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章 为我所用!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41      字数:2238
  “周先生,你们公司对技术专利知识产权很尊重的事情我们还是知道的。”

  邓肯先生开口说道:“我听说你们跟多家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有技术上的合作,并且是合作愉快。”

  达柯集团公司当然对周晓东旗下的集团公司做过详细的调查,只是让他很难相信的是这家华国国内的集团公司竟然能跟包括诺尔康集团和软体集团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公司合作的时候不仅没有被吞掉,而且还靠着自身的技术专利赢得了这些集团公司的重视和尊重。

  这样的一家集团公司委实跟华国国内的这些公司企业大相径庭。

  像邓肯这些达柯集团公司其实在十来年前就开始进行多元化转型,其中就包括了制药这个业务。

  虽然胶卷看似简单,但上下游的产业链和技术含量其实是很高的,胶卷所需要的光敏剂、染料、成色剂等对企业在化学领域尤其是光敏化学领域的研发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达柯集团公司当年看到了化学药品的机会,进军制药行业,自身成立制药业务部,同时还花了五十多亿美金收购了药企。

  只不过制药这个行业道路不好走,一款药品研发上市的时间至少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还要等得起,要有耐心,这一切都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

  只不过突如其来的金融经济风暴让达柯集团主营业务营收不断下滑,致使药物研发事业延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没钱搞这个业务了,只能含泪将与影像无关的业务含泪剥离,连带着将收购过来的药企也给卖掉了。

  其实达柯集团公司和多家胶卷产商之前已经是将全世界的胶卷市场给开发完了,数年前才开发国内的胶卷市场,全世界加起来的市场盘子也就那么大,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达柯集团公司一年卖胶卷的营收也就八十亿美金,加上其他方面的业务总营收在一百一十亿美金的样子。

  这一年多华国国内的数码相机市场爆发极快,已经是对达柯集团公司的营收造成了重创,其实不仅是国内,现在海外市场也都出现了这个情况。

  邓肯先生面对周晓东这个让数码相机市场迅速替代胶卷的关键人物之时那是心情十分复杂的。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图像传感器产品正是这个家伙旗下的公司研制生产的,数字影像技术最好的也是他的公司,而且他的公司还能设计生产最多的数码相机产品,目前连霓虹国国内这些相机厂商都被他的公司给压制住了。目前数码相机卖得最好的多家企业全都跟这家伙的公司有着紧密的技术合作和业务上的来往。

  达柯集团公司自身虽然也有设计研发图像传感器的技术部门,不过生产环节需要万国商业机器公司来进行代工,不过生产出来的图像传感器在成本和技术性能上在前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底甩开了。

  他们自身设计的数码相机产品需要霓虹国国内的相机厂商来帮助完成,不过合作的相机厂商自身技术实力也不咋样,弄出来的数码相机产品技术性能孱弱,根本就没有多少竞争力。

  相比之下,周晓东旗下集团公司在数码相机的设计研发制造上却是如同开挂了一般在产品技术上飞速发展,还运气很好地乘着霓虹国国内这些相机厂商出现大面积质量门的机会迅速抢占更多数码相机市场。

  看到这个情形,达柯集团公司高层那是直接吐血三升!

  达柯集团公司高层此时已经明白现在在数码相机这个细分市场上能打败周晓东这家集团公司的对手已经是极少了,何况这个家伙的集团公司并不是只靠着数码相机这样一个业务撑着,这家集团公司旗下有相当多的业务支撑着,并且都很赚钱。

  胶卷和打印机产品是达柯集团公司最赚钱的业务,周晓东旗下的公司现在在影像业务上可不仅仅只包括数码相机,也包括数字化相片打印设备和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等设备,并且在数字光学影像技术上衍生出了更多的业务来,并且势头发展非常猛。

  讽刺的是,数码相机这种产品还是当年达柯集团公司自己发明出来的。

  现在的达柯集团公司在数字化影像技术方面已经是完全跟不上这种节奏了,除了自身百年的品牌影响力。

  这个已经不是和这家集团公司在数字影像技术上正面竞争的事情了,而是达柯集团公司在胶卷市场方面还剩下多少时间的生死存亡大事了!

  周晓东旗下的集团公司虽然从未向外界公布过自身的营收情况,不过达柯集团公司预估过这家集团公司去年的营收情况接近五百亿美金了,是达柯集团公司的数倍!

  达柯集团公司去年在米国股市市值在三百多亿美金,如果周晓东旗下的集团公司在米国整体上市的话市值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

  这样一个还处在高速增长状态当中的超大型集团公司据说一直保持着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

  从昨天见面开始,眼前这位年青的技术和经商奇才感兴趣的还是达柯集团公司手中的这些技术资源如何为自己的集团公司所用,丝毫没有要借助达柯集团公司所谓的品牌影响力的意图。

  现在这个周晓东也很明白地告诉邓肯先生等人,他想借助达柯集团公司旗下的众多化工材料实验室来为自身集团公司研发生产需要的电子级化工材料。

  面对这个周晓东伸过来的橄榄枝,邓肯先生此时心中满是犹豫:达柯集团公司这边到底是接还是不接呢?

  如果不接,错过这个机会的话再想寻找到这么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大客户是极为困难的。

  何况除了达柯集团公司,米国国内和霓虹国以及欧洲等国家都有众多的化工材料供应商,就连华国国内也有众多的化工企业,并且周晓东旗下的集团公司自身就有一些精细化工企业。

  可以说错过这个机会就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