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章 心悦诚服!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51      字数:2282
  在此之前,米国国内一家公司研制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加工精度也可以做到亚纳米级别,不过这种设备是绝不会向华国出口的。

  玄思科技集团这边差不多是花了四年多的时间让自身这种超高精密抛光加工设备在内部开始运用,现在正式地向国内这些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始提供。

  国内外这些光电科技企业之前用的是单点金刚石车床这些设备进行加工,可以达到纳米级,但是加工完后光学元件上面有这种波纹,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降低器件的性能。

  玄思科技集团研制的这种加工设备加工出来的光学器件就没有了这种波纹,研发出来这些光电设备技术性能相当好。

  现在玄思科技集团和中华拓西巴精机开始量产这种超高精密的机床向国内企业提供,所有设计细节都炉火纯青,这当中也有拓西巴精机多年来工程技术人员数十年来日积月累的结果在里面。

  拓西巴精机被霓虹国以及米国和欧洲机床企业背地里直骂娘,不过中华拓西巴精机现在设计开发生产的设备全都是在华国国内完成的,而且背靠着玄思科技集团的渠道网络产品出货量特别大。

  晚上的时候,周晓东跟纲川正本谈起了米国方面前段时间派出调查组对拓西巴集团和拓西巴精机株式会社进行调查的事情。

  “纲川先生,拓西巴集团如果被米国方面再次制裁的话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拓西巴集团跟玄思科技集团之间的各种合作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往来,不存在违禁行为。”

  纲川正本开口说道:“所以我们对于米国方面这次的调查并不是很担心。”

  现在玄思科技集团在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已经是做得相当好了,并且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一块一点不输米国,自己能设计开发制造CPU和图形处理器等非常关键的处理器芯片,甚至在这些处理器芯片方面比尔英特等芯片大厂技术还要强悍,尤其是在图形处理器芯片这个产品技术和细分市场极为强势,其他图形处理器芯片企业根本打不过玄思科技集团,而且众多的游戏软件厂商也离不开玄思科技集团在这些方面的产品技术支持。

  眼前这位周先生是华国军政要员,华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更多是他在幕后运作,现在已经在华国国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并且从国家层面大力扶持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和芯片设备、原料等技术企业,投入力度非常大。

  而且玄思科技集团自身在这些技术领域投入的研发力度更大,旗下的投资公司几年时间里面在国内投资了一大批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科技企业,现在这些企业研发的各种半导体设备已经开始进入到玄思科技集团旗下晶圆厂生产线里面进行各种测试认证。

  玄思科技集团自身能够设计研发技术性能先进光刻机这种关键中的关键设备,芯片制造前后道检测设备也能自己设计开发,另外一直大力扶植的华微半导体科技公司能够提供技术性能非常好的刻蚀机设备,又在国内投资了一大批半导体设备企业,将华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都补全了。

  虽然目前玄思科技集团投资的一些企业研发的设备在技术性能上还赶不上这些老牌企业,但是玄思科技集团非常愿意给这些企业研制的设备在试验生产线里面进行各种测试验证,并且提供技术支持让这些企业继续对设备进行改进优化。

  让纲川正本非常佩服的是玄思科技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辛苦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给了这些企业,并且收缩自己的产品业务,将研发力量集中在了光刻机设备和检测仪器设备方面,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芯片设计开发制造方面。

  像玄思科技集团如此大规模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还能拥有这种克制能力是极为难得的,如果换成是其他的企业是恨不得将一个行业其他玩家全都搞死,然后自己垄断这个行业。

  玄思科技集团之前在半导体这个行业里面似乎什么都要插一脚,让许多国外半导体设备产商可以说是很痛恨的,不过现在玄思科技集团陆续退出这些设备行业后让这些产商欢喜之情持续了没多久,因为华国更多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开始冒头,全都是之前玄思科技集团扶持或者一直有合作的企业。

  这让一众国外半导体设备产商都是有些手忙脚乱。

  拓西巴集团因为跟玄思科技集团走得很近,对于周晓东在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的这种布局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在这位周先生的持续七年的布局下,华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在八英寸晶圆生产线设备产业链方面已经是相当完整了,玄思科技集团便毅然退出了许多半导体设备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众多华国半导体设备企业顶上来,自身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十二英寸晶圆生产线芯片制程工艺技术的研发上。

  拓西巴集团自身在半导体设备上只有少数的几样半导体设备很有技术优势,精力更多集中在芯片器件的研发上,周晓东的这种布局对双方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玄思科技集团已经将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给基本上给补齐了,让海外这些半导体设备产商没有联手拿捏的空间,这才给自身卸下了枷锁。

  纲川正本对于周晓东在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布局是心悦诚服的,换成是其他人是难以做到的。

  霓虹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达到最巅峰状态,这是他们举全国之力花了二十多年才达到的。

  纲川正本和拓西巴集团许多高层人员当年都参与过这个过程,对此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那时候霓虹国尽管可以生产内存芯片,不过最关键的半导体设备和生产原料都要从米国进口。

  为了补上短板,包括拓西巴集团和霓虹国其他集团联手一起集中进行了四年的技术攻关搞定了这些。

  华国这边玄思科技集团牵头集合国内外众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持续进行了七年的研发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