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废物”的假母亲71(完)
作者:草菇老抽      更新:2022-03-02 13:53      字数:4540
  玛丽还好,对得到诺贝尔奖不抱希望的她能够理解诺贝尔奖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大重量级的荣誉。

  贝克勒与皮埃尔同是法兰西人。这一次的诺贝尔奖无论颁给贝克勒还是皮埃尔,法兰西都能再一次证明其学术能力远远超越其他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这种时候,若是因为皮埃尔坚持为她这个妻子继续争取一起提名诺贝尔奖的荣誉,说不定诺贝尔奖的评委会会将皮埃尔从诺贝尔奖提名里除名。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给贝克勒还好,至少法兰西不会失去这个荣誉。但若是评委会用另外的提名者来代替皮埃尔,代替皮埃尔的提名者又是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最终诺贝尔还奖花落别家……这对法兰西来说就无疑是耻辱了。

  此时此刻,即使从首相的嘴里听到要自己理解评委会决定的话,玛丽也不会感到难过。

  感恩法兰西,也感恩将法兰西带入新纪元的女性首相,玛丽并不觉得拿不到诺贝尔奖是多大的委屈。她愿意今后也留在法兰西继续自己的研究。

  皮埃尔不是玛丽,身为一个男人,还是学术上卓有成就的男人,他从未受过玛丽受的这些委屈,也做不到玛丽这么“通情达理”。

  他握紧拳头,刚想为首相解释为什么他认为妻子配得上诺贝尔奖,就听到索菲娅开口道:“是这样的,我听说诺贝尔奖评委会拒绝将玛丽列为提名者,对吗?”

  “啊,呃、是的……”

  皮埃尔下意识地肯定了索菲娅的话:“明明玛丽才是实验的主导者,那些瑞典科学院的家伙们却——”

  索菲娅颔首,已经年近七十岁的她带着端庄的笑容,向玛丽、皮埃尔夫妇表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

  “我们法兰西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曾将保障女性公民能与男性公民获得同样的权益写入了我们的宪法之中。遵循《人权宣言》,法兰西今后仍将推动平等运动,直至将所有的贫穷、饥饿、战争、瘟疫、不平等都消灭殆尽。”

  “法兰西不会容忍它的公民受到歧视,不论这歧视是来自年龄、肤色、出身,还是性别。”

  方才还带着一身慈和,如同祖母般的人物这时候展露出了她作为一国首相的威严。

  在玛丽与皮埃尔的眼里,索菲娅的身影像是会自行发光一般带着璀璨的光晕。

  “如果诺贝尔奖因为玛丽的性别而视她的研究与发现为无物,贬低玛丽的成就拒绝给她提名的机会,那么——”

  “法兰西会回绝诺贝尔奖所有的提名与得奖。”

  随着索菲娅一挥手,她的第一秘书也右手放在胸-前表示领命。

  玛丽呆站在原地,她还没能笑话突如其来的消息,倒是皮埃尔忍不住颤抖着道:“您、您的意思是……要所有法兰西的科学家都拒绝诺贝尔奖吗?”

  索菲娅不甚在意地笑道:“不光是法兰西。与法兰西有所关联的地区、国家都会一同这么做的。”

  玛丽的身体又是一颤。

  首相的意思是以法兰西为首、苏维斯、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普鲁士乃至沙俄都会将诺贝尔奖拒之门外。

  这等于说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顶尖科学家、研究者会参与对诺贝尔奖的抵制。遭到如此多的顶尖科学家、研究者的抵制,诺贝尔奖必然会被大众议论纷纷,在法兰西不公正的诺贝尔奖甚至会遭到女性们的唾弃吧。

  没有科学家、研究者的认同,诺贝尔奖的存在本身也就成了遭人笑话的野鸡。评委会解散是小,整个奖项不复存在都是有可能的。

  看到玛丽的面色,索菲娅立刻明白这位才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儿在担忧些什么。她轻笑起来,拍了拍玛丽的肩膀。

  “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玛丽。法兰西这么做不光是为了你,更是为了过去存在、今后也会诞生的女孩们。”

