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四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更新:2022-03-02 17:21      字数:4958
  父女俩赶回家已经是晚上了,好在乡间小路走的多,早就习惯,也不需要照明,一到家就看见亲人都在等着。

  李氏道“可算回来了,赶紧吃饭,二妮今儿可累着你没?”

  沈大寿仔细把门关上,笑着道“今儿可多亏二妮,你瞧瞧我们今儿赚了多少!”

  铜钱和银子拿出来,李氏吓的眼珠子瞪圆“你,你这是抢劫了?”几个竹筐和百来个鸡蛋,怎么也卖不到这么多钱。

  沈大寿道“看你说的,都是二妮赚来的,赶紧收起来,给我们爷俩弄吃的!一边吃一边和你说。”

  李氏麻利的把钱收起来,然后亲自做了两碗水铺蛋,还加了糖,同烙饼咸菜一起拿出来,然后一家五口都在一起,三个人看着沈原和沈大寿吃饭,巴巴的等着听他们今天的传奇经历。

  沈原埋头吃饭,让沈大寿讲去。

  水铺蛋一碗里面三个,沈原吃了一个,剩下的推给大妮和沈大郎,大妮摇头“我吃过了。”

  沈大郎吃了一个,剩一个还是推给大妮,沈大寿把自己碗里的推给大女儿,对沈原道“你吃,你姐吃我的。”

  等到沈大寿讲完,李氏惊奇的而看着沈原“没想到你这丫头还有这本事。”又赶紧问丈夫“咱们村里可知道这事?”

  沈大寿摇头“应当不知道,那时候都没几个人了,是吧二妮?”

  沈原点头“是,围着看的也就几个,都不是我们村的!”

  村人知道了李氏就得听上几天酸话,虽然她也不惧怕,到底啰嗦。

  李氏道“那就好!省的叨叨,可这一百来个鸡蛋咋就换来三百文钱的?”

  乡下地方,赶集别的货物少,鸡蛋那都是积攒了很多的,多了价格就上不去,听说城里面一哥鸡蛋最贵能买到四五文,集市上五文买上两个鸡蛋都是贵的了。

  那十两银子算是解了贵人的急,人家赏赐的,那鸡蛋可咋卖的?

  沈原笑了,打着比方说了一通,李氏听的稀里糊涂,沈大郎已经打瞌睡了,大妮和沈大寿倒是听明白了。

  大妮笑道“二妮你就是鬼精!”

  李氏道“哎呀,我也整不明白,只要不是坑蒙拐骗来的就行,天也晚了,快洗洗睡了。”

  大家各自睡下不提,沈原跑了一天,也有点累,上了床不一会儿就睡了。

  李氏倒是和沈大寿不怎么睡得着。

  李氏道“这可真是,咋说呢,一下子就进账这么多,当家的,咱们今年过年不用愁了。”

  沈大寿道“可不是,今年给几个孩子都扯一身新衣裳,你也能做件新袄子,拿棉花絮的厚厚的,过年还得包饺子,今年就大肉的!”

  夫妻俩絮叨了半晚才睡下。

  那辆马车也在城门快关的时候赶到了,管家把马车带去车马行,让人重新修,人家一看就笑了“你们找的人修车,确实实诚,没糊弄你们,这问题是不大,两根连轴换一下就行,明天来拿。”

  管家也就放心的走了。

  沈原在沈家村已经过了大半年,换别的穿越女,估计已经发财致富奔小康了,她还是沈二妮,也就弄来了十两银子加三百文卖鸡蛋的铜钱,平时照样被李氏使唤的团团转。

  之后的赶集沈原也没跟沈大寿去,好运气不会一直有,折腾差价做多了也不行,谁也不是笨蛋。

  沈大寿和李氏说到底也是淳朴的人,没有让女儿次次跟着去当倒爷。毕竟沈家还不算家徒四壁,吃不饱饭。

  一晃眼就快过年了,过年除了自家预备年货,李氏还得回娘家,原本回娘家一般都会把家里孩子都带去,好歹家里省了几个人的饭,只要不是老回娘家打秋风,家中嫂子也不会说什么,顶多背后翻翻白眼。

  李氏倒是想带三个孩子一起,偏偏大妮已经当个大人用了,在家忙活的不得空,想吃饺子,说句实话,得从麦子开始磨起,和面揉面那都是活,加上腌制咸鱼咸菜的活,大妮走了就没人干了。

  沈大寿得去外面弄柴火,整理田地,闲了还要编筐,也是手脚不停的,沈大郎不愿去外婆家“大舅妈有糖也不给我吃,就给柱子哥偷偷吃,我都看见的!”

