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修)
作者:折秋簪花      更新:2022-09-16 15:51      字数:5620
  胤禛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小胤祯的嘴,压低了声音道:

  “小十四乖,这会儿别说话,四哥回去给你奖励一盘蜜饯!”

  小胤祯顿时眼睛一亮,点头如捣蒜。

  胤禛这才松了一口气,要是二哥是个好男色的,怕是皇阿玛回去会气的想杀人。

  至于那位村长的话……其实也非空穴来风,只不过都是被人以讹传讹,传成这样。

  胤禛依稀记得那时二哥十一岁时发生的事儿了,当时他才只有七岁。

  彼时,二哥因为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总会些子稀罕技巧,譬如口技,草编,唱戏等,性格也分外讨喜,是以二哥总是带在身边随侍。

  但之后二哥在上书房时和兄弟们玩闹时偶然蹦出一句字正腔圆的戏腔。

  当天,整个皇宫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皇阿玛下了狠手,勒令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严查此事,务必找出带坏了太子的罪魁祸首。

  而也因为此,所以二哥在承乾宫小住了几日,胤禛和其也在这期间有了几分兄弟情。

  后来,那个小太监自然被查了出来,皇阿玛直接就让人砍了他,二哥自然不肯,还忤逆了皇阿玛。

  结果,那小太监的命也没有留住。

  胤禛过后想了想,如果自己是二哥,若是碰见个好玩的东西,也不愿意被人轻易毁去的。

  可是……这种事被当成桃色事件穿出来,胤禛就有些想笑。

  太子威胁了胤禛一通后,仔细理了理方才的信息,虽说官府管理向来是民不告,官不究,但是逢大灾方才是官府出力的时候。

  可是今时今日,百姓遭灾,官府置之不理此为一罪。

  方才观那村长之言,官府中人尚有那等强占民女之人,此为二罪。

  而最后……那意图贿赂之罪自然更是逃不了的!

  太子憋了一口气,又朝村长打听:

  “既然如此,那为何没有人上告?”

  村长摇头晃脑:

  “想告,可是俺们平头百姓能见到几个官老爷,怕是连上头老爷的官府大门朝哪边开都不晓得。”

  “那……何不举家搬迁?”

  “哪里都一样,哪里都一样,在这儿若是风调雨顺,交了税,也够一年嚼谷,这样就够了。”

  “江南向来富庶,交了税应该颇有盈余吧?我曾在邸报上看到过皇阿,咳,皇上两年前南巡后已经废除了一部分苛捐杂税,如此税收还很大吗?”

  胤禛轻咳一声,将自己的要求说完后便和太子坐在了一处。

  这件事胤禛虽没有入朝,但却也知道的,因为当初跟去的是大哥。

  大哥那人有些爱显摆,南巡发生的不少事阖宫都知道。

  胤禛还记得大哥当时的原话:

  “皇阿玛去了银库一看,嚯,一片银亮亮的,眼睛都差点没晃掉,米库里的米堆的和山一样高。

  结果皇阿玛直接开口减了半,那可是一半的税收啊!”

  村长摆摆手:

  “皇上老爷开口减的官府倒是不敢违背,可又从别的地方出去喽。

  这田税交多缴三分什么耗,耗羡就不说了,俺们家有六个儿子,儿子又生孙子,每逢交丁赋……”

  村长呲了下牙花子,看着就很肉疼。

  “多子多福,乃是吉兆。”

  太子说着,村长却看着山洞外头摇头:

  “那俺这福气给你?”

  太子一噎,他可还未娶妻呢!

  胤禛也是憋着笑低下了头,但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生出了几分悲怆。

  君舟民水,正是百姓的拱卫才有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可是若有朝一日他们连孩子都不敢要了呢?

  只一想,便觉得后背一凉。

  没多久,山洞里飘起了一股子大米特有的香味,随后便接二连三的响起了“咕嘟咕嘟”咽口水的声音。

  村长将烟锅子在地上磕了两下,哼了一声,站起身朝大锅走去:

  “出息!”

  随后他揭了锅,准备分粥。

  胤禛看了一眼,有些惊讶:

  “那么一袋米,怎么煮这么稀的粥?”

  村长看了胤禛一眼,隔着朦胧的雾气凉凉道:

  “今个吃撑喽,明个喝西北风?”

  胤禛:“……”

  被怼了这么多次,胤禛竟然有些习惯了。

  随后,村长先叫了自己家的人过来盛粥,胤禛本来想说什么,可是看着周围人都没有意见的模样,住了口。

  太子站在他身旁,看着村长的身影,轻声道:

  “这赵家庄的村长,是个好村长。”

  “二哥,何以见得,他方才还屡屡不敬……”

  太子拍了拍胤禛的肩:

  “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你只看到村长让自己家了先吃,可是……这米粒向来是沉到底的。”

  他让自己家的人用米汤混了水饱,将粮食让给了更多的人,他是个尽职的村长。

  胤禛嚅了嚅唇,没有再说什么。

  “哎,刘家大婶子,给你和你孙子的吧?来,您端好喽。”

  “大米哪来的?害,玉娘那姑娘手艺好,人家知道俺们困难特意送的粮食。”

  “瞧您说什么呢,这时候了还分什么嫩的俺的,只要俺们赵家庄的人都好好的就行了!”

