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章 智能驾驶座舱!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58      字数:2277
  “玄思科技集团旗下的所有工厂现在正在努力地往数字智能化方面转型,这个过程其实对集团公司内部也是造成了很大的挑战,现在更多的精力是对内部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重新进行学习培训和考核认证,主要是国内高校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数量不够。”

  周晓东开口说道。

  “现在中华商用飞机集团公司正在打造的这条数字柔性智能总装生产线动用了玄思科技集团两万多名智能技术领域的的工程师技术团队花了几年时间设计建造的,这还只是我们国内制造产业的很小一部分,要想推动我们国内整体制造业向数字智能化转型预计需要数十万甚至更多这样的人工智能工程师。”

  周晓东对韩光照和田宗乾开口说道:“要是我们国家能达到一年能培养出数万名这样的硕士生和几千名的博士生基本上就不用发愁了。”

  “目前国内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玄思科技集团内部,这种人工智能工程师岗位是你们搞出来的,”韩光照看着周晓东问道:“如果我们国家在制造业方面全面转向数字智能化,你预估一下国内需要多少这方的人才?”

  “这样的高薪职业今后肯定是一直处于供应不去的状态,粗略估计的话,我们国内今后至少需要数百万这方面的技术人才。”

  “数百万?”

  韩光照听到这话后也是吃了一惊。

  “我们对此进行过预测分析,预估需要五百万左右。”

  “现在国内全国一年培养出来的硕士生数量还不到四十万,总不可能让所有的硕士生都去学人工智能技术。”

  田宗乾开口说道。

  “通过玄思科技集团差不多七八年的努力,我们国内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进行基础理论算法方面进行探索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数量加起来达到了四千多名,这些都是世界顶尖的人才,研究的内容比亚米利加国领先了至少六七年以上,在前沿探索这一块我是不担心的。”

  周晓东开口说道:“要想让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还得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工程师,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硬件和软件系统架构搭好了,开发工具软件也弄出了,明年我会让玄思科技集团对工具软件开源,这个学习难度并不是很大,可以在国内高校大面积进行推广学习接触。”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国内高校理工科学生占了多数,只要我们提供给高校的工具软件和教材一直都是最前沿和紧贴产业需要的内容,那么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整体水平下限就不会太差。”

  周晓东开口说道:“另外国内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进行对这套工具软件里面的优化改进。”

  说到这里,他笑着说道:“我是非常希望能看到国内能涌现出更多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数学家出来,在算法上有更多的创新突破。”

  “像你这样天才中的天才是要靠运气的,你的出现刚好接上了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这是我们国家的幸事。”

  “我可不敢跟这些老前辈科学家比。”

  周晓东连连摇手说道。

  “你也不必过谦。”

  韩光照笑着说道:“你能在不到十年时间里面将国内的半导体芯片和通信信息技术产业带到如今的程度那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现在更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这种先进的技术用到了飞机设计研制生产当中,国家给你最高的荣誉也是应该的。”

  “领导,这些荣誉国家还是给国内这些不同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们吧。”

  周晓东开口说道:“现在国内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很功利主义,社会上谁最有钱,谁最成功,就是大家学习的对象,国内这些科研单位默默做出各种贡献的科学家们才是值得被歌颂的。”

  “玄思科技集团内部的科学家虽然辛苦,不过集团公司还是能为他们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给以丰厚的待遇,玄思科技集团方面有意宣传这些就是尽量扭转国内这种不良的风气,让国内民众知道自己孩子搞技术研发也是能获得非常不错的收入,现在这方面的宣传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嗯,你能这么想这么做是非常难得的。”

  韩光照嘉许地看着周晓东说道。

  他原本是想给周晓东更多奖励的,但是见到周晓东是发自内心地不想要这些奖励,而是希望能将这些奖励给国内这些科研单位的科学家们,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

  下午的时候,韩光照在中华商用飞机集团这边的研发大楼里面视察参观了凤凰支线客机和鲲鹏客机的智能驾驶座舱系统装置。

  这两套智能驾驶座舱装置是玄思航空科技公司之前研制Y8D电子战飞机驾驶舱的升级版,主要是用来验证测试模拟飞控系统方面的各种功能技术,另外一个也是用来进行飞行模拟。

  此时这套凤凰支线客机的智能驾驶舱装置由一套巨大液压支撑系统顶起来,韩光照跟田宗乾顺着梯子进入这个智能驾驶舱里面。

  “啊,这个驾驶舱跟之前的Y8D电子战飞机驾驶舱相比又变得更加简洁许多了。”

  韩光照在看到驾驶舱里面的这些布局设计后开口说道。

  “其实这些年我们在无人机产品上面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验证测试,完全可以做到让客机产品自动起飞和降落和盲降,让客机这种驾驶舱更加简单的,不过限于现在国际上的规则,我们的设计团队想尽办法对一些不会影响飞行安全的功能模块再次进行了智能化集成设计,将相当多平时不需要控制的断路器开关更换成了固态电路控制开关,集成的这些开关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套自检告警和分析系统,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便携式维修控制显示器进行控制读取。”

  周晓东开口说道:“我们在智能驾驶座舱方面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让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就能获得飞机以及周围环境信息,不会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