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作者:雪刀      更新:2023-01-07 04:56      字数:6663
  “听说了吗?咱们村要修路了!”

  “听说了,据说是有人给咱村捐了一大笔钱,资助咱们村修路!”

  “是哪个大善人呐?”

  “据说是清河城的富商。”

  “是城里的富商呀,太好了,咱们村终于要修路了!”

  由于清河村修路所需资金较大,即便是政府提供补助资金,仍不能满足需求,村民穷,也无法自筹资金,所以清河村的路一直烂到了现在。

  现在有人出那么大一笔资金修路,再加上政府提供的补助资金,修路的钱有了!

  李爷爷靠着老槐树,啪嗒啪嗒抽叶子烟,他说:“不知道钱还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也捐点儿。”

  此言一出,立即有村民附和:“对,咱也捐点钱!”

  附和说着要捐钱的村民都是在饭馆周围摆摊做生意的村民,他们赚了钱,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要捐钱助力家乡建设。以前穷,没办法支持家乡建设,现在赚了钱,有能力了,他们也都想尽力帮助家乡建设。

  至于没摆摊赚钱的村民,犹豫了一下后,也道:“咱能出一点是一点吧。”

  袁如珠骑着单车在乡间小道里徜徉穿行。

  “如珠,这是要去哪儿?”

  有村民看到她,向她打招呼。

  “骑自行车兜兜风。”

  一路上,她遇到不少村民,有向她打招呼的,有没向她打招呼的。这些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脸上都带着喜气。

  大抵是村里要修路了,所以村里人都很高兴吧。袁如珠如是想到。

  回到家,袁如珠撂车。院子里,吴桂芳和李长贵正在清洗白萝卜。吴桂芳洗着萝卜,说:“如果要捐钱的话,那咱家也捐点?”

  “当然要捐。”

  “捐多少?”

  李长贵还未回话,一道声音抢先他一步落地,“能捐多少捐多少,量力而行吧。”

  听到袁如珠的声音,夫妻俩转过头。吴桂芳接腔:“对,量力而行。”