  ……

  等了一刻钟,那一锅粥水才被分完,村长给自己用雪在还有余温的锅底擦了擦,雪化成水,他端着那碗带着大米香气的水,一饮而尽。

  “噫,俺看这带米味的水就是香!”

  胤禛抿住了唇,而缩在胤禛怀里的小胤祯看着这一幕,身子一挣也跑到村长身边好奇的看着。

  村长看着小胤祯,清瘦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伢儿,看啥哩?”

  “水,米水好喝吗?”

  小胤祯眼珠子看着大铁锅,满脸都写着想吃。

  村长摇了摇头:

  “没得厚粥好喝,伢儿在家吃粥什么味道,这个,还要差一点。”

  小胤祯有些失望:

  “原来是这样,宝宝最不喜欢喝粥了,这个给你——”

  小胤祯将自己的点心袋全部拿出来给了村长:

  “这个好吃,宝宝给吃。”

  村长一打开,就看到里头白似雪,甜如蜜的糕点,连忙合上:

  “伢儿,这使不得!这,这太贵重了!”

  这点心就是往年年景好的时候,家里过年话二钱银子也买不来的好东西!

  “可是,这个好吃呀!”

  小胤祯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村长,似乎有些疑惑村长为什么不吃好吃的点心。

  胤禛这时候也走过来:

  “既然是我家弟弟送给您的,您留下就是了。”

  村长犹豫了一下,这才收下。

  但随后村长就招手将几个眼巴巴看着的孩子一人分了一小块,看到小胤祯还在看,这才取出来最小的一块,含在口中。

  是的,含,他甚至舍不得咽。

  “噫,皇上老爷吃的也就是这味了!”

  太子/胤禛:“……”

  不得不说,村长他真相了!

  等吃过饭,没多久就响起了一阵阵打呼噜的声音。

  往日在山洞里吃不饱就只能让自己睡着,睡着了就不饿了。

  而现在,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吃饱,众人睡的格外的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方才煮粥燃起的火这会儿已经快要熄灭了。

  最靠近火堆的几个孩子这会儿都已经冷的挤作一团。

  “村长,该加柴了。”

  胤禛低声提醒,村长打了一个哈欠,懒懒的瞥了一眼:

  “加甚?今个的柴火烧完了!”

  “那明明有——”

  胤禛看向不远处堆起来的木枝,看着凌乱不堪,乃是挖出来的树根,这会儿被堆了不少。

  “看甚,今个都烧完了,明个烧俺这把l老骨头?”

  胤禛:“……万一,朝廷派人来赈灾呢?”

  “啧,赈灾赈灾,拿甚赈灾?甭说县城,整个府城的米库怕是都空了!”

  胤禛闻言皱起眉,和太子对视一眼:

  “这话从何说起?”

  村长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

  “说不得,说不得!嫩也甭问,俺要是说了,明个就得咽气。”

  “原来你也有怕的啊。”

  胤禛说着,手指在腰间的络子上转了一圈,使了个激将法。

  “呸!俺怕那不顶龙的!嫩是不知道,这几年俺们这儿有运粮的船开跑喽。

  上个月才有一支船队跑咯,那一船的粮压的船吃水深的呦……嫩说这粮那达来?”

  “上个月,莫不是税粮?”

  胤禛喃喃着,太子却摇头道:

  “按律,秋粮于十二月齐足后择日押送抵京,可是现在尚不足十二月。”

  太子入朝这么些时候,对于基础流程很是了解,是以这么一支押粮船队究竟是作何用处可就有待斟酌了。

  在山洞坐了许久,等外头风停了后,众人终于起身告辞。

  进行前,村长对小胤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没有什么送的,他怕是恨不得什么都给小胤祯。

  即便如此,他也借着油灯的昏暗给小胤祯用干草编了一只小兔子。

  “伢儿,大米粥可好吃咧,嫩多多吃呦——”

  ……

  之后的几日,太子与胤禛在于庆来的指引下以买特产为由走遍了几个村庄。

  但这之后,再没有能比赵家庄情况更好的村子了。

  最惨的一个村子,竟只剩下了十一个人。

  这次的探查过后,胤禛变得格外的沉默:

  “二哥,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

  他们是那样的想要活下来。

  为了活命,草根,树皮,甚至白面土都可以吃下去,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给他们一条生路?

