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拯救宫斗文里的炮灰姐姐 完结
作者:忍者阿姨      更新:2022-03-02 12:44      字数:5026
  侍卫们护送着慧太妃去了南山行宫避暑。

  李怀柔照旧去了石家住了半个月, 才回了行宫。太后、皇上、皇后不在,行宫里, 慧太妃是老大。主仆俩满行宫溜达,今个儿划船游湖赏花,明儿个湖边垂钓烧烤,玩的乐不思蜀。

  即使身在行宫,可宫里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的传了来。

  贵妃不知什么事触怒了皇上,被皇上禁足宫中。恰在这时,贵妃的父亲永宁侯被人参了一本, 说他阵前通敌。

  皇上下旨,命永宁侯回朝自辩。结果圣旨下达的当日,永宁侯就畏罪自尽,坐实了罪名。

  永宁侯一死,树倒猢狲散,永宁侯立刻成了一盘散沙。

  贵妃得知,披头散发跑到漪澜殿外向皇上陈情, 求皇上还她父亲一个清白。谁知哭嚎声太大,吓着了龙凤胎,龙凤胎当即哇哇大哭起来,当晚就发了高热。

  皇上心疼坏了, 原本三分的怒火此时也添了七分, 命人将贵妃拖回宫中, 若再胡闹, 就不单单是禁足了。

  朝堂之上,随着永宁侯的倒台,参奏永宁侯的折子也多了起来。

  皇上命三司彻查,结果落实了永宁侯的罪名, 夺爵抄家,财产充公,贬为庶人,按例处置了。

  皇上念在和贵妃多年的情分,本没打算牵连贵妃,谁知道,罗嫔忽然出来指证,当初昌嫔小产就是贵妃做的,除此之外,还抖落出不少贵妃的旧事来,其中牵涉不少妃嫔、子嗣,甚至孝元皇后当年的死,贵妃也有嫌疑。

  事涉孝元皇后,是皇上最不能忍的,当即下旨,贵妃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贵妃进入冷宫的当天,就撞墙死了。

  临死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就是荣妃。

  □□妃说她只是念在过去的情谊,给庶人秦氏送些东西。那东西也是侍卫们检查过得,并无问题。

  其实贵妃,不,庶人秦氏的事一出,太后也曾怀疑过荣妃,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是荣妃,秦氏失宠还能说是荣妃的手脚。可永宁侯府的覆灭,可不是荣妃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荣妃母族全亡,朝中无人,不可能!

  至于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是谁,太后也能想到。只能背地里骂几声蠢货!

  苏婉儿其实也很奇怪,事情怎么会这般顺利。她的第一个孩子没了之后,她便知道,永宁侯府不倒,不管贵妃犯了什么错,都不会有事。此次虽找了个错让贵妃禁足,她也没想着一击而中,只想着缓缓图之,总有一天能耗光皇上对贵妃心里的那点情谊。

  谁知道事情会那么巧,这个关头,永宁侯竟然阵前通敌!真的是天助她也!

  至于贵妃的死,很简单,苏婉儿只不过向她透露了她为何这些年没有身孕的原因罢了。

  贵妃这个人虽然恶毒,可她对皇上却是一片真心。只可惜,贵妃和她一样,真心被辜负,被利用,她们的真心只不过是个笑话。

  贵妃那般骄傲的女子,如何能接受这个事实,只能一头撞死了。

  得知贵妃死讯的时候,慧太妃正和李怀柔在月下赏花喝酒,听了这个消息,慧太妃笑了,“知道了,下去吧!”

  “记得贵妃才入宫的时候,也是个如春花般明媚的女子,可惜啊,所遇非人。”慧太妃感慨道。

  “这话不对,太妃当初也是一样的情况,可太妃就不像贵妃,太妃依旧是自己。可见,这个和环境啊、所遇非人啥的没关系,关键还是看这个人!”李怀柔说道。

  慧太妃听了这话,有些得意,“你说的很对!”她当然比贵妃聪慧一百倍,瞧瞧她过得是什么日子,贵妃过得是什么日子。不是她自夸,阖宫上下汲汲营营勾心斗角,哪个过得有她快活!

  “来,喝一杯!”李怀柔举杯道。

  慧太妃笑着碰杯,然后爽快的一饮而尽。

  方嬷嬷见夜里风大,回去取披风了。不过一会子没来,就看到两个醉鬼,指着月亮正在争辩,一个说月亮像蛋黄,一个说像镜子,看到自己后,一左一右拽着自己的胳膊让自己评理。

  方嬷嬷很想仰天长啸,但只能耐住性子,和宫人们一起,把两个醉鬼各自拖回去,洗漱更衣。

  这一天天的,净出些幺蛾子。

  眼看快入秋了,慧太妃在南山行宫住的挺好,不想回去。宫里竟然也没人来催。

  后来才知道,皇上竟然动了废后的心思,更为此和太后起了争执。慧太妃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太后吃瘪,赶紧命人打听。

