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一百五十一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33      字数:3029
  次日, 赵向东姜宁天没亮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和赵家人告别,离开林县往火车站赶去。

  安安还没醒, 姜宁就把他背在身前,罩上一件大衣让他继续睡。

  来时两个大箱加背包, 走的时候一个箱子就行了, 赵向东一手提箱子, 一手护着媳妇儿子。

  火车“况嗤况嗤”,下午三点抵达杨市。

  挤下了火车, 呼吸一口冰冷且新鲜的空气, 姜宁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唉,在老家半个月,比她工作学习半年还累。

  回到了杨市, 接下来就简单了, 姜父和姜家兄弟都来接他们, 把行李往后备箱一扔,油门一踩,就直接回到四合院。

  姜母翘首已久, 忙不迭迎上来, “东子宁宁,累不累?”

  一路舟车劳顿, 姜宁一脸倦色, 说不累也没人信, 姜母心疼,一边说话,已一边解下闺女身上的背带,把外孙子接过来自己抱着,“赶紧进屋歇着。”

  “阿婆?”

  被这么一折腾,本来睡得不安稳的安安也揉着眼睛醒过来,他一睁眼看见姜母愣了愣,随即飞快转头,东张西望。

  阿公?大舅二舅?

  还有大舅妈,哥哥弟弟也在。

  安安眼珠子转了一圈,发现自己终于回到四合院了,他立即憋憋小嘴,“哇”地一声高声啼哭。

  “哇,阿婆阿公!”

  他委屈坏了,嚷嚷完阿公阿婆,又哭着喊舅舅舅妈,把疼爱他的人都喊过一遍,抽抽噎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哎哟,阿婆的乖安安,哭啥呢,赶紧告诉阿婆?”

  小胖墩是一家人的心肝宝贝,这么一哭大伙儿心疼坏了,赶紧凑过来,七嘴八舌安慰着哄着,安安的哭声反而更大了。

  “你们两口子咋照顾我外孙子呢?”

  姜宁这个贴心小棉袄,还是首回挨了姜母的埋怨,“看把孩子委屈的?”

  爸妈哥哥一脸不认同,姜宁百口莫辩,好吧,这回她得退居二线了。

  被亲儿子挤的。

  嗯,好在还有丈夫陪着她。

  姜母也不需要回答,埋怨完就哄安安,“安安告诉阿婆,咋回事呢,谁欺负安安了?”

  安安哭得打了嗝,呜呜咽咽一阵子,边哭边嚷:“血!壶壶!”

  他随即做出一个丢的动作,动作幅度很大,小身子差点跳出姜母怀里,反复强调了“血”和“茶壶”之后,他想了想,又嚷嚷道:“小姑!”

  安安太复杂的句子还说不出来,只能这样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真被吓到了,大半个月前的事情,现在还记着呢,一回到熟悉安全的地方,就迫不及待要诉说自己的委屈。

  大伙儿吓了一跳,咋回个老家就摊上血呢,安安反复嘟囔,恐怕还不是一点点血。

  姜母看向闺女,目露迟疑,“宁宁,这……”

  她其实也不想窥探女婿家的隐私,但心里偏又惦记着孙子。

  姜宁挺无奈的,赵玉燕这破事太丢人了,前因后果说出来,老赵家的脸面就扯下来搁地上了。

  丈夫的感受需要照顾的,他在媳妇娘家的脸面也需要维护,因此姜宁从不把婆家的大事小事当八卦说,在娘家也一样。

  姜宁迟疑了,反倒是赵向东十分坦然,言简意赅将家里发生的事说了说。

  他说得很简单,细节一律不提及,能用一句话概括不用两句话,三言两语把大概提了提就算了。

  末了,他摸摸儿子的小脑袋,有些歉疚,“吓到安安了。”

  事后两口子轮流安抚了安安,安安看着已经恢复平时模样,不想还是没忘。

  姜家人听明白了,赵向东细节没说但不妨碍他们脑补,无语了好半晌,姜母说:“好了好了,外头还冷着,咱们进屋再说话。”