  袁如珠走近水池,冲洗手指。她蹲下来打量木盆里的白萝卜。

  九月白萝卜已经成熟上市,这期间的白萝卜新鲜清甜,好吃又解腻。现在天也入了秋,入秋天气转凉,多吃萝卜可缓解手脚冰凉,预防感冒。

  今天中午家里打算吃做萝卜糕炖粉条。萝卜糕炖粉条,清河人在秋冬时常吃的一道家常菜,这道菜爽滑鲜香,很受清河人的喜爱。

  十点多的时候,袁如把珠萝卜刮成细丝,等锅里水开了,撒了些盐入锅,倒入萝卜丝,给萝卜丝焯水。萝卜丝焯好,她将其捞出来过凉水。

  捞出过了凉水的萝卜丝,她挤出萝卜丝里的水分。用筷子把萝卜丝挑散后,她把面粉和土豆淀粉搅拌进萝卜丝里。

  搅拌到没有干面粉的时候,她抓起萝卜丝,将萝卜丝捏成一个一个小圆球,按压成小圆糕。萝卜糕生胚成型,凉水上锅蒸。

  蒸萝卜糕期间,她把猪肉丁倒油炒香,炒到肉丁发白,葱姜蒜、干辣椒段炒进去。等到炒出香味,她用盐、五香粉、料酒、生抽、老抽调味,随后倒清水,开大火把水烧开。

  锅里水开了,将提前泡好的红薯粉条煮进去,先前蒸好的萝卜糕也煮进去。

  汤汁咕嘟冒泡,白白圆圆的萝卜糕被汤汁染得亮黄亮黄,粉条也被炖得晶莹剔透。炖着炖着,酱黄的汤汁开始收浓。汤汁收到粘稠浓郁之际,萝卜糕炖粉条便可以出锅了。

  袁如珠拿出大碗,舀一碗刚箜好的洋芋箜饭,舀一勺萝卜糕炖粉,浇到洋芋箜饭上。

  “萝卜糕炖粉条盖饭!”她捧起碗,闻了闻香气。

  萝卜糕被汤汁浸泡成了亮黄色,油光泛亮的色泽下,萝卜糕明透盈润,依稀可以瞧见糕体里包裹着的萝卜丝。

  萝卜糕入口润滑,软软滑滑的糕体融化在舌尖时,里面的萝卜丝挤了出来。萝卜丝又软又脆,清然可口,里面含着肉的鲜味和粉条的味道,口感层次很丰富。

  缠着萝卜糕的粉条剔透晶莹,轻微嗦一口,粉条滑溜溜的滑过舌尖,十分爽滑。因为粉条吸附了满满的汤汁,牙齿咬断粉条后,q弹的粉条裂开时会甩出热乎的汤汁,甩出来的汤汁鲜浓,美味到令人唇舌发颤。

  萝卜糕香软鲜甜,粉条爽滑有劲,十分入味。而萝卜糕和粉条下面的洋芋箜饭同样被汤汁浸得十分入味。

  袁如珠坐在屋檐下,捧着碗,用筷子扒拉萝卜糕和粉条下面的洋芋米饭,洋芋和米饭的锅巴因为入了汤汁,故而又润又酥脆,咔嚓咔嚓间能感受到咸醇的汤汁在齿间流转。

  嘟嘟和小白在她脚边转来转去,她往地上丢了两个萝卜糕。俩小胖子一口吃掉萝卜糕,转而扬起狗头,一脸期待地仰视她。

  笑了笑,她摇摇筷子,“没啦。”然后继续吃饭,吃饭的时候她脑袋放空,思忖着如果这次修路要捐钱,该捐多少钱。

  “长贵,如果这次修路要捐钱的话,你家打算捐多少?”

  下午些时候,李长贵练车归来。他换上保安制服,刚站到门口,就有村民问他要捐多少钱。李长贵沉吟:“反正能捐多少捐多少吧。”

  村民点点脑袋,又道:“听说给咱村捐钱修路的那位富商还是因为你们家饭馆才给咱们村捐钱的呢!”

  听到这话,李长贵佯装惊讶,“啥?是因为我们饭馆?真的吗?”

  其实他早就听村长说过这件事了。村长说那位捐钱的富商是如珠饭馆的食客,那位食客嫌弃村里的路太烂,影响他来饭馆吃饭,所以才捐钱给清河村修路。

  如珠饭馆算是间接帮了清河村的大忙,因此村长还特地上门向珠珠表示了感谢。村长还说,过一段时间会公开表扬如珠饭馆对全村作出的贡献。如珠饭馆对村子做出的贡献很大,不仅帮助村子拉来了修路的钱,还带着村子里的村民一起摆摊做生意赚钱,对村子的贡献很大。

  一想到村长说过段时间会开大会公开表扬如珠饭馆对村子做出的贡献,李长贵就止不住地骄傲自豪起来,他挺起胸膛,如置身于云端,走起路来都打飘。

  这会儿他装作不知情的模样,说:“那富商咋会因为咱们饭馆给咱们村捐钱呢?”

  “嗐,听说那富商喜欢吃你们家的菜,他来这里吃饭,嫌咱们这的路太烂了,不方便,所以才捐钱。”

  有村民插声道:“真的?不会吧,就是因为嫌吃饭不方便就捐这么大一笔钱?没开玩笑吧?”

  “真的!多亏了如珠饭馆,咱们村终于可以修路了,”村民转向李长贵,“长贵,咱们村现在能修路,多亏了你家饭馆!”村民面带感激,语气很诚恳。

  李长贵心里飘得不行,面上却不显分毫,谦虚道:“嗐,我们也没做啥……”

  彼时,清河城的一处高级公寓里,孙淑英正在哄萧老太太吃饭。

  “妈,吃一口吧。”

  萧老太太跺脚,十分孩子气,“不要!我要去如珠饭馆吃饭!我要去如珠饭馆吃饭!”

