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雪刀      更新:2022-11-06 17:47      字数:4498
  院门被敲响,袁如珠朝着篱笆外望去。稀疏的竹篱笆之间,穿着红衣的女孩背着背篓,站得挺直。

  袁如珠大步走近,打开门,“红玲?”

  清河村海拔低,并不是高原,邱红玲两颊却有高原红,大抵是农活做多了,被阳光浸出来的。她含笑道:“老板,我家的杨梅熟了,给你送了些来尝尝。”

  她把背篓放下来,背篓里装满了泛着水光的杨梅。

  看着满满的一背篓杨梅,袁如珠愣了愣,“这么多,你把所有杨梅都背过来了吗?”

  “没有,家里有好几树杨梅呢,老板,我家杨梅可甜了,全部都洗过的,你尝尝。”

  袁如珠拿起一颗杨梅,红灯笼一样的杨梅鲜艳欲滴,似乎饱含了甜美的汁水,就等着牙齿去咬碎它,去吸食它的甜汁。

  她轻尝一口,脆脆的杨梅破开,凉沁沁的酸瞬间抵达味蕾,随后酸味逐渐退去,甜味渐渐涌上来。

  酸甜交替,水嫩汁浓,袁如珠弯弯眼睛,“好吃。”

  邱红玲颊边漾开笑意。

  “不过,我吃几颗尝尝就行了,你把剩下的都背回去,太多了。”袁如珠说。

  邱红玲摇头,“不多,你都拿去吃吧……我背都背来了。”

  袁如珠拒绝了好几番,最后只得妥协,“那谢谢了。”

  将背篓里的杨梅倒出来后,邱红玲背着空背篓家去。

  正在堂屋里刷抖音的李长贵见袁如珠背了一背篓杨梅进屋,他问:“哪儿来的这么多杨梅?”

  “刚刚红玲送来的。”

  “送了这么多来。”李长贵看向背篓里满满当当的杨梅。

  吴桂芳拿起两颗杨梅,尝了尝,“挺甜的。”她晓得,红玲那女娃送这么多杨梅过来,是为了感谢珠珠给她的工作机会。

  那孩子是个懂得感恩的。之前饭馆招工的时候,其实并不着急招洗碗工,只是着急招帮厨,但珠珠见邱红玲可怜,所以才额外将她招进去当洗碗工。

  “哇!杨梅!”小夏小秋围过来,拿起杨梅就丢进嘴里,“好甜!”

  袁如珠拿起一颗紫红的杨梅观察。这几日都是响晴天,阳光灿烂热烈,杨梅吸收了阳光,而被阳光照射过的杨梅最为甜美,尤其是夏至前后的阳光。明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杨梅最为甘甜可口。

  不仅可口,还很有养生效用。《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梅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若以杨梅泡酒,可解除暑热。”

  袁如珠打量着新嫩的杨梅,“取一些泡酒吧。”

  袁如珠说做就做,立刻行动。她清洗几遍杨梅,加白糖装入瓷罐中捣烂,稍留空隙盖上盖子,然后等它自然发酵上十天。

  等差不多十天过去,就可以用纱布绞汁,绞出来的汁便是杨梅露酒,绞出来的杨梅露酒在锅内煮沸,煮沸之后倒入瓶里密封保存,保存的越久,酒味越甘醇。

  想着差不多十几天过后就能喝的杨梅酒,袁如珠微微舔唇,脑海里闪过琥珀色的杨梅酒。琥珀色的杨梅酒,每一口都有杨梅的馥郁果香,一口下去直叫人心神皆醉。

  她咽咽嗓子,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喝到杨梅酒了。

  转日是夏至,夏至黄花满地收,夏至时,正值黄花丰收采摘期。清河村里连片黄花盛放,若一片金色海洋。

  清早起来,袁如珠走到竹架子旁,竹架子上放着筲箕,筲箕里铺着黄花。黄花已然晒干。她捻了几下黄花,把黄花带进灶屋。

  吴桂芳扫着地,问道:“做啥吃?”

