望极高,本王还能留他到今天,姜威暗道。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只要姜无界下诏,就算百姓再不愿意,潘呈也只有死路一条。

  刑部尚书邝玉楼,虽然跟姜桓不清不楚,但说到底还是他梁王的人。

  只要潘呈进了刑部天牢,姜威敢保证,他这辈子都没有说出实话的机会了。

  姜无界冷笑“潘呈说你不顾百姓死活,你奏潘呈尸位素餐,还真是各执一词。”

  “闹到这个地步,桓儿,你说说该怎么办?”

  正当姜威感觉姜桓一定会落井下石的时候,一直皱着眉的姜桓,也开口了。

  他朝姜无界道“父皇,儿臣以为,梁王和潘县令谁是谁非,暂时都不重要。”

  “而今楚州无数百姓,还都哀鸿遍野、食不果腹,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或许我们说话的这一时半刻,那边已经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横尸荒野山林之间。”

  姜桓深深叹气“眼下最重要的,是再派干员前往楚州,完成梁王没做完的赈灾大业。”

  “百姓安危,牵动我大宣国脉,若引发他们的不满,酿成民变,后果殊难预料。”

  “至于梁王和潘县令的事,解决了眼下的难题,有的是时间调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大宣的臣子,还能跑了他们不成?”

  姜无界深以为然“桓儿此言,深合朕意。”

  “那你说说,应派何人前往楚州,才能解决此事?”

  姜桓还没说话,那些正愁没法巴结他的官员,立时上前。

  “陛下,逍遥王大才,若派他前往楚州,定能了却您的心病。”

  “臣附议,王爷爱民如子,正好将陛下天恩,散布于楚州百姓身上,使其更见皇恩浩荡。”

  “正是如此,遍观朝中诸人,除了逍遥王,无人在可担此重任。”

  “……”

  听着这些毫不避讳的奉承,跪在地上的姜威,脸色愈发的难看。

  如今这么多人,都倒向姜桓一边,这可如何是好?

  随即,他眼睛一转,高声道“父皇,诸位大人说的是。”

  “逍遥王非但广有才名,还是宗室子弟,没人比他更合适了。”

  只要把姜桓暂时赶出京都,本王就有信心,将丢掉的势力,重新拿回来。

  楚州就是个烂摊子,就算姜桓有两下子,恐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到时父皇必定更加震怒,苏妃废了,姜远也完了。

  只要姜桓再出师不利,这空置已久的太子之位,还不就是本王的?

  姜无界默默点头“这满朝文武,都觉着你合适。”

  “桓儿,你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