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一百七十三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34      字数:5049
  姜艳的判决出来后, 邹思贤木仓决, 尘埃落定。

  十年, 在这个特殊时期已经算是很轻的判决,但依然改变不了刑期足足有十年的事实。

  二十五到三十五, 人生最绚烂的年华, 泰半都在这里了。

  姜大伯金桂花一直强自打起的精气神被抽空, 观刑回来的路上就倒下了,陪同的姜振华兄弟赶紧把人送到医院去救治。

  身病加心病,两人病了足足大半个月, 反反复复, 人一夕间老了十几岁, 头发花白脸色蜡黄皮肤松弛。实际仅比姜父大两岁的姜大伯,现在站出去说爹都有人信。

  心酸又无奈。

  两人病好以后, 就被姜振华兄弟接回家去了。兄弟三个工作勤奋职位也不低,工资不少,在姜建设姜红兵的建议下,刚在杨市各买了房子。

  案件已经结束了,总不能继续留在二叔家里,打扰二叔的生活。

  四合院上至姜母, 下至姜建设的小儿子壮壮,全都松了一口气。

  姜大伯人是不错的,但奈何还有个金桂枝, 加上这不是件好事儿, 整天哭天抹泪唉声叹气的, 住一起让人心情格外阴郁。

  时间久了,大伙儿都吃不消。

  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的,气氛一松后,重新里外蹦跶窜来窜去。安安乐乐兄妹俩倒是跟妈妈出门跟上瘾,不带他们不行了,委屈啼哭撒娇卖萌,各种招数轮番上阵。

  姜宁有点扛不住了。

  赵向东看得心疼得不行,“要不还是把他们带着吧,把刘婶也带上,有人看着孩子你也不担心。”

  现在家里又多请了一个保姆平婶,是能腾出一个人的。

  “是呀!”

  姜母紧接着补充道:“安安和乐乐很听话的,也不闹人。”

  “那就带呗。”

  姜宁也很无奈,她也没说不带,怎么就一个个都给说上情来了呢。

  一脸紧张的兄妹俩欢呼,乐乐在她爸的腿上蹦跶着,欢欢喜喜亲了她爸一记。

  赵向东喜笑颜开。

  姜宁微笑看着,一把将正蹦跶的儿子搂住,“你好好走路不许乱跳!”

  83年的下半年,都是在紧张严肃的氛围下过去的,死刑犯一批接着一批,被判入狱的不计其数。

  姜宁学校里也经常张贴各种实景照片,审判犯人,游街示众,刑场行刑,应有尽有,意在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

  居民区的大街小巷,也时常会张贴通缉令和判刑公告,目的同上。

  这种教育效果是不小的,姜宁见路过小孩看那些照片和公示时,无一例外目露畏惧。有了敬畏就好,长大后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就小了。

  严打一直持续,姜大伯夫妻却要回老家去了。

  两人试图过探视闺女,可惜一直无果。关押场所实在太紧张,不得不一再扩建,姜艳已经被挪到杨市下辖的萍县劳改场。

  萍县劳改场接受了太多罪犯,挤得满满当当,狱警人手非常短缺,根本没有探视条件。

  姜大伯夫妻去了很多次,都没办法见到人,想塞点钱买个方便也不行,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现在这局势,哪个敢顶风作案?

  最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劝道,过两年再来吧,耗着也是白耗,实在是短期间内,这个探视条件都不会有。

  姜大伯夫妻只能回来了。

  沉默了两天,姜大伯就提出要回去了,儿子苦劝他留在杨市颐养天年他也不同意,他想回老家,那里是他的根,他觉得自己还能干活,打算明年继续侍弄田地。

  闲着享福,他浑身不自在。

  现在儿子挣钱多还孝顺,生存没压力,他少种点地,但总不能闲着。

  金桂枝不想走,享不享福倒另说,她不想再远离自己可怜的闺女。

  姜大伯不同意她留在杨市给儿子们添麻烦,坚决表示她必须一起走。

  金桂枝到底是传统女人,男人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姜振华兄弟不是她的亲儿子,她没底气。

  不管想不想,都得走。

  姜大伯嘱咐三个儿子留意一下萍县,要是能探视就打电话告诉他。

  姜振华兄弟答应了,三人请了假,送了老两口回乡,又照顾了一段时间,才返回杨市继续工作。

  这事儿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踏入84年,严打的第一阶段仍没有结束,但显著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各种飞车党抢劫党还有扒手之类以前常见的现象,现在已基本销声匿迹。甚至于穿大喇叭裤花衬衫的小年轻都少了很多,原因无他,这是游手好闲小流氓与各种黑恶团伙的标配服饰。

