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一条线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2-04-01 09:03      字数:3657
  国中拍了拍伸伸肩膀, “好好干。”

  就走了,人走了,那小女孩还在那里看呢,不动。

  “你叫什么?”

  人看西爱一眼, 不吭声。

  西爱撇嘴, 喊着刘伸伸家里去, “快点的, 我家去了, 外面晒死了。”

  “哪里那么大太阳的,你就娇气。”

  “秋老虎你不晓得。”

  秋老虎, 晒得人头晕眼花的,张德顺坐在那里一抬头, 人脑袋就嗡嗡的, 石板凳上没坐稳,直接就头歪了, 倒在地上去了。

  还没等着去医院,人就没气了。

  西爱在院子里摘葡萄呢,还有一点儿, 她仰着脖子看着伸伸站在凳子上摘, 自己下面端着个盆,扭头一看的时候,葡萄撒了一地。

  “都摘了吃。”

  张德顺看他们摘葡萄, 远远的坐在院子里, 笑眯眯的。

  宋慧萍听着院子里热闹,自己睡觉起来呢,念叨着跟王红叶说,“早上不摘, 现在摘,要我说明天早上摘好吃。”

  “她愿意呢,都好吃,喜欢吃什么都好吃。”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西爱尖叫,门口窗格子的阳光来回的动,乱成一团。

  人到年纪了,该走了。

  宋慧萍哭着说的。

  田叶叶来已经是三天后了,正好赶上出殡。

  大福哭得跟什么一样的,跟小帅站在门边守着棺,田叶叶进门就抱着这两个孩子哭。

  当爷爷的,哪个孩子也不亏欠啊,人平时就是坐在那里喘气儿,家里也有个主心骨,这突兀的人一下子没有了,就是张平也觉得撑不住。

  宋慧萍只擦了擦眼泪,年纪如此大的人了,再也没有放声悲戚的时候了,这一天也想过,心里也有数。

  宝地是早就选好的,入土为安。

  当晚宋慧萍清算家产。

  “我还是跟西爱过,这些年了,看病问医,家用支出,原先是留着西爱养老的,你们兄弟姐妹三个,大福男孩子最省心,结婚就分出去自己有工作,大姐呢,又早早的结婚远嫁的,家里就西爱一个没工作也结婚晚,老头子在的时候就留她在家,多帮衬她一些。”

  西爱早些年的时候,没少让家里操心,也没少花家里的钱,张德顺跟宋慧萍的退休工资别人少补贴,只补贴西爱一个人,总体来说,有点偏心眼。

  但是三个孩子,吃也没少吃,喝也没少喝,别人有的家里都有。

  宋慧萍拿着存折出来,里面攒着不少钱了,“但是西爱家里花钱费心思最多的,每年带我们检查,给买衣服鞋子,住大房子,养老不用你们费一点心思,没有问你们伸手要过一分钱。”

  家里生病住院陪床什么的,都是西爱一个人的,一个人跑,一个人出钱,没有问大哥大姐伸过手。

  “现如今你爷爷不在了,我还不知道活到哪一天,不如把家分了,这是这些年攒下来的存折。”

  “还有房子一套在我们名下的,原先就说好是给西爱的,我们跟着她过,钱呢,一分作四份,别人不给,你们兄妹三人一人拿一份。”

  小宁不要,田叶叶也不要。

  “我们都没要,您留着,这钱您就是不在了,也给西爱,跟谁养老的钱给谁。”

  老太太不愿意,“你们和和气气的多好,我说出去人家都夸,这些年兄妹没有为钱吵过架,红过脸的,只是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事,她养老是我们疼她最多,费心思最多,你们也孝顺,各人孝顺各人的。”

  “这钱呢,该怎么分就怎么分,情分是一回事,规矩是一回事,也不算多,都有孩子的人了,给孩子过年买件新衣裳。”

  西爱不说话,她死着个脸,无动于衷的,钱不能分。

  “您什么时候没了,什么时候再分,甭想的这么早。”

  宋慧萍执意不肯。

  王红叶跟老太太,打从进门开始,就是一个心眼儿的,知道她想的周全,想的多,这钱为什么执意给三个孩子平分呢。

  看着田叶叶,“大姐儿,你嫁的最远,回来的也最少,你在外面最不容易,我们照顾不到你,你婆婆又不明事理多刁钻,难免挑剔你,你拿着你那一份儿,回去告诉她了,你也是有娘家疼,也是娘家一份儿,她得爱护你,珍重你。”

  你如果远嫁,婆家不好处,娘家又看顾不到,千里迢迢来一趟都有所顾忌,那该如何处?

  拿着钱回去,说是均分的家产,就是她婆婆也说不出什么来,也得高看她,也不能随便欺辱她。

  人家娘家重视的姑娘,你凭什么想说就说,凭什么想骂就骂?

  你得爱护她。

  宁宇森张口就不要,那他媳妇呢?

