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160章
作者:米纸皮      更新:2022-03-02 03:12      字数:3389
  托了升级储物格的福,樊伉的心情一整个冬天都很高昂,看谁都笑眯眯的。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冬去春来学院开学为止。

  原因无他,都是假期作业惹的祸。

  整个学院一共不足百来名学子,其中居然有一半的学子没有完成作业。而另一半完成的学子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子作业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要只是算学作业都是一样也就罢了,数学嘛标准答案都是一样的,可是政论兵法农学甚至医学答案也都一样那就太扯蛋了。

  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谁还没点抄别人作业的黑历史?

  樊伉一看那些交上来的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甚至连错别字都一样的作业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顿时维持了一整个冬天的好心情便不那么美丽了。

  抄作业好歹也要抄得有诚意一点,抄得这么明显是想糊弄谁呢!

  无名见他脸色沉了下来,问:“郎君何事不快?”

  樊伉将作业本递给他,气道:“我就说冬日禄表兄他们整日呼朋唤友到处玩乐作业居然全都完成了,原来都是抄的!”

  无名挑眉,倒是没有樊伉这么气愤,事实上除了樊伉之外,他对其他的人和事都没什么兴趣。

  “郎君想要如何惩治他们?罚他们跑圈?”

  跑圈?

  那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对那群仿佛有多动症的少年们而言,跑圈估计不是惩罚而是运动吧!

  他有更好的主意。

  樊伉恶狠狠地想。

  不是喜欢抄吗?那就让他们抄个够!

  “舅舅——舅舅——”小小的张嫣举着双手一边叫着一边冲了进来。

  樊伉对这个软糯的小外甥女还是挺喜欢的,看见她脸上就不自觉地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嫣儿怎么了?怎么跑的这么急,小心跌倒。”

  张嫣眨巴着一双漂亮乌黑的大眼睛看着他献宝一样将手里举着的玻璃瓶递给他看:“伉舅舅你看。”

  “这是什么呀?”樊伉接了过来,打开瓶盖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味。

  闻到这股熟悉的味道,樊伉“咦”了一声,道:“刀伤药?哪里来的?”

  药房现在是郑侍医和公乘阳庆的研究室,两个老头儿对药房可看重了,除了亲近的弟子平时根本不让人靠近,就算他们再宠爱张嫣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拿着珍贵的药膏给孩子当玩具。

  张嫣眨巴着一双乌黑漂亮的大眼睛看着他,语气特别自豪:“我做的。”

  “真的?嫣儿真厉害。”樊伉惊讶极了。

  他虽不懂医,但是系统出品的刀伤药还是很熟悉的,只要闻一闻就知道了。张嫣手里的这半瓶刀伤药虽然比不得公乘阳庆他们制作的,但品质也算不错了,比很多半调子的医匠配制的还要强。

  这孩子在药理学上的天赋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高,若是能一直有名师教导,日后成就定然不可小觑,兴许能成为大汉朝的南丁格尔也说不定。

  只是可惜了,身为赵国的翁主,只怕鲁元表姊和赵王都不会允许张嫣去做一名医匠吧。

  想到历史上张嫣的结局,樊伉心中不由分外惋惜。

  明明可以靠技术征服大汉朝,却因为身份被迫卷入权利的漩涡,最后落得孤苦一生的结局。

  小孩子敏感,觉得舅舅看着自己的眼光有点不一样了,张嫣不由得扬起小脸看着他:“舅舅?”

  樊伉回过神来揉了揉她的小脑袋:“阿嫣吃糖吗?”

  这个年代糖可真算是精贵东西,除了长沙国那边的柘浆也就是甘蔗汁以外,真正称得上是糖的就是樊伉命人熬制的麦芽糖了。

  浓香的麦芽糖再加上爆米花一起炒制,就成了香香脆脆的米花糖,给小孩子用来磨牙很是不错。

  张嫣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小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吃。”

  樊伉命人取了糖罐来,抓了两块递给张嫣,说:“吃完要刷牙,不然会蛀牙哦。”

  有吃的张嫣格外乖巧听话:“知道了,舅舅。”

  正巧这时乘光手里捧着个木盒急匆匆地朝着这边赶,那木盒是闳翁亲手所制,专门用来放置玻璃作坊那些精贵的物件。

  樊伉唤住他:“可是玻璃作坊那边送来的?”

  乘光道:“正是平安差人送过来的。”

  樊伉道:“平安人呢?为何没来?”