  “明天再去好吗?今天太晚了,到了那儿人家都打烊了,我们吃不了的。”

  “那明天一定要去!”

  “嗯,一定去,”孙淑英,“妈,吃点吧。”

  “我不要吃!”

  “你不吃的话,明天就不带你去如珠饭馆吃饭了。”

  萧老太太立刻鼓圆眼睛,“不行!”

  “那你快吃点,吃了明天就带你去。”

  萧老太太嘟嘴,哼哼几声,张开嘴吃饭。

  萧敬下班回家,一进吴屋就见妻子在喂母亲吃饭,母亲乖乖巧巧地张嘴,小口小口地喝着山药肉粥。

  萧老太太瘪着嘴,说:“我吃了,你明天要带我去如珠饭馆吃饭。”

  “嗯,带你去吃饭。”孙淑英又喂了她一口肉粥。

  见状,萧敬扬起嘴角。有了如珠饭馆这个大杀器作威胁,他母亲如今肯乖乖吃饭了。他走过去,说:“明天一起去吃饭。”

  次日萧敬带着妻子和母亲去往清河村。抵达如珠饭馆后,萧老太太高兴地拍手,“吃好吃的喽!吃好吃的喽!”

  排队的食客有些诧异地偷瞄萧老太太。这老太太怎么像小孩子一样?好像脑子有些不正常?

  轮到排号,萧敬和孙淑英扶着萧老太太进入饭馆。今天有新菜,萝卜糕炖粉条。

  萧敬毫不犹豫点了新菜。萝糕卜炖粉条上桌,他全部注意力定在盘子里。

  酱黄剔透的萝卜糕被油亮亮的粉条缠绕着,中间缀着肉丁,浓浓的萝卜味和粉条香味以及肉香扑到脸上,他喉咙一干,即刻拿起筷子。

  萧老太太比他的速度更快,她已经将萝卜糕粉条吃进嘴里。她嚼着软嫩鲜浓的萝卜糕和爽滑弹牙的粉条,开心地咧嘴,“好吃!好吃!”

  说完她唆了一口粉条,汤汁溅了她满嘴,孙淑英拿纸给她擦嘴角,她乖乖地让孙淑英擦了嘴,手舞足蹈,“好吃好吃!”

  幸好今天的萝卜糕炖粉条并不限量,吃完了整整一盘萝卜糕炖粉条,萧敬又点了一盘。

  吃完饭正好两点半。

  萧老太太摸着肚子,说:“晚饭还要吃萝卜糕炖粉条!”

  “好。”萧敬说。孙淑英诧异,“不走了吗?”晚上还要吃萝卜糕炖粉条的话,就得一直待在这里。

  “吃完饭再走吧。”

  他们三人走出饭馆,萧敬环顾四处,“逛一逛吧。”

  穿过各种小摊,萧敬远眺前方的壮丽山峦,说:“这里虽然偏僻,风景倒是很不错。”

  “是啊。”孙淑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又说,“这里也没什么好逛的,我们就在这里这么干等着?”

  “去车里休息休息?”

  “车里休息不安逸,有宾馆就好了,这里也没个宾馆落脚。”孙淑英张望四处。萧敬说:“我去问问有没有宾馆。”

  萧敬径直来到摆摊的村民面前,询问宾馆的事。村民说:“宾馆?咱们这儿咋可能有宾馆哪。”

  萧敬凝眉,他们一家往后会经常来这里吃饭,若是有宾馆住宿,也能方便点。或者是,他们在这里有房子的话,也能方便点。思及此,他眼神微微闪动。

  “在这里买一座房子?”孙淑英听到萧敬的话,讶然。

  “对,在这里买个房子,以后吃饭会方便很多。”

