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作者:败马刑徒      更新:2022-07-05 04:35      字数:3098
  七夕当日,周舟跟着周二郎一起去朱石村。

  朱蓁在木匠铺子等着周舟,牛车已经套好了,由朱靖赶车陪她们去县里。

  朱蓁的心情好像很差劲,但她的性子原本就内敛清冷,面上倒也看不出端倪。

  还是朱靖在路上没忍住:“大姐,你还跟师父赌气呢?”

  朱蓁:“没有,我不是听了他的话?”

  把朱靖“师父是为你好”给堵了回去。

  原来,这位条件不错,在县学读书的郎君,只是朱老木匠单方面看中了,朱蓁本人压根不乐意。

  周舟杏眼睁得溜圆儿,心道朱蓁不会是指望着她去搅乱相看吧?

  不不不不行!

  周舟八百个不愿意。

  她二哥要是对朱蓁有一点意思,那她愿意当这个坏人,帮二哥助攻追朱蓁。但她二哥现在压根没什么谈情说爱的心思,只把朱蓁当做小师妹,她何必去招惹麻烦。

  周舟提心吊胆,全程都很警惕,生怕自己做下什么不得当的事儿。

  但她想多了。

  这场相看和她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周舟以为,相看嘛,男方女方约在一家咖啡厅,啊不,茶馆儿,点一壶茶,两碟子点心,两人一边饮茶吃点心,一边愉快地了解彼此。朱蓁能书会话,和读书人应该很有共同语言。

  可现实是,茶馆确是去了,可对方是与同窗同行而去。

  朱蓁、朱靖和周舟三人则坐在牛车上,隔得老远。

  朱靖指着一个皂色圆领长衫的年轻郎君:“看清了没?就是那个皂色衣裳的。”

  周舟眯着眼瞅了半天,只觉得那个年轻郎君格外激昂,左摇右晃的,总是被他身边的人挡住,压根看不见正脸。

  朱靖问:“大姐,你觉得如何?”

  朱蓁面无表情:“浮躁得很,不够稳重。”

  周舟觉得,那个郎君不稳重的原因可能是心绪激动……

  朱蓁相看完年轻郎君,朱靖就带着俩人去河边参加香桥会。

  吏卒白天在河边用香搭起小桥,等晚上男郎女郎都聚在桥边祭拜完织女后,点燃香桥,香桥的烟气直升星河,据说顺着笔直的烟气,女郎们的心愿就传达到织女娘娘那儿啦。

  周舟他们到的时候,香桥已经烧起来了。周舟被香火呛得直咳嗽,她蹲到一棵柳树下,望着水影直发呆。

  可真没意思……她怎么就答应和朱蓁一起来相看了呢?

  朱蓁站在周舟旁边,欲言又止:“你……你二哥……”

  周舟抬起脑袋:“啊?”

  朱蓁咬住下唇:“你家里,有没有给你二哥相看?”

  周舟歪着脑袋想了想,她娘当然想给她二哥相看,但她家不是没钱吗。周舟觉得,她二哥没有谈情说爱的心思,估摸着也是因为家里没钱,他要是成亲了,她就得搬去堂屋跟爹娘一起住了。

  周舟:“唉,我娘也愁着呢。要是蓁娘姐姐认识适合我哥哥的小娘子,劳烦蓁娘姐姐跟我通个气。”

  朱蓁一下子就不说话了,转了头,目光遥遥地盯着晃动的河面。

  河面映着热闹的街景,唯有她们这一角,只寂寞地垂着枝杨柳。

  要是裴行俭在这,一定会狠狠敲她脑门,但不管怎么样,很会撒娇卖乖看脸色的周舟现在还看不懂朱蓁双眼里的落寞。

  她眨着眼睛,在这静谧而沉重的氛围下,一时不敢说话了。

  朱靖忽然用力咳嗽,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朱靖:“大姐你看后面是什么?”

  后面是什么?

  周舟好奇地转过脑袋。

  路边梧桐树后,三五位眼熟的年轻郎君探头探脑,朝他们的方向张望。

  其中一个皂色衣衫特别眼熟。周舟眼睛一眯,恍然大悟,这是让年轻郎君相看朱蓁呢。

  她用眼角偷偷去瞄朱蓁,怕她的目光太直白,让朱蓁害羞。

  可朱蓁僵着肩膀,无动于衷地站着没动,依旧远远地望着河面。

  就,就这么不满意那年轻郎君吗?

  周舟又回头,这次她看清了皂衣郎君的面孔。他在同窗的推搡下脸红耳赤,不过面皮通红也能看出他五官眉清目秀,长得倒是还行。

  只是这长得还行是和旁人比较,要是让周舟说,这人的外貌比不上她哥哥。

  别说她大哥了,她大哥身材高大,肌肉精悍而不夸张,五官俊朗帅气,十里八村的小娘子谁没对她大哥脸红过。要不是长了这么张脸,也不能招到周柔啊。

  就算是她二哥——诚心来讲,周舟认为她二哥的魅力其实不太行的,二哥瘦,还黑,嘴巴有时候特别坏,家里管教周舟最严的就是二哥了。

  就算是她二哥,周舟私心觉得,这皂衣郎君也就比得上她二哥一根小手指。

  为什么能比上一根小手指?

