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雪刀      更新:2023-01-09 10:01      字数:4438
  时间一晃便到了秋分。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古时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代秋分日,人们会祭拜月神,现在秋分祭拜月神的习俗已经被遗忘。而祭月节也被挪到了中秋,成为了中秋节。

  袁如珠吃着野苋菜鸡杂面,对小夏小秋如是说道。

  小夏若有所悟,“所以原来本应该是秋分这天过中秋节的呀!所以今天才是中秋节!”

  “嗯。”袁如珠用筷子挑了挑面汤里的野苋菜。野苋菜也称秋菜,是秋分时定要吃的菜。野苋菜虽然是野菜,但却比很多蔬菜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钙质,不仅营养价值高,口感也很不错,软化清脆,带着微微甜意。

  野苋菜下面吃很美味,所以今早袁如珠做了野苋菜鸡杂面。鸡杂同野苋菜一样清脆爽口,双倍的清脆爽口附着于面条之中,使得面条吃起来美味十足。

  吃过早饭,袁如珠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进灶屋练厨。十一点多,袁如珠去往饭馆。一路走进饭馆都有人向她打招呼,她一一回应,路过杂货店老板摆着的杂货摊时,她停下脚步。

  杂货店老板正捧着海碗,在吃午饭。海碗里,透明盈亮的粉皮卷子堆积着,冒着股股浓香。

  见袁如珠停在他面前,他笑呵呵道:“袁老板,来了啊。”

  袁如珠问:“你吃的是……都卷子?”

  “是都卷子,袁老板也晓得都卷子啊。”

  袁老板有点意外。都卷子是他婆娘老家那边的小吃,他老婆是彭水人,那边的人就爱吃这玩意儿。虽然都卷子在彭水是明星小吃,但出了彭水,很少有人了解都卷子。至少他们清河这边很少有人知道都卷子。

  都卷子,全名彭水都卷子,因其用“都巴粉(蕨根粉)”加工制作而成,成卷状,故而被称为都卷子。现在的都卷子都不用蕨根粉做了,都用苕粉。苕粉烙出来的粉皮卷子,先切后蒸,再拌调料,味道香得很。他婆娘爱吃,他也很爱吃。

  “嗯,知道,挺不错的。”袁如珠颔首,进入饭馆。进入饭馆后,她略一思忖,对吴桂芳说:“幺姨,去弄点红薯粉过来吧,晚饭咱也吃都卷子。”

  吴桂芳欢喜道:“好。”她没吃过都卷子,听都没听说过这道吃食。不过见杂货店老板吃得还挺香,想必都卷子应该会很好吃。而且如果是珠珠做的,就算都卷子原本味道一般,珠珠做的也肯定会很好吃!

  太阳渐渐往西边下移,后厨里,袁如珠取出调制好的苕粉浆。往锅里抹菜籽油。做都卷子,用菜籽油烙制最最可口。等菜籽油烧香了,她舀一瓢调好的苕粉倒进锅里烙。

  她不断地转动铁锅,让苕粉均匀地平铺在锅底。很快,苕粉定型成皮,亮晶晶的粉皮子透着红苕香味儿,很纯粹很原始的红苕味儿。

  闻着香味,袁如珠缓缓转动铁锅。做都卷子,功夫全在火候和时间的把握上。都卷子要q弹,要软糯,烙制的火候和时间就出不得半点差错。她小心谨慎地控制着火候和时间,在苕粉被烙成圆饼粉皮子时,她及时盖上锅盖捂都卷子。

  等苕粉七八分熟时,揭开锅盖倒出粉皮子。她将粉皮子平铺到菜板上,趁热卷成圆筒卷子。等卷子凉下来了,切成块上蒸锅里蒸。

  三分钟后,都卷子已经被蒸得剔透晶莹,出锅拌佐料。

  都卷子这道小吃,关键精髓在于它的佐料。除了醋、酱油这些佐料之外,还要拌蒜水、姜水、油辣子以及榨菜粒。

  蒜水的蒜香能够覆盖苕粉里淡淡的土腥气。姜水的辛鲜可以给都卷子提升鲜味。而榨菜是咸脆的,都卷子是耙软的,咸脆榨菜的加入能更明显地突出都卷子的耙糯。至于油辣子,油辣子能让都卷子吃起来更加刺激爽口。

  而这些佐料里,油辣子又最为关键。油辣子做的不好吃,都卷子的味道便要大打折扣。要做出好吃的油辣子,首先要选好辣椒的品种,通常做油辣子一般会用二荆条辣椒,二荆条辣椒做出来的油辣子更香更好吃。

