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
作者:翟佰里      更新:2022-03-02 08:18      字数:6413
  正文君:请用更强大的购买率向我开炮

  哪怕火车中的乘客其实并不太多, 可绿皮火车又闷又热,开了窗户风吹得脸疼,不开窗户, 车厢里气味熏得头疼, 苏锦绣的运气还算好, 正好在角落里的位置, 可也止不住车厢里有人放毒,直接脱了鞋。

  远远的看一眼,那几双大脚也不知道洗了没有,乌漆嘛黑的。

  苏锦绣寻思着这会儿点个火,那脚都能烧起来。

  她之前中暑本来就没好, 这会儿被这么一熏,直接开始晕车, 脸色惨白到列车员同志时不时的往这边走。

  “同志, 你能将鞋穿起来么?你瞧人家小姑娘都快被你熏晕过去了。”

  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他距离那几个脱鞋的人更近, 也更遭罪。

  苏锦绣一听就知道有人拿自己当借口了。

  正好她也是真的不愿意再留在这车厢遭受生化武器攻击了。

  所以她立刻对着恰好走过来的列车员虚弱的笑笑:“我没关系的,只是我前几天刚中过署,确实不大舒服, 这心里头泛泛的, 怕是等会儿要吐的。”

  说着,还干呕一声。

  列车员见她一个瘦弱的小姑娘脸色确实特别难看, 也怕她真有个好歹,直接快步走过来:“同志你跟我过来吧。”

  苏锦绣点了点头, 拎着自己的包袱跟着站起来,却不想刚刚站直,眼前就一花, 身子发软的往旁边倒去。

  列车员连忙喊同事过来,两个人架着苏锦绣出了车厢。

  之前拿苏锦绣当借口的中年男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她离开了车厢。

  苏锦绣被带到了列车员的休息室。

  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却是个软座,里面还有一张卧铺,列车员安排她睡了下来,苏锦绣从包里掏出两块桃酥和两个鸡蛋塞进列车员手里:“多谢姐姐,这些姐姐拿去吃着玩吧。”

  “你留着自己吃吧。”列车员又把东西塞了回去:“我们可不能随便拿你的东西,违反了规定是要受处分的。”

  “姐姐拿着吧,工农一家亲,你帮助我,我感谢你,就算被别人知道了,也是一件美谈。”

  不过苏锦绣态度坚决,列车员只好拿着桃酥和鸡蛋离开了。

  接下来的路程苏锦绣就舒服了,她睡了一觉醒来后,手里捧着茶缸坐在窗口吹着细风,坐在床对面的软座上,饿了就吃鸡蛋,困了就靠在椅背上睡觉。

  等列车员换班回来后,就看见这姑娘乖巧极了的样子。

  “你是下乡的知青?回京市探亲,这时候倒是少见的很。”

  列车员拿着军用水壶喝了口水,和苏锦绣闲聊着。

  “嗯,我妈让我回京市接她的工作,准备回城了。”

  “回城?那倒是不错,现在下乡的知青能回城的人少,不过你妈也是真疼你,竟然把工作给了你,对了,你妈是京市哪个厂子的?说不定我还有熟人呢。”列车员听到苏锦绣回城,态度立刻就热络了些。

  “我妈是纺织厂的工人。”

  “纺织厂啊,那可真是太巧了,我以前的老领导现在也在纺织厂呢。”

  苏锦绣诧异的瞪大双眼:“竟然还有这样巧合的事情,姐姐,这可真是缘分啊。”

  “可不是嘛,别看我现在做列车员,以前也在妇联当过干事,如今我的老领导在纺织厂就做妇联主任呢。”列车员说到这个,忍不住的扬起下巴,眼底是满满的骄傲。

  至于为啥从妇联转到铁路系统,那就不必多说了。

  “人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以前我不相信,现在我是信了。”苏锦绣眼中染上濡慕,看的列车员虚荣心爆表。

  “我这里还有瓜子,妹妹吃

  吧。”

  列车员的热情表现在零食上面。

  苏锦绣也不小气,从包里又翻出两个鸡蛋:“我这还有鸡蛋。”将鸡蛋塞给列车员后,又抱着茶缸‘吨吨吨’的喝水。

  列车员这次没推辞,大大方方的接了下来。

  接下来一路上,两个人很快的就熟络了起来,等到了京市,二人已经互通了姓名,甚至约好了以后有机会一起去逛街,若不是列车员下了火车得集合,恐怕还得送出火车站去。

  辞别了热情的新姐姐,苏锦绣拎着包袱挤上了公交车。

  苏家是住在距离纺织厂不远的一个胡同里,一个不算大的平房小院子,左右三间房带两间抱厦,以前苏锦绣没下乡的时候,就住在右边的那间抱厦里,而她的父母住平房左边的房间,大哥苏锦宇住在右边,二哥苏锦国与苏锦绣同病相怜,住在左边的抱厦,而他们家的厨房,则是一个转身都觉得困难的小屋子。

