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 一百二十九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31      字数:4208
  几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晃眼春去夏来,又到了一年最炎热的季节。

  赵向东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学习,终于要毕业了。

  可惜的是, 陆军指挥学院一如既往的门禁森严, 外人依旧连校门也不能踏入一步。

  不过对于赵向东来说, 这规矩也有个好处,省得他媳妇儿来回折腾了。今年夏天特别热, 她怀了孕, 燥热不爽待在家里舒坦些。

  没错, 姜宁再次怀孕了,四个多月, 是这小半年里最大的一件喜事。

  她算算日子,该是过年丈夫休假那几天怀上的。

  也算很有缘分了,要是真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一路折腾疲惫得很,她估计就没那个兴致了。

  姜宁对二胎是随缘态度, 不过真怀上也挺高兴的,小家热闹点, 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一起长大, 也不怕寂寞。

  “妈妈,妈妈!”

  安安哒哒哒地跑过来, 小胖手揪住妈妈裙摆, 摊开掌心, 里面有一颗奶糖。

  这小子已经一岁半, 活蹦乱跳,自从走路稳当后一路撒欢,跟着哥哥玩耍,逗弄逗弄还是爬行动物的弟弟,姜母每天不吆喝几嗓子都不行。

  他会说不少话了,人聪明还懂事,被拉着教育几回妈妈肚子里揣弟弟妹妹了,不许冲撞,他就记住了,每次奔到姜宁跟前,都会及时刹车。

  “这是啥呀?”

  姜宁搁下手里的笔,视线从画了一半的设计图上挪开,瞅瞅儿子手心里的大白兔奶糖,“咦?这是奶糖呀,安安要给妈妈的吗?”

  和每个小孩子一样,安安也是十分喜欢吃糖,为了他一口整齐的小白乳牙着想,他的吃糖量被控制了。每天两颗,而且吃了还得配合刷牙。

  姜宁不想让儿子吃太多的糖果,第一次就问儿子,说是自己也很想吃,但阿婆一颗都不给,咋办?

  当时分糖的是姜母,安安指着自己的妈,和他外婆咿咿呀呀说了一顿,被无情拒绝后,他依依不舍瞅了糖果一阵子,就分了一颗给他妈。

  姜宁笑着亲了亲儿子,和他一人一颗,把糖果吃掉。

  之后就养成了习惯,安安分了糖,总要给妈妈分一颗的,要是妈妈没在家,他就揣兜里等妈妈回来再给她。

  很让人疼入心坎的一个孩子。

  “给!”

  安安响亮应了一声,眨了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把奶糖往上递一递,示意妈妈拿着,他另一只手也拿着一颗。

  母子俩乐呵呵一人吃一颗糖。

  “天气这么热,你跑来跑去干啥呢?”

  姜宁那帕子给儿子抹了额头的汗水,一摸他衣服后背都汗湿了一块,又给换了一件小背心。

  她挺无奈的,小孩子活力十足不知疲倦,骄阳似火都阻拦不了他们闹腾的脚步,她只好嘱咐道:“去吧,去看看爸爸回家了没有,跑慢点儿。”

  安安响亮应了一声,又倒腾着小胖腿哒哒哒出去了。他认得爸爸,也听妈妈说了好几次他爸今天回家。一出了前院,推开凑上来狂甩尾巴的狗子大黄大黑,一溜烟往大门跑出了。

  两条大狗尾巴摇得和电风扇似的,赶紧跟了上去,它俩倒是忠心热情,可惜给个子小小的小主人带了了不少烦恼,最后还是陈安喝了一声才收敛一些,不敢再挤那么近。

  安安个子小,蹬蹬蹬走到门边,探头往石阶上的大门瞅了一眼。

  爸爸回家没?

  就是这么凑巧,门锁“咯哒”几下,紧接着被人在外面推开。

  大黑大黄没有吠,而是早扑上了台阶,朝着门缝使劲儿摇尾巴。

  门开了,姜红兵和赵向东进门,两人手里还提着行李,赵向东把学校里的私人物品都带了回来。

  “舅!爸!”