  辣椒要先在锅里炒,炒干水分后放到石钵里捣碎,用石钵磨制的辣椒面口感最好,机器磨出来的辣椒面味道不正,拌进都卷子里也没那么入味。

  蒸都卷子的时候,袁如珠烧热菜油,加花椒和八角烧香,把滚烫的菜油淋到之前做好的辣椒面上。

  噗呲噗呲声里,淋过油的辣椒面开始释放香味,浓烈的辣香瞬间冲进了空气里。

  听着热油淋辣椒面发出的滋啦声响,正在给肉块焯水的林有旺忍不住吞咽唾液。热油淋辣椒面发出的声音仿佛像一把钩子,不断地勾挠他心底的馋虫。辣香扑鼻中,他越发的饿了。

  油辣子做好,袁如珠将其拌进蒸好的都卷子里,都卷子被佐料染得微红。剔透中透着浅淡的红亮色泽,润嘟嘟的,只引人食指大动。

  林有旺一瞬不瞬地注视刚拌好的都卷子,他的喉结滑动几下,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香喷喷的都卷子塞进肚子里了。

  都卷子拌好了,袁如珠挑起一块送入嘴里尝了一下。她点点头,对嘟卷子的味道还比较满意。她对身边的林有旺说:“尝尝?”

  林有旺火速放下锅铲,捧起一碗都卷子,吃了一口晶莹剔透的都卷子。

  都卷子软糯滋润,口感很像煮得特别软糯的蹄筋,q弹q弹地地在齿间拉扯。拉扯之间,酸辣中透着椒麻的味道一点一点析出,慢慢流溢唇齿。

  而这酸辣椒麻并不过于刺激,因为里面含着苕粉的清甜,苕粉的清甜有效地抵冲了一部分刺激味蕾的酸辣椒麻味,使得整个都卷子吃起来清润可口,爽辣适宜,劲味十足!

  享受般地眯起眼睛,林有旺仔细品味都卷子,感受着杜卷子的爽滑弹糯,他发出愉悦幸福的叹息,“好吃……”

  “老板,太好吃了!”林有旺说完,又快速吸溜着都卷子。这时候,到点儿来打晚饭吃的员工们陆续冲进后厨。

  “哇哇哇!好香呀!”

  “这是啥?”

  “是都卷子!”林有旺嘴里塞着都卷子,口齿含糊。

  “好吃不林叔?”

  “那还用说?”林有旺吃得嘴角泛红油。这边厢,袁如珠捧着碗,说:“快趁热吃吧,都卷子要趁热吃才爽口。”

  大堂里,吴桂芳瞧着时间到了,立马去后厨端晚饭。将晚饭端到收银台上,她用筷子搅拌亮晶晶的都卷子,快速吸溜几口。微卷的小块弹糯香辣,果然是预料中的美味。她美滋滋地吃着都卷子,有食客来扫码结账,眼光触及她正吃着的都卷子,问:“老板,你吃的这是什么?”

  “是都卷子。”

  食客舔嘴,“看起来蛮好吃的,店里卖不卖?”

  吴桂芳摇摇头。食客面露遗憾,“要是以后店里卖这个了,我一定第一个来吃!”

  吃完都卷子,吴桂芳折回后厨放碗筷。离开后厨之前,吴桂芳说:“珠珠,都卷子这么好吃,肯定很多人喜欢吃,要不咱也在店里卖这个?”

  “嗯。”袁如珠放下锅铲,向李丽投以一瞥。李丽正在切坨子扣肉。见李丽切的肉坨越来越漂亮,她颔颔首。

  清河镇。

  李太婆拎着一袋子水果,去自己的老姐妹冯太婆家串门。俩老姐妹唠了半天嗑,到了晚饭饭点,李太婆留下来吃晚饭。

  饭桌上,李太婆夹起一片白灼生菜嚼了嚼。生菜甜津津水润润的,很脆口。她讶异,“这生菜哪里买的,味道不错。”

  冯太婆说道:“清河村买的,如珠饭馆边上的菜贩子卖的,又好吃又便宜。”

  “如珠饭馆?就是先前你非要我去吃的那家饭馆?”

  “是啊,那个饭馆好吃,先前我叫你去,你硬是不去!”提及此,冯太婆嗔了一声。

  “太贵了。”李太婆摇摇头,“再好吃也不该卖那么贵,又不是金子做的。”

  “等你吃到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李太婆不以为然,而后说:“这生菜倒是真的很不错,比咱们镇里卖的生菜好吃。”她说着,又去夹生菜。吃完生菜又去夹肉片。

  吃了肉片,她咦了一声,“肉不会也是在清河村买的吧?”