  恍惚间记得,好像她下乡的时候,大嫂刚刚生了二胎,两个孩子如今算算也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了,也不知道分房了没有,要是分了房间了,恐怕这次回去还有的闹呢。

  不过她也不怕就是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种地是不可能种地了,只能回来抢个工作赚点钱维持生活的样子。

  很快,车子就到了那片胡同外面大马路上的站台,苏锦绣拎着包袱下了车,站在胡同口,看着面前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胡同,她一时间站着竟然不知往哪边走。

  “你是……老苏家的闺女?”突然,一个迟疑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苏锦绣侧过头去,就看见一个扎着发髻的小脚女人坐在凳子上,手里还拿着花生在剥壳,从记忆中翻找了一下,苏锦绣露出善良的笑容:“周阿婆,我是锦绣啊。”

  “绣儿啊,哎哟喂,你瞧我这眼神。”周阿婆先是一愣,随即惊喜的一拍手,连忙站起来:“你这丫头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快快快,你妈这会儿在家呢。”

  说着,周阿婆弯腰将花生簸箕端起来往院子里搬。

  苏锦绣看她一双小脚颤颤巍巍有点可怕,连忙伸手接过簸箕:“我帮你啊周阿婆。”

  “不用,你坐火车肯定累了吧,脸色蜡黄蜡黄的,阿婆搬得动。”话是这么说,但也没有非要抢过来,她看着苏锦绣将簸箕搬进院子又出来,这才笑呵呵的拉住她的手:“你爸还有你哥嫂都上班去了,就你妈在家里带你两个侄子,你妈摔的厉害,这些日子都是我做点饭送过去,如今你回来了,也能帮衬着你妈了。”

  “哎,我就是看到电报说妈摔了,就急急忙忙的回来了,我妈苦了一辈子,还要受这个罪,我只要一想到家里人都去上班,没人伺候我妈,我这心里头就跟刀绞似的,难受极了。”

  苏锦绣连忙抽回手擦了擦眼角。

  “哎,谁说不是呢,你妈要强了一辈子,就算摔了也闲不下来,还得带孙子。”

  苏锦绣摇摇头,吸了口气:“不说了,被嫂子知道了误会了就不好了,现在我回来了,正好伺候伺候我妈。”

  周阿婆赞同的不停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就进了苏家的院门。

  两个小泥猴子正蹲在院子里抠地上的泥,听见门响,大的那个连忙站起来扯着嗓子大喊:“奶奶,家里来人了,周阿婆带人来了。”

  小的也紧跟着站在哥哥身后。

  “这是你们小姑,可不是我带来的,本来就是你们家的。”

  小姑?

  两小只歪了歪脑袋,大的立刻又扯着嗓子喊:“奶奶,小姑回来啦。”

  苏锦绣站了站,酝酿出了泪意立刻就大步走了进去,刚到房门口就看见坐在床上的苏母杨桂花,立刻眼泪就掉下来了,

  声音里满是感情的喊道:“妈,女儿回来了。”

  杨桂花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喊道:“绣儿,你回来啦,我是不是发梦了?”

  “不是的,妈,我真的回来了。”

  苏锦绣手里的包袱落了地,带着火车特有的气味,身形轻盈的扑进了杨桂花的怀中,一双胳膊紧紧的勒住杨桂花的脖子:“妈,我一看到电报,就担心极了,连忙求村长给开了介绍信,就立刻回来了。”

  说着,她松开手,一把掀开被子,看着被绷带缠的厚厚的腿,瞬间泪崩,跪倒在踏板上,双手颤抖着,不敢置信的虚虚抚摸着,那样子,好似连触碰都不敢。

  “妈,这伤严重么?疼不疼?到底是怎么摔得?”

  “天啊,绷带都染红了。”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断的不是我的腿,为什么要让我妈受这样的罪?”