  赵向东甫一开门,就听见儿子响亮的叫唤,他喜笑颜开,将行李换到一边手提着,俯身抱起那小小软软的身体,在安安白白胖胖的嫩脸上亲了一下。

  “安安这是知道爸爸回家了吗?”

  安安还小,但也隐约知道爸爸和其他男性长辈是不同的,朦朦胧胧的崇拜和天生的血脉联系,让他十分亲近自己的父亲,哪怕父子两人一周见一次面。

  他点了点小脑袋,搂着父亲的脖子,蹬着小腿,小手指了指后面,“妈,妈妈!”妈妈告诉我的。

  赵向东爽朗一笑,“那好,咱们一起去找妈妈!”

  和长辈打了招呼,他提着行李抱着儿子,往后院行去。安安被父亲轻轻颠着,兴奋地哈哈大笑。

  姜宁远远就听见父子俩的笑声,心一喜,扔下笔就迎了出去。

  赵向东在看见她那一刻就扔下手上的行李,紧走几步上前,一手抱着儿子,另一手搂着她。

  他手臂的力道有点儿大,搂得很紧,要不是顾忌着媳妇儿怀孕,肯定要更紧的。

  “我回来了!”

  他声音低哑,强行压抑着激动。

  是啊!他终于回来了,回到她身边来,夫妻分居的日子将要结束了。

  他们终于可以团聚。

  姜宁心头一酸,险些落了泪,有父母哥哥陪伴的日子固然好,但她也想和丈夫朝夕相对的。

  她心理素质强,但不代表不惦记他。

  好在终于毕业了。

  夫妻俩紧紧相拥半晌,姜宁才稍稍压下激动的情绪,她抚了抚像个小簸箕一般鼓起的肚子,安抚着刚开始有胎动的孩子。

  “咱闺女这是也知道爸爸回家了吗?”

  这一胎姜宁同样怀得相对轻松,只是不知为何,从刚怀上的时候,她就有预感这胎会是个闺女。

  毫无根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一种直觉,她也没去查孩子的性别,只随着自己心,喊宝宝闺女了。

  赵向东蹲下身子,抚了抚媳妇鼓鼓的肚皮,隔着衣服亲了一下,“闺女爸也想你了。”

  他毫无障碍地跟着媳妇叫了,万一生出来的是儿子,那就再改称呼呗。

  他又笑着问怀里的儿子,“安安在家听没听话?有没有和妹妹耍?”

  安安刚才感染了父母的情绪,一声不吭偎依着爸妈,现在听见问他,他连忙点了点头。

  他知道妹妹,妹妹在妈妈的肚子里。

  “喏!”

  他忙伸手指了指,示意他知道。

  两口子笑了起来,姜宁拉着丈夫的手回了里屋,从衣柜里翻出换洗衣服,让他洗澡去。

  里屋开了空调,一身汗不洗洗很容易着凉。

  对,家里装空调了,前不久刚装上的。

  今年特别热,火炉似的烤着,不出门不动弹都一身汗。这可苦了姜宁,孕期她本就感觉燥热,两者叠加夜里都睡不安稳,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了。

  她不舒坦,全家都上火。

  现在空调稀罕程度和小汽车差不多,刚刚进入大众耳朵里的东西,姜红兵跑了好些关系,好不容易才给家里装上了空调。

  这空调是窗式的,制冷效果没有后世好,还吵,运行起来轰轰作响。

  不过能待在清凉的室内,诸如噪声之类的所有问题都是能被忽略的。不说姜宁,就连姜父姜母都对这个小东西夸了又夸。

  邻居过来窜门时那个羡慕劲儿,让二老走路都带风。空调还是其次,人家夸赞自己的儿女,让他们感觉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畅快又舒爽,别提多快活了。

  姜宁打发丈夫去洗澡后,又吆喝儿子不许乱翻屋里的东西,就坐下来,微笑翻看刚才丈夫递到她手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换了刚结婚时,谁也想不到,赵向东才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

  “好看么?”