  原来三公主嫉妒龙凤胎受宠,竟然在看望龙凤胎的时候,暗中下手,掐了弟弟妹妹一把。龙凤胎疼的哇哇大哭,谁知道皇上进来了,看了个正着。那会子三公主的手还在龙凤胎身上。

  皇上最是疼爱龙凤胎,见状心疼坏了,解开衣服一看,被掐的地方都青了,可见三公主力气多大。

  皇上当场大怒,打了三公主一个耳光,又呵斥了一番。

  三公主从未受过这般委屈,又羞又恼,掉头就跑。皇上见她这般不知礼数更是生气,很是呵斥了皇后一番,认为是皇后没将三公主教好。

  皇后心疼女儿,气急之下还口,说什么嫡庶尊卑皇上偏心之类的话。皇上大怒,争吵之间,皇后的手无意识的从皇上的脸上划过,结果皇上的脸被抓破。

  皇上捂着脸,拂袖而去,坚决要废后。

  太后虽然知道是三公主不对,但也只认为是三公主身边的人教坏了三公主,打发了就是,三公主还小不懂事。

  至于皇后,无心之失而已,如何就废后这么严重了。

  皇上执意废后,和太后争执不休。

  太后迁怒荣妃,认为是荣妃挑唆的。

  荣妃也不辩解,只跪在太后宫门前请罪。太后避而不见,荣妃就一直跪在那。直到龙凤胎因为见不到母亲啼哭不已,乳母嬷嬷们安抚不了,惊动了皇上,皇上才知道荣妃已经在太后宫门前跪了两个时辰。

  荣妃跪了两个时辰,膝盖都肿了,站不起来。

  皇上直接抱走了荣妃。

  第二日,皇上直接下旨废后,晋荣妃为贵妃,摄六宫事。

  太后见皇上先斩后奏,直接气病了。

  皇上趁这个机会,直接拿走了凤印,将废后迁居蕉庐馆。废后一事就此尘埃落定。

  蕉庐馆是先帝太妃们晚年居住的地方,和冷宫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太后得知消息后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将三公主接到自己宫里。三公主因为废后的事,性情也不复以往的开朗,变得有些阴郁。太后忧心不已。

  慧太妃由衷的感慨,“苏氏好手段啊!”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李怀柔也跟着点头,“古来成大事者都是这样。”武则天为除皇后狠心掐死了亲女,没想到苏氏也不遑多让啊!

  “说来也怪太后自己,安稳日子过久了,松懈了,以致今日无人可用。”慧太妃摇摇头笑道。以太后年轻时的心计,如何会落入这般田地?前朝无可用之人倒也罢了,连对后宫的掌控力都没了。太自大了吧!真以为成了太后就高枕无忧了?你看,报应来了吧!

  “太妃,咱还回去吗?要是回去的话,我就去我姐家住几天。”慧太妃还在想苏氏的事,李怀柔忽然问道。

  “回去干啥,回去说不定又要听太后唠叨。反正没人催,咱就继续在南山住着。”慧太妃回过神来说道。

  李怀柔哦了一声,不急着回去就好,多玩几天再说。

  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也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以后宫无主为由,觉醒立贵妃为后。太后当然不同意,可皇上却鬼迷心窍,怎么劝不听。母子俩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太后劝不动儿子,只能将怒火发泄在贵妃身上。借着生病为由,让贵妃侍疾,其实就是给贵妃立规矩。

  贵妃也不分辨,逆来顺受。

  当然,往往贵妃立规矩没多久,龙凤胎看不到母亲就会哭,乳母们安抚不好,就会惊动皇上,皇上就会来带走贵妃,太后就更加生气。

  如此循环往复,每天都如此。

  太后每天受气,病的更重了。再加上废后在蕉庐馆一病不起,太后又添焦虑。满心愁绪无人倾诉,想起了慧太妃。

  皇上那边,也在苏婉儿的提醒下,想起了慧太妃还在南山行宫,想着立后大典慧太妃必要出席才行。于是命人请太妃回宫。

  李怀柔什么都来不及说,只匆匆给李怀兰送了个口信,就被塞上了回宫的马车。

  慧太妃避开她的视线,“你别看我,不是我说话不算话啊,是他们请我回去的。”

  李怀柔哀嚎一声,“我还打算回去前去我姐家住几天,和明华灿华好好玩玩呢!”

  “行了行了,以后还有机会的啊。明年咱们还来。”慧太妃安慰道。

  李怀柔的人生宗旨就是及时行乐,很快就将这些不开心抛在脑后,她琢磨了一会,眼前一亮,“太妃,明年咱们来的时候,在池子里圈块地方,咱们游水吧!”

