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变动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2-04-01 08:58      字数:4342
  王红叶自己就躺在那里想啊, 带孩子睡觉,那孩子饿了就吃奶,转眼就睡着了,大人不是这样的啊, 她起来了, 就不能继续睡觉了, 有点睡不着。

  自己闭着眼睛, 就胡思乱想的, 你说带小孩子这个事情,给张妈不少的, 张妈那多二十块钱啊,白天给带小孩, 还给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的, 干活儿麻溜的很,也是天亮到天黑, 一点不歇着的。

  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最后一大家子吃吃喝喝的,不说是别的, 就光是西爱一个人, 事情就不少,她每天的这个洗漱,还有饭菜, 这些东西就够人忙活的了。

  伸伸的工资呢, 不能再给请一个阿姨了,要是再请一个保姆,那俩人以后怎么过日子了。

  现在大家在一起,吃喝的你说都是家里基本开销的, 就张平的工资是开销的,张平没小孩子啊说实话,他钱攒着也没多大意思,就是给西爱用钱他高兴。

  一点私心都没有的。

  西爱这花钱多,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记挂着,孩子也生了,你以后也得有个出路才行啊,总不能花钱流水一样的,她心里替西爱打算的。

  眯一下眼睛,还是睡不着,直接就起来了,天你说还黑着呢,她先起来给孩子洗尿布了,就是尿布这个东西,西爱碰都没有碰过的,王红叶也不给她碰一下,全部都是她来的,给洗得干干净净的。

  人家孩子尿了来回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了晒晒继续用,她知道西爱干净,是什么时候脏了,马上就去洗出来,太阳底下晒着杀菌的。

  煮稀饭,煮着就是一大锅啊,里面放鸡蛋一起煮着,然后给西爱单独做饭吃。

  里面你就看吧,大早起来做手擀面,手擀面里面放牛肉,然后西红柿,煮出来这是给西爱单独吃的。

  谁起来了,她给谁伺候好好的,板板整整的拿着筷子碗的吃饭。

  然后家里最后一个吃饭的。

  “这个是西爱给的,说是生完小孩给她的,您拿着。”

  “什么啊?”

  “不知道,您看看吧。”

  “我哪里识字儿?”

  王红叶笑了笑,接过来,给张平了,张平吃饭呢,自己拆开来看了,觉得什么玩意儿,打开一看,一下子就笑了。

  这孩子,写遗书呢。

  “什么啊写的?”

  “你闺女写的,真行啊,写个遗书呢,给自己钱分配好的呢,怪有钱的。”

  “什么怪有钱的啊?”

  “你看看,这写着呢,遗产五十万,要是人没了,钱都给我们呢,这伸伸要是以后再婚了,一毛钱没有。”

  给王红叶小声念一遍,看伸伸进屋子就收起来了,不给他看,张平笑眯眯的问,“起来了,吃饭吧,早上起来粥好喝。”

  伸伸点点头,说晚上孩子的事情,“吵着你们睡觉了吧,我晚上起来一趟,觉得也难熬。”

  “没事儿,你以后也别起来了,你妈一个人带就行了,不说是多累的活儿,你们上班好好睡,以后好好孝顺你妈就行了。”

  王红叶对伸伸多好啊,你说给买了汤圆煮的,伸伸就爱吃甜的东西,煮出来一碗大的给伸伸,少一碗的给西爱,然后给张平碗里面,放俩,就是意思意思尝尝味道的。

  张平吃一个,起来,“上班去了,这个你尝尝看,多甜啊,以后可千万不能买这家的了,腻歪的慌。”

  你说再腻歪你不能全吃了,总共就俩,汤圆能多大啊,就是留着的,老婆子尝尝味道看看嘛。

  笑咪咪的出去,小秦在修自行车呢,“大爷,您上班去呢,西爱那信写的什么啊?”

