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雪刀      更新:2023-01-01 20:04      字数:4809
  食客走到收银台前。扫码结账,结完帐,食客说:“对了,老板,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你们店中秋节不会不营业吧?”

  因为之前端午节如珠饭馆没营业,所以食客怕了,唯恐饭馆中秋节也不营业。

  吴桂芳笑呵呵:“法定节日得放假休息。”

  带着笑意的一句话却是那么的残忍无情,立时将食客的期待燃烧成灰烬。

  “不是,中秋节放假的人多,来吃饭的人肯定也很多,你们不开门营业的话,多亏呀!”

  吴桂芳心说他们饭馆平时生意已经很火爆了,也不缺中秋节那点流量。她面上仍然带着笑,“嗐,咱也得过节,也得好好休息休息。”

  食客一脸失望,“唉,好吧,我原本还想着中秋节来这里过呢。”

  夜晚回家后,袁如珠把中筋面粉小炒到微黄,盛出来凉备用,继而取出火腿。

  火腿是她前两个月前新腌的,已经腌制好,可以吃了。她腌的火腿肌红脂白,香气浓郁,肉质细腻滋嫰,油润而不腻,质地极好。

  吴桂芳拿起一块火腿,闻了闻,说:“多割一块火腿下来,明儿炒笋子吃。”

  袁如珠一边给火腿去皮,一边说:“之前不是才吃过,又炒笋子吃?”

  “这不是没吃过瘾嘛。”思及火腿炒笋子的味道,吴桂芳咽嗓子。珠珠腌的火腿咸鲜滋软,同清清脆脆的笋子炒在一起,非常下饭,她觉得她吃多少都不会吃腻。

  “嗯,那我多割一块下来。”袁如珠给去了皮的火腿切片。火腿片上锅蒸。

  二十分钟后,她盛出火腿,放凉切成丁,蜂蜜倒进火腿丁里,搅拌均匀。黏糊剔透的蜂蜜包裹渗透火腿后,她把火腿放到冰箱里冷藏。

  火腿冷了一晚上,第二天,袁如珠取出火腿丁,她把糖、猪油、炒好的面粉和冷藏过的火腿丁搅拌到一起。

  她将搅拌好的馅料捏成一个个圆球,再把圆球包进制作好的饼皮里。包好馅料的饼皮压成圆圆的小饼,放进烤箱里烤。

  小秋抱住袁如珠的腿,仰头问:“姐姐,月饼什么时候才能烤好呀?”

  “很快的。”

  “喔。”小秋盯紧烤箱。

  时间门一到,袁如珠开箱取取月饼。烤得黄黄的云腿月饼一出烤箱,便散发出酥酥甜甜咸咸的香味。

  她拿起一个月饼咬了一口。酥到掉渣的月饼层层裂开,饼皮和油酥一裂开,火腿馅儿就软融融地涌了出来。

  火腿馅儿油香润口,咸中带甜,甜中带咸,质感十分细腻。一咀一嚼,阵阵火腿肉鲜味浓郁地覆盖过唇齿,霸道地占据口腔每一处,似乎永远也不会挪位一样的霸道。

  袁如珠抿了抿齿间门残留的香味,一转眼便看见小夏小秋吃的嘴边全是月饼渣渣。她失笑,“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吴桂芳和李长贵把装月饼的礼盒拎到灶屋,将月饼分装进礼盒里,系上红绸带。

  系着红绸带,吴桂芳说:“其实也不用这么讲究,随便弄个袋子装一下就行了。”

  袁如珠说:“讨个喜气嘛。”

  包好了所有礼盒,吃月饼时,吴桂芳收到吴月芬的消息。吴月芬给她寄了几盒月饼。吴月芬说有一盒咸口月饼是给珠珠的,珠珠爱吃咸口的月饼。

  视线触及吴月芬发的消息,又看了看手里香喷喷的月饼,吴桂芳一时心情复杂起来。

  思忖许久,她在心底里默默长叹一声。

  今天饭馆的员工下班前,都收到了中秋礼盒。

  “是火腿月饼!”

  “老板亲手做的月饼!”

  李小刚一拿到月饼,就连忙拆开,吃了一口咸甜交融、酥到掉渣的火腿月饼,他叹道:“好吃!”

