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章 能力太强!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49      字数:2193
  “你们公司在生产工艺管理上的严谨细致让我感到吃惊,国内的这些航空发动机主机厂都应该向你们学习的。”

  此时航空工业集团的负责人此时感慨地对吴大观说道。

  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在生产管理方面跟国内这些主机厂大为不同,负责生产管理的全都是这些高级工程师和技师,而且管理岗位相当少,反倒是技术岗位最多,而且设计团队和工程技术团队全都是在一起工作,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让人吃惊的是新进来的这些本科生和研究生全都要上一线工作,并且要在工程师和技师工作岗位轮流工作,并且迎接他们的是各种技能考核,尤其是管理工作岗位对于专业的技能要求非常高。

  这边完全没有像国内主机厂那样刚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就升职做了车间主任什么的情况。

  当然,玄思航空科技这边工厂里面的工作环境要比国内那些主机厂好得太多,并且听说这边给一线工作的这些工程师和技师开出了相当高的工资,好像高级工程师和技师年薪都是二三十万左右的净收入,没算需要缴纳的保险等费用。

  相比较于国内其他航空发动机主机厂这些技能工人倾向于转向管理路线或者换行的普遍存在情况,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技术岗位拥有相当多的技术人才。

  而且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直接向周晓东负责,这边的管理层可以迅速作出主要的技术决定,并不需要向总部逐层上报,而且玄思科技集团总部方面也很少对这些决定说不,整个工作过程也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打扰,流程简单而顺畅。

  另外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在技术创新上非常鼓励,并且允许技术创新出现失败,这让这边的技术团队方方面面进行了用上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

  让施老感慨的是玄思科技集团这边竟然在高熵合金这种新型设计合成合金技术理论上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发表了不少的论文解释了一部分高熵合金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特性的原因,并且开发出了高熵合金材料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开发工具软件。

  玄思科技集团在这方面的技术探索是走在最前沿位置的,并且这几年已经制备出了相当多的高熵合金材料。

  另外玄思科技集团自身还研发出了这种材料基因工程技术,这两年时间里这个技术领域也是出现了一大批的技术专利和产品设备,设计出来的材料进行分析筛选能力和速度比国外这些材料产商要快得多。

  也正是因为对这些材料了解相当充分,玄思科技集团这边对这些材料制备技术以及这些材料的各种处理做得相当到位。

  这个在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才是让施老非常激动的地方。

  玄思科技集团能在这种最底层的理论创新毫无疑问是获得了周晓东这个创始人的绝对支持。

  施老差不多是搞了四十多年的材料研发工作,几十年来一直指导国内在高温合金的制备和涡轮叶片的精密铸造,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发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技术,玄思科技集团内部的多名技术专家就是施老的学生。

  周晓东自身不是材料技术科学家,不过重生的他跟这些材料科学家进行讨论的时候要求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理念技术,并且投入资源让研发团队进行研发,并且几年时间里面出现了相当多的技术成果。

  当然,这个离不开玄思科技集团自身在这些材料制备设备和加工工艺以及设备上面的高强度研发投入。

  施老当然知道国内的科研院所在实验室里面能制备出很好的高温合金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技术从实验室里面走出来到工厂企业进行转化的时候就很难控制了,制备出来的材料总是比国外这些类似的材料整体性能差不少,而且这些科研院所制备的涡轮叶片的材料研究大多停留在材料等级,当加工出部件级别时,国内这些工厂就失去了对材料性能的控制力,这些部件不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

  国内这些主机厂面对这些情况只能对发动机进行结构修改或者控制使用工况,自然造成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整体技术性能偏下的情况。

  不过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这边专门针对航空发动机的这些部件搭建了各种试验器设备,可以模拟出航空发动机在投入实际使用后的实验测试条件,获得相当多复杂载荷下的损伤以及零部件失效的数据,让这边的材料技术研发团队和发动机设计开发制造团队能够一起找到提高航空发动机部件综合性能以及发动机整体性能的解决方案。

  眼前的这个周部长带领着吴大观这些技术团队在几年时间里面将玄思航空科技公司能做到这个程度是让施老极为吃惊的。

  这个周部长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次日上午,周晓东陪同施老等人来到了松山工业园的一座生产这种高温单晶合金叶片的工厂。

  施老此时看着这个工厂拿过来的一片切开的的叶片,可以看到叶片内部复杂的内腔,叶片内腔非常光滑,完全没有冶金缺陷。

  施老看着这片切开的叶片内部的情况,惊喜地对周晓东说道:“啊,你们这个精密铸造工艺比米国那边的还要好呀!”

  周晓东笑着说道:“我们这边在制造陶芯、蜡模、模壳的时候在材料上和工艺技术想了非常多的办法,将精度做得相当高。”

  施老笑着道:“那赶快让我参观一下。”

  不一阵,众人走进了其中一间蜡模车间,施老见到这边的工程技师非常小心地将事先制好的陶芯不偏不倚地放在射蜡模具的中心位置,放置好后,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一套光电仪器围绕着射蜡模具多个角度进行三维成像定位,确定陶芯摆放位置没有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