  说完,膝行几步,趴在杨桂花没受伤的大腿上闷闷哭泣,泪水浸透了杨桂花的裤子。

  苏锦绣的这一番唱作念打,不仅震惊了不在状态中的杨桂花,也深深的感动了紧随其后进了堂屋,正站在房门口的周阿婆。

  周阿婆忍不住的跟着落泪:“桂花啊,你瞧绣儿多孝顺的孩子啊。”

  “绣,绣儿,你先起来,先别哭了。”

  杨桂花有些僵硬的扶住苏锦绣的肩膀。

  在她的记忆中,这个小女儿是沉默的,是孤僻的,和咋咋呼呼的大女儿苏锦美就不像一个娘胎里出来似的,以至于后来下乡报名额的时候,她就报了她的名字,只是家里孩子多,后来又被逼着送苏锦国下了乡,仔细想想,也快六年没见到这个小女儿了。

  可谁能想到,时隔数年后的再见,这女儿宛如变了个人似的。

  “妈……”

  苏锦绣泪眼朦胧的抬头,看着杨桂花那满脸复杂的模样,温婉的低头擦了擦眼泪。

  她也知道自己表现的与原来的苏锦绣不同。

  不过,她要的就是这点不同。

  她必须要在苏锦国回来之前将杨桂花和苏大海笼络到自己这边来,到时候哪怕吴兰兰来了,也翻不了边,杨桂花的工作,只能由她来接班。

  “对了,妈,这次回来我特意和老乡们换了不少鸡蛋,带回来给妈补补,我手里还有点钱,明天早上我去菜市场给妈买点肉,伤的这么重再不吃点好的,容易亏了身子。”

  六年时间,说起来长,可这些年忙忙碌碌,时光飞逝,眨眼而过,苏家依旧还是那个苏家,没有丝毫改变,可要说短也不尽然,因为这六年时光,早已足够让一位母亲忘记了除却下乡的二儿子,她还有一个更早下乡的小女儿。

  裤子上还有小女儿哭泣的泪痕。

  耳边还回响着小女儿刚刚的哭诉,杨桂花一时间竟然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是你命好哦。”周阿婆拍拍杨桂花的胳膊:“家里儿女都孝顺,哪像我家那几个,巴不得我死呢。”

  “你们家志扬他们哪里差了,我瞧着好的很呢。”

  杨桂花立刻回神:“各个都孝顺,志魁晓得你老寒腿,不还给你寄了羊皮护膝啊。”

  “可比不上绣儿,她听说你摔了,可是直接回来了。”

  周阿婆说着掏出手帕擦擦眼角浑浊的泪:“志魁去的是边疆兵团,这辈子不晓得还能不能再见到呢,桂花啊,我说句不该说的,儿女不要他有多大用,只要在身边,哪怕跟我吵跟我闹,我这心里头都不觉得苦。”

  杨桂花叹了口气:“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我这几年就没一夜睡踏实的。”

  “这下子好了,国子也快回城了,绣儿也回来了,儿女都在身边,你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周阿婆擦干净了眼泪,语气比之前轻松些:“正好你

  的工作给绣儿接,一家团圆,多快活啊。”

  杨桂花抿了抿嘴,没搭话。

  她虽说摔了腿,但又不是养不好,她在纺织厂好容易做到小组长,工资才涨了三块钱,按她的心理,她还是想自己回去上班的,至于绣儿,大不了以后再想办法把她弄回城就是了。

  要是给绣儿接了工作,就只能回去做一线工人了。

  那可是三块钱!

  一斤猪肉也不过才七毛钱。

  “你也别傻了。”周阿婆一眼就看出她不乐意,忍不住说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跌的这么严重,多少人眼睛盯着呢。”

  “我找了临时工的。”杨桂花还是有点不乐意,她为了养腿,可是特意找了个临时工来顶班的。

  “临时工要是能干过了头,成为正式工也不是不可能。”周阿婆意有所指的说道。

  “怎么回事?”杨桂花多精明啊,一下子就听出道道来。

  “庆芳说,你找的那个,这几天和妇联主任走的近呢,我估计是为了转正的事,你也别傻,别到最后工作被人家顶了,反倒落得自己的儿女不得回城。”

  杨桂花一听,顿时心乱如麻。

  周阿婆话带到了,起身说了声‘我回去煮中饭了’就摆摆手出了门,到了厨房口,就看见苏锦绣蹲在地上,不停的从包里往米缸里捡鸡蛋,两个孩子蹲在苏锦绣旁边,大的眼睛发光,笑的馋的啃手指。

  “这么多鸡蛋啊。”周阿婆过去一看,就看见米缸里铺着有二十多个鸡蛋的样子,苏锦绣还在不停的往里捡鸡蛋。

  “村里人养了鸡,家家户户都存了鸡蛋,这次我回来换了不少。”

  说着,掏了两个鸡蛋塞进周阿婆手里:“这些日子多亏阿婆照顾我妈了,鸡蛋阿婆拿回去冲鸡蛋花喝。”

  “哎哟喂,这怎么好意思啊。”话是这么说,周阿婆却没推辞,直接将鸡蛋塞进围裙口袋里。

  两个鸡蛋也是菜啊。

  京市不是乡下,只能偷偷摸摸养一两只鸡,下的鸡蛋都不够孩子甜嘴的。

  周阿婆满意的点点头:“行了,我回去煮中饭了。”

  说完就离开了。

  中饭!