  活了二十几年,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月饼,他一连吃了好几个,还要继续吃时,见礼盒里只剩下四个月饼了,他意犹未尽地咂嘴。

  这么好吃的月饼,得留着给爸妈尝一尝。他极力控制住馋瘾,拎着剩下的月饼快步奔回家。

  其他员工们也拎着月饼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吴桂芳和李长贵算完账,注意到袁如珠在打呵欠,他俩快速收拾完,说:“快回去吧。”

  中秋饭馆休息三天,珠珠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圆月与繁星渐渐隐去,晨光从天际挤出来,村里四处都响起了鸡鸣声。鸡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静默了一整夜的清河村苏醒过来。

  秋阳升起,浅淡的照耀着村东。村东,如珠饭馆门前,村民们已经支起了摊子。

  虽然今天如珠饭馆不营业,但他们仍然会出摊。因为总有一些食客不知道今天饭馆不营业,跑来这里吃饭。

  之前如珠饭馆周末不营业,就有许多不知情的食客在周末时跑来清河村。白跑一趟的食客当然就便宜了摆摊的村民们,这些食客都是他们的潜在客户。

  正在煎饼子的大婶儿瞥着站在如珠饭馆门前一脸郁闷的食客们,高声道:“煎饼,皮酥里嫩的煎饼,又香又好吃哩!”

  一位捂着肚子的食客走近煎饼摊,“煎饼怎么卖的?”

  “看你要加什么料,原味不加料的三块。”

  “加一个鸡蛋和肉松吧。”

  “好嘞,一共七块。”

  大婶手法娴熟地摊开饼子,这时候又有人来问煎饼怎么卖的,她笑得更加灿烂,“原味饼子一张三块,看你要加什么料。”

  她说完,余光瞥见李爷爷和小虎推着小推车过来,她说:“李大爷,今儿咋这么晚才来?”

  “多睡了会儿。”李爷爷把摊子支好。他前两天买了一个喇叭,在喇叭里录了音,以后做出摊时便不用再扯着嗓子费力吆喝叫卖了。

  他打开喇叭,喇叭发出高扬的声音,“凉糕凉虾冰粉儿!凉糕凉虾冰粉儿!”

  一声声叫卖声里,日头渐高,时针指向十点。

  李家院子里,小夏小秋推着电动三轮滑板车,玩得不亦乐乎。嘟嘟和小白跟在他俩后面狂追,身上的肥膘被风甩了起来。

  “你俩慢点!小心摔着了!”水池旁边,吴桂芳严声提醒,随即继续洗菱角。

  清河一带,中秋节有吃菱角的习俗。中秋时节,菱角到了成熟饱满的时候,这期间门的菱角清脆甘甜,最最好吃。菱角不仅美味,还能健力益气,也是秋日里的补身佳品之一。

  而菱角的菱和伶俐的伶同音,所以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人们往往会在中秋时给孩子吃菱角,以此希冀孩子能长得聪明伶俐。

  清河人吃菱角一般是水煮,或者是做成菱角粥。吴桂芳今天原本是要做菱角粥吃的,然而珠珠说菱角熬粥都太寡淡,没什么滋味,不如同肉烧在一起吃,比如菱角烧排骨。

  吴桂芳清洗干净菱角,墙上的钟表显示此时已经到了十点半。已经十点半,珠珠还未起床。她轻手轻脚进灶屋,同时对小夏小秋说:“你们俩小声点,别吵醒姐姐了。”

  小夏小秋立刻噤声。生怕自己吵醒袁如珠。

  吴桂芳进入灶屋,揭开锅盖,用勺子搅动熬得鲜浓的鸡汤。在灶屋里忙碌片刻,隐约听到外头有人在说话,她步至灶门口,探出头。

  院门前,小虎说:“叔叔,那我先走啦。”

  “别,留在这里吃午饭吧,把你爷爷也叫来。”

  “爷爷还在摆摊呢,我们中午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谢谢叔叔,我走啦,拜拜!”小虎一蹦一跳,往如珠饭馆的方向奔去。

  李长贵低头瞧小虎送来的月饼。今天村里很多人都来他家送了月饼,送来的月饼堆了满桌。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他家头一次在中秋节时收到这么多月饼。

  他感慨,若不是珠珠开饭馆个饭馆,今年中秋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来给他家送月饼。

  十一点二十,吴桂芳把豆腐圆子放到蒸锅里蒸。她取出排骨和菱角,开始做菱角烧排骨。

  “我来做菱角烧排骨吧。”袁如珠进入灶屋。

  “珠珠你醒了?你玩儿去吧,我来做。”

  “我才起来,想活动活动,练练手感,菱角烧排骨就交给我吧。”

  吴桂芳没再坚持,给袁如珠让出位置。袁如珠系上围裙,把切好的排骨放入冷水锅里,加姜片和料酒汆烫

  排骨汆烫好,她另起锅,烧油炒香姜片,倒入排骨中火煸炒。排骨里的油脂渐渐被热锅逼出来,骨头上的肉逐渐变得焦黄,焦焦的肉香一阵阵冒出来,慢慢在整个灶屋里弥漫开来。

  她不疾不徐炒着排骨,到了合适的时机,下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调味,淋生抽上色。待翻拌均匀,淋入清水,水位没过排骨,她盖上锅盖烧排骨。

