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章 力挽狂澜!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59      字数:2248
  当地面测控站和这颗卫星自身搭载的系统确定都确定这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成功进入了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航天中心里面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下午的时候,周晓东跟欧阳杰一同抵达了西川航天发射中心。

  周晓东在跟满眼血丝的航天中心负责人李炳福握手的时候开口说道:“李主任,辛苦了。”

  这次发射失利带给发射中心和这枚火箭设计研制团队相当大的压力,周晓东这次过来也不是来追究这边责任的。

  “部长,这次发射失利我们航天科技集团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射失利具体的原因我们正在查找。”

  航天科技集团方面的负责人此时向周晓东开口说道。

  周晓东点点头,并没有在这个上面多说什么。

  他在跟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中心这边的负责人进行谈话的时候,欧阳杰则是将负责火箭设计的总设计师叫到一边皱着眉头说道:“怎么搞的嘛?这款火箭关系到众多实验卫星项目的成功,之前还进行了首飞试验,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问题出在第三级氢氧发动机系统上面,我们正在分析故障原因出现在哪里……”

  周晓东在不如航天发射中心大厅后通过大屏幕见到自家的那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此时还在不断地工作,正在为卫星进行加速。

  “我们那套碘离子源推进系统工作还正常?”

  周晓东对宋永旭等人问道。

  “周先生,目前这套推进器系统工作一切正常。”

  宋永旭开口说道:“这套推进系统已经持续工作十四个小时,只消耗了两公斤不到的推进剂。”

  宋永旭等人对于这套碘离子源推进系统这次如此惊人的表现那是大为震撼的。

  玄思航天科技公司设计研制的这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搭载了几百公斤的碘离子源推进剂,而这套推进系统的主发动机真空推力又大,一次开机工作就能达到很长时间,自然将这颗两吨多的卫星在太空环境中越推越快!

  虽然国内也有为大吨位卫星研制的这种进五百牛真空推力的化学火箭发动机,可是工作一次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燃料。

  这次玄思航天科技自己研制的这种碘离子源推进系统持续工作不到十个小时时间就将卫星给送到了地球同步轨道,现在这套发动机系统还在持续地工作,预计到明天就能将卫星给送到预定的静止轨道上。

  虽然这种以离子推进器系统为主的产品技术在国外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六年前欧巴罗地区的一颗大型卫星就搭载用上了,并且因为二级火箭发动机工作异常,卫星没有达到地球同步预定轨道,目前这颗卫星靠着那套真空推力非常小的离子推进器还在进行轨道爬升,六年多的时间还没有进入到预定的轨道。

  不过玄思航天科技自己研制的这套新型大推力碘离子源推进器推力是百倍以上,自然将这个变轨爬升的时间缩到了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面。

  天快黑的时候,许环山等人赶了过来。

  “领导,现在我们这颗卫星自己的离子推进器系统还在持续工作,到明天晚上的时候可以进入预定的静止轨道,这次火箭发射失利对我们既定的试验测试工作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周晓东开口对许环山说道。

  “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就好。”

  许环山点点头,开口说道:“这次如果不是你们研制的这套离子推进器力挽狂澜,这次的发射任务就难说了。”

  他在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玄思航天科技这次动用了卫星上的这套大推力离子推进器系统自己进行变轨爬升,此时听到这颗卫星能够在不到三天时间里面能够进入预定的轨道,心中还是大为惊诧的。

  晚上的时候,许环山在航天中心这里召开了会议问起了这枚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出问题的原因。

  这套新型的氢氧发动机四年前开始研制的,采用了这种闭式膨胀循环的燃料循环方式,这种技术路线相比较于于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技术路线可以做到燃料几乎完全利用,另外采用火炬点火的方式取消了这种火药启动器,可以实现多次点火和推力的平稳爬升,比冲时间和推力比之前的旧型号发动机都有了提升。

  这种新的技术路线可以让氢氧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时候还有更好的性能,但是恰恰就出问题了。

  面对着许环山的询问,负责火箭整体设计的龙总师此时嘶哑着嗓子开口说道:“通过我们对当时火箭穿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布置在燃料贮箱内部的传感器过早地报告燃料耗尽的信息,导致发动机提前进行了关闭二十四秒,我们初步判断是传感器出现了故障。”

  “这种新型的氢氧发动机从现在起马上进行全面地排查,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将所有潜在的故障全都找出来,在确保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发射测试。”

  许环山铿锵有力地说道。

  火箭上的传感器种类非常多,不过这些传感器出现故障后火箭发动机系统并不具备根据其他传感器来实时判断火箭状态实行智能纠错的能力。

  玄思航天科技公司在自身卫星产品上的传感器是这种数字智能化传感器,都是自己设计开发的,就算是其中一颗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也能够自行纠错校正,所以设计开发出来的卫星产品这些年都没有出现问题。

  周晓东过来后也听取了火箭设计研发生产团队进行故障分析的内容,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指手画脚,只是提议航天科技集团方面在传感器这一块进行技术升级,发展数字化智能传感器产品技术。

  “领导,我们国内航天任务安排非常紧密,每个任务节点都卡的非常紧,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火箭研制生产模式的话很容易出问题,能够在所有环节引入数字智能化技术的话才能满足各种航天任务。”

  欧阳杰此时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