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建议
作者:旭日东生      更新:2022-08-11 09:19      字数:2478
  桂花嫂子眼珠子一转,立刻懂了,“文明组的所有组员,拿出你们的记事本,坐上主席台,询问记录。”

  “是。”

  “是。”

  桂花嫂子的婆婆妯娌和儿媳妇侄媳妇,高声应着,挣面子的机会来了。

  有些娃儿还回头看着离去的家长。

  他们在害怕,害怕家长被惩罚了后,会被家长继续揍。

  张石头捂着自己肿了的半边脸,对害怕的娃儿说:“你们看看我,十八岁了,还不能自主。”

  “做李村长的秘书,多骄傲的事情,他们还不同意。”

  “这就是父母的霸道和掌控,你们越害怕,他们越掌控你们。”

  娃儿犹豫着,“可是,要是家里被罚收入,他们还是会揍我们的。”

  “揍你,你就喊。把他们的收入,都罚给村里了,他们就老实了。嘿嘿,我很期待李村长的大计划。”

  娃儿低声在张石头耳边问,“你什么意思?”

  张石头低声回他,“李村长不回答,肯定是我问对了,他不愿意提前说出来。”

  “后山啊,你们谁没向往过?李村长缺钱,我们的爹娘太自私了。罚给村里,李村长就有钱干大计划了。”

  “他现在是没钱借用一下。等他有钱了,他肯定还。我们都是有功者,他不还我们的爹娘,也会还给我们身上。”

  “他不说,就是不想惯我们爹娘的那蠢病。”

  “我们爹娘太蠢了,李村长都说了,忙了一年就得了四千块钱,比往年都多,就算了每年都被征八千又怎样?”

  “大计划实行后,挣的肯定更多。以后都给李村长征收又怎样?拿一小半还不够吗?”

  娃儿一拍巴掌,“好!就信你,我们才是库山里的新一代。”

  张石头点头,“对!就是这道理,我们不能被他们管得变成了他们那样。”

  啪啪啪的鼓掌声响起。

  头顶头在一起,说得津津有味的两个男娃抬起头。

  “李村长?”

  “李村长。”

  “嗯。”李正国应着,“张石头说得很好。刚才,我都失望地想抽出人手单独栽种西瓜,单独给村里挣钱了。”

  “毕竟我的贷款是有年限的,可是,在你们身上,我又看到了希望。”

  张石头摸着肿起的脸,“李村长,你还聘我做你的助理吗?”

  “聘!”

  李正国点头,“三个月实习期,实习工资二十,实习合格后,正式入职,每个月四十的工资。”

  张石头问:“那我做你的助理了,我可以提建议了,是吧?”

  “是的,你有什么建议?”

  张石头指着那些排队等文明组问话的娃儿。

  “他们回家,肯定继续被揍。我们能不能挑出十岁以上的,单独栽种西瓜?”

  “我们不比李惟康差的,我们都帮忙种西瓜了,家长还不分钱给我们,连压岁钱也不给。”

  “我们单独干,给村里单独挣钱。就为了证明给爹娘看看,我们不比他们差的。”

  “离开他们,我们不是不能养活自己,是我们恋家,我们需要家,需要家的温暖,需要他们的关怀,而他们就只认得钱。”

  李正国赞同,“好!我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们试着去挑战一下你们的父母。”

  “所有抽调出来的娃儿,不管你们给村里挣了多少收入,一年给你们一千奖金,每个月工资二十。你们干不干?”

  “干,我们干。”

  “我们干。”

  那边排队的娃儿都在喊。

  从李村长走过来和张石头说话,他们就听得清清楚楚的。

  张石头是为他们叫屈,他们也确实屈。

  爹娘叫他们做事,他们就是个人,分钱了,他们就不是个人了。

  “还有我们。”

  “还有我们。”

  排队的小娃儿们,手拉手走过来,“我们也能干活。”

  李正国挑眉,“你们能干什么呢?”

  “种菜,蹲下栽种菜苗和拔草,我们都干过。”

  李正国心疼这些娃儿了,“行,五岁到九岁的种菜,十岁到十八岁的种西瓜。种菜的,工资也是二十,奖金三百。”

  哦哦哦哦。

  娃儿们蹦跳欢呼,他们都能挣钱喽。

  李正国露出笑容,“你们乖乖去排队,反映家长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反映,不能胡说八道。”

  “有时候,有些父母不会表达,只会用巴掌,因为他们也是从巴掌下走出来的。”

  “我带你们组织个小小的种植队,不是叫你们和父母对着干的。”

  “是给你们机会,证明给父母看,你们的劳动值得尊重,值得奖励。”

  嗯嗯嗯嗯。

  娃儿们点头,“我们还要家,还要爹娘。”

  “对,就是这个道理。先把一些搞不懂的事情记着,等你们长大了,再回想一下就明白了。”

  ……

  村里喇叭又响了。

  村里要组织少年种植队和儿童种植队。

  从各家各户抽调出五岁到十八岁之间青少年和儿童。

  抽调出来的少年和儿童,每个月给二十的工资。

  种出的西瓜和蔬菜卖出去后,西瓜队每人一千奖金,蔬菜队每人三百奖金。

  种植大棚不需要他们守夜,也不需要他们挑水,他们只管种和锄草。

  每天工作九个小时,早上七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七点。

  每家每户不得以各种借口不给村里抽调娃儿出来。

  也不准在娃儿下班的时间内,再安排娃儿干家中的活。

  你们做父母的,不是说养儿辛苦吗?

  现在娃儿自力更生了,你们也别指使娃儿了。

  通知一出,村里立刻炸开了锅,调娃儿去给村里干活?

  家里零碎的活儿谁干?

  村民不敢找李正国,都跑去找杨支书去了。

  杨支书一拍桌子,“怎么了?村里带你们挣钱,你们愿意,带娃儿挣钱,你们就不愿意了?”

  “娃儿不是人?娃儿在家没干过活?”

  村民忙解释,“娃儿手里有钱了,还服我们做爹娘的管教吗?”

  杨支书的桌子拍得更响了,“那不是随了你们了吗?没钱了,就服管了。这刚抓着一万多块钱,就不服管了。”

  “你们这是忘了东头四合院的事了吧?要是去外村请人回来种植,根本就不用分钱给他们,只要开工资就行了。”

  “从四月到元月,一共九个月,能开支多少工资出去?我给你们算算。”

  “请人干活,一个人就能管四五个大棚,1360个大棚,请三百个人足够了。”

  “一个人五十块,九个月才十三万五。村里尽挣一百五十万,哪里不好?为什么要拿八十多万出去分给你们?啊?”

  “李村长开会就说了,不带你们挣钱,你们有话说,带你们挣钱,你们屁事多。”

  “你们可真的是烂泥,连糊墙都糊不了。滚!”

  杨支书发火了,把村民吓了一跳,忙跑出办公室。

  一抬头就看到后面那两层的四合院。

  想到外村人来干活拿钱时的情景,他们打了个冷战。

  不!不行!

  他们不能再犯糊涂了。

  一年就四千块怎么了?拿个十年也四万块了。

  而且,拿出去的钱,不是投资村里建设了吗?

  村路已经修了,马上还要修桥修乡道,修独属于库山里的乡道,能收别村钱的乡道。

  将来还有小学校,还有统一的楼房。

  还有那什么大计划。

  对了,李村长根本就没回答张石头的问题。

  要是大计划真的是后山的话……

  我草,不会是老鹰嘴吧?

  传说中的地方啊!

  村民面面相觑,忙往家跑。

  不行不行,他们回家拿钱,拿钱去村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