  乘光摇头:“这个奴不知。”

  樊伉接过木盒,对乘光道:“你抽空去一趟玻璃作坊,看看那边可是需要些

  什么。”

  乘光应了声喏,正要退下,不想樊伉又叫住了他,从置物架上取下一小罐米花糖,里头的米花糖不多,也就十块。

  他把糖罐递给乘光:“把这个给平安他们送去吧。”

  张嫣看着那罐糖,觉得比自己的多,但很是乖巧地没有吵闹,只是歪着头内心有点羡慕。

  好多糖啊!

  舅舅担心她坏牙,每天只准她吃两块,这么一大罐糖,都够她吃好几天了。

  樊伉将张嫣交给她的随身侍女,吩咐说:“看着点翁主。”

  侍女连声应喏。

  将张嫣交给她们之后,樊伉打开盒子,才发现里面放着一个木质的圆筒。

  那圆筒长约三十厘米,筒径三厘米,一边装有玻璃镜片,看上去怪模怪样的。

  无名拿起来在手里抛了两抛,挑眉:“这是什么?”

  樊伉一见,心都要吓出来了,连忙一把接住,说:“别乱扔啊!当心摔了。”

  见他如此紧张,无名“嗤”了一声,忍不住淡嘲:“郎君对平安可真上心。”

  樊伉没听出他话里的酸味,喜滋滋地道:“你不懂,这可是个神器。”

  说罢他拿起圆筒举在眼前朝着四面八方望了一遍。

  这是一个单筒折射式的望远镜,倍数应该达到了三十多倍,而且使用了棱镜组所以成的是全正立的像,但是因为技术原因,物镜没有消色差,所以观测到的影像边缘有明显的一条红光,但即使这样樊伉也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这才只是平安做出来的第一架望远镜,以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相信总有一天平安一定能做出可以消色差的望远镜。

  对此,他深信不疑。

  拿到了好东西,樊伉就想臭美显摆一翻。

  “走,无名兄,给你见识一下神器的力量。”樊伉说完拉着无名兴冲冲地爬上楼,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将望远镜递给无名:“给,试试这个。”

  无名接了过来,学着他先前那样举在眼前朝着远方望了过去,顿时吓了一跳,差点将望远镜甩了出去。

  “什么东西?”

  樊伉乐不可吱:“吓了一跳吧?”

  无名将望远镜拿下来,揉了揉眼睛,看着远处的小山包还是那么遥不可及,再把望远镜放在眼前,那山包仿佛一瞬间被移到面前似的,他甚至还伸出手往前摸了一摸,结果只摸到了一团空气。

  “为什么会这样?”无名将望远镜拿在手里反复察看,实在弄不懂其中的理由。

  山还是那样的山,可透过这个圆筒再看,远处的物像就像在眼前似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樊伉笑得像只偷吃了油的老鼠:“这就是知识和科技的力量。”

  无名拿着望远镜有些爱不释手:“我现在有点明白郎君为何对平安如此器重了。”

  若平安能一直造出这种神奇的东西,郎君多器重他一点也是可以的,但也仅限于器重了。若是平安敢对郎君生出丁点非份之想,他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斩杀。

  “平安是个可造之才,对于这样的技术型人才我们当然要多多培养。”樊伉觉得自己当初冒着惹怒吕雉的危险救了平安简直太正确了,谁能知道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卑贱奴隶居然有如此才华,只是给他一点点提示和几张他完全不理解的图纸,他就能无师自通地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将之一一实现,堪称天才。

  作为发现这个天才的伯乐,樊伉内心窃喜之余又有几分得意。

  “这个望远镜只能算个半成品,还有改进的空间,等做出完整的成品,就能在军中推广,以后给咱们大汉朝的军中斥侯们每人都配备一个,这样他们刺探敌情更方便,我看匈奴还怎么跟我们打。”

  无名目光终于从望远镜的目镜处挪开,神情若有所思:“这个叫望远镜吗?用来给斥侯打探军情倒是不错。”

  “就是啊!”樊伉自信满满地道,“只要能给我个五年十年,我绝对能让我们大汉朝的军备远超匈奴,让匈奴看到我们就只能望风而逃,再也不敢作妖。”

  其实现在汉人跟匈奴打仗也是胜多输少,只是汉军每次北上与匈奴开战都吃亏在军备上,没有保暖的棉衣棉被,北地恶劣的气侯就要冻死不少人,再加粮草供应也是个大问题,所以才一直任由匈奴扰乱边境,无法彻底击败他们。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现在汉朝太穷了,社会物资还支撑不起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

  “那这个就先送我吧。”无名看样子是真的挺喜欢望远镜,第一次主动开口朝樊伉要东西。

  “无名兄喜欢就送给无名兄吧。”对于小男友这点小小的要求,樊伉还是很乐意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