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话︱前任是面试官
作者:吴腾飞大人      更新:2022-06-07 15:51      字数:3907
  从龙舟路到东湖公园的距离,如果坐上快速公交K1线的话,只要经过两站就能顺利到达。

  此刻明川就坐在车位上,车窗外的景色被不断抛下,这是她离职后所迎来的第三场面试。

  之前谈过的公司都不怎么理想,因此她的心情难免忐忑难安。

  出了快速公交站,沿着高德地图的提示走上七、八分钟,眼前就是一家咖啡店。

  咖啡店左侧是楼梯,沿着楼梯继续往上走,位于第三层的青和,就是她这趟所要面试的地产广告公司了。

  穿着高跟鞋走楼梯,鞋跟划过地面发出“蹬、蹬、蹬”的声响。

  隐约觉得右脚的鞋跟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心里浮现出这是不好征兆的担忧,但她很快阻止了自已的胡思乱想。

  面试是个关卡,等于能否重新进入战场的一张准入券,她必须调整出理想状态全力以赴才行。

  青和是家非常年轻的地产广告公司,在成都打拼的7年时间里,明川并没怎么听过它的名字。

  刚走到公司门前,就听到了里面年轻人谈笑的声音,她长长吸了口气,打开门走了进去。

  行政前台就设在入口处,面对向她投来征询目光的行政,明川淡淡的微笑着:“你好,我是接到通知在上午十一点来面试策略总监的林明川。”

  现在距离约好的时间,还差十分钟,而负责面试的总经理还没赶回来。

  行政让她坐在休息区的布艺沙发上等待,未曾想,这一等就等了将近40分钟。

  刷着手机,明川悄然观望着周边。

  偌大的空间里,被划分出了两个公共办公区域,她在心里立刻作出了判断——

  以泾渭分明的区域划分来说,这间公司目前应该设有两个事业部。

  办公氛围还算轻松,在紧张的工作节奏里,不时有创意人交谈或玩笑的声音响起。

  忽然间,她听见行政的声音:“你好,林小姐。我们张总回来了,我现在带你去总经理办公室面试。”

  跟着行政来到一间标有“总经理办公室”牌子的门口,明川看着她礼节性地敲了敲门,一个干净清澈的声音随即从里面传了出来:“请进。”

  不知道为什么,明川觉得这个声音非常耳熟,仿佛在哪里听到过似的,是个令人怀念、听来又倍觉怅然的声音。

  随着行政打开办公室的门,她迅速调整好状态走了进去。

  刚走进办公室的明川,脸上堆砌出职业性的笑容,落落大方地迈着悠然的步伐。

  可当她看见坐在办公桌后的总经理时,身体不由得剧烈一抖,笑容也在顷刻间凝结。

  “你好。”端坐在座位上的总经理,似乎早就预料到她的反应,从容得体地向她打着招呼。

  她整个身体都陷入僵硬状态,石化般地当场怔住。

  每当紧张不安的时候,明川总会下意识地紧紧攥住包包的提柄。

  而此刻,提柄几乎都要随着她手上的力道,而一度被攥得扭曲了形状。

  “张……叔宏?!”她看着总经理喃喃自语。

  总经理迎着她的目光。

  与明川受到的剧烈冲击不同,他的脸上并没流露出过多的表情,完全一副进入既定面试流程的公事公办模样。

  意识到自已的失态,她费劲地调整情绪,不断将呼吸放缓,固作镇定地向他走了过去。

  “请坐。”总经理说。典型的模式化职场口吻,极度标准的面试流程作派。

  “谢谢。”明川吃力地挤出这句同样模式化的回答,拉开他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了下来。

  确实是张叔宏没错。

  间隔了五年的漫长时光,现在重新坐在他的面前,两个人如此近距离地目光相互交汇。

  明川在竭力保持从容仪态的同时,内心仍然禁不住陷入波澜起伏的状态。

  他看起来成熟了很多。

  昔日澄澈的眼神如今已然沉稳内敛,相较以前,现在的他更精瘦了一些,脸部棱角越发鲜明。

  迎着张叔宏的目光,她好几次都忍不住想要避开视线。

  “你看过我的简历对吧?在明知道是我的情况下,最后也还是让行政约了我来面试吗?”明川犹豫片刻,最后决定单刀直入去问出内心疑惑。

  “青和是初创公司,成立不过两年,目前处于业务扩张状态。一家初创公司想扩大规模,核心人才是必备的前提,这是我让行政通知你来面试的原因。”张叔宏回答。

  他现在完全是一副职业经理人的口吻与表情了:“你的简历很优秀,我知道你的带队作品上了业界人气自媒体平台‘苏绪柒’,也负责过保利、中交、隆基泰和与万科。”

  “从资历到能力,恰好都是我们想要寻找的事业部策略总监类型。”

  真是解答得滴水不漏,是职业化到顶端的天衣无缝说辞。

  作为同样面试过无数员工的明川,对于这种官方语言自然也很熟悉。

  虽然是合理解释,却仍旧无法消除她的紧张感。

  她小心翼翼地端详着张叔宏,而他继续表现得像从未见过她一样。

  完了。

  之前准备好的面试台词全都说不出来。她内心一团乱麻地直挺挺端坐着。

  长时间没迎来她的后续反应,叔宏不得不独自继续着话题:“那么你对青和,有啥子想要了解的吗?任何问题我都很乐意解答。”

  “啊……”她回过神来,“青和现在有几个项目……目前有多少员工?还有,我想知道,现在离今年的业绩目标还有多少差距?”

