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一百六十六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33      字数:3234
  姜宁是抱着轻松的心情围观完这次竞拍。1号地皮排第四位, 这块明面上条件最好的地皮,掀起了竞拍的第一波高潮。

  它最终拍出的价格是三十八万, 比2号地还要高出太多, 花落一个外地竞拍者。

  这个脸膛黑红的农家汉子模样中年男人, 喜形于色, 露出一口大白牙。映衬得隔壁的邹家众人面色倍显青黑。

  姜宁不禁感叹,强中自有强中手,别看邹思贤衣冠楚楚一副精英人士模样,但论资金雄厚,他还赶不上近几年才开始摸爬打滚的农民同志。

  土豪农民同志力压群雄,彻底打乱了邹思贤的计划, 不得已, 后面三块地皮虽然条件有差, 但他也只能铆足劲儿去拍。

  最后,最后他竟然一块地皮也没能拍下来。

  后三块地皮,全部被外地人拿下, 这些外地人也志在必得,到了后面也急了,接连拍出几个高价。

  哪怕是条件最差的第七块, 最靠里的一块,修路要修好长一段,有些鸡肋, 杨市这边的人局限于资金纷纷放弃, 到最后却被外地同胞拍出一个三十五万的高价。

  始料未及, 对比起主席台上领导们的喜笑颜开,下面一大群竞拍者脸色就难看多了,黑沉沉的,包括邹思贤。他目光沉沉地盯着正欢呼的外地商人,所谓儒商风度再也撑不住。

  “真没想到啊!”

  扫了一圈身边红了眼的诸多竞拍者,彭弘毅感叹:“竞拍到后面居然激烈成这个样子。”

  他觉得近四十万的价位实在是太高了点,“看来2号地面积最小,排第一位竞拍,咱们是占便宜了。”

  这点姜宁十分赞同,“第一块地观望的人居多,咱们运气不错。”

  她虽然资金雄厚,多给十万八万也能拿得出来,但这使用费还是少给点的好。

  心想事成的人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一次政府推出的地只有七块,姜宁也没空替人家伤春悲秋,“彭哥,咱们整理的资料带来了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要往主席台走去,竞拍结束紧接着就该签合同了。

  彭弘毅抽出一份文件,“带了。”

  “好,我们趁这个机会一起把事儿提了。”

  提什么呢?

  就是有关兴建员工福利房的事。

  既然有决心要拿下地皮,该考虑的事情,姜宁早早就考虑起来。

  地皮是在郊区,而且还不是近郊。厂房兴建起来后,普通工人们未必乐意搬迁的。毕竟交通不便还荒凉,就算舍得给公交车的票钱,也没公交到位啊。

  现在工人们除了住宿舍的那一拨,其余的都是每天回家的,现在突然要搬这么远,一周回一次家都麻烦,这恐怕就算加薪也无法解决问题。

  影响到全部工人的利益,工人们很自然就拧成了一股麻绳,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是大老板姜宁,也不能采取任何强硬手段的。

  得工人们心甘情愿才成。

  加薪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加多少才让人心甘情愿呢?

  彭弘毅等人高兴过后,就开始忧愁这个问题了。

  不过不等他们愁多久,姜宁就拿出一个相当有力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在厂区边缘兴建员工福利房,类似国营大厂的那种福利分房,不过两者分配制度不大一样。

  工作满一年拥有分配资格,不过入住后这房子依旧属于厂里的。等该员工再连续工作九年,这房子才彻底归他。

  这十年内房租不用交。

  这是目前第一批搬迁的员工才拥有的福利,等以后郊区渐渐发展起来了,福利房依然有,但获得资格就会难很多。

  姜宁这个提议一出,彭弘毅等人立即拍案叫绝。

  对于国人来说,有什么能比一套房产更重要呢?哪怕这房子远了点,但依然属于自己不是?