  大雪封山,竟然可笑的给了那些贪官蛀虫抵挡朝廷探查了借口。

  差一点,差一点他们也会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生命因为这场灾祸消失了。

  这些村庄中,赵家庄是过的最好,留存人数最多的。

  原因是整个村子绝大多数的村民都是赵氏一族,村长不单单是村长,更是族长。

  除却每年给官府交税外,他还会号召村民闲暇时候多去挖野菜,野果等,晒成干,放在山洞里当储备粮。

  若是哪年没有灾情,这些野菜野果就是过年节时的添菜。

  可是今年,这成了整个赵家庄的救命稻草。

  田税是早早交上去的,只是今年的田税格外重了些,所以粮食并不大够。

  大家都想着等开春了就好了。

  可是,一场暴雪,压塌了房屋,也压垮了希望。

  粮食短缺,柴火短缺,衣裳短缺,一样一样的大山一眼看不到顶。

  所有人都在等着官府放粮救灾,一天两天,一月过去了,官府仿佛不存在一样。

  他们就像是收税的机器,收过税后便无法启动。

  也是赵家庄村长粗通文墨,知道细水长流,不但省着那些野菜野果,还让村民去搜集所有能吃的东西,取暖的柴火。

  他,从没有让所有人吃饱过,但也没有让更多的人饿死。

  可其他村子就不是这样了,吃完了余粮,就去吃草根,吃树皮,吃一切可以吃的。

  但每一天都有人被饿死,被冻死。

  他们无助非常。

  他们无能为力。

  “二爷,四爷,十四爷,问出来了,合肥县令乃是三日前得庐州知府的令,知晓您们下来赈灾之事!”

  “爷们的行踪他可有透漏?”

  太子淡声问道,梁钰想起合肥县令那副样子,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

  “那孙子想把您们哄回去,好去找庐州知府邀功呢!”

  “庐州知府……”

  这么一看,这庐州知府似乎才是合肥县令的上线。

  太子心中暗道,正要说话,外头传来了何柱儿的急促的声音:

  “爷!庐州知府求见!”

  来的真快!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去求助庐家军!

  “二哥,这怕是来者不善。”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虽是皇子,可是这里天高皇帝远的,真有个万一……

  太子点点头:

  “算算时间,他也该来磕头请安了。不过,他若来,调遣庐州军之事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胤禛因此皱紧了眉头:

  “依二哥这话,莫不是要我们被他牵着鼻子走?!那还赈什么灾?”

  “老四,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是个急性子啊。”

  太子慢吞吞的喝了一口茶水,眼中闪过一道幽光:

  “庐州知府他赶过来无非是他有些事情不知道,一是他不知道皇阿玛有给咱们一道可以调兵的手令,这二嘛……他不知道咱们中多了一个人呢!”

  多了一个人?

  胤禛起初有些疑惑,但随后脑中灵光一闪,他将眼神放到了小胤祯的身上,但随后他说话竟打起了磕巴:

  “二哥,您是说小,小十四?!这怎么能行,小十四他还小呢!您是想让他拿皇阿玛的首领去调兵吗?也不怕人家军营连门都不让他进!”

  “他们敢?!十四弟当初出来的时候,穿的那一身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子阿哥的衣裳,就连身上的玉佩也带着,他们有几个狗胆不信。

  一会儿你与孤同那庐州知府周旋,必要之时我们可以随他一同前往庐州府衙。当务之急,是先稳住他,至于十四弟那边,让梁钰带着他去调兵。”

  “二哥,小十四去太过危险!”

  胤禛还是有些不赞同,太子将茶碗一搁,深深的看了胤禛一眼:

  “老四,你可知道今日之事,非比寻常。这一圈走下来,你还没有看出来,这回的赈灾里面水分大的很吗?

  若是你我手中没有兵力,不说被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日能否全身而退还犹未可知!”

  太子语气并不和缓,胤禛听了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可……”

  “这个时候并不是你妇人之仁的时候,是有十四弟那项本事在,你还怕谁会伤害得了他不成?恐怕若他们知道十四弟的神通,一个个都要将他奉若神明呢!”

  胤禛闻言,仔细想了想小胤祯以前干过的好事,突然莫名赞同起了太子这话。

  真把小胤祯放出去,受罪的是谁可还不一定呢。

  “那,咱们先问问小十四吧。”

  小胤祯对于出去玩从来没有不答应的,更何况这回还是他自个一个人出去玩,两个哥哥也不会在旁边管着他啊!

  至于跟着的梁钰,嘿嘿,小胤祯虽然对于后宫的阶级等级还不是理解,但是他糊弄人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随后他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好鸭!宝宝要去!调兵,帮二哥四哥!”

  胤禛看着小胤祯那副欢欢喜喜的模样,还没离开,他心中便已经升起了老父亲般的不舍。

  “这就走了?四哥跟你说,去了那里一定要乖乖听梁统领的话,不要乱跑,大山里面有熊瞎子,仔细将你逮了去!”

  “要是有危险一定不能慌,大坏蛋都是猪猪变的,只要你不害怕,他就一定会现出原形的。”

  情急之下,胤禛也自个开始胡扯了起来。

  偏偏小胤祯还听得认真极了,太子看着眼前的一幕,总觉得要是把这样的小胤祯放出去,还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