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四十二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27      字数:3722
  上楼的时候, 赵向东许卫国你一言我一句,姜宁倒是大致了解了二人和彭弘毅几个的关系。

  他们还真是多年老战友,八九年前一个排出来的, 大伙儿有了不同程度的晋升, 但总体都在一个连队里。

  赵向东和许卫国老搭档,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彭弘毅是副连长,胡国川和田斌是底下其中两个排的排长。

  后来,他们所在的部队接到调令,上了对越自卫战的战场。这是一场虽胜但却十分惨烈的战役, 死伤极多。

  赵向东所带领的连队也不例外,功是立了,但全连折了半数的人,剩下一半也很多负了伤不得不退役的。

  彭弘毅三个就是。

  据赵向东所说,彭弘毅伤刚治好的时候,脚是有点跛的,当时医生说多走走会恢复些。

  万幸据姜宁刚才所见, 恢复得不错。

  胡国川右手筋断了, 田斌左手炸掉了小指无名指, 外加一小块手掌。二人治疗后虽能处理日常生活,但已经无法胜任一个军人的职责, 只能退役。

  听了姜宁简单描述三人的外表, 赵向东长叹一声, “他们几个都是西北人, 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大好。”

  “那他们没安排工作吗?”

  姜宁在厨房里做饭,姜红兵招待客人,外面谈话她听了一耳朵,彭弘毅几个是经老乡介绍,要去杨市往南一百多公里的私人承包山林工作的,途径杨市转乘客车,因惦记着赵向东许卫国两个老战友,特地过来叙一叙的。

  彭弘毅几个是军官呀,战场负伤退役,国家应该会安排工作的,咋就需要跑出来干私人雇工了?

  “是安排的了,大概有什么变故吧。”赵向东与许卫国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又叹一口气。

  他们一直身处部队,对这些事情门儿清,部队给退役军人安排工作,是要地方配合的,而且上岗后续如何,这完全得看地方具体单位。

  要知道这年头给安排工作,全部都得返回原籍的,不然杨市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啊!

  在部队眼皮子底下还好些,像彭弘毅几个老家在大西北,那就鞭长莫及了。

  彭弘毅他们退役时机也不好,自卫战结束,需要抚恤的阵亡战士太多,需要安排工作的因伤退役军官也不少,部队捉襟见底,还忙不过来,最后还是许卫国出面打点,才给自己的战友尽快排上号。

  现在看来,肯定是西北那边安排的工作不咋地,现在只能自己讨生活。

  姜宁也叹了口气,这些为国为家的铁汉子们,抛头颅洒热血,退下来后也不得不直面生活的窘迫。

  都是穷惹的祸,国家穷,人民也穷。

  姜宁再一次由衷为改革开放高兴起来了,这次真不是为了自己。

  简单说了几句,三楼就到了,姜宁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她体贴让了让,给赵向东许卫国先进门。

  “东子!卫国!”

  “老彭,老田,川子!”

  老战友重逢,五人激动得眼睛都红了,狠狠地互锤几下肩膀,好半响,他们才将勉强将满腔激昂控制住。

  姜宁微笑看着,“东哥,咱们先吃饭吧,菜要凉了。”而且她估计彭弘毅几个也该饿了。

  “好!”

  大伙儿纷纷落座,姜宁和姜红兵知道,眼下正是五人叙旧的激动时候,兄妹俩也不吭声,保持安静边吃边听。

  碰了一次杯,一口干了,赵向东招呼战友们起筷不许客气,他也夹了两筷子菜垫垫肚子,才问道:“老彭,你们咋来过来了?”

  他看看身边媳妇,“我刚才听我媳妇说,你们是过来工作的,咋回事呢?”

  老战友们一看就过得不好,赵向东面带关切,许卫国浓眉也蹙起,“你们退役的时候,不是在家乡给安排了工作吗?”

  这年头的工作都是祖传父,父传子的,铁饭碗一个,照理该一直干下去的,咋两年不到,就千里迢迢出来讨生活了呢?

  听姜宁说,还是私人承包的山林,不是公家单位,这是在家乡连稍差点的工作都找不到了?

  赵向东许卫国眉心拧成个疙瘩,彭弘毅苦笑一声,“甭提了,那工作现在没有了。”

  三人都是一个省的,其中彭弘毅胡国川还是同县,田斌则是隔壁市的,当初三人结伴回到老家,拿了退伍证还有部队写的证明等等去了县里。

  县里早接到了任务,就给安排了工作,孙胡两人分配在酒厂,田斌分配在面粉厂。

  先说田斌,天有不测之风云,他还没来及报道,老父就病倒,病势汹汹,县医院束手无策,建议去市医院。

  市医院是能治,但得掏一大笔额外的药费,田家穷得叮当响,于是田斌只能将手里的工作让了给人,得了一笔钱,再加上自己刚到手的抚恤金,凑齐了药费,治好了父亲。

  工作就这样没了。

  不过田斌还算好的,他这是自己的问题,换了彭弘毅和胡国川这边,就糟心多了。

  两人是一个县城的人,进的是同一家酒厂,这酒厂在他们那个小县城里,是少数几个不错的单位,本来应该还不错的。

  但问题是,地方不大好单位少,但瞄上的人太多,不管是本厂领导,还是县里的有点能量的头目,都盯着那几个空缺。

  现在好了,突然来了空降军,把茅坑占了俩,他们能乐意吗?

