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章 技术论证会议!
作者:鹿林好汉      更新:2022-06-07 19:40      字数:2208
  周晓东在跟这些军方的航空电子技术专家对接下来要研制的电子干扰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方案商讨论证,大家都是畅所欲言,让周晓东对国内在电子干扰系统技术研发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他定下了研制这款大型侦察干扰电子战飞机的整体技术方案来。

  在高功率电子干扰系统的研制上,周晓东决定采用砷化镓功率器件利用空间合成功率技术来研制出在二十G赫兹波段能够输出两百瓦的放大器单元。

  其实国内在军方的这些技术专家八十年代就一直在砷化镓器件和空间合成功率技术进行研制工作,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并不比国外落后的,并且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只不过这些研究所里面从事的砷化镓器件都是小批量生产,研制工作都是国家拨款支持,无法转化为民品。

  周晓东旗下的公司则不一样,旗下的玄思科技公司通过研制生产EVD光碟播放器激光读写头的这种砷化镓基半导体激光器器件赚了大钱,自己投入了砷化镓材料制备生产线和砷化镓器件大尺寸晶圆生产线,将砷化镓激光二极管价格大幅拉下来,目前已成为国内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最大的供应商,出货量极大。

  目前玄思科技公司还在建设第二座砷化镓器件晶圆生产线用来生产砷化镓功率器件,出货量也是相当大。

  这方面的业务让周晓东旗下的玄思科技公司集中了一大批围绕这砷化镓材料和器件进行技术研发工作的技术队伍,可以说是国内最多的。

  其实砷化镓这种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制更多的是集中在军用雷达通信方面,一些前沿技术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实验室和军工集团手里,在民品市面上市场份额其实是很小的。

  这个情况其实差不多在七十年代中就开始形成了,因为众多的芯片大厂在硅基功率上进展比砷化镓基功率器件进展要大得多,因为硅双极型高频大功率晶体管的大规模量产,对砷化镓双极管、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固体行波器件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从那个时候起,砷化镓基这种又贵又不好加工的半导体器件在民用产品上就遭到了冷落,众多的芯片产商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其实是不大的。

  周晓东在这个上面开始发力一开始是冲着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去的,因为赚到了钱,现在是把这个产业越搞越大,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快速得到了提升,在这个技术领域反倒是成了技术龙头。

  目前玄思科技公司研制出来的砷化镓异质结双晶体管单片功率器件在二十G赫兹波段输出功率可以做到十瓦的级别,通过空间行波合成技术集成数十个放大单元后是可以研制出两百瓦级别的大功率大带宽发射器的。

  目前包括米国在内的这些军工集团研制的电子干扰系统都是两百瓦级别的这种大功率行波管为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种高性能的行波管他们可以做到百分之四十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说还是这个蓝星上最高的水平了。

  而国内军工集团公司研制的行波管目前只能做大五十瓦的样子,并且目前整管效率只能做到百分之十五的样子,技术差距相当明显,只能从国外这些研制生产高性能行波管的产商去采购,目前主要是从法兰西和德意志这些产商进行采购,法兰西台雷兹军工集团公司研制的行波管放大器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

  这当中自然是存在着被人卡脖子的很大风险,尤其是米国现在对国内军方盯得相当紧,说不准哪一天突然这些产商就中止供应了。

  周晓东当然也想用真空行波管这种大功率放大器,因为这种放大器可以做到更高的波段输出,功率衰减情况要比固态功率器件强得多。

  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是采用这种办法顶上去,以后的时间里面继续对砷化镓功率器件设计结构和材料以及加工工艺持续进行改进,不断提升单片器件的输出功率密度,另外在这种波导合成功率技术上面也还有不小的技术潜力可以挖。

  其实米国现有的这种电子干扰系统一架飞机上面也有好几套电子吊舱,一套吊舱里面也会用上多支这样的真空行波管放大器,低频波段有效辐射功率能做到数千瓦的水平,高频波段有效辐射功率并不是特别大。

  米国那边的电子战飞机在跟国内的军方交手后其实这边是得到了不少数据资料的,航空电子技术专家们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对米国这种电子战飞机的具体性能参数有了深入的了解。

  周晓东在这个过程中详细地向这些技术专家进行了询问了解,这个为自身电子侦察干扰系统具体的性能目标制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干扰机的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成本、期望的作用的距离和干扰效果等。

  在针对米国电子侦察干扰飞机进行干扰欺骗的具体方案讨论当中,周晓东将自己设计的一套干扰对消技术算法拿了出来。

  全频段的电子干扰虽然达到了干扰目的,但也对自己的通信系统产生影响,这种干扰对消技术能够在对外实施干扰的同时,采用主动干扰对消技术保证自己这边战机之间进行通信畅通。

  周晓东在查阅这方面资料的时候发现目前国外这些研究这种干扰对消系统的公司一些算法并不怎么样,无法做到主动对消。

  于是这次的技术方案讨论论证上他便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构思和算法模型。

  他设计的这种干扰对消系统导入了自适应滤波的多时延信号合成技术,利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控制各个合成信号的权值大小,最后实现对原始信号的滤波,从而达到干扰对消的目的。

  一众雷达通信技术专家在看到他这套算法在算法通过仿真测试验证工具软件的跑了一遍后得到的理论数值,个个都是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