  “也是在饭馆边上买的,那个肉摊老板养的猪比市面上的饲料猪好吃。”

  李太婆咂嘴,继续吃饭。

  吃完饭,又唠了会儿嗑,李太婆准备回家。冯太婆说:“过两天我打算去如珠饭馆吃饭,你去不去?就去吃一次吧,我请你吃。”

  “价钱这么贵,我可不占你便宜。”说完李太婆踩着满地的晚霞,溜达着回家。路过菜市场,她闲着无事,习惯性地进去逛。

  她买了点面条和豆皮,经过卖蔬菜的小摊子时,余光扫过滴着水珠的生菜,她注目观察生菜。

  “有农家生菜没?”

  “这就是农家生菜!”菜贩子说。

  李太婆心说你这生菜可不像农家种出来的。瞧这品相,赶不上先前在老姐妹儿那里吃的生菜。

  路过肉摊时,又观察了一下肉摊上的肉,撇撇嘴,她离开菜市场。然而她没回家。她搭了车,“师傅,去清河村。”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抵达如珠饭馆。饭馆门前闹哄哄的,李太婆稍微惊讶了一下。早先听老姐妹说来这里吃饭的人多,但她没想到居然人这么多。

  收起惊讶,她用目光向四处搜寻。周围有两三个菜摊子。老姐妹说,她买的菜是一位姓刘的老板买的。李太婆走到一个小摊贩面前,问她哪一个菜摊子的老板姓刘。得到确切答复后,李太婆快步走到老刘的菜摊子前。

  买了菜,又寻到赵姓老板开的肉摊子,她说:“称两斤五花肉,半条猪腿。”

  “好嘞,请稍等。”赵建刚拿刀切肉,砍猪腿。李太婆在旁边静等着,空气里飘来一阵香味。她鼻子动了动,望向前方的饭馆。风将饭馆里飘出来的香味一股一股送到她鼻子底下,香味很浅淡,但是挺香。

  李太婆多嗅了几下,随之收回注意力,继续等待。此时赵建刚已经称好肉,准备开始砍猪腿。

  “老板,肉怎么卖的?”一个光头男走了过来。他捧着一个泡沫盒,边扒拉着吃泡沫盒里的食物边道。

  赵建刚说:“八块钱一斤。”

  价格很实惠。光头男要了两斤,继续吸溜泡沫盒里的都卷子。

  香辣酸麻里带着红苕清甜的浓烈香气近在咫尺,李太婆微微一愣,瞟向泡沫盒。

  泡沫盒里,微卷的粉皮子块块堆积,盈盈发亮,看着就很筋道弹牙。仿佛轻轻一咬,就会崩弹到牙齿,而里头蕴含着的香辣酸麻清就会爆满口腔。

  看着亮晶晶的都卷子,闻着浓郁霸道不容拒绝的香味,李太婆不自觉地咽了下嗓子,“小伙子,你这是吃的啥?”

  “都卷子,今天饭馆推出的新菜,可好吃了!”

  “都卷子?这是什么做的?”

  “苕粉做的。”

  李太婆点点头,又咽口水,“还、还蛮香,多少钱一份?”

  “十八。”

  这么贵?这都卷子里也没肉,卖十八着实有点贵了。这家饭馆还真是没便宜的菜,什么菜都很贵。李太婆暗地里啧了一声。

  光头男说看出李太婆嫌都卷子贵了,他说:“你别看它贵,但好吃呀!这么好吃的都卷子才卖十八,我还觉得卖便宜了呢!”

  听到这话,李太婆觉得这小伙子就是个傻的,这都卷子也就是苕粉做的,外面卖的苕粉皮子一碗也就五六块。而这都卷子卖十八块!就算很好吃,卖十块就顶天了,居然还卖十八!卖十八这小伙子还嫌卖便宜了?

  真是个傻的,李太婆在心里啧啧几声。

  这时,赵建刚把称好的肉和猪腿装进袋子里,递给李太婆。李太婆付了钱,却没走。她又瞄了一下光头男手里的都卷子。几度吞咽口水之后,她才舍得抬腿离开。

  边往前走,李太婆边自言自语着,“看着倒是好吃,就是太贵了,哪里就值十八块了,再好吃也值不了十八块,太划不来了。”

  “我反正是不会吃的。”

  “谁吃谁就是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