  这是一个理由,还有一个就是沈大寿买了一大块猪板油,今天家里要炼猪油,这小子想等在一边吃油渣。

  家里现在的伙食不错,李氏娘家也不富裕,不一定有啥好吃的。

  李氏没法,沈原倒是积极“娘,我去!”

  最远就去过集市,然后一直在村子里转悠,能走远些看看也是好的。

  于是李氏打扮了,头发抿的光光的,拿花布包了头,挑了一点点平时舍不得用的面脂擦了头脸,准备好了就带着二女儿出发。

  李氏这回带回娘家的东西不差,猪板油一块,猪肉二斤全是肥膘,还有一包点心,还给扯了能做一身衣服的粗棉布,算得上回娘家的上等礼物了。

  沈原也喜庆的给弄了两条细细的辫子,就是发质偏黄,典型一个黄毛丫头,然后穿了一身花布棉袄。

  沈原在水缸里看了看自己的形象,心里笑的打跌,她没半点排斥,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乡下姑娘,你也不可能编发带珠宝头饰,更不可能绫罗绸缎裹在身上,如今这一身衣服,沈大寿就说了“好看,我闺女就是好看。”

  大妮也有,她放着过年穿,沈大郎的李氏收了,也不能提早给那小子上身,要不准一准滚的看不出颜色来。

  沈原因为要和李氏走亲戚,这才提前上身的。

  这花布扯回来的时候,沈原就瞪大了眼,不过大家都觉得好看,大妮还摸了又摸。

  言归正传,两人出发,李氏挎着篮子。

  赶集都是步行,李氏回娘家当然也是步行,好在不算太远,步行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李氏的老娘生了三个闺女两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李氏是第一个登门的闺女,两个嫂子看见她们就热情的迎了过来“二姑来了,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

  沈原又笑了,这话可是历经千年不变啊,你要真不带东西上门,看看人家背后怎么嚼舌。

  大舅妈就道“哎呀,二妮长的可真好!”

  沈原就笑“大舅妈好,二舅妈好。”

  “哎,好好!”

  大舅妈接过李氏的篮子,偷偷一看,脸上就带了笑,这笑容可比刚才真诚多了。

  李氏去看自己的老娘,李家没分家,老娘在堂屋呢,看见女儿过来也高兴,还伸手摩挲沈原“二妮也来了,来,姥姥给你吃糖。”

  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块半化的麦芽糖,沈原张嘴吃了“谢谢姥姥!”

  “乖!”

  几个人寒暄几句,老太太就说了“你们妯娌还不快去做饭,桔子走了半天,早饿了!”

  两个媳妇自然知道老太太要和女儿说说体己话,也就笑着告辞,老太太瞅一眼女儿带的东西,就道“拿着猪板油,还有猪肉拿去,中午做了,大家也吃点荤腥。”

  两个媳妇更高兴,拿了就走了,顺便把在门口探头探脑的自家孩子带走,跟着老娘去厨房,等下肉出锅还能先吃一块。

  老太太就道“你也是破费,带这么些东西,大寿不说什么?”

  李氏道“说啥,我是带回来孝敬您和爹的,爹呢,大哥二哥我都没看见。”

  老太太道“陈员外家要做席面,请了他们去帮忙,一天也有八十文呢,你今天可见不到。”

  李氏道“那是不巧。”

  老太太又道“见了猪油,我倒是想起来,你要是早两天,还能见着这里的新鲜事呢。”

  沈原和李氏一样感兴趣“啥事啊?”

  乡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事,朝廷的事小老百姓也摸不到,日常沈原也就知道些东家长西家短,现在外婆家的新鲜事就格外吸引人。

  老太太把腿盘好,从炕洞里掏了一包南瓜子,应该是自己家抄的,有点过头,吃着苦香苦香的,还没多少肉。

  接着道“村后头那李老三,你记得吧,他家年前那个五孙女不是掉河里了么,一开始说不行了,后来倒是活过来了,小丫头刚活过来倒没什么,过了大概半个月,非吵着要去城里,这城里咱们乡下人谁没事去啊,老三家被闹的受不得,打了一顿,消停了两日。”

  “原以为好了,这丫头偷了家里的银子钱买了猪油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然后在家里开始鼓捣,弄得乌烟瘴气的,差点没把屋子给烧了,老三那儿媳妇气的又是一顿打,你猜那丫头想干嘛?”

  沈原垂下眼睛,慢慢磕着南瓜子,心想“这估摸着是想做肥皂啊!”

  李氏听的眼睛闪闪亮“干啥,丫头嘴馋了,想吃肉?”