  不好评价,这个话题只能略过不提。

  姜母暗暗嘀咕着赵玉燕不靠谱,细心安抚外孙子。

  暖烘烘的客厅边上放着一个婴儿床,三个多月大的小女婴在呼呼大睡,白嫩嫩的小脸蛋透着健康的粉红,上头还有睡印子。

  赵向东和姜宁安抚了儿子随即直奔婴儿床,大半个月没见小闺女恨不得抱着不放,但最终两口子还是没探手。

  坐完货车又坐火车,身上脏着呢,还是赶紧洗了澡再说吧。

  热腾腾的水浇在头上身上,姜宁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由奢入俭难,连专门浴室都没有的农村屋子,真的感觉非常不方便。

  洗得清清爽爽,抱着可爱的小闺女,再瞅着大儿子在屋子里活蹦乱跳,满屋子讨红包,姜宁和赵向东对视一眼,面露微笑。

  安安到底还小,哭过一场后已经恢复正常,和哥哥弟弟闹作一团了。

  热热闹闹吃了晚饭后,姜宁早早就睡了,她其实挺累的。

  回了杨市,这边的拜年就该提上日程了,可惜赵向东年初七就得回部队销假,能利用的时间只有晚上。

  好在需要他们上门拜年的地方也不多,两口子的其他亲人长辈都不在,省了很多事,就往赵向东的长官同僚去一趟得了。

  这首先去的,就是许家。

  许家和姜宁家关系好,许卫国和赵向东兄弟相称,另外,许卫国的父亲许海胜将军对赵向东也多有照拂,于情于理,许家都该排在第一位。

  白天姜宁开车在市里走了一圈,巡视一下门店和工厂,下午去了和哥哥们去了几处地方拜年,再腾点时间整理好礼物,等赵向东下班吃了饭就直奔部队大院。

  部队大院大门有哨兵站岗,检查比家属院还要严格,不过兵哥们经验丰富,很快就搞定了。

  许卫国早等在大门口,他直接拉开车门上了车。

  “东子你回一趟家咋憔悴成这样?”

  其实赵向东也没多憔悴,就是许卫国太熟悉他了,一看他就知道他没休息好。

  许卫国面带关切:“家里都好吧?伯父伯母身体还硬朗着吧?”

  赵向东也不好将家里的破事拿出来到处说,只抹了把脸,说父亲生病了,“年前已经出院了,没事,好起来了。”

  这事儿还真谁也帮不上,许卫国只能又关心了几句。

  许家位置靠前,说话间就到了。

  这个大院都是独门独户的三层小楼,带院子的,赵向东来过好几次,熟门熟路,到了地方直接踩了刹车靠边停下。

  三个大人加一个小胖墩下车,赵向东一手接过姜宁手里提的东西,另一只手勾住许卫国肩膀,笑道:“别说我了,那你呢?啥时候结婚?”

  姜宁抱着儿子笑吟吟,“对啊卫国,等你这顿喜酒咱等得可够久的。”

  安安没听懂,不过也不妨碍他一脸好奇。

  “他啊,二月初十结婚。”

  接话的是许卫军,他乐呵呵地说:“也没多久了,就一个月后的事。”

  屋门大开着,三人说话间,已经进了门。弟弟结婚许卫军也很高兴,听到这一句立即抢答。

  屋内十分宽敞,布置不奢华却简洁大方,许家人姜宁差不多认全乎了,只除了许卫国的父亲。不过眼下屋里就坐着一个五旬上下的威严男人,剑眉长目,年纪虽长,但五官与许家兄弟有颇多相似之处。

  不用说,这位就是许海胜将军了。

  不过也不用姜宁去询问,她跟着丈夫喊人就行了,果然没猜错。

  许海胜虽威严,但待赵向东如子侄,十分和蔼,赵向东执的也是子侄礼,称呼是伯父伯母。

  一家三口和许家人都十分熟悉,客套什么的都不需要了,坐下几句聊开,气氛很快就热络起来。

  安安见了许家哥哥们,立即欢呼一声,几个小的立即闹哄哄地玩耍开了。

  许卫国取出一张大红帖子,等父母和好友夫妻说话暂告一段落后,递过去,笑道:“早点来,礼记得送厚点,别跟我客气啊。”

  赵向东挑眉,“你想得美。”

  他翻了翻帖子,“二月初十周日,这日子不错。”

  帖子上写的旧历,选的日子确实挺好的,不然他只能白天工作晚上去吃席了。

  赵向东拍了拍兄弟的肩膀,真心实意说一句,“卫国,这回咱争取好好过,再生一个大胖娃娃,给小泽作伴。”

  “好!”

  许卫国露出笑脸,“我会的,你们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