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六十六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28      字数:2782
  姜宁是顶着大雨下车的。

  今天下午, 她和兴致勃勃的姜母回到店里, 郑重给店员们介绍一遍, 然后她就一边招待顾客,一边给亲妈讲解店里各种事项。

  姜母听得十分认真, 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仔细询问, 见亲妈兴致正浓, 于是,本来打算今天早点坐后勤车回家的姜宁就改变主意了。

  算了, 晚点回家吧,坐客车得了。

  不想这客车走到一半路程, 本来晴晃晃的天突然就阴了下来, 大雨哗哗地下,还刮起大风。

  真是喝凉水塞上牙缝了。

  不得已,姜宁只得把两个巴掌大的包包顶在头顶, 挤下了车。

  啧,这雨水打在脸上还挺疼的哈!

  客车马上关门开走, 没了一边遮挡,大雨夹着大风噼里啪啦刮过来,哪怕姜宁低着头, 都有些睁不开眼,她赶紧闷头往对面冲。

  刚冲了两步,她就看见一双熟悉的军用皮鞋出现在眼帘, 还有半截子橄榄绿军装长裤, 不过现在湿透了, 变成墨绿色。

  这个男人的步伐,挺像赵向东的,而且会特地来接她的也只有他。

  这个念头闪过,姜宁心里一甜,不过不等她抬头,一把大伞就遮在她的头顶,来人顺势伸出手臂护着她,身躯一转站在上风位,挡住了大半风雨。

  “宁宁,咱们先回去吧。”

  今天客车晚了点,赵向东等在军区大门口已经有半个小时了,客车迟迟不出现,他心下不禁焦急起来。

  眯着眼睛眺望,一见客车在远处拐角出现,才大喜迎上来。

  夫妻俩紧紧靠在一起往回走。

  其实赵向东带了两把伞的,一把大一把小,没办法家里就一把大伞,他接了媳妇儿把大伞递给她,自己撑小伞。

  可惜今天这风特别厉害,两三下小伞就被吹翻了。

  姜宁连忙上前遮住丈夫。

  不得已,只能收了小伞,赵向东护着媳妇,伞大半斜过去,匆匆往回走。

  姜宁倒是只湿了半截裤腿,他身上却打湿大半,她心疼但也知道他肯定不会调整的,只能加快脚步赶回去。

  好不容易进了家门,赵向东看了眼姜宁湿了一半的长裤,“宁宁赶紧的,快去洗个热水澡。”

  这雨水总是寒的,说着他就匆匆去厨房,提起煤炉上正烧着的大铝壶,给媳妇兑洗澡水。

  最近姜宁忙得连轴转,有时甚至赶不上客车,得让哥哥们载回来的。赵向东心疼得很,工作上他帮不上忙,只能将家务等后勤都揽起来,好让媳妇不用分心。

  刚好接近夏季,白天渐长,客车已经调整了发车时间了,姜宁六点半左右才会进家门,比丈夫晚。

  赵向东晚操结束后,紧赶慢赶回家,抓紧时间正好把饭做好,等吃了饭,趁着姜宁洗澡的空隙,他动作利索还能把扫地擦桌椅之类的活也干了。

  这种无声支持,总是很暖心的,于是姜宁即使忙碌得有点儿累,她也不忘表示肯定欢喜,顺带“奖励”一番。

  今天也不例外,就是突然下大雨了,赵向东饭做了一半,看时间差不多就赶紧出门接人。

  客车晚点,等了半小时,他浑身都湿透了。

  姜宁从后面圈住他的腰,“你也赶紧把湿衣服脱了。”

  “要不,咱们一块洗吧。”

  她这句话发誓没任何其他意思,就是惦记这丈夫身上湿透了而已。否则等会他肯定把湿衣服一换,就继续做饭的,也不想着先洗洗去了寒气了。

  鸳鸯浴?

