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章 转变观念!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50      字数:2282
  在航空发动机总装车间里面,陶正阳此时见到这边进行发动机装配工位上工程技术人员此时正在这种专用的电动拧紧工具对这些紧固件进行拧紧工作,这些工具连接着旁边的控制器装置,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技术人员在拧紧紧固件时校准扭矩和实际扭矩以及工件识别代码等内容。

  “这些工具设备是你们自己开发的?”

  陶正阳此时好奇地开口问道。

  “是的,这种工业拧紧技术国外做得最好的几家公司都是欧巴罗那边的几家公司,我们之前在购买一种轮胎拧紧设备的时候还被这家公司要求提供用户证明,我一气之下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进行了几年的技术攻关,现在已经可以提供比欧巴罗这家公司更好的设备产品了。”

  周晓东此时笑着向陶正阳介绍眼前这种自动智能化的拧紧设备,“我们自己开发的这套设备可以识别零部件,在进行紧固的时候可以连续监测扭矩,自动判断拧紧是否合格,把拧紧数据全部保存在数据库中,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与控制,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杜绝人为出错。”

  “这套设备可以防止人工装配出错?”

  陶正阳此时非常好奇地看着周晓东递过来的这套造型奇特的电动拧紧器,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瞧着。

  “我们这边对航空发动机产品所有的紧固件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以及紧固工艺专门在实验室里面进行了研究测试,获得了不同紧固件获得最佳紧固效果的工艺参数,有了这些数据,在结合开发出来的这些拧紧设备就可以在数量众多的紧固件拧紧过程中完全避免出现漏装螺丝、螺纹损坏、扭矩错误、角度错误等等一系列的错误。”

  周晓东自豪地说道:“现在我们这边已经可以做到航空发动机产品一次性装配成功,不需要进行返工。”

  “你们的这种智能自动化装配技术跟国内目前这种更多靠装配技师技术经验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呀!”

  许还山此时开口说道。

  “培养一个航空发动机装配高级技术差不多需要十几二十年,不亚于培养一个飞行员,如果这些高级技师掌握的这些技术经验和手感不能进行数据量化是没办法让产品进行大规模量产的,如果产量一大,装配技师数量跟不上,发动机产品的产能良率就会明显下降,导致相当多的质量故障。”

  周晓东开口说道:“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有丰富装配工艺技术经验的高级技师相当少,我们这边只能想办法将他们的这些技术经验和诀窍进行数据量化,通过这些自动化拧紧设备实现航空发动机装配的自动化和标准化,保证制造出来的每一台发动机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达到很高的水平。”

  “玄思航空科技公司内部的这些装配工艺高级技术目前更多的工作是研发更好的紧固工艺和装配工艺以进行技术创新,再一个是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

  “这么说的话,你们这边的装配技师现在更多的是要掌握这些智能自动化的使用?”

  陶正阳此时开口问道:“你们开发的这些设备掌握难度大不大?”

  “这些设备智能化程度是很高的,通过培训后就可以熟练掌握。”

  “看来你们是找到了破解国内制造高性能高品质航空发动机的办法,这些产品技术要加快在国内大力推广的力度!”

  陶正阳此时开口说道。

  “晓东呀,你们开发出来的这些设备贵不贵呀?”

  许还山笑着开口问道。

  “相较于国外这几家工业拧紧设备产品,我们的设备产品还是要便宜不少的。”

  周晓东开口说道。

  “我们国内航空发动机的装配目前只有你们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这方面的你们要多做探索研究开发,帮助国内培养出这方面更多的人才出来。”

  陶正阳看着周晓东开口说道:“你刚才说的非常对,国内在航空发动机进行生产总装环节要转变观念了,航空发动机紧固工艺不应该由这些装配技师依靠感觉来工作,这些紧固件和紧固工艺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计算确定好。”

  说到这里,陶正阳对周晓东说道:“我看今后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的事情还是由你来主抓。”

  “啊?”

  周晓东吃了一惊。

  “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也别想着推辞了。”

  陶正阳此时见到周晓东想说什么,却是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

  周晓东此时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向陶正阳等人显摆玄思航空科技这边在航空发动机产品的这种装配工艺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结果就被摊派上了主抓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方面的工作任务。

  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周晓东尽量让吴大观等人去介绍,不过陶正阳对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的许多事情非常感兴趣,时不时地让周晓东来解说,这让他也是颇感无奈。

  陶正阳等人来到玄思航空科技旗下航空发动机这边数据中心后仔细地了解一下这边关于关于航空发动机产品履历本方面的内容。

  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研制生产的一台航空发动机在设计生产制造装配会产生各种记录,各种资料,各种表格,非常多,航空发动机装配完成之后,这些东西要整理成大量的数字化资料。

  这些资料,加上试车的相关资料,就成了航空发动机的履历本。

  现在玄思航空科技公司每一台航空发动机都有自己的履历本,这样的数据要专门保存,要保存二十年以上。

  为了保存这些数据,玄思科技集团专门为数据中心设计搭建了这种可以存储数据五十年以上的档案级EVD光盘存储。

  有了这些数据,以后航空发动机出现质量问题,根据这些履历本很快就能确定航空发动机出问题的原因。

  当然,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也组建了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团队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处理,为接下来的航空发动产品提供各种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