  忘了说,目前商品房还没见影子,单位福利分房是主流,杨市绝大部分人住房还是比较紧凑的,多少人梦寐以求一套房子,哪怕一室一厅也是很好的。

  这种大环境下,恐怕只要一宣布,厂里员工会迫不及待地要来。

  姜宁难题迎刃而解,她甚至还能绑定一大批熟练工人,厂子凝聚力空前。

  当然了,这个想法很好,但前提是她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

  这地还是租的呢,在上面建房分给员工,不得先得到政府同意,签个补充协议。

  最起码得政府承诺,不管以后是否有变故,这块地皮上的福利房和房子主人都是不动的。

  不然说啥都白搭。

  不过姜宁估计,这个应该不会太难。自从几百万知青被允许返城后,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现在有私人愿意出来分摊一点压力,杨市政府应该挺乐意的。

  果然,姜宁和陈磊一说,对方诧异,稍稍想了想,他明白过来,笑道:“我给打个报告,应该没啥问题的。”

  “你这资料给我留下一份,我一起递上去,要是成了,我就你打电话过来签个补充协议。”

  话虽然不说满,但语气却很笃定,自己人陈磊也不打官腔,直截了当给姜宁吃了定心丸。

  姜宁这边顺风顺水,三人签完合同以后,就回去联系之前看好的几家工程队,打算再比较一番选出最合适一个,就开破土动工了,争取又快又好的把厂房和福利房建设出来。

  她有多顺遂,邹家就有多憋屈。

  “早知道那几个外乡人这么有钱,咱们就该早点出手!”

  黑着脸回到家,邹尚宗瞥一眼姜艳,在他看来,这个女人啥都不好,就连堂妹都与自家合不上,自从一开始2号地失利,他们就一直衰到尾声。

  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丝毫不喜,不动声色收回视线后,立即追问:“爸,咱们该咋办啊?”

  他声音很焦急,无他,之前许给李家的最大一项好处,就是拿下地皮后建厂的三成股份。可惜,现在他们却连地皮也没能拿下来。

  李家,是邹思贤从前的旧识,也是钱权方面的一对老搭档。后来邹家逃离杨市销声匿迹,李家却在挺了过来,平反后这几年,已经重新在政圈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省里还是市里,都有李家人。

  十几年了,双方当初是利益结合,现在也不可能无条件两肋插刀。好在邹思贤不是贸贸然回杨市的,他在鹏城攒下了家底,李家人也是愿意重新合作的。

  可惜合作条件谈妥,邹家这边却掉了链子。

  邹思贤面沉如水,刚要说话,不想“叮铃铃”电话铃声骤响。

  不会是李家人吧?

  邹思贤皱了皱眉,却还是立即拎起话筒,“你好,我是邹思贤。”

  “好?”

  话筒另一边传来一个年轻男声,对方嘲讽:“地皮都没拿下来,还好什么好?”

  那男声也不等邹思贤回答,径自问:“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对方的语气很不满,毫不怀疑,如果邹思贤开不出让人满意的价码,他随时都会中止双方的友好关系。

  这人,是李家大房的儿子,人称李四少,他爸是李家家主李国庆。

  “四少放心,”邹思贤声音温和且笃定,“这地皮,咱们会拿回来的。”

  李四少皱眉,“你啥意思?”

  地皮已经拍完了,短期内,政府没有第二次计划。

  邹思贤微微一笑:“这事儿很快有结果的,请四少给邹某一点时间。”

  他避而不答,李四少也不是什么好人,脑子一转隐隐有些猜测,目光微闪:“好,那我静候佳音。”

  他不在意邹思贤怎样操作,他只在意结果。

  不过想了想,李四少还是补充了一句,“我记得拍下地皮那七个人中,有两三个是有背景的,你可别把娄子给捅大了,否则别怪我不捞你啊。”

  “四少放心。”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放着软柿子不捏,去碰硬茬子。

  挂了电话,邹思贤温和的笑意缓缓敛了起来,眼神平静无波却看得姜艳有些悚,出于趋吉避凶的本能她立即安静如鸡,旁边的邹尚宗却急了,“爸!”

  他咽了咽口水,“咱们是要去找那人吗?”

  鹏城并不是个绝对光明的地方,相反它是全国混乱之最。要在里头混得好,白道得打好关系,但黑道也不能少。

  邹思贤和一个叫王老大的是老乡,双方合作过好几回关系不错,对方得知他回杨市,还特地给介绍了一个在本省混的兄弟,姓胡。

  邹思贤打听过这个姓胡的,对方可是混得比王老大还好,凶狠霸道在杨市名气很大,人称胡老大。

  “阿艳,你先回房歇歇,我得出去一趟。”

  邹思贤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亲自把妻子送回卧室以后,温声嘱咐几句,再转头回书房,拿起外套穿上。

  “尚宗,你和我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