  排骨烧到汤汁微收,约莫八成熟时,她把菱角倒入汤汁里,微微一搅拌,盖上锅盖继续烧。

  袁如珠特意让吴桂芳买的嫩菱角。嫩菱角口感比较清脆,烧排骨好吃,老菱角口感比较粉糯,烧排骨其实也同样好吃,不过袁如珠更中意嫩菱角的清脆口感。所以烧排骨选择用嫩菱角。

  锅里的汤汁她没有收得太干,留下一些汤汁浸泡排骨和菱角,菱角和排骨渗着汤汁会更入味更好吃。汤汁收的差不多了,她撒盐撒香菜,菱角烧排骨出锅。

  另一边,吴桂芳也炒好了火腿炒笋子。

  菱角烧排骨,火腿炒笋子,豆腐圆子,香煎糍粑,清蒸大闸蟹,柚皮酿,凉拌木耳,凉拌皮蛋,白灼菜心,乌骨白毛鸡汤,通通端上桌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

  袁如珠正要动筷,忽而记起来什么,她给李长贵做了一个手势,“幺姨爹,桂花酒。”

  “哎哟,差点忘了!”李长贵忙不迭去拿桂花酒。

  中秋佳节,不仅要吃月饼,要吃菱角,还得饮上一壶清雅芬甜的桂花酒。

  李长贵取来酒,倒酒时,袁如珠他们已经开始动筷了。吴桂芳第一时间门去夹菱角烧排骨。

  烧得酱黄泛光的菱角入口粉粉糯糯,然而不过于糯软,隐隐还能吃出里头含着的脆脆的口感。

  又糯又脆,清甜透汁。菱角的原味是有些清淡的,吃多了便有些寡味,然而同排骨烧在一起后,排骨的肉鲜入了菱角里面,故而菱角吃起来不寡味了,反而十分有滋有味。

  而烧得酥烂的排骨里同样入了菱角的清甜,菱角的清甜冲淡了排骨的荤油气,使得排骨吃起来没有油腻味,多了一份爽喉的清新。

  菱角与排骨各自互补,从而组合出了让人口水泛滥,食欲几乎快要离体的极致美味!

  吴桂芳边吃边感叹,随手举起酒杯,喝下一口桂花酒。

  桂花酒的味道是芬芳的,淡雅的,清新的,甘醇的,流转于唇舌之间门时,给人一种温温柔柔的美妙感,仿佛里面装下了整个秋天的温柔。如此清芬温柔的佳酿,搭配着菱角烧排骨,极配极妙。

  “珠珠这桂花酒酿得好啊。”吴桂芳舔嘴。李长贵喝着桂花酒,说:“咱珠珠不仅菜做的好吃,酒也酿得好!珠珠如果去卖桂花酒,也是能发大财的!”

  “我酿酒的功力才几斤几两,比不得别人的。”袁如珠拿起酒壶,给自己添酒。

  哗啦哗啦,明橙色的酒液流入杯子里,吴月芬把酒杯推过去,“绘荧,尝尝桂花酒。”

  杨绘荧端起酒杯,微抿一口,“嗯,很好喝。”

  吴月芬给她夹肉,“你多吃点肉,最近这段时间门瘦了不少。”

  “吃不太下。”杨绘荧说。

  吴月芬端详她消瘦的面庞,一时间门心疼不已。绘荧自从搬回家里之后,胃口就一直不好,这段时间门瘦了很多。绘荧说她胃口不好是因为练舞的事。可吴月芬并不蠢,她猜得到绘荧胃口不好大概是因为她离开了周家心情不好,所以胃口不好。

  她能看出来,绘荧每天都在强装开心。

  自己的亲生女儿在自己家里,在自己面前,强装开心,吴月芬很难受,可她无法指责女儿什么。

  她稍微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给杨绘荧夹肉,“没啥胃口也多吃点,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杨绘荧强迫自己将肉吃下去。

  这时门铃忽然一响。吴桂芳连忙去开门。快递小哥站在门外,“你好,你的快递请签收一下。”

  快递是吴桂芳寄来的月饼。吴月芬签收了快递后,把月饼放到墙柜上。

  杨绘荧吃了小半碗饭就回了房间门。望着杨绘荧紧闭的房门,吴月芬神色黯淡下去。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吴桂芳想起放在墙柜上的月饼。

  她能猜得到桂芳给她寄的什么月饼。清河有一种老式土月饼,月饼像圆盘一样大,表面裹满了芝麻,里面塞着冰糖瓜子仁等等馅料。这种土月饼味道特别甜,也特别干巴,但是很便宜。以往桂芳给她寄的都是这种土月饼。虽然这种土月饼并不那么好吃,但也是一份心意。

  吴月芬撕开快递包装,快递包装里面精美的礼盒暴露在视野里。精美的礼盒上捆着红色蝴蝶结绸带,很精致漂亮。

  吴月芬惊讶不已。桂芳以前寄来的月饼可没这么漂亮的包装。土月饼都是用透明糖纸包着的,包装很简陋,没有这样漂亮的包装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