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十七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更新:2022-03-02 17:22      字数:4897
  五日后,满朝文武联名请立太妃升任太后,明辉帝满眼感动,直言身为人子,什么都能推辞,就这他无法推却,接到这份奏折,简直让朕“涕泪盈眶”。

  这天沈家人正请了裁缝过来制秋衣,原本沈家人是到了季节才想起要制什么衣服,如今离秋天还早着,这不是有关嬷嬷在么,她就提醒了得早点制秋衣,省的到时候人家裁缝来不及。

  于是裁缝师傅又来了。

  这时候汪远一路跑来,边跑边喊“老爷,夫人,大好的消息啊,娘娘要升太后啦!”

  两个裁缝马上上前恭喜。

  下人们更是喜悦无限,沈大寿只会说好好好。

  沈原笑道“爹,这可是大喜事,上下都赏一个月月例,两位师傅逢着了,也拿两个红封儿去!”

  沈大寿“好好好!”

  沈家上上下下喜气盈腮,还要赶紧准备进宫去贺喜。

  外头的人家具都面面相觑,太后和太妃可不是一个档次的,如今宫里明辉帝还小,太妃娘娘哪怕一家独大,也算不得后宫主子,这一当了太后,那就是宫里的女主人了!

  诰命们还得忙着进宫贺喜,有的还要埋怨自家老爷,为什么不早说,你们男人当差,这种事总比我们知道的早。

  早说个屁,内阁几个大佬,心里还憋着气呢,要是太妃生辰的时候,你们这些安富尊荣的太太奶奶们去贺个寿,大家脸上好看,如今哪有我们如此憋气。

  这可是冤枉这些贵妇人了,往常太妃也没做过寿啊,而且一个太妃,名不正言不顺的,咱们也不好去拜见,去了,得被人嚼舌,说拍马屁呢,宫里但凡有个主位,大家进了宫也能去拜见一下太妃。

  如今这宫里萧条的可以,进宫的名头都没有,如何拜见?

  沈香被先帝临幸后只不过是个采女,后来生了明辉帝也不过是个才人,那时候这母子俩是宫里的小透明,谁在意?

  那时候诰命们就是进进出出见到了,客气的点点头就是给沈才人最大的尊重了。

  世人眼皮子浅的多,后来明辉帝上台,沈香也不过顺势成了太妃,连个太后都不是,小皇帝又没实权,诰命们一时间也没想到沈香今非昔比,也都统统忽略了。

  如今沈香成了太后,小皇帝也一日比一日大,大家终于看到了沈香的价值,于是都忙活了起来。

  对比旁人家的忙碌,何家是愁云惨淡,何少堂的伤是早好了,何家自矜身份,沈家推了一次就再也没有上门,这都半年多了,也没见宫里有任何意见,他们家也放了心。

  谁知道一下子太妃就成了太后,然后明辉帝评何家的话语也流出来了,何家顿时如同浸在冰水里一般。

  何夫人仓惶的去找何侯爷,问他怎么办?

  何侯爷平静的看着妻子“那时我就说了,等少堂好了让他亲去谢罪,你可曾做到?”

  何夫人一噎,那不是看沈家没动静,宫里又没斥责的话,这才没放在心上么,如今“侯爷也给拿个主意!”

  何侯爷道“我们家已经狠狠得罪了皇上和太后,包括沈家。我会上请罪折子,家里的事,你自己看着办。”

  何夫人“……”

  丈夫挥挥手,让下人把何夫人请出了自己的院子。

  何夫人愤愤的回到自己的院子,问侍女“三少爷呢?”

  侍女低头“听三少爷院子里的杜娟说,三少爷出城会友去了。”

  何夫人忍不住锤了一下桌子。

  不同何家的惨淡,沈家一家都涌去了宫里,原本没诰命没召见,平头百姓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宫。

  沈家那是特例,明辉帝早就给了通行牌,连宫门口的侍卫和各处的小黄门都知道只有沈家人才能想进宫就进宫。

  沈家得到消息一点都不早,他们家赶过去的时候宫门外已经都是车马了,可是这些贵妇人只能坐在车里等着,眼睁睁看着沈家被小太监殷勤的迎着,大摇大摆的进了宫。

  有的贵妇人冷哼“毫无礼仪,男子怎么和女子混在一起进宫。”

  沈大寿从来都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进宫的,他们家就没分开过。

  人家太妃就是哥哥想见嫂子想见,连侄儿侄女也想见,所以干嘛分开。

  慈惠宫里也是欢喜一片,宫女太监都笑成了花,沈香正靠在软塌上听嬷嬷说慈恩宫里的布置,“……叫多多搬了牡丹过去,还有娘娘说喜欢莲花,放了好几大缸的碗莲,就是开花得明年……全换了霞影纱,透气轻薄……重新添了金漆银泥,还得晾一晾……”

  接着胡公公就迈着轻快的脚步来禀告“舅老爷一家来给娘娘贺喜呐!”