  “能些什么啊,乱七八糟。”

  骑着自行车就走了,心里美啊,人家姑娘养了是白养的,都一口一个赔钱货,说养大在娘家,干活在婆家的。

  你看看他们家姑娘,这遗产虽然不好听,但是你看一件一件的都是给家里考虑好的,那就是跟刘伸伸关系再好,那也没说是无条件的东西都留给伸伸的。

  这姑娘,他就寻思了,做事儿,就不拘泥儿女情长的,大气。

  你看她平时跟伸伸腻腻歪歪的,俩人好的跟什么一样的,但是这样的事情上,看的清清楚楚的。

  这脑子,是真好用啊,张平就没见过他姑娘这样的脑子,女孩子他觉得聪明的本来就少,西爱这么聪明的更少见了。

  不是瞧不起,是他那年头男人外面见识多,女人呢本来就是在家里见识少的,能上学有文化的就更少了,他觉得西爱就跟她妈一样大概,脑子随了爹妈了,天生的人家。

  总而言之,就是看自己家里孩子好啊,觉得全北京都配不上自己家里闺女。

  美滋滋的。

  晚上回家的时候,吃三日酒呢,这边张德顺满族的,人家要洗三的,一家子摆了一桌子,明菊也来了。

  她不打算回来的,晚上忙,有事情要谈的,吃饭局。

  娘家妈就说了,“你就是再忙,应该去的,去了没时间就站站,看一眼打个招呼再去吃饭去,不一定在家里吃饭。”

  小姑子怀孕生孩子也不容易,听小宁说家里看的跟眼珠子一样的,你说你不去你公公婆婆岂不是扎眼珠子一样的。

  明菊就去了,买的布料呢,看小孩就是送点布料什么的,就市场上很平常的那种布料。

  然后去了,看王红叶给抱着,孩子身上穿的戴的,心态马上就不平衡了,那都是孩子,她家小时候那孩子穿的用的什么啊,那西爱现在孩子用什么啊?

  手上一对儿小金镯子,脖子上也带着小金项圈儿。

  王红叶看见她了,就说了,“西爱之前几给买的,说是金银压命的,孩子戴着好,去淘换来的。”

  怕明菊误会了,她家里肯定不偏心眼,不能说是小宁孩子出生没有,这边给西爱孩子买了,要买也是一起买,给补上的。

  但是家里不爱金银首饰,这些东西不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西爱喜欢买花里胡哨的。

  衣服也是这样的,她掏钱。

  去西爱屋子里面,那屋子还是老样子,真的就跟生小孩子之前区别不大,这屋子明菊是很少进来的,她一直想住进来,那是没有那个机会,看着西爱就笑了,“到底不如楼房方便,你现在不方便去公厕,在屋里味道大。”

  只能在屋子里面□□盆呗,不然也不能去公厕啊,还是楼房舒服。

  西爱就说了,“还行吧,毕竟打小就这样。”

  “是啊,最近我那边新开工一个楼盘,想着买一套到时候爸妈跟爷爷奶奶一起住过去方便。”

  这提议很好,明菊觉得自己多好多大方啊,你张西爱不是看不顺眼我,你家里不是觉得做生意跟害人一样的,我现在给你们买房子住行不行,家里老人去住可以,但是你张西爱不行,就这个意思,你要是答应了,那我就当报仇了,当初你张西爱也是这么做的,把我给赶出去的。

  挺阔气的啊,西爱心想,她自己拉了拉被子,下床了,明菊来的时候她不爱搭理,自己盖着被子在床上装死呢,一掀开被子,明菊才看到她衣服穿板板整整的。

  衣服还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真的是好看啊,有的人坐月子,怎么能这么干净这么利索呢,生个孩子就跟喝水一样的,看不出来任何的那种邋遢。

  “行啊,你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愿意去的话嫂子就破费了,不过不愿意的话,嫂子你先买了,过户给家里也行。”

  看把你能的,就跟你真买一样的。

  明菊笑了笑,“行啊,看看再说吧。”

  走了,西爱就撇嘴,“真够人。”

  “你就天天看不顺眼。”

  “我可不就是不顺眼,你倒是买啊,没买在那里说,我能信她?一个就知道买苹果橘子的人,你指望她能给你买房子住,拉倒吧。”

  “天真。”

  指了指伸伸,觉得你是不是傻,还去住明菊的房子,拉倒吧,她能有那个心,也舍不得那个钱。

  西爱第二天才知道,明菊直接走了,压根就没在家里吃饭,她当王红叶没说什么,“忙呗,家里那么多菜吃着,都便宜我大哥了,他一点也没少吃啊。”

  笑呵呵的,转过脸去,就对着伸伸喷了,“真行,来了饭都不吃一口,求着她是不是?”