  他媳妇难道就不嘀咕两句。

  做事情,就端平了,不要给人背后说话的机会,让人心服口服的。

  一共八万多块,一个孩子拿两万。

  西爱直接就不要,“你留着买鞋买衣服的吧,我不要。”

  宋慧萍翻白眼,“你就不能给我买,我年纪大了能出门?你外面跑着给我买吧,我就使唤你。”

  她钱,给西爱。

  你看看,这老太太,偏心眼,自己那一份也给西爱了,四万。

  这事情做的,就是小宁老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虽然小宁二婚的,但是真好啊,见过前面老婆给后面老婆生的孩子买衣服的吗?

  没见过吧。

  人家明菊就这么干的,给大福买衣服,就给大福弟弟买。

  她跟西爱学的。

  人呢,一辈子学不完的道理。

  都说老人没了三年运势低,小宁媳妇还戴着孝呢,胳膊上戴着白,鞋面上也是带着白,人家一看就是戴着孝的。

  到单位去人家就问,小宁媳妇就实话实说,“我两个妹妹家里条件也好,我大妹夫在东北好着呢,小妹妹这边你看看,这是今天的报纸呢,今年研究出来的这玉米品种市场上特别好,很有竞争力呢,老人我们也没伺候过一次,爷爷没了,就按规矩均分的。”

  你看这话多敞亮啊。

  人心齐了,外面人才不敢瞧不起你,你要是有个怨言的,给人家外面人听到了,那人家背后就嘀咕,就瞧不起你,看低你家里,议论就多。

  你这样说了,人家就只有佩服的份儿。

  确实是好啊,同事看一眼那报纸,谁能想到人家家里这老小这么棒啊,张平早些年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个单位的,养着那个小的不是很省心,大的

  都工作了,小的在家里多少年不动弹,差点没给他愁死。

  你看现在好了,人家是大器晚成。

  “这个玉米好啊,我们菜市场上有没有,有的也买点尝尝去。”

  玉米品种不断地在改良,以前的玉米品质差,种出来营养价值低,淀粉含量什么的低,口感也差劲,大多数都是喂牲口的。

  西爱这个品种,就拔高了,给人吃的,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竞争力就很顽强。

  很多人抢着要的。

  不声不响的干大事,跟当年调皮捣蛋惊天动地的样子不一样。

  一瞬间,新闻报纸都上了,当地引起很大轰动的。

  小宁媳妇不知道,“我家里有,你要吃给你带点来。”

  “那好,你们家不缺啊。”

  小宁媳妇就美滋滋的,回家去,看大福在打电话呢,“你妈怎么说的?”

  “我妈说冬天不回来了,我姥姥腿不好,在那边过年去了,要我年后去玩呢,弟弟也去,喊着小帅。”

  “弟弟小,不去了,你到时候问问小帅去不去,他妈不一定给去。”

  “我知道。”

  大福就可懂事了,像他爸爸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几个孩子一起,是你给我一口也行,给我两口也行,给我一个也行,我不挑。

  不给我我就问问,能不能给我点。

  小帅就不一样了,这孩子有点像西爱,我喜欢的我就想多要点,你多给我点,我不喜欢的我无所谓。

  这事儿大福就想着了,过年的时候就跟西爱汇报了,“姑姑,我妈喊我们去海南玩儿去,她那边准备好房间了,要带小帅一起去,还有弟弟。”

  他弟弟太小了,家里不给去,他就想着小帅一起去。

  小帅很愿意了,能出去玩,“你带我妈不?”

  伸伸听了就撇脸,“你妈肯定不去,你想去就去。”

  “我不去。”

  西爱才不去呢,她去了看孩子啊,吃饱了撑的。

  小帅卡巴眼,“那我跟大福去。”

  “嗯,可以,行李你俩看着收拾,那边热过夏天,路上穿厚的,到时候送你们去机场,下飞机你妈去接,外面玩注意安全不要乱跑,去哪里要跟你妈说知道吗?”

  大福点点头,“我知道姑姑,那边大得很,不熟悉。”

  “知道就行。”

  西爱笑了笑,一桌子团圆饭,眨眨眼,没看见张德顺,眼睛酸得很。

  谁也不提,只大口吃菜。

  俩孩子年初二就走了,当晚到的。

  结果下飞机没有人接,等了一个小时了,小帅就说了,“给你妈打个电话。”

  “打不通呢。”

  大福心想,肯定有事情耽误了,“咱们再等等,我妈住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啊。”

  小帅想也是,大福妈可有钱了,忙也是正常的,那钱就跟大海一样多,据说。

  是啊,跟大海一样多,谁也没想过泡沫啊。

  没想到泡沫来的这么快。

  明菊给抓了,就是年初二的晚上,她自己没想到这个。

  经济犯罪谁知道呢?

  那边的房子,卖一手二手三手的,今天的地拍下来,明天就价格不一样了,转手再转手,钱就出来了,一个房子卖给五六个人,产权都说不清楚。

  有权有势的,找门路关系拿地,个个都是好手,谁能想到会是泡沫呢。

  前年反腐,谁能想到今年就牵扯出房地产乱象呢。

  都是一条链的,早晚的事情,谁能跑得过谁啊。 w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