  孙淑英没有异议,“可以,那就在这里买个房子吧,只是……这里的房子……能住人吗?”她的视线扫过远方。远方错落有致的村屋大多都是土屋、木屋和茅草屋,连砖房都少得可怜,这样的房屋实在是太磕碜了点。

  “到时候问一问有没有条件好一点的房子,如果没有的话,买一块地起个房子也行。”

  “好。”

  下午四点多。袁如珠去休息室吃饭前,去了一趟大堂。收银台前,吴桂芳把找好的零钱递给客人。客人说:“谢了啊。”

  袁如珠听到客人的声音,脚步一顿。她望着客人远去的背影,闪了下神。

  “珠珠?看啥呢?”

  “刚才那人是……南城人的口音。”袁如珠喃喃。

  “南城人的口音?你咋知道是南城人的口音?”吴桂芳不太了解南城,也不了解南城人的口音。

  “以前念书时,有同学是南城人。”

  吴桂芳点点头,继续扒饭,“你还不去吃饭?”

  “这就去。”

  来到休息室,袁如珠拿起筷子吃饭。

  “老板?”

  “老板?”周莉发现袁如珠吃着吃着发起呆来,她挥挥手,试图唤醒袁如珠。

  “老板!”

  袁如珠即刻回神,“嗯?”

  “菜都快凉了,老板赶紧吃吧。”

  袁如珠继续吃饭,吃着吃着,神色又涣散起来。

  她原本是南城人,南城渔村人。刚穿越到清河,穿越到原主身上时,她特意去了一趟南城渔村。

  她去渔村,去寻找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渔村福利院,然而渔村根本就没有她记忆里的那家福利院。

  而后她才发现,她穿越回来了,但大抵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一个没有渔村福利院,没有原本的她的平行世界。

  思及此,她心中郁结起来。如果她穿越回了她原来的世界,她可以靠着一手好厨艺,赚很多很多钱,可以把破旧的福利院好好翻修翻修,可以让福利院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由于当地财政很差,渔村福利院的条件也很差。住宿环境很破旧,伙食也一般,倒是能吃得饱,但也只是能吃得饱而已。以前她拼命努力学习,就是想挣大钱,挣大钱了就可以好好翻修破旧的福利院,挣大钱了就可以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每天都吃好喝好。

  她现在有能力帮助渔村福利院,然而却因为时空的错位,帮助福利院的计划无法实施。这个世界的渔村并不是她原来世界的渔村。这个世界的渔村并不落后,也并不贫穷。

  轻轻叹息一声,她转念一想,就算没办法帮助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的渔村福利院,她还可以资助其他福利院,其他和渔村福利院一样条件很差的福利院。

  努力挣钱,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她深深一呼吸,给自己打气,重新振奋精神。

  得知自己要参加表彰大会时,袁如珠正在院子里逗嘟嘟,她听到李长贵的话,诧然,“啊?还要开表彰大会?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么正式?”

  李长贵也很意外,之前村长说会公开表扬一下他家,他以为只是简单地在村民面前表扬几句话而已。但没想到,村里居然要开表彰大会,还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对,我也没想到这么正式。”李长贵摸摸后脑勺。

  “表彰大会什么时候开?”

  “明天上午。”

  袁如珠撸着嘟嘟毛绒绒肉乎乎的脑袋,“好,那明天去吧。”

  对于明天的表彰大会,袁如珠没什么感觉,她的反应很平静,平静到很平淡。吴桂芳和李长贵却是激动坏了。

  表彰大会啊。他们从未有过如此光荣的时刻。所以他俩激动得睡不着觉,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激动过。

  次日,夫妻俩顶着一双熊猫眼出现在袁如珠面前。袁如珠抿着萝卜糕,问:“昨晚没睡好?”

  李长贵有点不好意思,“嗐,心里惦记着今天的表彰大会,睡不着。”

  闻言袁如珠失笑,“幺姨幺姨爹,等会儿上台领奖,你们顶着熊猫眼,怕不是要被人笑话。”

  吴桂芳和李长贵面色僵住了,“这、这咋办!”