  这么一个不乐意,彭弘毅两人工作就很不顺利,最后熬了半年,被人坑了背上黑锅,被酒厂开除工作没了。

  孙胡两人不笨,还很能干,不然之前在部队时,也不能混上去了,可惜的他们没背景,小地方闭塞袒护风极省,他们小胳膊拗不过人家的大腿。

  一丢了工作,没背景根本无法再找,家境愈发艰难,好在年前,胡国川一个外出讨生活的远方表哥回来了。

  表哥在东南一个私人林场干得不错,当上了小领导,闲聊说起林场正扩招人手,可以介绍一下,待遇还行,就是活儿苦累。

  干活苦累没关系,胡国川有的是力气,他惦记着两个同样艰难的兄弟,好说歹说,表哥也答应带了。

  这不,表哥假期结束,一行人赶着回去,火车今天到了杨市以后,要转客车,可惜只能买到明天中午的票,于是停一宿。

  有了这么点空隙,又刚好在杨市,彭弘毅三个惦记着老战友,于是就赶过来军区了。

  “活儿重点没关系,好歹有个营生,一家老小的生计有着落了。”

  生活并没有压塌三个汉子的脊梁,避重就轻说了一下自己的近况,三人精神一振,笑道:“好了,不说这些糟心事了,咱们干一杯!”

  许卫国本来琢磨着要搭把手的,但看兄弟们没有这个意思,去路也安排好了,他也就不好掺和,和赵向东一起举杯,“好,干!”

  要是丈夫平时这样喝,姜宁肯定不答应的,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她不但没说啥,反而帮忙再开了一瓶酒,笑道:“多吃点菜,都不许客气哈。”

  “好的,嫂子!”

  五人很高兴,真喝地有点多了,两个小时后先后给趴下,姜宁兄妹早有心理准备,不说了,赶紧收拾吧。

  扛人的任务是姜红兵的,他先将三个客人扛进次卧,让他们在一张床上挤挤,然后还扛了自己妹夫回房放下,最后找了找许卫国身上钥匙,将人送下楼去了。

  姜红兵是男人,席上也喝了不少,这么扛了五条魁梧汉子,他也够呛的。

  “二哥,你赶紧歇着吧。”

  次卧床挤不下了,打地铺湿气大,姜宁想了想,在客厅长椅上整理了套铺盖,只能先委屈一下亲哥了。

  姜红兵揉着额头躺下,阖目很快就微微打起鼾,姜宁给他打热水擦了手脸,掖了掖被子,安置妥当,才重新打了一盆热水进自己屋里。

  赵向东喝了很多,不给他擦洗一下去去酒气,她恐怕很难入睡。

  这时候,姜宁才真切感觉得男女体型的巨大差异,赵向东身躯沉重得很,她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丈夫解了外衣外裤,出了一头薄汗。

  好不容易擦洗了一遍,她吁了一口气,刚转身要下床倒水,不想一只有力的大手伸出,从后面攥住她的腕子。

  “宁宁。”

  姜宁回头,赵向东睁开眼,脸上潮红,一双眸子却很黑很亮,“宁宁,你真好。”

  他意识逐渐清醒,很认真很认真地说了这句话。

  姜宁唇角翘得高高的,瞅了他半响,低头在他的唇角亲了一下,笑道:“知道就好,那你以后都得听我的。”

  “听,我都听。”

  又轻又软触感,点燃了赵向东胸前激情,他一个翻身,将媳妇儿压在身下,俯身亲了回去。

  这个吻又凶又狠,难分难舍,隐晦透露了他的情感,姜宁搂着他回吻良久,才气喘吁吁低声道:“东哥,东哥,二哥在客厅睡着呢。”

  丈夫某处硬得跟烙铁似的,抵住她的小腹,健硕的身躯已经不自觉向前紧贴着轻轻耸动,姜宁脸上燥热,心脏急速跳动,好在她惦记着家里有客人,二哥还睡在客厅,这可不能折腾起来啊!

  “宁宁,宁宁,咱们轻一点,咱们都不吭声,好不?”

  赵向东向来是个稳重理智的人,鲜少有失控的时候,这回心潮澎湃渴望合二为一,又有酒精催化,他顿了顿,还是低声恳求起来。

  他不止嘴里问,手上也没停,姜宁气喘吁吁,身躯燥热,罕见粘人的丈夫让她心生怜惜,手上缓一缓,就推不开了。

  怕床摇晃着响,两口子头次没在床上,赵向东掐着媳妇儿的小腰,亲着她的肩背大开大合。

  这新花样刺激感太强烈,丈夫又前所未有的凶猛,折腾得姜宁要死要活,不过她一直记得要噤声,只咬牙忍着。

  夫妻俩都不吭声,偷偷摸摸让感官异常敏感,屋里的空气却越来越黏腻,赵向东无师自通琢磨出新花样,摆弄怀里软绵绵的娇躯,越战越勇。

  姜宁从前以为所谓晕阙说法是夸张的,这回她还真尝到了眼前发黑的感觉,被刺激的,最后她一口咬在他的肩膀上,才将差点出口的呼喊堵住。

  还有完没完?要撑不住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