  即使心神不定,明川依然进行了符合一名职业管理层素养的提问。

  对于她的问题,叔宏就如同他鼓励她发问所承诺的那样,温和地逐一作了解答。

  “目前团队有15人,刚划分了事业部,大致上是每个事业部6人的配置。我们现在找的是事业2部的团头,也就是有能力带起一个事业部的策略总监。”叔宏说。

  团头。顾名思义就是“团队领头人”,是每间广告公司的重要核心成员,负责管理每一个事业部运营范围内的各种事项,并直接为结果负责。

  “公司现在有6个在服务项目,划分起来的话是每个事业部平均3个项目。当然我们还会陆续进新项目,根据业务的数量涨幅,两个事业部也会增加相应的人员配置。”

  他说话还是一样舒缓。

  从以前开始就是这样。无论遇到多困难的工作,叔宏说话时都从没有为此加快过语速、或导致语气变调过。

  如今他的语气就更沉稳得体了。听着他的声音,她心里不由得发出感慨。

  “我还有个搭档,她是公司副总经理,和你一样也是策略端口出身,不过她的策略思维偏营销方向,所以我们很需要在创意领域有独到思维的策略人才加盟。”谈到这里,叔宏笑了笑。

  他笑或不笑,给人带来的是两种感觉。

  叔宏给人的印象,往往就像一潭波光如镜的湖水,平静且温润,处世或做事都条理分明。

  然而当他绽开笑容时,却犹如一阵春风掠过漫花遍野的大地那般让人心醉。

  尽管只是轻笑,那凝望着明川的深邃眸子,此时也泛起了些许暖意。

  就和从前一般,历经了五年的时光流转,只有这点,却几乎没有太大改变。

  “这样,我明白了。”纵然内心千言万语,明川也只能化为简短的一句应答。

  当她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又再职业化地追问了一句:“请问今年你们还想要拿多少个项目?”

  “我想至少要有9个稳定维持的项目,这个数量能让公司更良性地运转,到了年终也能给团队分享到更多福利。”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口吻,都在情在理。

  置身在职业化的外衣下,明川看不到他的内心,猜不透叔宏的想法。

  他面对她时似乎毫无波澜,没有试图叙旧的感慨,也没有任何要提及过往的意愿。

  但这样恰好有效缓解了她的紧张,两人又聊了一会,最后明川还是亮出了自已的职场底线:“张总,我想把精力放在精品项目上、能做出业界瞩目的案例最好。”

  “我希望做到当提起某个项目时,从客户到同行都会努力打听:这项目是哪家公司、或是哪个团队做的?累积了口碑后,对公司的业务拓展、或者团队的专业能力都大有好处。”

  叔宏迎着她的视线:“没有问题。站在公司角度,我们当然欢迎有志向的成员把案例做出来。”

  接着两人在沟通里聊到了薪资,也谈到了年终的部门分成待遇。

  都已经聊到这个份上了,从工作量到KPI都已经谈得很清楚,她在心里大致也有了定夺——

  在成都任职地产广告策略总监的薪资,每家公司都差不多,可能会存在一到两千块的浮动,但不至于相差太大。

  比起多数迁往高新区或天府新区的公司,这家离龙舟路锦城小区只相隔了两程车站的青和,从通勤时间上考量,在她心里依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当叔宏试图确定她的意向时,明川又没办法立刻点头一举拍板。

  他们都曾经……太熟悉彼此了。

  两个人曾经一块赤脚在公园青草地上奔跑,曾经一块在春熙路打打闹闹。

  迄今她仍记得,他轻笑时舒展开来的眉眼。

  正是因为彼此曾经拥有着这样深刻的过去,明川对于这次意外的重逢,才更难以确定两人是否适合共事。

  抛开专业职场人士不谈,毕竟她曾经那样往他心口重重地插上锋利的一刀。

  “林小姐?”

  叔宏一句轻唤,把明川从浮游荡漾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的面试环节里。

  “可以让我考虑一下吗?我需要一点时间想想……毕竟只要入职就必须全力以赴,所以我想考虑清楚,是否已经做好了在青和带队冲刺的准备。”恍惚了片刻,她回过神后回答。

  其实明川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与团队的契合度。这是她在职场任职带队管理的弱项。

  但被叔宏用那样平静沉稳的目光注视着,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在他面前示弱。

  因此这层顾虑,她也始终难以出口。

  叔宏已经成长为一名符合社会期待的大人了。

  而还在朝着“大人”这个标准跌跌撞撞、摸索前行的她,在潜意识里,刻意地对他隐瞒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