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三十三 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2-03-02 20:26      字数:4320
  301温馨得很, 赵向东洗了澡, 钻进被窝搂着香喷喷的媳妇儿, 嬉闹半响, 姜宁很快阖眼睡了。

  相较之下,对门302气氛就差得远了。

  刘文娟自打出了赵家门以后,轻蹙的眉心一直没有松开,心不在焉的,给吃饱犯困的闺女儿子擦脸时,都给擦到头发上去了。

  两岁多的小子歪在椅子上, 半睡半醒避了又避, 都没能避开, 委屈扁扁嘴,看着就要哭了。

  “娟子, 你这是咋回事呢?”

  王建国今天喝得有点多,打开水龙头,撩冷水狠狠洗了把脸, 才好了些,他一出灶房就看见这幕,浓眉立即皱紧。

  他两步上前, 抢过毛巾给闺女儿子擦了手脸,摸摸儿子头发,还好没咋湿。随即, 他弯腰将两个孩子抱起, 回房间轻轻放在床上, 扯过棉被盖上。

  刘文娟讪讪跟在后面,“我心里想着事儿,还好柱子没弄湿头发。”

  “想啥呢?”想啥也该照顾好孩子呀。

  说起这个,刘文娟眉心又蹙起,“我这不是想着咱家暖房的事吗?”

  刚才在赵家吃得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愁,两家前后脚来的,人家暖房了她家没有,有这么六七席好酒好菜珠玉在前,她家该咋整呢?

  就算肉菜减半勉强对付,那也得好大一笔,她家家底单薄,拿是拿得出,但也占了积蓄一部分,她舍不得。

  “我还以为你说啥?”

  王建国不以为然,掩上孩子房门到客厅坐下,“富有富请,穷有穷请,也就聚一起图个高兴,有啥好愁的。”

  他是真不愁,家属区也不是每一家都条件好的,条件差的大有人在,人家一样不也是根据自己能力请了,大家高高兴兴的。

  多年战友谁不知道谁,要是硬打肿脸充胖子,人家还得担心你。

  “你把家里整理好了,抽空去自由市场一趟,该咋买咋买,坐后勤车就行了。”

  刘文娟闻言抿了抿唇,穷是穷了,但也不能揭开衣服让人看补丁吧?对比太强烈,她在家属区以后咋抬得起头?

  她不吭声,想法却多少能在脸上看到些,王建国叹了口气,将人拽到椅子上坐着,“那算了,你爱咋弄就咋弄,好不?”

  他语气放软了很多,也是自己老家负累重,委屈媳妇孩子了。

  王建国想了想,安慰道:“今天有个工作岗位分下来了,就在你跟东子媳妇两人选出一个上岗,或许你能选上,到时候多添一份工资,家里就轻松多了。”

  紧接着,王建国将军嫂安排工作的流程解释了一遍,并表明这个工作岗位就两个人竞争,比以前好多了。

  “真的?”

  刘文娟当即又惊又喜,暖房的事情瞬间被抛在脑后,“太好了,太好了!”

  一旦有了工作,家里就能喘口气,也能攒一些积蓄了。

  她高兴地坐不下来,来回踱步几遍,忽又担心问:“这工作干啥的呢?我只会种地能被选上吗?”

  姜宁一看就是优秀的,竞争对手太强大,她心沉了沉,抿心自问,换了自己做雇工的,也爱招对方。

  但这把火一但点起来,就扑不灭了,稍稍一想自己要与工作擦肩而过,她胸口就火烧火燎地疼。

  “这岗位是镇上罐头厂,走过去大半小时到了,听说是质检,工作认真负责就行了,其他要求不高。”这是地方均给部队的,当然不会为难人。

  “至于谁能上岗,这得部队评估。”王建国安慰,“部队一向照顾困难家庭,你机会不比东子媳妇小,你莫慌。”

  “是这样吗?”

  原来部队会更照顾困难家庭吗?那就好!

  可是她人条件比姜宁差太远,真不会减分太多吗?

