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到安南
作者:面包果      更新:2022-06-21 11:58      字数:4485
  两天后郑芝豹等人回到了泉州老巢,几十个将领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这次海战的战况,和儿子那面说得两厢印证,输得无话可说,就郑芝豹郑彩郑兴他们久经战阵的干练,绝没有临阵退缩,见死不救的道理,一定是全力以赴,可结局是那么的无奈,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还被里面的钢钉钢板伤了,数十年海盗生涯就没有碰到过,当年蛮夷船队如此厉害,自己也能死中求生,反击得逞,如今对神兵船只毫无章法,败就败了,心痛归心痛,无非就是几十条船没了,可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手下几十个将领那激动的神情,他真一时半会弹压不住,尽起手下人马,压上全副家当,真下不了决心,胜负不明不说,自己当初只是要神兵卫一个好看,并不想彻底撕破脸,若是孤注一掷,必然和朝廷分道扬镳,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这群过惯了纸醉金迷的杀胚真能同甘共苦?难啊!

  郑森几次三番和父亲长谈,希望不要被人蛊惑,神兵有意让郑家进驻大员等地,也切实有这个实力,万不可动一时之怒因小失大,而手下将领则天天要求他下决心再战,并且提出直接攻伐天津,这口窝囊气受不了云云,就在大家议论纷纷,郑芝龙拿不定主意的当口,门外有人进来汇报说天使到了,所有刚才还吵吵闹闹的莽汉一下子鸦雀无声,天使来了?这个时候皇帝派人来干嘛?是祸是福?

  吵归吵骂归骂,郑志龙现在是堂堂朝廷福建副总兵,有天使到来,走过场接下圣旨场面还是要的,他想好了,若是朝廷轻轻责罚再降到游击什么的就认了,若是朝廷一点面子不给,将他一撸到底,或者遣散手下利益大损,那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领所有能动的船只威逼京师,攻占天津,来个鱼死网破,打胜最好,打不赢就去南洋找个地盘自立为王算了。

  他穿戴好副总兵服色,表面恭敬,出得门来,一眼就看见福建巡抚张肯堂领着一个太监,后面十几个锦衣卫,所有人脸上满是笑意,郑芝龙以为自己看花了,再仔细一看,无论是巡抚大人还是宫中太监都是一脸恭维喜气,不像是兴师问罪的样子,心中已是有些宽慰,看来朝廷不是来罢官夺职的,果然张肯堂一看到郑家中门大开,郑芝龙一走出来就抢先道喜“恭喜飞黄,贺喜飞黄啊,皇上派内监方大人来宣旨,老夫先来道喜了”郑芝龙不禁一愣,刚吃了败仗,这喜从何来?当下也不敢多问,将天使迎进中堂,摆好香案,跪下三呼万岁聆听圣喻,内监方正化从怀里掏出明黄圣旨,“上谕,着福建副总兵郑芝龙即日起升任福建总兵官,加都督同知衔,统领福建各卫所都司所有兵丁,及水师诸事宜,夫人田川氏,相夫有道,教子有方,着赐三品诰命,钦此”

  真是喜从天降,刚还为自己擅开战端提心吊胆,转眼之间成了福建军事主官,还带同老婆土鸡变凤凰,成了三品诰命夫人,这变化也太大了,难不成皇帝认为他和神兵开战是对的?他刚想站起来,就听内监方正化说道“总兵大人且慢起来,还有一份圣旨是给公子的,只是公子已随东洋伯南下,故可由郑总兵一并接了”郑芝龙又楞了,给自己儿子的圣旨?当下言道“犬子刚回漏舍,就在当场,敢问天使,真的是给犬子的圣旨吗?”“这还有假?既然公子在,那就赶紧出来接旨吧”方正化也不啰嗦,看着出来跪倒在地的郑森,又看了看身边的巡抚点头,知道是郑芝龙儿子郑森无疑,拿出圣旨宣读“上谕,郑森勤学苦练,有乃父精忠报国之风,太子举荐,着领锦衣卫百户之职,望克己奉公,勤劳王事,钦此”