  沈香就坐了起来“快叫哥哥他们进来!”

  沈家人都不是文化人,还在文盲的门槛上晃荡呢,见了沈香除了恭喜贺喜也没新词,连苦尽甘来都想不出来,就是“恭喜姑姑”,“恭喜娘娘”,“香娘,你总算熬出头了”这些话。

  太后就是爱听,让拿了瓜子点心招待,然后笑道“这点心味道如何?”

  沈原最实诚“姑姑这里的点心就没不好吃的,那瓜子可是哪里的,外头都找不到这么大颗饱满全是肉的。”

  外头的瓜子,再好,那肯定也有瘪子。

  嬷嬷脸上带着笑,心里想,那可不,这瓜子拿上来之前都是挑过的,敢有不好的端上来?

  太后就笑道“那回去就多带些。”

  沈大妮没沈原会说,但是她手巧心实诚,送给太后的是亲自做的抹额等物,都是拿了上好的材料精心做的,太后笑的眼睛都眯了。

  沈家进宫每次都不会空手回去,太后啥都给,但沈家只拿吃喝布匹等物,金银田庄只接了一开始给的,后头再也没要过。

  沈大寿道“香娘,哥哥知道你想要补贴咱们家,可是你嫁人了,是皇家的媳妇,那乡下媳妇回娘家略送些东西就成了,要是搬回娘家多少多少,那是要被人骂的,如今咱们家颇过得,哥哥没本事,可是哥哥绝对不能让你被人骂,皇家虽然不同别家,你给些吃喝哥哥拿着,其他的可是不能要的。”

  沈香和明辉帝说起都要抹眼泪,“皇儿,不是娘老要夸沈家,你听听,可窝不窝心。”

  明辉帝连连点头,对沈家的感官越来越好,他现在是一点都不介意认下这个舅舅了。

  先帝的皇后出身名门,明辉帝一年也只见到嫡母几面,也就远远的磕了头了事,那时候皇后宝座上的那个女人多么的尊贵,自己和母亲连她脚底下的泥都比不得。

  后来一连串的事,这个尊贵的女人夹在母族和皇族中间,同父皇吵了多少架?

  明辉帝还记得先皇后的父亲进宫,见到明辉帝,这个男人都

  没用正眼,略瞟了他一眼就罢。

  再后来这位权倾朝野的侯爷一朝落马,家族荡然无存就不说了,先皇后直接一病没了。

  明辉帝是后来才明白什么叫牵连,先皇后就是被家族给牵连了。所以他对沈家的要求一向就很低,不出丑,不闹事即可。

  出丑也不是那种不懂吃喝穿着的丑,那些人们顶多拿出来说笑,无伤大雅,明辉帝怕的是沈家不懂规矩,然后仗着身份大包大揽,这才是大丑。

  却没想到沈家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人家如同牡丹园里生长的月季,蓬勃旺盛的生长开花,照样吐露芬芳,一点也没觉着自家不类旁人,活的恣意潇洒。

  不仅没出丑,还给自己和母妃锦上添花了。

  沈家人懂分寸,识进退,不贪心,至于那些不合时宜,压根就不值一提,母妃成了太后,沈家马上就是帝都新贵,到时候求上门巴结的不知有多少,只希望沈家能永远保持这份心。

  明辉帝是从深宫冷厉里走出来的人,自然更知道什么叫跟红顶白。

  等到沈家人从宫里回家,门房也已经收了一堆的帖子,太妃变太后,随即就是沈家要有爵位了,那现在不巴结以后想巴结也巴结不上了。

  汪远在一边解释帖子是谁家的,送了什么礼,沈大寿和李氏听的云里雾里,怎么姑奶奶成了太后,自家就来了这么多送礼的?

  沈原道“让汪管事和关嬷嬷帮着整理一下,如今咱们家忙着,看着回礼就行。”

  沈家不会去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可是人家客客气气送了帖子和礼物,那就大大方方接着。

  不过“何侯爷家的帖子不许接!”