  二者都是严打重点对象。

  这对姜宁的服装销售没有影响,因为她一向都不卖能扫大街的大喇叭裤的,辣眼睛的花衬衫更是从没有过。

  她走的是高档路线,要做的是引领潮流体现档次。

  元旦过了没多久,春节又快来了。

  庆祝完安安的三周岁生日,姜宁抓紧时间去了一趟东郊。

  工程第一期规划建设一百三十亩地,建成后将是杨市面积最大的那一拨厂房之一,至于二期工程,要参考厂子发展情况。

  宽敞的水泥路已经修好了,小汽车一路过去平稳无颠簸,远远已经看见连片的在建厂房。天气虽冷,但七块地皮上依旧热火朝天。

  工程预计工期九个月,竣工日期预计是今年四月,还差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工程已经完成大半了。

  宽敞的大门,高高的围墙,花坛,行政楼,厂房车间,食堂,健身区娱乐区,主体建筑都差不多完成了。

  “不错。”

  姜宁一一看过,十分满意,对田斌说:“辛苦你了田哥。”

  田斌一直负责监工,晚上还得回去处理厂子事务,这半年很辛苦,人也瘦了些。

  “哪里的话嫂子,不辛苦。”

  田斌爽朗一笑,当初姜宁是想让他专门负责监工的,但他想着厂子人手有点儿紧张,而且他一直负责的工作干久了心有牵挂,让他彻底丢开手他反而惦记着。

  这是他自己争取的,忙碌且快乐着,人虽瘦黑了点,但精神奕奕。

  姜宁也笑了:“今年大家都辛苦了,我得给你们发个大红包。”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她一向不待薄自己的心腹。

  田斌乐呵呵,“那我谢谢嫂子了。”

  干好活多拿钱,没啥好推拒的,姜宁事业蒸蒸日上,他们干劲十足之余,也不说虚的。

  “走,咱们看看宿舍楼去。”

  姜宁嘴里的宿舍楼,建于厂区的右侧边缘。除了通往厂里的大门,另外还在另一边开了一个门,到时候两个门都有专人看守,这算是一个半独立的小区。

  里面都是六层的楼房,一片过去有很多栋。小半是多人间的宿舍以及带厕所的小套房,大半是福利房。

  福利房参考的是国营大厂的规格,户型紧凑面积不大,一房一厅,两房一厅,最大是三房一厅。

  和宿舍不同,这福利房只要员工老老实实干满十年,这房子就是他的。

  因此整个小区又一分为二,用围墙分隔。

  之所以还兴建这么多的宿舍楼,是因为等以后郊区发展起来后,福利房分配制度会是不同的。人人有份,只是第一批随着厂子搬迁的员工才有的福利。

  宿舍楼和福利房都差不多建好了,姜宁一边微笑和工人们点头致意,一边快速走了一圈。

  嗯,挺不错的。

  “咦,这1号地的厂房也建得挺快的啊。”

  走到小区的尽头,姜宁往围墙外瞥了一眼,只见隔壁的厂房也修了七八成,工程进度和自己这边差不多,有些诧异。

  对方的开工时间,可是比她晚了一个多月的。

  这个一波三折的1号地在邹思贤伏法以后,再次进行了拍卖。因为严打风声鹤唳,很多背景深厚的商家都不敢冒头,唯恐招了人眼惹上大祸,后来被一个后台全无的外地商人捡了漏。

  最关键是竞拍成交价还不高,二十五万。

  众人眼里条件最好的地皮,最后的使用费竟是最低的,远低于同期,真让人始料未及。

  姜宁感叹一下就过去了,毕竟她现在自己拍的地都用不完,将来要真觉得局促了,也另有地皮可拍,没必要多占。

  “那位史先生又找了一个工程队,两个工程队一起开工,这工程进度不就赶上来了吗?”

  田斌说得很无奈,这位史老板真的很不讲究,本来找的工程队人家干得好好的,偏偏他看见自己进度落后于其他人,居然又找了一家工程队进场,一起开工。

  第一家工程队是比较出名的,施工方面有原则,稳妥为要宁慢不快;第二家则刚好相反,是出了名的工程快手。

  理念碰撞吵闹不休,偏史老板也没给第一家少付钱,他纯粹就想快点而已,合同签了,工程完成一半,也不能撂挑子不干。

  田斌监工半年,和隔壁第一家工程队负责人还算相熟,后者心中苦闷,找他吐槽好几次了,他也很无奈。

  “……”姜宁无话可说,这操作还是头次听说,一言难尽。

  不过这些也就八卦而已,两人闲聊过了就算,也没多谈论。

  “哎,嫂子,那个邹尚宗有消息了吗?”

