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作者:兔耳齐      更新:2022-03-03 07:43      字数:3618
  “艾格特老师, 你说的不对,中国宋代的画并非直白的写实,这是一种画家表达世界的方式, 是一种……既写实又写意的笔墨, 这里面饱含了宋代文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

  路易.艾格特对于苏彤的最初印象, 都是她仰着脸,认真甚至带着点执拗地跟他辩驳的神情。

  他最初只是单纯觉得头痛, 这个中国来的女孩很较真, 和法国人的随意甚至有些散漫有些不同。

  课堂上, 他总是需要直面来自她的质疑, 而且是不得不面对。

  他以为他早晚会烦了, 可他却逐渐的从这样的争论中觉察出了乐趣。

  她执着的态度, 刁钻的角度,灵动的眼神, 狡黠的笑容,让他觉得这样的争论倒是可以继续下去。。

  她, 无疑, 还是美丽的。

  观察总是画家创作的灵感,那时候的他虽然已经在画坛崭露头角, 却感觉已经到了灵感枯竭期, 最近创作的画作, 别说获得认可了, 就连他自己都有种江郎才尽的忧虑。

  而苏彤让他突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写实又写意么?

  他的笔下开始画人物画。

  最初他从观察她得来灵感,开始观察自己的学生, 观察自己学校的同事,甚至观察家人,观察自己。

  他画了各种各样的人, 依旧不满意。

  直到,他画了她。

  那个给他无穷灵感的女孩。

  他才终于惊觉,他竟是爱上她了!

  画家总是有着致命的浪漫,哪怕这种浪漫极度不切实际,他明知道不可以,还是一头栽了进去。

  她只是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她只能在法国待一年,这天他终于忍不住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留下来。

  苏彤笑吟吟的看着他:“我是中国人,我的家在中国。我迟早都得回去。”

  路易急了:“我能教你的还有很多,你留在法国,以你的天赋一定会成名。”

  苏彤笑了笑:“绘画只是我的兴趣爱好,回国以后我想要去文物局工作。在法国的这一年,我经常去博物馆,我发现相比创作,我更喜欢那些文物。”

  这话让路易.艾格特并不意外,这一年,这女孩总是跟他争论一些艺术史的事情,她的目光从未放在他的作品上。

  这让他曾经一度有些迷茫,不过如今他顾不得这么多了,只想让她留下。

  “留下,哪怕……为了我。”

  他的情意已经藏不住,苏彤脸上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神情,好像被拆穿了什么似的。她满脸通红,又有些抱歉和羞愧。

  她不该对自己的老师有那样的心思的,是室友的调侃才让她意识到,她对他的在意别人都看在眼里。

  她想要引起他的关注,所以才会反复为难他。

  她也知道,在这间学校,一位导师被曝出师生恋是怎样的丑闻,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已经有一定地位的画家,她会毁了他的。

  路易.艾格特以为自己的表白能让女孩回心转意,却只等来了苏彤提前回国的消息,她托人转给他一封信,对她这一年的打扰表示歉意,她没有回应他的爱,只留下了让人伤感的告别。

  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照片。

  那是他告白前不久,学校组织的化装舞会上,她的照片。

  他记得,那时候,她拿着相机,让他为她拍一张。

  她身穿金丝绒面料的旗袍,合体的裁剪显得她的身材凹凸有致,一头秀发盘在脑后,宛如一位从民国走来的女子。

  他的眼睛里是满满的惊艳,他举起相机的那刻,她手里拿着酒杯,脸上的笑容典雅中带着点羞涩。他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这张照片便是他拍下的她,也记录下了她看见他时眼中的神采。

  只是……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隔着师生的身份,还隔着十七岁的距离。

  他不该爱的。

  她那么好,那样年轻,她逃回国是对的。

  苏彤走后,路易.艾格特便开始疯狂的创作,他的笔下不再有别人,只有她。

  因为无论他画谁,画的都是她的眼睛,灵动、含笑、充满情意的眼睛。

  他辞去了师范学院导师的工作,在家里窝了整整三年,逐渐过得穷困潦倒,颓废不堪,终于有一天,他从家中走出,给自己买了一张去中国的机票,他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他要去找她!

  路易.艾格特来到中国,他没有考虑太多,她如今是否已经结婚,是否还记得他,是否惊喜他的到来,这些都无所谓。

  他只想见她!

