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作者:败马刑徒      更新:2022-06-01 07:32      字数:1447
  那一天,周家出了一场大风头。

  县令亲自将周大郎送了回来,不但在全村人面前夸奖了周家,还奖励他们了十两银子,称他们父子俩是剿匪的大功臣。

  这下村里人算是对周家刮目相看,平常嫌弃周家穷的也都收敛了轻蔑,摆出亲热的面孔拉起关系,就连赵三奶奶,都没再眼高于顶,而是罕见地对周家露了个笑脸。

  周家对待旁人还是平常的态度,关系好的不特意亲近,关系差的也不故意摆脸,便是村长家,也只是保持着客气有余,亲近不足的关系。

  一家六口,竟都能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淡定来。

  便是县令,心中都禁不住赞了一句,对身边的小厮说:“你便看吧,最多十年,这家人必得成这村里最富贵的人家。若能生个聪慧的孩子从小读书,一举跃了龙门也不是不可能。”

  小厮不信,反驳说有那么些聪明人,怎轮得到周家?

  县令便笑了笑,“聪明人多得很呐,但学识容易学,心性却是难修。不光自家的儿女,连娶进门的新妇都能如此,必然是上行下效,家风初成。如何能不让人高看一眼?”

  小厮想了想,他是不懂县令的话的,但他自己也心有感触。

  在剿匪的一众兵卒里,其实数周家两父子的地位最低,贫户出身的泥腿子,如今凭着向导的身份对他们指指挥挥,颇有点狐假虎威,借鸡毛当令箭的意味。兵卒们一开始都很反感周家两父子。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厮反应过来的时候,周大郎已然和兵卒们打好了交道,他们对周大郎交口称赞,没人轻视他是个贫农。

  什么大郎兄弟待人义气,豪爽宽厚……小厮也不知道他怎么待人义气,豪爽宽厚,反正仿佛一夜之间,周家父子就赫然变成了香饽饽。

  周大郎受伤后,有不少人惦记着,甚至偷偷找他问过。

  竟是与他真心结交的。

  小厮还在啧啧称奇着周大郎,县令却话锋一转,落到周大郎的妹妹身上:“不过我看,周家最有造化的应当是那位小娘子,长得实在出众。”

  她蹙着眉头匆匆从院子穿到了西屋,一双杏眼笼着烟波,硬是叫已长久离京,在这不够繁华的青阳县没见过什么灵秀人物的谢县令停了片刻目光。

  裴行俭原本在马车里一直沉默,这时突然打断了他们的话:“敢问谢大人,不知我父的尸体可曾找到?”

  倒真没找到。除了些散杂的货物,人的尸骨早就让山里的野兽拖走了。

  谢县令盯着裴行俭面无悲色的脸孔看了一会儿,道:“只找回些衣衫,立个衣冠冢罢。”

  反正你看上去也不是很在乎的样子。

  维护那小娘子的心意倒比问亲爹还真情实意。

  谢县令玩味儿地勾了勾唇角。

  瞧,造化这不就来了?

  周家,一家人轮流从西屋门口路过。

  个个都小心翼翼地往屋里瞧上两眼。

  裴小郎君已经走了,可周舟却闹起了别扭,最后一面都没去送他,埋在床上,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周二郎最烦,恨不得追上马车揪住裴勇再痛揍一顿。可对着小舟儿,就温声细气的。

  “你种的菜都发芽了,我瞧着长得很不错。你什么时候又种了两排蒜?”

  周舟用力抹了把眼泪,抽泣道:“那是给裴勇种的……”她偷偷观察了许久,发现他好似喜欢吃蒜薹,前些天刚刚补种下去。

  周二郎不吭声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才憋住了拔掉那些蒜苗的冲动。

  周二郎没拔,家里人谁也不敢去碰。那些蒜苗从一搾长,长成筷子那么高,又抽出脆嫩的蒜薹,开出白紫的蒜花。

  家里的小鸡也孵出来了,叽叽叽地满院子乱跑。

  一切都那么平和而安定,而裴行俭最后一次消息便是让人给周家送来了一头大青牛,以当酬谢。

  周家推辞不得,有鸡有牛,突然暴富。可裴行俭却似乎觉得送牛后就与周家互不相欠,再也没有在祝家人的生活里出现过。

  周舟慢慢的也习惯了,她毕竟年纪还小,家里人不提,666又刻意用任务转移着她的视线,日子长了,多伤心的事儿都开始渐渐淡化。

  当地里的庄稼泛黄的时候,周舟身边出现了一位取代了裴行俭位置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