  “昨天不是去镇上买了面筋吗,今天我们用黄花和面筋做四喜烤麸。”

  夏至这天,就是要吃黄花,黄花做法很多,袁如珠最爱黄花做成的四喜烤麸。

  四喜烤麸,上海传统冷菜,由黄花,木耳,花生和烤麸烧成。烤麸,经发酵蒸熟制成的海绵状面筋,吃起来美味,因为蛋白质含量高,也很补人。

  袁如珠在古代时,第一次吃到四喜烤麸,一吃便喜欢上了这道汁香浓郁、滋润饱满的美食。

  回味着四喜烤麸的美味,她吸气,快速动作,开始做四喜烤麸。只不过她要做的不是正宗的上海四喜烤麸,是她自己研制的适合她自己口味的“改良版”四喜烤麸。

  她把干黄花菜和干木耳放到温水里泡,将烤麸切成小方块焯水。

  锅烧热,她将大豆油倒进锅里烧。油温升到六七成热的时候,焯过水的烤麸全部下入锅内炸。

  一边炸,她一边用漏勺翻动烤麸,方块状的烤麸在热油里翻滚,很快变得金黄。

  袁如珠听着滋滋滋的声音,微微牵唇。她喜欢油炸的声音。油炸的声音很治愈,听觉和味觉通感,能感受到一种饱腹的满足和幸福感。

  烤麸炸好,另起油锅,袁如珠开始炒糖色。冰糖炒化,逐渐变成酱油色,微微起泡时,她把炸好的烤麸倒进锅里。

  快速翻炒上色,炸的金黄的烤麸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红,这时候她把老抽、生抽、香醋、番茄酱炒进去,烤麸又变成了酱红色。

  翻炒入味之后,清水入锅,水位漫过烤麸。大火烧开之后,中小火慢炖。

  锅里汤汁收的差不多的时候,袁如珠将炒过的黄花菜、木耳、花生倒入锅里翻炒。

  黄花、花生、木耳缓缓融进粘稠的汤汁里,此时她盖上锅盖,继续小火烧。

  五分钟过去,锅里已经完全收汁,袁如珠在锅里淋上些许香油。淋过香油,袁如珠版四喜烤麸出锅。

  四喜烤麸冷吃热吃都不很不错,鉴于现在是夏日,天气炎热,所以袁如珠将出锅的四喜烤麸放井水里凉了凉,打算冷吃四喜烤麸。

  凉过的四喜烤麸上桌。一家人快速去夹了吃。

  浓油赤酱的四喜烤麸散发着诱人垂涎欲滴的浓香,引人迫不及待一口将烤麸吃进嘴里。

  凉凉的烤麸嚼起来有略微的弹性,咀嚼时,烤麸的毛孔全部打开,浓郁的酱汁从烤麸的毛孔缝隙里溢了出来。酱汁香香甜甜,咸咸鲜鲜,在唇颊间涤荡萦绕,不绝留香。

  烤麸糯弹,黄花菜软绵,花生和木耳轻脆,整道菜有糯有脆,香甜鲜咸,汁香浓郁,滋润饱满,口感十分丰富。

  袁如珠咽下四喜烤麸,说:“我做的不是最正宗的四喜烤麸,我改了下味道,和正宗的四喜烤麸味道比起来有点差异,下次做正宗的四喜烤麸尝尝。”

  吴桂芳说:“现在这个很好吃。”她没吃过正宗的四喜烤麸,但她觉得珠珠现在做的四喜烤麸已经很好吃了。

  李长贵和小夏小秋附和,“不正宗的也好吃!”

  听到这话,袁如珠莞尔,“正宗的也好吃,下次做了尝尝。”

  早饭过后没多久,家电商店将空调送了过来,安装上空调后,袁如珠立刻打开空调。

  凉幽幽的凉气瞬间侵袭整个室内,趴在老电风扇前吹凉风的嘟嘟和小白感受到凉气,朝空调的方向靠近,然后继续板鸭趴。

  装空调的工人走了之后,袁如珠去厨房练厨,小夏小秋窝靠在吴桂芳旁边看电视,李长贵靠着凉椅,刷抖音。

  看了会儿电视,吴桂芳拿起盘子里装的杨梅,边吃杨梅边看电视。因为开着空调,桌上的杨梅被冷气浸润得冰冰凉凉,吃起来更加可口。她喟叹出声,随后视线扫过空调。

  目光又转向在她旁边刷抖音的李长贵,在看电视的小秋小夏,一时间,吴桂芳有一种在做美梦的梦幻感。

  从前这个时间点,她和长贵忙着家务农活,为了省电,小秋小夏也不会看电视。哪里会像现在这般,吹着空调,吃着水果,玩着手机,看着电视。

  这般轻松自在的日子,仿若是在做美梦一般。

  但这不是美梦,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一切,都是珠珠带给他们的。若不是珠珠,他们哪里会过上现在这样的神仙日子。