  赵向东洗澡很快,几分钟的事,擦了擦头发套上裤子,他直接精赤着上身就出来了。

  摸了摸正在玩玩具的安安小脑袋,他紧挨着媳妇坐下,十分自然地搂住她。

  “当然好看了。”

  姜宁将两个证书收好,才回身瞅一眼丈夫身上的长裤,嫌弃道:“穿这么长不热么?”

  在自己屋里,换条宽松的短裤得了吧。

  赵向东笑:“我习惯了。”

  在部队就没有穿短裤的时候,十年过来,早已经养成习惯,让他穿短裤他觉得怪怪的,柜子里姜宁特地让做的一叠子男式短裤,是根本没动过。

  他瞅了一眼专心玩玩具的儿子,凑到媳妇儿耳边,低笑:“我要么穿长裤,要么啥也不穿。”

  咋就一言不合开黄腔了呢?

  姜宁耳朵有些热,瞪了他一眼,刚结婚时那个严肃正经的大男人哪儿去了呢?

  赵向东低低笑着,亲了媳妇白嫩带粉的脸颊好几下,爱不释手。

  姜宁怀这胎气色十分之好,连姜母也啧啧称奇,私底下也嘀咕好几回,看来这回怀的真是个闺女。

  两口子温存许久,姜宁问:“东哥,你啥时候去报到呢?”

  “后天。”

  这批军官毕业生里将回归杨市军区的,后天前必须完成报到,真的没啥假期。

  唯一的好处,就是新的家属房同时已安排下来了,随时可以携家属入住。空出的这一天,其实是让人搬家的。

  赵向东从前的老团里,刘团长年富力强,他当然不会安排回去的。

  他被任命为步兵第九团的副团长。另外,许卫国被任命为该团的政治委员。

  第九团是老牌团,实力很强,不过就是团领导班子年纪偏大了。副团长几月前已经转业了,团长也将在年末转业,倒是政委,赶上升迁末班车,现在已经是师政委了。

  部队安排赵向东先干几个月副团长,熟悉熟悉,等原来的团长转业后,他再转正。

  等转正了以后,他和许卫国又是一对搭档。

  这样一个强悍的老牌团,二人被安排进去,足以看出部队对学习期间一直名列前茅的两人的看重。

  赵向东将媳妇抱坐在腿上,安安无意瞅见也蹬蹬蹬跑上来,要求和妈妈一个待遇。

  他笑着将儿子也抱上来,两个宝贝一边腿坐一个。

  哦,不对,是三个,还有没出生的宝宝。

  “宁宁,你说咱们明天要到家属区安家吗?”

  说实话赵向东有点儿犹豫,现在媳妇怀孕了,儿子也还小,留在岳家照顾其实是最合适的。

  但夫妻分开两年,他却十分渴望和媳妇重新安一个小家。

  他最终还是补充一句,“要不,咱们等孩子生下了,再搬过去吧?”

  “不,咱们明天就搬。”

  姜宁轻笑一声,丈夫话语里的恋恋不舍,她当然听得出来,他的心思,她也知道。

  不舍得父母,但丈夫同样重要,她早就决定了,这个家马上就安上。

  赵向东一喜,随后迟疑,“可是,你怀着孩子,还得上学照顾安安。”他歉疚,“刚开始我工作肯定忙,可能不太得空。”

  “你傻呀!”

  姜宁捏着他的耳朵,笑道:“咱们现在有车,出入多方便?虽然安了家,但不一定天天在家属区住呀!”

  早上出门上学,顺路就把安安送回来了,晚上还能吃了饭再回去,要是哪天懒得跑,直接在娘家睡下就行了。

  新的家属区距离市区肯定近些,而且赵向东有配车,她也有小汽车代步,这么一点路程,实在不算什么。

  比后世人上下班还便捷,因为现在汽车很少,进城虽然得放缓速度,但堵车基本不会发生。

  姜家也有小汽车,姜母要去照顾女儿,也是很方便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赵向东一想也是,笑道:“好,我听我媳妇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