  老太太笑道“就知道你猜不到,那丫头被打的鬼哭狼嚎,后来忍不住,说要做什么香胰子,卖给那些太太小姐,就能赚大钱,没把老三一家给气死。后来这丫头就被看死了,啥都不让她碰,过了没几天,又不消停了,去找陈员外,说是她有能制作啥琉璃的方子,要和人家陈员外合作。”

  李氏扑哧就笑了。

  沈原继续垂眼睛。

  老太太越说越起劲“陈员外倒是好声好气的,把人给老三家送回来,点醒他们,孩子莫不是撞了邪,让家人给看看,老三连夜去十里外叫了神婆来,给这丫头做法术,神婆说那孩子可是被水鬼附体了,让把孩子绑起来,得好好驱邪。”

  “好家伙,那丫头,可真彪啊,破口大骂,说什么封建迷信啊,没有啥子人权啊,谁也不知道人权是啥玩意,神婆说那是妖魔在挣扎,折腾了半天才算完啊,老三家可真是太可怜了!”

  李氏道“那现在呢?”

  老太太道“现在?现在好了,那丫头不闹了,就在家里待着呗,神婆还是有法力的。”

  沈原满心的庆幸,这位要么和她一样,是个任务者,要么单纯就是个穿越者,说实话,这位想的东西,沈原几乎都想过,不过她没敢动,因为无法解释,没想到还真是有人敢提,可惜了,果然被当成了邪祟附体。

  沈原好庆幸自己没犯傻,那次赶集,一来是巧了,二来沈大寿也没替女儿宣扬,以后这种事绝对不能干!

  这时候大舅妈过来叫吃饭,随口道“娘和桔子说什么呢?”

  老太太道“老三家那丫头。”

  大舅妈道“嗨呀,那可真是奇事,我还知道后续呐,驱邪以后那丫头倒是不闹了,有一次恳求老三带她去赶集,眼错不见,这丫头跑到人家盐铺子里,说是她有制盐的新法子,只卖一千两银子,最后老三过来找孩子,还给人家道歉来着。”

  沈原把南瓜子举在嘴边都忘了嗑。

  几个女人跟着一起啧啧啧。

  沈原弱弱道“姥姥,那丫头……多大啊?”

  老太太道“不大,也就八岁上下,倒是和咱们二妮差不多大,还是我们二妮好。”

  沈原“……”呵呵,这位要真是同事,肯定也是刚入职。

  没男人在,待客的菜也还不错,一盆白菜炖肉,当然肉没几块,还有一碗蒜苗炒鸡蛋,一碟子咸鱼。这还是看在李氏带来的东西不错的份上。

  吃了饭李氏就告辞了。

  回到家李氏就把娘家的新鲜事说给沈大寿听,乡下没什么娱乐活动,这些事能让人说上很长一段时间。

  沈原一再提醒自己,千万别露陷,所以她特别老实,天天跟着一群孩子们鬼混,用一双拳头当了孩子王。

  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会休息几天,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有些家里殷实的,也会给几个铜板,今年沈家三个孩子都得了十个铜板。

  沈原让大妮给她收着,有铜板也没地方花,也有挑担的货郎来村里,货郎卖的东西大多是面脂胭脂头花等物,小孩喜欢的零食也有,只要货郎来了,孩子还有大人都会围上去。

  货郎不来,孩子们手里的钱就没地方用。

  小孩子也不淳朴,聚在一起打赌,把人家手里的铜板赢过来,沈原不参与,也不管,反正也就那几个铜板,而且手里有铜板的还不多。

  可村里有个二流子,平时看不见人,过年倒回来了,逮着孩子们骗钱,把沈大郎的十个铜板骗掉了,大郎哭兮兮的回来,大妮还在安慰他,沈原从柴火里挑了一根结实的木材,直接去找二流子。

  事后见到的人说“哎呀,那叫一个惨,赖皮就是想逃都逃不了,嘴里一开始还骂骂咧咧,二妮就照着他的嘴巴抽,一棍子下去一颗牙,最后这小子跪下叫姑奶奶呐,骗的钱都拿出来啦,这混蛋,连孤寡老人的钱也骗,真是活该!”

  沈原把钱都还了,沈大郎破涕为笑,二流子当天就离开了村子。

  村里人看见二妮都客气多了,这丫头太虎了,虽说二流子瘦成一根竹竿,毕竟是成年人,别她打的嗷嗷叫,这丫头惹不起。

  孩子们倒是更喜欢她了,抓到麻雀送她一只,采到野果送她一捧,那些实在弄不到东西的,给她挖了一罐子蚯蚓“……给你家鸡吃。”

  沈原“……”我这是沦落到了何种境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2220:15:14~2020-04-2316:24: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果橙40瓶;那少爷、昵昵30瓶;七舟20瓶;重新198117瓶;韩玲10瓶;小白乖乖、光冢5瓶;雪芒果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