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章 航空发动机!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45      字数:2344
  李力持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的缩比版无人机,对周晓东问道:“这些无人机上面用的是我们自己国产的航空发动机?”

  “目前国内暂时没有这种小推力的涡桨发动机,所以我们从国外采购了二十多台这种输出功率在500千瓦的涡桨发动机先用来开发产品,一台要上千万,实在贵得很,我们自己正在开发这种推力级别的涡扇和涡喷发动机,也包括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产品,几年后这些航空发动机产品将陆续用在这些无人机产品上面。”

  周晓东开口说道。

  “你旗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公司不是在这里吗?走,去看看你们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李力持此时笑着对周晓东说道。

  在附近的这个航空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吴大观向李力持和徐万青介绍了技术研发中心这个刚刚投入使用的一套燃烧室试验器设备。

  这套用来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进行各种试验测试的试验器设备整体由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航空动力研究所设计的,玄思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多家设备技术研发部门参与了设备关键系统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

  之前国内能够设计制造的这种燃烧室试验器设备只能进行中温中压实验内容,无法进行全温全压实验。

  而要想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这种全温全压燃烧室试验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试验器正好又是西方国家禁止向国内出口的。

  在投资建造这个燃烧室实验设施的时候,周晓东向吴大观和国内一众航空动力方面的技术专家仔细进行过征询,了解到国内主要卡在了这种高压离心压缩机和电加温系统以及天然气气炉方面。

  国内之前能设计制造出来最好的高压离心压缩机设备只能做到五个兆帕,试验段进口最高的压力只能超过四兆帕,国外这种试验器气源压力超过了八兆帕,进口压力超过了六个兆帕。

  试验器中用到的天然气炉国内目前只能做到三个兆帕,国外能做到八个兆帕,技术差距不小。

  为了搭建这套试验器,周晓东让玄思科技集团公司自己设计开发出了高性能的电加温系统,这个是玄思科技集团公司自己非常擅长的部分,在燃烧室实验设施动工没多久便就研制出来了。

  另外因为玄思科技集团公司自身有研制大型工业级燃气炉装置的技术经验,研制出来的设备主要用于合金材料的冶炼和大型部件的热处理。

  大老板要搞燃烧室试验器需要的这种天然气炉装置,下面的技术团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搞定这种高压燃气炉装置系统。

  另外玄思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精密仪器设备公司一直在研发金属隔膜这种高性能压缩机设备,主要使用压缩一些高纯度气体的。

  正因为玄思科技集团公司在这个压缩机技术上很厉害,所以国外的这些压缩机产商不敢拿乔,所以这边很顺利地从尼德兰那边一家知名的压缩机产商定制了好几套离心压缩机装置。

  玄思科技集团公司旗下有非常多的公司,谁能搞得清定制的这些仪器设备是用来干什么的,至于所谓的技术封锁对于玄思科技集团公司来说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米国官府方面之前动手掐了这家玄思科技集团公司一次,并没有将这家集团公司掐死,现在反而越发强大,目前玄思科技集团公司在采购一些一些高端仪器设备方面比以前更加容易了。

  李力持在得知这套燃烧室试验器能够现在能够对航空发动机里面的燃烧室部件进行全温全压各种技术验证测试,是国内最先进的试验器设备,大为高兴。

  他跟徐万青等人还特意在观察室对这边对实验测试过程进行了参观了解。

  吴大观带领着技术团队已经设计出了新型的核心机,并且将燃烧室部件给造出来了,现在这边正在加紧对这种燃烧室部件进行各种验证测试。

  周晓东还特意让技术人员将之前实验过的的这种满是洞眼的火焰筒部件给拿过来让李力持和徐万青等人仔细地察看。

  眼前的火焰筒因为之前做过燃烧实验,其中一个火焰筒内外有烧过后不同的颜色,另一个则是颜色很均匀。

  “各位领导,这一个火焰筒是我们之前设计的,出现了燃烧室局部过热的情况,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是火焰筒在加工过程中进口发生了变形,让进口面积变小了,导致进入火焰筒燃烧区的空气减少,造成混和气余气系数减小,引起火焰筒前段局部过热……”

  吴大观此时向李力持等人解释着。

  “现在我们改进了加工工艺,让火焰筒进口部位不再发生变形,已经解决了火焰筒局部过热的情况。”

  “这种火焰筒非常难加工,你们是怎么这么快解决这些难题的?”

  徐万青此时开口问道。

  “这种火焰筒非常薄,加工的时候非常容易变形,我们这边用了专用的模具进行固定,焊接的时候用了冷焊技术,专门开发了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总算是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玄思科技集团公司这边众多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技术攻关。

  因为玄思科技集团公司自己能研制各种高精密加工设备,并且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老板在这个上面又舍得砸钱,技术研发团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一点一点地想办法,硬是啃下了众多硬骨头技术难题,并且编制出了完整的工艺流程标准资料。

  徐万青此时满眼发光地看着眼前的火焰筒,随后对周晓东问道:“这么说的话,你们现在已经解决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部件设计研制生产方面难题?”

  周晓东跟吴大观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开口说道:“燃烧室制造方面的技术难题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现在燃烧室方面的实验测试内容还没有做完,中间可能还需要进行设计修改,到时候还需要进行工艺技术方面的改进。”

  航空发动机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产品,一个小小的修改会牵扯到相当多部件都要进行修改,面对着徐万青的问题,周晓东也不会打这个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