  这个想法已经快要将他逼疯了,他来到北京,却没能找到她,人们告诉他,三年的时光,他虽然荒废了,可苏彤没有。

  她在故宫待了三年,学了古画和壁画修复的手艺以后,去了甘肃敦煌。

  路易.艾格特没想太多,也跟着来到了敦煌。

  他终于见到她了,她变了。

  在他印象中,过去的苏彤虽然不像他认识的那些法国名媛一般喜欢奢侈消费,却也是个随时都打扮的很精致的女孩。

  此时,她站在高高的木架上,身上穿着深蓝色的牛仔服,衣服上还沾着不少泥灰,就连那张小脸上,也都沾了泥。

  她黑了,比过去瘦了,唯一没变的是她的笑容和她眼中的神采。

  她如她当初所说的那般,投身于文物保护的工作当中,只有他,还在停步不前。

  他有些自惭形秽。

  不过重逢的喜悦冲淡了这些情绪,他只想跟她好好聊聊,这三年来他有多想她。

  她的法语已经不如三年前那般流畅,他却自学了一些撇脚的汉语,奇怪的口音和表达逗乐了她,她开始一点点的教他普通话。

  该来的还是躲不掉,三年的历练让苏彤褪去了当初的青涩,也让她看清楚了心底的感情。

  这次他来,她没再逃开,他们俩终于在一起了!

  那段日子,无论对于路易.艾格特,还是对苏彤来说,都是无比幸福的一段时光。

  有苏彤的陪伴,他的日子过的十分充实,爱情的滋润让他重新审视自己之前颓废的三年。

  也许跟爱人在一起,也许受她的影响,他沉睡的艺术天赋重新苏醒过来,这一次,他创作出了一系列让自己十分满意的画作。

  在一起的日子里,路易.艾格特也陪着苏彤遍访西北各处古迹,她修复壁画的时候,他便也陪她在艰苦的环境中熬着。

  两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却也很自在。

  只可惜,好景不长。

  苏彤和路易.艾格特的事情逐渐传开,流言蜚语分沓而至,原本两人并不放在心上,就算他们的跨国恋情不被世人所理解,可他们毕竟身处远离人群的西北,只可惜,这件事很快也被苏彤的父母所知。

  苏彤虽然性格跳脱,可她的家庭却是思想保守的传统家庭,她的父母原本送女儿去法国学绘画,便想着让她选择与艺术相关的职业,之后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而她,却偏偏选择了远离家的壁画修复职业,又脏又累不说,找对象都不好找。

  正当他们每天忧心女儿的终身大事时,却有谣言传来,说女儿跟一位大她十多岁的老外在一起。

  这让苏彤的母亲立刻气得病了。

  原本苏彤并不惧怕别人的目光,他们好不容易才在一起,感情已经可以抵御任何波折,却没想到父母这关都过不去。

  压力之下,路易.艾格特提出让苏彤跟他回法国,苏彤却放不下父母,也放不下她的敦煌。

  “法国也有敦煌,这世界上最精美的敦煌文物都藏在法国博物馆中。”路易.艾格特着急了,很想说服爱人跟他一起走。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起这个,苏彤便心痛难忍:“那原本都是属于中国的,是被英国人和法国人抢走,才会保存在法国的博物馆里,如今年轻人都不喜欢做这个了,如果连我都去了法国,敦煌学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你怎么能这么说,不是抢,当初如果英国法国没有运走敦煌文物,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早就不复存在了,你敢说战争中的中国,积弱多年,真的有能力保护它们吗?彤,我们只有离开中国才能继续在一起,你喜欢敦煌,在哪研究不是研究呢?”

  两人因为这个大吵一架,不欢而散,路易.艾格特回了法国,同时带回去了自己在中国创作的画作。

  两人冷战期间,他在法国的画展却大获成功,苏彤的母亲却因为中风偏瘫在家,左右为难之下,苏彤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她正式跟路易.艾格特提出了分手。

  路易.艾格特也在气头上,觉得自己的一片心,苏彤始终都没有真正了解,他在法国的事业蒸蒸日上,一怒之下也同意了分手。

  就这样,两人竟这么断了联系,二十年没见面。

  故事讲到这里,几人都沉默着。

  还是靳木桐打破寂静:“你们分手了,可你这么多年却一直留着她的照片。”

  路易.艾格特此时眼圈泛红,有些惭愧的说道:“那只不过是为了纪念,所以我将她的照片放在怀表里,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瞧,老天都在惩罚我,让这怀表也离开我。”

  埃莉萨听到主人这么说,也有些难过,趴在他的膝盖上轻声安慰:“我已经回来了……”

  艾格特先生的侄女听到这里也觉得感慨,她只知道伯父这么多年一直单身,没想到他竟然还有一段这么刻骨铭心的跨国爱情。

  “你就真的放下了吗?”她不死心的问道。

  路易.艾格特点点头:“当然,既然都已经分开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这么大把年纪,自然是早就活明白了,也早就放下了。”

  祁修一直看着他,直到这时候才开口说道:“艾格特先生,如果我没猜错,你回到法国以后,从事的是敦煌保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