  玛丽·安娜·拉瓦锡与玛丽·渥斯顿克雷福特生在没有诺贝尔奖的过去,她们无法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荣誉或许是没办法的。但还活着的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与玛丽·雪莉·渥斯顿克雷福特不应该因为她们的性别就被掩埋在历史的阴影里。

  今后十年、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中涌现出的那些出色的女性们,她们更不该变成湮没在历史中的尘埃。

  “就算诺贝尔奖因此消失也不能算是你的错。”

  “毕竟,缺乏正常的学术判断能力,又无法保证公正性与客观性的奖项有什么价值呢?如果诺贝尔奖只是一群人拿来自娱自乐的项目,那就请他们在瑞典的土地上热闹,不要拿出来丢人。”

  “既然试图将诺贝尔奖打造成全世界顶尖人才都会向往的荣誉,那就要经得起人才们的审视与考验。”

  “玛丽,你从来都没有配不上诺贝尔奖。拒绝你的诺贝尔奖才配不上你。”

  举手投足之间给人一种强大的安全感以及可依赖感,索菲娅温和的声音就像清泉,安抚了玛丽与皮埃尔敏-感的神经,也给了两夫妻抬头挺胸的自信。

  在这样的索菲娅面前,玛丽放松了不少,她小声道:“……可是没有了奖金,又没有吸引科研支持的办法,许多研究者都会生活得更加困苦的。巴黎是个很好的地方……可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能够像我一样得到来自巴黎的援助。”

  闻言索菲娅哈哈一笑,她终于明白自己的母亲为何一生都在积极地推进法兰西的工业发展,不断地提升法兰西的生产力,增加法兰西的财政储备。

  “有何不可?!”

  这一刻,索菲娅感觉自己像是被母亲附了体。她能够清晰地洞见母亲眼中的未来。

  她也理解了,是母亲不断地为研究者们创造更好的学术条件,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这个学术天才会走到自己的面前,又将为法兰西的今后指明道路。

  “就让我们在法兰西创立一个国际性的奖项吧!只要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无关地域语言文化与肤色,都能够被授予奖项与奖金,得到继续研究与创造的机会!”

  “这个奖项……是啊,就叫作‘丝卡蕾特特别贡献奖’好了!”

  ——原谅她有私心。她想让世人记住的不光只有科学家、研究者、革新者的-名字,她还想让她的母亲……那位不知来自何处,但用一生的时间改变了法兰西、改变了世界的女性也不被人们忘记。

  ……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科学家。尽管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始终在研究含有强放射性的元素,但由于受到防护服的保护,夫妻俩并未英年早逝。两人与拉瓦锡夫妇一样,度过了极其恩爱又相守相伴的一生。

  全世界对于钋、钡和镭的研究与利用因此加快了数百年的进程。核能在被用作武器以前先成为了一种洁净能源。核武器的诞生则直接避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武器的威慑之下,没有国家愿意冒着地球被炸穿、环境被核辐射污染的危险,去施行对其他国家的武力统治。

  玛丽·渥斯顿克雷福特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女权思想的启蒙者、引领者,更不会知道受到她的影响,全世界觉醒的女性之多会让她数都数不完。

  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早早觉醒的女性们在为自己肉眼可见的同胞们,为活在世界其他角落里的其他女性们奔走,每个女性身上与生俱来的负担都减轻了一点点。

  渥斯顿克雷福特的女儿小玛丽为了与母亲的-名字有所区别,为自己取了“雪莉”这个名字作为中间名。

  印刷在她作品上的她的笔名就是“玛丽·雪莉”。

  玛丽·雪莉不光是科幻小说之祖,她写进科幻小说中的先进思想更是令三百年后的人们都自叹弗如。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还是走在了玛丽·安娜·拉瓦锡的前面。好在他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他的研究不光满足了他个人的兴趣,让他有幸引起安娜的兴趣并让安娜爱上他、嫁给他,他的研究还成为了近代化学的路灯,为后来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玛丽·安娜·拉瓦锡在丈夫去世后写了一本回忆录。回忆录详细地描述了她与丈夫共度的美好时光,分享了他们夫妻科研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奇妙乐趣,让人一看就心中充满温暖。