  汪管事马上应下,一句反驳的都没有。

  正如大家想的那样,太后正式册封搬进了慈恩宫,沈家承恩公的爵位就下来了,沈大寿甚至得了一个五品散官的官位。

  明辉帝重新赐下长宁街上的一处公府规制的大宅子,沈家又开始准备搬家了。

  这时候蒋先生的妻儿也接了过来,原本府里安置不下的,如今长宁街上那一大片地方,后街那里就能把仆人安置下来。

  还拨给蒋先生一处小院落,正好让他们一家团聚。

  一到新家,沈家人眼睛又直了,原本以为三进的宅子已经是难得的,如今这亭台楼阁,花园池塘,我的妈呀,这神仙也住的了!

  原本还觉得仆人多了,家里有些塞不下,如今这些仆人连一半的院子都顾不过来,家里还得要仆人。

  现在除了沈大郎年纪小,李氏不放心,仍然带在身边,沈原和大妮一人住一个院子了,现在大妮也不是刚来时惶恐不安的小姑娘,独自住一个院子也不憷,妹妹的院子就在隔壁,走过去就是。

  现在给沈家提帖子求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沈家也没大门打开待客,人家还未整理好呢,堪堪过了年,沈家才算忙乱好了松了口气。

  李氏一直感慨,“就跟梦里似的,哪能想到这种日子。”

  夏天能穿着这么轻薄的衣裳,居然还能用到冰,冬天烧的不是柴火是上好木炭,屋子里暖和的穿着单衣就成。

  以前二妮说家里人人都能穿得起皮毛衣裳,李氏还不信,现在光李氏,皮袄皮裙皮毛斗篷都几箱子了。

  沈家也正式开始在帝都崭露头角。

  沈大寿叫沈原过去,琢磨到底自家要去哪些人家赴宴,以前沈家人没人搭理,现在可不同,门房处几乎天天能收到帖子和礼物。

  至于沈原,仆人也都知道,沈家大小事二小姐都能拿主意。

  就是汪管事和关嬷嬷也得说,沈家幸亏有了个二姑娘,虽然自身规矩一样粗陋,但是人家聪明,眼睛利,能一下子抓住重点,有她才有如今被陛下放在心上的沈家。

  要不然沈家一进京就不知道会成为多少人的笑柄,乡下人不懂规矩出了丑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无畏。

  有沈原,沈家人就没犯过一点原则性错误,规矩反倒是小节了。

  把规矩礼仪刻在骨子里,做的事却是男盗女娼见不得人的,那还不如不懂规矩礼仪,却不会犯错的人呢。

  可惜京里有这些见识的人也不多。

  现在沈原看了沈大寿摆在桌上的帖子,一一问了汪远,这些人是什么官职,家中有什么关系牵绊。

  然后对沈大寿道“爹啊,你就这么看,假如这里的人官职大于五品,爵位比你高的,那来了帖子你就去,要是达不到的,可去可不去,端看你高兴。”

  如今这些不过是想着跟风巴结的人,其实用不着理会。

  沈大寿就让汪远挑拣,最后一看,哎呀,一家都不用去了。

  高门大户没一家给沈家帖子的。

  沈大寿也不习惯去别人家做客,反倒松了口气“好了,不用去就太好了。”

  沈原笑了笑“爹要是觉得闷,那就去田庄上看看。”

  一辈子种地的人,离了地一时半会儿还受不了。

  沈大寿果然高兴了“我知道,每天都去的。”

  如今的承恩公府色色都有,花木果树一样不缺,沈家都不是浪费的人,李氏就道“这果树结了果子还能吃,这花可就浪费了。”

  意思是想要把花弄了种菜。

  沈原道“娘,你可是不知道,这花儿朵儿的比种菜赚的还多,你问问关嬷嬷,这花瓣儿弄下来卖不卖的掉?”

  关嬷嬷就解释“哪里都要,这些东西人家胭脂香料坊都收,就是那池塘里也养了鱼虾,种了莲藕,将来自家吃不完,那也是能卖的。”

  沈家只讲实惠,不讲那些虚面子。关嬷嬷一开始是观望,后来是打量,现在已经明白了,沈家就是个普通农户,他们乍然暴富,和帝都豪门的人格格不入。

  但是这家人十分有趣,他们毫不在意外界眼光,有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淡定,一家人关起门来都能热热闹闹的过日子。

  关嬷嬷发现,这样似乎也更只在,她在宫里如履薄冰了三十多年,上头一句话得掂掇半天,如今倒是过上了不用心眼的日子,对待沈家也更尽心了,这家人有良心知道好歹,绝不会让她老来无依。

  所以回答李氏的问题,关嬷嬷也很认真。

  李氏这才高兴,看着每一朵花都像在看铜钱。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0519:50:59~2020-05-0616:39: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t50瓶;飞天雪19瓶;海水、璞霈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