  “你就跟她过不去。”

  “对,我还就真过不去了,以前也就算了,就昨天晚上,妈做一桌子菜喊回来吃饭,一开始说是在这边吃的,结果说完话就说有急事要走了,就摆脸色的呗。”

  明菊确实摆脸色的,她晚上有饭局,推了打算回家吃饭的,但是她是越想越生气啊,这家里吃什么饭啊,自己借口说有事走了。

  你们一群人这样那样的,故步自封的,她还不伺候了呢。

  晚上跟宁宇森回家就吵翻天了,“我越想越气,你妹妹那个德行我就懒得说了,我现在也不差什么,我说给爸妈买个房子住,我错了吗?瞧不起谁呢,我打从进门到现在,一直是这样子的,欺负我外地的还是欺负我家里人不在这里啊?”

  “还有你辞职的事情,我说多少次了,要你跟你家里商量,你结果呢,都是拖着,你都根本不跟家里人说,宁宇森,你说你这样我们怎么过下去啊?”

  有个词儿在嘴边,想说又咽下去了,不说了,说了就跟开头一样的,以后不吉利了,俩人有裂缝了。

  宁宇森就皱着眉头,“那你突然就说有事儿走了,家里人也不知道你干什么去了,他们也不高兴呢,你老要我说这个辞职的事情,那爸爸就是不同意,我知道他不同意我还要说,那我成什么了,而且我觉得现在工作就挺好的,你下海去赚钱我上班,双保险不也是很好?”

  他是偏向跟张平一样的,上班挺好的,你要去做生意看着明菊天天跑,也不行啊,他干不下去。

  明菊心啊,拔凉拔凉的,“我现在全部钱都进去了,海南那边来了个大投资,说是一起开楼盘到的,做得好的话,我们有内部消息,马上政策就不一样了,要开放了,到时候市场经济根本就是抢钱的,我们要把地产做到全国去。”

  “你眼睁睁看着钱不赚,就看着那三核桃俩枣的,你目光怎么能这么短浅呢。”

  心灰意冷的,人家酒桌上平时谈的是什么啊?

  宁宇森你看到的是什么啊?

  你就看着一点工资,看着你那办公室里面什么时候能当个领导升迁。

  这些她明菊现在全部看不上,她有内部消息,非常可靠,就趁着这一波,真的能赚钱赚疯了。

  她跟西爱都生不起气来,因为没必要,没意思,她看不上张西爱,觉得她懂什么啊,什么也不懂,就知道撒娇生气要别人宠着的米虫呗。

  钱全部都拿进去了,而且她现在想跑银行,想去贷款,想借钱干这个事情,投资越大,回报就越多。

  伸伸现在办公室已经加班加疯了,上面一遍一遍的做调研,考察市场环境,要各种各样的资料跟以往的政策汇总。

  一看就是大行动,他给抽调集中办公去,每天都是跟这些事情打交道,写各种各样的市场考察材料。

  这样的大规模集中办公,他就觉得不太正常的,肯定有新政策。

  国中那边出国去了,干什么去了也没说,伸伸跟他也没联系上。

  国中回来之后,匆匆见了伸伸一面,“我们去国外看看去了,这次去的人很多,我们也学到了1很多东西,主要目的就是取长补短的。”

  哗啦啦的多了也不说,他接触的比伸伸要核心,出于风暴前段的,伸伸属于后台的那种,前期资料整理,后期宣传实施落实,是从他这一步走的。

  但是都得保密,两个人都很沉默,坐在那里,喝了一杯茶,就跟闲聊一样说了说自己的近况,说了跟白说一样的。 w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