  提起一号地,总不免想起邹家那摊子破事的,邹思贤死刑大快人心,但田斌对于举报父亲保全自己的邹尚宗也没啥好感。

  不过说起来,邹尚宗的后续也挺戏剧化的。

  当初他确实成功脱身了,但这仅限于杨市这宗雇凶杀人案。邹思贤在鹏城也劣迹斑斑,他给父亲近身帮忙一年,难说没沾染上些什么。

  也是因此,他脱身后立即联系港城世交,想尽快移民。

  可惜这年代的内地移民港城很不容易,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他不能干等着,于是就悄悄离开杨市,不知去向。

  果然,邹思贤被处决后的半个月,鹏城联系杨市,要求协助逮捕邹家父子。

  邹思贤已被处决就不说了,邹尚宗却不在杨市了,遍寻不见。没多久,他出现在鹏城发布的新一轮通缉令上,并报请了全国通缉。

  邹尚宗成通缉犯了,也不知他以前在鹏城做过什么。

  本来姜宁等人应该不知道后续的,可杨市不是邹家人的老家吗?邹家有好几个昔日故交都回来发展了,他们和从前人脉有联系,倒恰好获悉一些消息。

  邹尚宗果然是偷偷回了鹏城,他心中不安干脆联系了偷渡船,想先抵达港城再说。

  可惜通缉来得太快,他还被昔日对头举报了行踪,困在鹏城无法离开,面对在搜捕的压力,他干脆铤而走险,选择在台风前夕乘偷渡船出海。

  这个时间点卡得刚刚好,海面开始起风却不大,抓捕偷渡客的警方船只为了安全却会返港避风。虽然有点风险,但偷渡成功率却大大增加。

  然而就是这么寸,这台风竟突然增强加速,移动速度飙升了好几倍,提前了一天多逼近沿海地区。

  邹尚宗出海那天晚上虽台风仍未登陆,但海面已经掀起大浪,在大自然的力量跟前,小小一舟偷渡船实在非常渺小。

  这消息是邹家一个故交说出来的,毕竟邹思贤买凶拍地再被儿子举报这事让人哗然,上下圈子都传遍了,还挺出名的。

  至于后续,那故交就不知道,毕竟港城和内地联系不深,而偷渡客就算成功抵达港城,也不敢露面被人知悉。

  邹尚宗扛没扛过台风和巨浪,不得而知。

  不过看着悬得很。

  田斌难得八卦,实在是这个邹尚宗经历太戏剧化了,姜宁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没消息呢。”

  大约以后都不会再有消息了,毕竟邹尚宗一个通缉犯,就算侥幸不死,也不敢再回来了。

  “好了,我回去了。”

  姜宁今天走的路实在有点多,她感觉挺累的,回去了。至于工程队过年休假的问题,田斌已经和对方商量好了,不用她操心。

  回到家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赵向东回家了,他依旧忙碌,不过好歹比前面几个月闲了点,起码每天能回家,偶尔还能早点。

  像今天。

  搂着丈夫的脖子一通撒娇,又和他抱怨说腿疼,赵向东捏了捏她的小腿肌肉,确实有点儿紧,忙说:“我给你揉揉。”

  这手艺他十分熟练,粗糙的大手不轻不重揉按着,十分有节奏。

  姜宁抱着被子哎哎一通乱叫,这滋味实在太酸爽了。

  “忍忍,很快就好。”

  她反应太大了点,赵向东啼笑皆非,大掌揉搓着白皙滑腻的大腿小腿,都顾不上心猿意马。

  按摩过程虽然难熬,但效果是十分好的,完事后姜宁抹了抹眼角的泪花,动了动腿,嗯,轻松了很多!

  她给了丈夫一个颊吻,以作鼓励。

  赵向东不满足于这个小小鼓励,利索抱住人深吻一番,足足几分钟才气喘吁吁分开。

  两人虽然孩子都生了俩,但热情却一点不褪却,夫妻感情反因更加了解而加倍融洽。

  “安安和乐乐呢?”

  她的脸贴着他的胸膛,听着他的心跳。

  “玩游戏呢,和隔壁几个孩子在院子都玩疯了,也不怕冷。”

  老子进门也就欢欢喜喜叫了一声,都顾不上扑上来了。以往都被儿女夹道欢迎的赵向东表示有点儿不适应。

  姜宁噗嗤一声,“好了,咱们吃饭去吧。”

  两口子手牵着手往前院走去,到了客厅门前才松开,姜宁瞅一眼跑得满脸通红的儿子闺女,刚要吆喝一声,不想却听见她爸喊道:“宁宁,来接电话!”

  “哎!”姜宁只好先接电话去了。

  电话是李沁打过来的,她中气十足宣布一个喜讯:“宁宁,我怀孕了,赶紧给我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