  赵向东考虑了半秒,果断摇了头。

  他果然还是坚持先做了饭,等饭菜上桌,才在媳妇儿的催促下去洗澡。

  姜宁甜蜜又心疼,等他洗完澡出来,牵着他的手一起到餐桌前坐下,“东哥,我那边已经忙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能和以前一样了。”

  她递了筷子过去,说:“唔,或许还能更闲也不一定。”

  其实闲是没可能的,毕竟摊子突飞猛进增大,人多事多。

  不过吧,店里雇了售货员,还有姜母田斌等人看着,她时间上灵活了不少,大概还能偶尔坐坐后勤车,早些回家的。

  赵向东闻言果然很高兴,“嗯,那你得多歇歇。”

  对于他而言,其实淋点儿雨真没什么,要知道训练还有这个项目呢,不过媳妇儿心疼自己,他也欢喜得很就是了。

  给姜宁夹了一筷子姜葱炒鱿鱼干,他关切道:“能缓缓就好,这活儿是干不完的,你好好歇几天才是正理。”说到底,还是心疼了。

  姜宁冲他甜甜一笑,“好。”

  两口子你给我夹一筷子菜,我给你舀一碗汤,亲亲热热吃了饭。

  饭后,姜宁要帮忙收拾碗筷,赵向东照例不乐意,她也不争,想了想回屋里取了稿纸和笔,一边陪着丈夫,一边利索下笔。

  “宁宁,你上回不是说,秋装图都画好了么?”

  赵向东动作很利索,不用半小时就把家里收拾整齐,他挨着媳妇儿坐下,探头一看,见是几张喇叭裤的设计图,不禁有些好奇。

  秋装好了,冬装不是说不着急吗?而且这喇叭裤,和之前画的似乎有点儿雷同呀?

  姜宁笑笑,“这不是店里用的。”

  喇叭裤嘛,其实都大同小异的,姜宁选的还是简单款式,看着当然雷同,不过因此她下笔很快,刷刷刷又完成一张。

  丈夫闲了,姜宁也就搁下笔,她偎依在他的怀里让他搂着,笑着说:“我那厂子虽然不大,不过供应一家店还是绰绰有余的,等抓紧时间做完夏装,人手就该很富余了。”

  这一个多月来,缝纫机又增添了十三台,加上原来的三十七台,凑够五十整数。

  她不希望缝纫机闲下来,拿提成的女工肯定也不乐意,这不是得另外找活吗?

  厂子附近不是有个批发市场吗?姜宁去实地考察过了,确实非常热闹,本地小贩来批货不少,四面八方来的更是数不胜数。

  熙熙攘攘,来晚点都很难挤进去。

  也难怪,杨市是一省省会,本省经济中心,最大的集散地,不管哪方面都走在本省最前线的,长途奔波来拿货的人能不多吗?

  喇叭裤这玩意,持续火爆之中,姜宁打算画点儿简单款式,再进些价格较低的料子,将富余那部分人手和缝纫机,投入到更偏向走量的生产中。

  完事这类型喇叭裤,统统都走批发路线。

  这种单品固然利润低,但它走量凑起来就不低了,甚至规模再扩大一些,它的利润还能反胜“锦衣”这边的精品路线。

  当然,这个前提是“锦衣”不开分店。

  “这个批发做好了,是能迅速累积资金的,等以后竞争大了或者有更好的路子,咱再调整。”

  都说工作中的男人最有魅力,其实女人也一样,姜宁神采飞扬,一双杏目又黑又亮,自信满满,赵向东好半响移不开视线。

  当然他回神后也没移开,反而凑上去亲了亲,“嗯,我家宁宁真厉害!”

  十足的骄傲自豪,要是再加点炫耀,就有几分农夫晒自家膘肥体壮老母猪的劲儿了,姜宁噗嗤一笑。

  她睨了他一眼,含笑凑上去亲了亲他的唇角。

  赵向东耳聪目明,微微一侧头,接了个正着。

  亲吻了好半响,两人才分开,姜宁靠在他的肩窝上,赵向东抚了抚她的背,低声说:“宁宁,我要告诉你一个事儿。”

  “啥呢?”她好奇。

  “最近这几日有风声,说咱军区要挑一批军官出来,到杨市的陆军指挥学院进行学习深造。”

  他补充道:“为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