  郑芝龙再次宕机,自己由副总兵升任总兵那是早晚的事,可夫人是日本人也被封为诰命夫人,实在大出所望,现在才十六岁的纨绔儿子竟然也被封为锦衣卫百户,那更是匪夷所思,一门荣贵,难不成皇帝发心疯了?他又不敢多问,巡抚张肯堂看向他的眼神分明是羡慕,而在后堂偷听的众多家将此刻也是鸦雀无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刚还在为损失几十艏船痛心,转眼变成满门喜庆,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宣读完圣旨,张肯堂虚扶郑芝龙起来,一叠声道喜,郑芝龙赶紧呼唤家人摆宴给天使和巡抚大人接风,天降大喜,自然要热闹一番,不一会,闻讯赶来的福建各路官员陆续都到了,郑家满门亲贵也都前来道喜,整个郑家府前鞭炮齐鸣,好不风光。

  郑芝龙满脸堆笑,拉着儿子的手不停给各位叔叔伯伯介绍,锦衣卫百户啊,比自己升任总兵重要太多,一直都被家人看不起的纨绔子弟,才陪太子读了几个月书,就飞上了梧桐树,所有的烦心事也比不了儿子有出息了,太监方正化看着父子两人激动不已的样子,咳嗽了一下,招了招手让喜出望外的父子靠近些,接着说道“此次咱家奉圣命先到了江宁,你家芝凤已经先一步被圣上封为江宁副总兵,你郑家一门荣贵真是少有的恩遇,且公子被神兵看中,协助东洋伯南方购粮,真是可喜可贺,连咱家都是羡慕的紧啊”又是一个惊喜,自己兄弟也被提拔为副总兵了,那岂不是说他福建郑家从此真成了大明将门?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看重,巡抚张肯堂不明白,郑芝龙不明白,所有在座的福建官员也是一百个不明白,以前招抚郑家海盗,山回路转,才给了个海防游击,混了好几年,打败各路海盗,打败蛮夷也才升了副总兵,这回倒好,自己埋伏神兵卫,非但没怪罪,竟然还全家升迁,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郑芝龙不知道,范小武下南洋之前皇帝就发出了圣旨,是反复听高师成他们说起,郑家以海贸起家,富甲一方,需要朝廷引起重视云云,崇祯才仔细起来,派出众多锦衣卫和东厂太监调查郑家,结果一查下来才知道,这个在官方名声不显的地方军阀,竟然是东南亚一带的海王,拥有上千条船,垄断了海上贸易,比一些藩王都富裕,真是看漏了眼,于是赶忙请教高师成等人,该如何因对这个南海王,现代人自然是顺水推舟,说今后还需要多仰仗他们的海上经验,朝廷最好不吝破格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拔,把这个若即若离的势力彻底融入大明体制内为上,崇祯以为然,这才有了大小升官的一幕。

  窝在郑府的诸多将领连吃了三天的酒宴,郑芝龙统管福建军事,手下当然也跟着升官发财,几乎人人都升了一级,原先的吃败仗义愤填膺,被突如其来的好事给冲淡了,等到郑芝龙召集所有人商量对策时,想要全军出动报复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很简单,朝廷倚重加官进爵,刀头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有锦衣玉食,衣锦还乡来的风光?再和朝廷对着干,还真感觉对不起皇帝,对不起大明,当然也有手下弟兄死伤惨重欲报仇雪恨的,比如刚升游击的郑彩曾德等人,觉得不该咽下这口气,必须垄断海洋贸易,给神兵卫一个教训,给死伤兄弟一个交代,而更多的人则是低头不语,看着上座的当家人郑芝龙如何决断,郑芝龙看向一众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指着后面不说话的问“你们呢,怎么看?是战是和?”

  副将杨耿游击辛一根等当即站出来,说我们虽然损失了几十条船上千兄弟,可与朝廷封赏对比,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大家海上讨生活数十年,九死一生,如今好不容易封妻荫子,过上了安稳日子,难不成就为了和神兵卫怄气,再去过海盗生涯?若是此时全军出击必然是背叛朝廷,谋逆大罪,手下真能听我等号令?因此我等认为,放下芥蒂,北边不就是要购粮吗,好事啊,还能增加我们的收入,何苦自断财路?即使为了朝廷的信任,让出部分利益,也绝对值得,不能再由着性子来。郑芝龙听罢又问郑彩他们,“你们呢?怎么看?”郑彩曾德当即反对“诸多兄弟都是跟着几十年了,就这样白白送命,情义何在?此时让步彼必然得寸进尺,我等利益皆在海上,若就如此罢手,从此海上就没有我郑家,到时悔之晚矣”。