  刘文娟一时喜一时忧,满腹期盼又唯恐落空,心乱如麻,攒得丈夫的手紧紧的。

  对门赵家本来宽裕,好房子也给拿去,不行的,这份工作自己必须拿下。

  王建国不是不知道媳妇忐忑,但他没办法继续安慰了,毕竟工作一日没落实,谁也不知道安排到哪个头上,拍拍她的手,揉了揉眉心,“我洗澡去了。”

  “行,热水在煤炉上搁着。”刘文娟眼睑微垂想着事,只随口应了一句。

  “呕!”

  不过王建国最终没能洗澡去,他刚站起来,就听见孩子屋里传来一声呕吐声,紧接着,小儿子痛苦的哭喊响起,“哇!阿妈阿爸,我痛,呕!”

  两人大惊失色,赶紧冲进孩子屋里,只见两岁多的小儿子正趴在床沿痛苦呕着,底下一滩秽物,四岁的大闺女在睡梦中也攒着小眉头,看着不大舒服。

  “赶紧的,给孩子穿衣服,上医院去!” 王建国两步上前扶住小儿子,一边抚着背一边拽过小棉袄。

  “哦,哦。”手足无措的刘文娟找到主心骨,赶紧爬上床帮大闺女穿衣,她眼泪也下来了,“这是咋了?!”

  “会不会是赵家的菜不干净?”她孩子虽然瘦弱,但一向皮实,很少病痛,她想来想去只这点问题。

  “胡咧咧啥啊?人家请你家吃顿好的,还请出罪过来了?!”

  王建国怒斥,“孩子年纪小,又少见荤腥,这么一下子大油下去,哪里能行?你这当妈的也不说看着些,由得他俩胡吃海塞!”

  按了按儿子涨鼓鼓的小肚子,他不是医生,但常识还是有的,“赶紧拿上钱,咱去后勤借个车。”

  王建国一手抱一个孩子,匆匆出门往距离最近的后勤车奔去,刘文娟慌慌张张跟上。

  王家一家四口连夜上医院的事,一大早就在家属区传开了,廖小山其实是曹来喜的表弟了,曹来喜一早去给他送些东西,把后勤消息带了回来。

  “说是两个小孩子不舒服,大点的女孩肚子疼,小儿子吐得厉害。”

  大清早菜地是块很热闹的地方,七八个女人翻地摘菜,曹来喜一边拔着萝卜,一边实况转播,“老何连鞋跟都没顾得提上,爬起来就冲出去开车了。”

  “那好了没?”

  “听说没啥大事,不过男孩太小了点,大夫建议最好多观察一夜,王建国一家子还待在医院,没回来。”

  姜宁凑巧也在,她上午有空,就打算弄弄菜地给撒点种子吧,萝卜香芹菠菜之类的,长得好不好无所谓,既随了大流,也好方便凑不上买菜的时候。

  闻言她皱了皱眉,肯定是昨天吃得太油腻,孩子肠胃弱,受不住了。

  那两个瘦瘦弱弱的,看着平时吃得不咋好,这么一下子大油下去,不舒服才是正常。

  这一点姜宁是预料到的,昨天但凡带幼童的嫂子,她都先给提醒了一遍,包括刘文娟,多数人听了在意,但也有不以为然的。

  刘文娟属于后者,她还怕孩子小抢不过来,先给儿子闺女夹满一大碗,才自己低头猛吃。

  姜宁能怎么办?还能硬不给孩子吃吗?

  当然不能,她主人家,适当提醒可以,但追着硬把孩子的碗夺回来,就太过了,只能作罢。

  看吧,果然出事了。

  说实话,虽然两个孩子生病可怜不假,但姜宁还是挺郁闷的,她好好请个客,好酒好菜上,还折腾出这么一桩破事来。

  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边陈桂花撇撇嘴,已经接上话茬了,“多大点孩子,看着平时也不咋吃得上肉,当妈的不给注意些,还给夹满一大碗,这不,回去就病了吧?”