  “擦点粉?”

  吴桂芳急吼吼回房擦粉,李长贵也跟着去擦粉。吴桂芳买的粉底液是兰蔻的,不便宜,但效果很好,很贴肤色,遮住了黑眼圈,也提亮了因为熬夜而有些差的脸色。

  擦了粉,吴桂芳还特地找出漂亮的衣裳,好生打扮了一番。李长贵也好生打扮了一番。毕竟要上台领奖,那可不得打扮好看点。

  “珠珠,你也打扮打扮!”

  袁如珠原本也没想打扮,在吴桂芳的极力央求下,她无奈地笑笑,妥协了。

  等袁如珠打扮收拾好走出房间,吴桂芳眸光亮了一亮。

  面前的女孩圆脸圆眼,眉目明净,她身着淡黄色及膝裙,宛若春日里盛开的雏菊。

  吴桂芳微微张嘴,“真俊!”珠珠原本就相貌周正,如今瘦到了一百一十多斤,相貌更周正了,现在稍微一打扮打扮,模样便俊俏起来。

  “咱们珠珠也是个漂亮的大姑娘!”吴桂芳握住袁如珠的手笑道。

  小秋拉拉袁如珠的裙子,说:“我也想去领奖。”

  袁如珠低首:“可是你要上学呀,时间不早了,你和小夏快去学校。”

  桌边上,小夏捧着一碗萝卜糕炖粉条,正在吸溜粉条,听到袁如珠的话,他快速唆粉条,说:“马上!”

  九点多,袁如珠和吴桂芳李长贵一同去往村广场。一到广场,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映入入视野。几乎全村的人都齐聚在了广场。

  广场上拉了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了袁如珠,吴桂芳和李长贵的名字。目光触及横幅上自己的名字,吴桂芳和李长贵的脸一下子胀得通红。

  村民们发现他们的身影,纷纷上前来打招呼,“如珠,你们来了啊。”

  “哎哟,桂芳你们今天打扮得可真好看!”

  “出息了啊长贵,村里还特意给你们开表彰大会,要给你们搬进步奖!”

  “……”

  村民们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围在他们仨周围。有村民仔细打量袁如珠,低声窃窃私语。

  “如珠这女娃长得也挺俊的,先前没看出来她长得这么俊。”

  “先前她那么胖,当然看不出来长得咋样。”

  “这女娃长得俊,还能干,啥样的男娃才配得上啊。”

  “她有对象没?”

  “你胡咧咧啥,人家才十六岁,小得很!这么小找啥对象!”

  这时村长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传了过来,“大家稍微安静一下,稍微安静一下!”

  表彰大会即将开始。

  说完冗长的开场词,村长开始表彰颁奖了。

  “……为集体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特此给予表彰……”

  “希望你们以后能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力,为共建美丽幸福清河村出力!”

  热烈的掌声里,袁如珠、吴桂芳和李长贵一同上台,接受荣誉证书和奖金。

  发表感言时,袁如珠微笑,言语简短:“感谢村委会给予我的奖励,我会继续努力为清河村的发展出力的,谢谢大家!”

  吴桂芳和李长贵也说:“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台下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吴桂芳和李长贵站在台上,享受着台下热烈的掌声,满面红光,脸都快笑烂了,仿佛从未如此争气过,从未如此自豪骄傲过。

  袁如珠用余光瞥脸都快笑了烂的吴桂芳和李长贵,她垂睫,浅浅一笑。

  表彰大会结束时,村长叫住袁如珠,“如珠,等会儿你们来一下办公室,我有事和你们说。”

  “好的村长。”

  吴桂芳目送村长远去的背影,说:“村长让我们去办公室干啥?”

  “不知道,去了就知道了。”袁如珠收好荣誉证书和奖金,动身去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