  她感慨着,继而放下怀里看电视看得专注的小秋,去往灶屋。

  暖暖的光笼罩着灶屋,灶台前,胖胖的姑娘系着围裙,她拿着小碟子,一点一点地调味,试味,再调味,再试味。

  发现吴桂芳进来了,她转过头,“幺姨。”

  暖暖的光氤氲着她白白的面庞,她弯着眼角,暖光氤氲进了她的瞳仁,吴桂芳看着她,一时只觉自己的外甥女儿虽然有些胖,但比任何女孩子都要好看,比那个……周绘荧要好看。

  思及周绘荧,吴桂芳默默吐气。

  “幺姨?”

  吴桂芳连忙回神,她说:“你还要练多久?歇会儿吧。本来今天就是你该休息的时候。”

  饭馆周末不营业,工作日每天上午九点营业到晚上九点,作为主厨的袁如珠其实挺累的,尤其是现在客人还越来越多。所以周末休息日时,吴桂芳希望袁如珠能好好休息休息,可袁如珠天性勤奋刻苦,即便是休息日也要练厨。

  她厨艺这样好,和她的勤奋刻苦有很大的关系。

  袁如珠说:“还行,再练会儿再休息。”

  周末过完,如珠饭馆重新开门营业。

  饭馆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队伍里人声嘈杂。

  “今天人可真多。”

  “正常,我最近天天来,发现来吃饭的人啊,是一天比一天多,队伍啊,是一天比一天长。”

  “大早上的怎么就排起了这么长的队。”

  “天热啊,早点过来吃,凉快呗,所以都扎堆早来。”

  饭馆后厨,袁如珠拿着切配单子,检查了一下李丽和林有旺两位帮厨洗切配的菜,她点点头。

  临近中午,袁如珠问吴桂芳午饭想吃什么,吴桂芳说:“还想吃四喜烤麸。”

  “行,那还吃四喜烤麸。”

  十二点过后,饭馆外面,一个拎着包的短发男人看了看前面排着的队伍,有些心急。他没没想到今天要排这么久的队,他还急着回去上班呢。再等下去,回去上班就要迟到了。

  他十二点钟一下班就赶到这里,现在是十二点五十,他两点半要上班,这里离镇上有四五十分钟的路程,再继续等下去,他真的要迟到了。

  他望了一望前面的队伍,该死的,怎么这么多人来吃饭,之前他来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啊!

  怪就怪这家饭馆太好吃,所以来吃饭的人日益增多。他一脸郁闷。

  好不容易来一趟,什么也没吃就走的话多划不来,而且他馋啊,馋得不得了,自从上次吃了这家饭馆之后,他惦念到了现在,就想再吃一次。

  可是他要迟到了。迟到了就没全勤奖,没全勤奖,得少吃多少顿吃如珠饭馆的菜呀!

  他纠结不已,最后咬咬牙,往前走,插进前面的队伍。

  “哎你干嘛?插队啊?”他后面的人推推他。他脸颊发热,“对不起对不起,我有点急事,所以……所以……”

  “就你急?我们不急?太阳这么大,这么晒人,你当我们愿意晒这么久啊,我们不着急吗?”

  后面的食客对他指指点点,“就是!就你一个人急?”

  “挺帅气一小伙,怎么这样啊。”

  “呸!”

  短发男人面红耳赤,刚要鞠躬说对不起,这时饭馆里飘出来的香味把他即将脱口而出的话逼了回去。他真的很想吃啊!今天过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都会很忙,没时间来吃。如果今天吃不到的话,那要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到了。

  思及此,他咽咽口水,做出悲伤的样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插队的,我的……我姥爷很喜欢吃这里的菜,他现在卧病在床,已经没多少日子了,可能马上就要……我实在是赶时间,怕姥爷他……所以我才插队的……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这话一出,在指责他的食客们声音一顿,面色复杂起来。

  “这……”

  “原来是这样啊……”

  “唉,那、那就让他插个队吧?”

  最开始骂短发男人的食客咂咂嘴,说:“行吧,那你快点把饭买了给你姥爷送去。”

  闻言短发男人心里一喜,但面上还是做悲伤状,“谢谢,谢谢你们!”

  转过身后,他低下头,心里默默向他已经去世多年的姥爷道歉。

  姥爷啊,对不住,我就借您用这一回。

  不是他太卑鄙无耻,要怪就怪如珠饭馆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