  第一次来大堂议事的郑森听几个叔叔满心想报复,赶紧站出来“几位叔叔,就小侄看来,神兵卫既无取代我们的意思,亦无火拼之意,侄儿尝与东洋伯南洋伯等触膝长谈,其在乎者唯蛮夷而,今后所要面对绝非数十条福船,而是西夷数百上千条盖伦船,因此从无和叔伯相争之想,唯有联合之念,而今是我等觊觎在前,埋伏在后,于情于理都是我们不对,本就大错,又何来情义之说?若非神兵卫神兵利器自保,今日局面恐怕难以收拾,侄儿在彼几个月,所见所闻皆是平生未见,神仙手段亦不过如此,不是说丧气话,就我等举家而战,亦不能胜之,与其意气用事一争长短,倒不如两相联合,共同扶保圣天子,复辽东,收大员,开海缰,至于死伤兄弟,敢请父亲大人优厚抚恤,此事再不可提起!”郑森小小年纪说出一番条理清晰地话来,不由得让郑芝龙刮目相看,想不到在神兵卫才几个月,原先的纨绔公子,竟然有云泥之别,看来儿子是真有出息了,郑家后继有人,当然郑森的话也使得下面好多将领随声附和,是我们挑起的战端,本就无情义可言,郑彩曾德也是满脸通红,不过还是有些不服气,“少爷~~”郑彩刚想说话,就见郑芝龙咳嗽了一下打断道“这里只有锦衣卫郑百户,没有少爷,还有郑百户,某是福建总兵,没有汝父,知否?”他这样讲,下面很快领会了,这是要帮郑森立威,在培养下一代当家人呢。

  “是,是,属下孟浪了,锦衣卫郑大人说得是有些许道理,可难道就让神兵卫骑在大家脖子上?这南洋可是我等拼死打下的天下,岂容他人插手?还望大哥三思啊”郑芝龙不置可否,左右看了一遍所有人说道”两次海战,皆以我大败告终,可见郑百户说得没错,其神鬼莫测之力恐非我等能敌,芝凤以前多次告诫于我,朝廷倚重神兵,新军天下难敌,是某有错在先,不该未知轻重而挑衅,现皇帝信任我等,欲借重各位,以南方之粮救济北方之困,故某认为该息兵罢战为上,不知诸位以为然否?”他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说以前咱们不过是朝廷利用的工具,拿他们还当海盗一样看待,现时段态度起了变化,都成了大明股肱一样存在,不再另眼看待,那么我们也该投桃报李,配合朝廷才对。

  此话一出,大家就知道郑芝龙不想再纠缠下去,准备牺牲部分利益作为交换,郑彩还想说点什么,只见末尾刚升守备的年轻人施琅站出来说到“总兵大人说得极是,施某在这次海战中看得分明,我等器不如人,当时要是神兵全力反扑,今天能在这的估计都不到一半,大人数十年创下这份基业不易,若仅为了意气用事,全数葬身在天津,不仁不忠不义不说,更是将数十年努力毁于一旦,神兵既有收复大员之意,以末将看来,两厢联合一致对外才是最上策,亦可使我等参照神鬼之术,壮大自我,何乐而不为呢”郑芝龙点了点头,施琅说的没错,以两次海战情形来看,目前郑家真没有那个把握赢过神兵,全力进攻,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自己损失更大,以全部家当来博个面子不值当,况且还有大员这个巨大利益摆在面前,朝廷又把自己提升到显贵地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下决心道“施守备说得合理,此次海战理不在我,且在大海深处,知之者并不多,就连巡抚大人也未知详细,故可不必计较,此次圣上对你我加官进爵,其意自明,必是要我等配合神兵加强海贸,朝廷之意不可违逆,故我命你等各自回信地,对手下死伤者善加抚恤,比平时多两倍,封其口,若还有无事生非者,休怪郑某翻脸不认人,必军法从事,待东洋伯船队购粮返回之时,某亲自迎接,以赎前衍,着两艏福船备妥,郑百户亦一同前往,仍去天津受教,我意已决,不必再议,望各位勤劳王事,忠心报圣上提点大恩,此事就算就此揭过!”诸多将领忙俯身听命,郑彩曾德等人还想说什么,被郑芝龙眼神一扫,也只能低头认了,大家说的很对,意气用事,怕是善终都难,几十艏船千余弟兄死伤用钱可以摆平,但两强争斗就不是用钱能摆平的,那是要用生命去换的,现在大家升官加爵,谁还愿意顶着谋逆的罪名生离死别?

  郑芝龙总算清醒了一回,打并不一定是人家对手,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