  慧太妃有些心动,倒也不是不可以。“行,到时候再说。”

  方嬷嬷坐在旁边,只能假装自己是个聋子哑巴,什么也听不到。通常这主仆俩的异想天开,最后都是她来收场。

  可没等方嬷嬷松口气,慧太妃和李怀柔已经一左一右的缠了上来,“嬷嬷!”

  方嬷嬷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知道了知道了!”

  慧太妃和李怀柔见方嬷嬷答应了,笑嘻嘻的松开手,继续吃点心聊天去了。

  回宫后,慧太妃再次成了太后的心情垃圾站,“整天听她抱怨,搞得我的心情都要抑郁了。她居然还想着让我去劝皇上不要立后。皇上立谁为后,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干嘛要趟这趟浑水!”

  慧太妃一回来就抱怨道,方嬷嬷赶紧上前安慰。李怀柔在旁边嘻嘻哈哈。

  殿外,苏婉儿止住脚步,“回吧,太妃此时应是不方便。”

  会心点点头,扶着苏婉儿回去了。

  苏婉儿坐上轿辇,面带微笑,这宫里,再没有比太妃更通透之人了。通透之人,才能活着这么自在。这宫里,被拘束的女子太多了,难得有个自在之人。她虽羡慕,但也想护好这份自在。

  在太后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苏婉儿还是成了皇后,她的儿子有了嫡出的身份,在三个月后,立为太子。

  苏婉儿成了皇后之后,十分贤良淑德,她还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掘了不少色艺双绝的美人,将皇上的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皇上满意之余,不止一次当众夸奖皇后贤德。

  对后宫嫔妃来说,苏皇后显然比废后贤德多了,她不仅不拦着她们侍寝,也不拦着她们怀孕生子。当然,前提是你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

  苏婉儿成为皇后两年,皇上添了三个皇子五个公主。

  皇后贤德之名,后宫皆知。

  迁居蕉庐馆的废后听闻后,又气又怒,没多久就病故了。

  三公主听闻母亲亡故,伤心不已。

  一月后,苏皇后吃了太后赐的马蹄羹后忽然口吐鲜血,太医抢救之后,性命无虞,可腹中孩子却没了。

  皇上大怒,一查才知道,太后根本没有给皇后赐羹,是三公主假传太后旨意。而三公主却没了踪影。

  最后在蕉庐馆找到了悬梁的三公主。

  太后得知噩耗,一口气上不来,跟着三公主去了。

  慧太妃听闻这个消息,伤心的晚上多用了半碗饭。

  太后薨了之后,慧太妃就是宫里辈分最高的长辈了。新年伊始,皇上给慧太妃上了尊号,孝慧贵太妃。

  开了春,新出炉的孝慧贵太妃提出要去南山行宫长居。

  皇上本不想答应,在苏皇后的劝说下答应了。只是贵太妃的一应待遇仍旧是最好的。

  太妃和李怀柔在南山行宫长居的第二年,德妃忽然告发,说曾亲眼目睹皇后和齐王私会。

  皇上和齐王密谈之后,齐王为了保全苏婉儿,直说自己对皇后有不臣之心,将所有罪责拦在身上,喝下了毒酒身亡。

  据说齐王死的尤其痛苦,不是立时毒发身亡,而是整整被痛苦折磨了三四个时辰才死掉。下人整理齐王尸身的时候,发现齐王的双手血肉模糊,地上全是血手印,那场面惨痛异常。

  齐王死后,尸骨不知被埋何处。有人说是被挫骨扬灰了。

  李怀柔听到这事后,高兴的喝了一壶酒,然后对着月亮唱了一晚上的月亮之上,第二天醒来说不出话。被太妃笑了整整一个月。

  李怀柔再次回到皇宫,是皇上驾崩,新帝登基。

  太妃已经成了孝慧太贵太妃,李怀柔说这称呼好拗口,太妃自己也这么觉得。参加完新帝的登基大典,太贵太妃就和苏太后辞行。

  苏太后笑了,亲自命人护送太贵太妃去行宫。

  从那以后,李怀柔就再也没回宫。她一直陪着太贵太妃,她先后送走了方嬷嬷,太贵太妃,姐姐,姐夫。

  李怀柔死的时候,外甥外甥女,甥孙甥孙女们跪了一地。

  李怀柔觉得自己这一生,没什么遗憾的,含笑闭上了双眼。

  作者有话要说:我妈最近迷上了短途旅行,说是旅行,其实就是当地的一些小企业和旅行团勾结在一起,带你逛两个景点,然后就卖东西。去的都是一些我妈这个年纪的人,钱不贵,大概一两百,然后还免费给你送鸡鸭鹅之类的东西,中午还包一顿饭。吃完饭就开会洗脑,让你们买东西。我妈前前后后去了三次,花了大概五六百,买了酒,锅,刀具,牙膏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决定不去了,因为知道这里面的套路了,最重要的是这几次去送的东西卖相不好,带鱼太小,鸭蛋碎了一半,水果啥的也都是烂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