  遇上贪心还没常识的妈,孩子也是倒霉,和几个关系好的郑翠娥心肠软,叹了口气,“大人的毛病,孩子倒遭了罪。”

  不管刘文娟在大家心里是个啥印象,她们对孩子是没有恶感的,一时大家也跟着叹了口气。

  曹来喜拍了拍姜宁的肩膀,安慰道:“该说的你都提前说了,大家都听见,人家硬不听劝,咋样也跟你不沾边,你甭搁在心上哈。”

  “那是当然。”

  姜宁问心无愧,也没用人家犯的错误来谴责自己的毛病。至于刘文娟,她要是敢找上门迁怒,就别怪自己不客气。

  她从来不是软柿子,这里不是老家对方也不是婆家人,她不需要有顾忌。

  不过她没料到的是,刘文娟确实找来了,不过出人意表的是,人家没迁怒不说,还当众检讨了自己的不妥,恳求姜宁原谅。

  姜宁与曹来喜等人花了个把小时,弄好了菜地打道回府,七八个女人一边说话,一边绕过平房区,往家属楼走去。

  走了一段,众人就听见后面有人呼唤,“等一等,姜妹子等一等。”

  姜宁一怔,这是刘文娟的声音。

  她回头一看,确实是刘文娟不假,对方刚从医院回来,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闺女,往大家这边赶。

  郑翠娥忙上前帮忙拉着小女孩,“咋走这么快,小心颠到孩子了。”

  她探头看了眼歪在母亲怀里睡觉的小男孩,见孩子面色如常,松了口气,“孩子没事就好,这么小一点咋折腾得了呐,你该上点心!你家那口子呢?”

  “建国工作去了。”王建国守了一夜孩子,回来时候不早了,他将母子三送到家属区门口,就匆匆回去工作。

  刘文娟一夜没合眼,眼皮子红肿神情疲惫,军嫂们都没坏心肠,哪怕平时有小矛盾,此时也关心了几句孩子。

  “谢嫂子们了,大夫说孩子吃两天药就没事了。”

  刘文娟一一谢过关心两孩子的军嫂们,一脸感激,完事后,她抬头,将视线投在姜宁身上。

  姜宁皱了皱眉,不会是找茬吧?

  她刚也随大流说了两句,但本意是觉得虽亲妈做事不咋地,但孩子不遭罪到底是好事,要是对方想打蛇随棍上,那就找错人了。

  她心念百转,面上不露声息,静观其变,那边刘文娟已经抱着孩子走过来。

  “姜妹子,是我啥事不懂,没能照顾好孩子,你家那么好的日子,我倒折腾出事了。”

  没错,刘文娟是来道歉,态度诚恳,一脸惭愧内疚,让旁边刚皱起眉头,想要开口的曹来喜几个,愣了愣才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刘文娟道完歉,抹了抹眼睛,“也是当爸妈的没用,两孩子出生到现在,吃没吃好穿没穿暖,昨晚见了肉高兴坏了,才给吃坏了肚子。”

  她声音哑哑的,眼眶微红神情黯然,搂着儿子拍了拍,旁边小女孩敏感,挣脱曹来喜,跑过来拽住母亲的裤脚偎依着。

  母子三个穿着半新不旧的粗布棉衣棉布,衣服洗得发白还有补丁,小女孩仰脸看着亲妈,眼睛眨巴眨巴,泛起水意。

  萧瑟的北风中,这么消瘦憔悴的一家三口,看着确实格外可怜。

  曹来喜几个也叹了口气,一码归一码,往日有小矛盾,也不妨碍此刻心生怜悯,确实不容易。

  在这种黯然的气氛下,只有姜宁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

  不对啊?!

  这年头穷人多得很,或者说大家都不富,但没谁会好端端揭自己伤疤的呀!

  最起码刘文娟看着没这个嗜好,姜宁与对方认识时间不长,接触也就那几次,不过根据前后种种,她也能下判断。

  既然这样,那就是有目的,或者有所求的了。

  那么,是什么呢?

  扫了眼面前憔悴无依的母子三个,电光火石间,姜宁灵光一闪,对了,是工作!

  她条件好也另有打算,因此并不在意,但实际上,对于其他军嫂而言,一份月工资三四十块的工作,绝对是顶顶要紧的大事。

  不是说,岗位分配,会对家庭困难的军嫂有所倾斜吗?

  刘文娟都困难成这样,应该会倾斜得更厉害了吧?相反她这个光鲜亮丽手头宽裕的,有无工作影响不大。

  家属区八卦流窜速度之快,姜宁刚刚才见识过,要知道,现在正值分配岗位前的评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