  苏锦绣拿鸡蛋的手,微微颤抖。

  她不会做饭可怎么办呐!

  “哥,我想吃鸡蛋……吸……”

  正在苏锦绣为难的时候,旁边传来小侄子吸溜口水的声音。

  她立刻转身,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两个侄子,先看看大的,再看看小的,最终目光落在大侄子身上,脸上露出狼外婆的笑容:“你是星星对吧。”

  苏雨星莫名感觉自己头皮有点痒,他挠挠头皮,点点头:“嗯,这是辰辰。”他推了推弟弟的后背。

  苏锦绣记得,大侄子大名苏雨星,在这个满是建军,爱国名字的时候,这样的名字有点特殊,而他们之所以能拥有这样好听的名字,则归功于大嫂周玉竹,周玉竹的娘家妈以前是资本家小姐的贴身丫鬟,跟着小姐读了不少书,后来资本家被打下去了,她这个做丫鬟的,就成了被资本家压迫的可怜百姓,不仅放了身契,还被国家安排相亲,和周老爷子结了婚,生了三子三女,根正苗红的很。

  大嫂周玉竹是周老太最小的女儿,从小周老太亲手带大,教的也最多,性子有点浪漫,但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辰辰想吃鸡蛋么?”苏锦绣抬手摸了摸苏雨辰的脑袋,却摸到一手油。

  苏雨辰眼睛一亮,头顿时点的像小鸡啄米似的。

  “想。”

  苏锦绣将手收回背后在衣服上搓了搓,她又从包里掏出一个鸡蛋:“咱们冲鸡蛋茶喝。”

  苏雨辰连忙舔舔唇,只觉得这会儿肚子饿的都难受

  了,旁边的苏雨星也一样,不过他年纪到底大一些,懂事了,虽然很想吃,但是还是多问了一句:“我们可以吃么?”

  “当然可以,这次小姑可是带了很多鸡蛋呢。”

  苏锦绣拿了两个鸡蛋就起身拿碗,她确实不会做饭,但是鸡蛋茶没有技术含量,也就是弄点糖,滴一滴香油的事,苏家只有苏锦民一个人儿子留在家里,所以厨房里的东西也没锁起来。

  有些笨拙的打了鸡蛋,给两个侄子一人冲了一碗后,放在高处晾着,又给杨桂花冲了一碗。

  “我不爱吃这东西,你拿给星星他们吃吧。”杨桂花一见鸡蛋茶就连忙喊了起来。

  “我给他们做了,这是特意做给妈喝的。”

  苏锦绣将碗伸到杨桂花面前:“我放了香油的,妈你闻闻,特别香。”

  “浪费东西,鸡蛋不要钱啊,我不吃,你拿去喝了,你看看你的脸,黄的跟得了黄病似的。”杨桂花撇开脸去,语气不太好,但是意思却是关心她的。

  “我不喝,这鸡蛋可是我特意带回来给妈补身体用的。”

  说着,态度强硬的将鸡蛋茶塞进杨桂花的手里,然后转身就离开了房间。

  杨桂花看看手里热气腾腾的鸡蛋茶,再看看离去的小女儿,鼻子酸溜溜的,心里头也跟着难受,再想想刚刚周阿婆说的自己找的临时工和妇联主任走的近的事,心里不由得就有了想法。

  苏锦绣回了厨房,给自己冲了杯糖茶,然后坐在厨房门口小口小口的抿着。

  鸡蛋茶再香她也不想吃,因为煮鸡蛋没破壳的原因,莫名被算作原材料,她复制不费力,这些日子为了填饱肚子,她吃鸡蛋吃的都快反胃了,这会儿闻着味儿都觉得一股子鸡屎味。

  “小姑,鸡蛋茶可以喝了么?”苏雨辰的眼睛黏在橱柜顶上的两个碗上。

  “喝。”苏锦绣一口将糖水喝了,才起身给两个孩子拿了鸡蛋茶。

  鸡蛋茶多香啊,两个孩子喝的头都埋进碗里。

  看他们喝完了,苏锦绣才又问道:“你们中午一般吃什么呀?”

  “锅子里温着碴子粥,我妈早上做的。”鸡蛋茶的拉拢瞬间让两个小侄子对她熟络起来,苏雨星带着苏锦绣进了厨房:“罐子里还有咸菜,箅子里还有窝窝头。”

  说完,还加了一句:“热一下就成。”

  苏锦绣掀开锅盖看了眼,热饭难倒是不难,箅子下面加点热水直接烧火就行,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