  在回忆录完成后,安娜像是了却了所有的心愿。她去世时满面含笑,仿佛看到了来接她的丈夫。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三十五岁那年与比她小的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再婚,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只是由于安托瓦内特太忙,她与莫扎特的两个孩子平时都由莫扎特教养。

  尽管孩子们并未表现出政-治方面的天赋与敏-感,但安托瓦内特并不为此遗憾。她作为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活跃了半个世纪,终是将世袭制的奥地利改革为了又一个共和国。

  苏菲·普瑞缇·马里埃尔,法兰西第二任首相。

  她的丈夫爱德华在婚后改姓氏为马里埃尔,并加入了法籍。

  其兄安德森在苏维斯动乱时死于交际花露易丝之手。露易丝杀死安德森后放火烧掉了泰伦斯家在佩福斯庄园的大宅,谢利登·泰伦斯也因此死亡。

  本就毕业于法律系的爱德华在来到法兰西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跛子就成天自苦,闲着被人养。相反,他十分上进。他不光积极地学习了法兰西的新宪法与多门法律,还考取了律师的从业资格。

  十五年的律师生涯让爱德华在奔五的时候获得了官的提名。爱德华也把握住了机会,一跃成为了新晋的法兰西官。

  刚正不阿的官爱德华不仅一直在为妻子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与建言,在成为官后更是积极地帮助妻子推动法律的修订与补充。

  可惜的是官爱德华没能活过六十岁。曾经在苏维斯遭受虐打并被注射各类实验性精神药物的他在五十七岁时去世。

  索菲娅与爱德华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是父母的老来子,在爱德华去世时,这位少女尚未成年。

  曾经叛逆的少女一夕之间长大了许多。她清理了自己身边的关系,不再逃课,并从之前的大学退学,以律师为目标重新考上了巴黎大学司法系。

  梅·丝卡蕾特·马里埃尔,法兰西第一任首相。

  由于她致力于提高女性获得受教育、平等工作、自由穿着、有选举与被选举以及进入军政系统、参与经商与科研的权利,又吸引了多国女性来到法兰西定居成为法兰西公民,本该五年换一次任的首相她以碾压性的票数连任了十一届首相。

  当她以九十岁高龄病逝,法兰西民众主动换上黑色的服饰,每人都手持白色的鲜花或是自制的纸花为她送行。

  那天,香榭丽舍大道上到处都是嘶哑的哭声,白色的花朵堆到将她的棺椁完全覆盖,又从运送她棺椁的军用改装卡车上不断洒下,铺满整条街道。

  同天凌晨,同样超过九十岁的安东尼奥·萨列里被人发现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去世在两人生前共同生活的房间里。

  萨列里与梅终生未婚,梅也并未与他生育孩子。但没有人会怀疑萨列里与梅之间的感情。

  这对伉俪只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道理:即使没有婚姻的束缚,坚定相爱的人也会终身相守在一起。

  梅虽然没有与萨列里生育孩子,但两人膝下并非无子。除了索菲娅,两人还有另外三名养子。萨列里一生教育了数万名学生,其中能够载入史册的就足有几十名之多。

  萨列里一生不曾沦为法兰西首相的陪衬,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教育者永远地活在徒子徒孙们的口中心里。

  他与梅的养子一人成为了核能源的研究者,另一人则成为了医学家,还有一人被萨列里挖掘出了音乐与育人的天赋,成为了下一个孵化诸多名家的教育者。她的音乐据说有“治愈世界”的力量。

  尽管三位养子里的研究者与医学界分别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医学奖,但两人都不觉得自己得到的诺贝尔奖有什么好稀奇的。

  他们更羡慕在丝卡蕾特特别贡献奖中得到了和平勋章的妹妹。两人毕生都在为得到丝卡蕾特特别贡献奖而努力。

  当然,这些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她是一个废物】与她们站在世界之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