  因为他穿得比二哥好,还散发着读书人的书卷气。

  即使周舟满腔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两点上,她二哥拍马都比不上。

  她家没钱呀,做一身那样的衣裳得500钱呢。二哥也不太识字,至今才记住一百多个字。

  想到这里,周舟悲伤地叹了口气,再抬起头,发现朱蓁朝牛车走去。

  朱蓁:“既已给他看完了,就回去罢。”

  周舟一听真是浑身轻松,高兴地坐上牛车回家去了。

  周浦村也有七夕活动,在村口大榕树下,许多人正聚在一块,看村里的小娘子们斗巧。

  斗巧就是小娘子们拿着彩线,对着灯火把线穿进针鼻,能穿过七根儿针的,就是一位得织女娘娘庇佑的巧手,长大一定能做得一手好女工。

  小娘子们旁边的桌子上摆着巧芽汤、巧果和菱角,周舟肚子咕咕叫起来,她跳下牛车,跟朱蓁朱靖挥手告完别,就奔着桌子跑去。

  她一边咯吱咯吱嚼着脆生生的菱角,一边踮着脚望人群里看。

  村里人见了她打招呼,也不教她进去一起斗巧。

  周舟哪需要精通女红啊,她娘她大嫂抢着帮她干。

  村里人都清楚周家对这个小娘子多偏爱,别说动针动线纺纱织布,连寻常的浆洗衣裳,周根儿都时不时地都去抱着衣裳洗呢,愣是没见过周舟。

  现在好了,让她上学堂读起了书。女娃娃,还能读成女状元不成?

  但周浦村的人早就见识过几遭周舟有多厉害。这人就是欺软怕硬,早先还有人敢当着周舟面儿说些女娃不配之类的混话,现在呢?现在看见周舟绝口不提男女,就算她是个刚十岁的女娃娃,也满脸热忱的,因着她读书识字,还隐隐有点敬意。

  村里人暗地说,舟娘仿她娘,不如她家老小三个郎君性子温和,只是她面上笑嘻嘻的,心却比她娘更刚硬。她娘有时候还不得不摆笑脸呢,舟娘是谁都不让。

  这种时候,没人会让她斗巧出丑,让她一句话撅个跟头,旁人乐得看笑话。

  村长周硕看见周舟了,眼睛一亮:“舟娘啊,你过来你过来。”

  周舟又拿起个巧果吃着过去了:“三爷。”

  周硕拽住周舟背身躲了躲,他清清嗓子,压低声音:“你读了这么些日子的书了,会不会写字儿啊?”

  周舟黑溜溜的眼珠在周硕脸上打量,又往他袖子里一斜,心里就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个村长三爷,她觉得其实不坏,就是——就是太贪了些。

  找人写对联儿几个钱呀,雁过拔毛也没这么拔的。

  想到上次村长在钱家来抢人后给她家撑腰的人情,周舟一口吞掉了巧果,慢吞吞地掏出帕子擦了擦手:“会的不多,您别嫌我字儿丑就行。”

  对联虽然是烧给织女娘娘的,可周硕不怕她写得丑,她有什么不敢写。

  周硕当即从袖子里掏出纸笔,给她铺到桌子上。

  周舟磨好墨,歪着脑袋想了想,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完全不见慌乱,提笔就写。

  “双星节翠梭停织会鹊桥”

  “九华灯银河横秋照天汉”

  人群外,有一行人站在暗暗的夜色里。

  “那便是你新收的女学生?”

  “瞧着不错罢?”

  “倒有半分你年轻时的风范……不过对联尽只堆砌,字也练得丑了些。”

  “我那学生才跟着我学了不到一月!”

  “咳。有她在,我便放心了。那孩子……心里存着些事,还请托你替我仔细照顾她。”

  “哼,你若不放心,还是把她带回家去。”

  顾先生和他的朋友瞧不上周舟的字,周浦村人却把这字当墨宝。

  周硕:“我瞧你写的比那县里的书生还好。”

  村里人就心想,能写不好吗?据说一个月废好几根笔呢。

  全村人都很高兴,觉得这样好看的字烧给织女娘娘,织女娘娘定会保佑村里的小娘子。

  周舟写完就功成身退,她也吃饱喝足了,最后还顺走几个菱角。

  在路上想着刚才的事儿,她心里不由暗暗地低落。

  他们村儿还是太穷呀,明明邻村隐居着顾先生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村却没有一家能送得起去上学。

  想着想着,菱角就哽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了。

  钱,钱,钱,钱可真是个重要的东西。

  要是天下人全都有钱就好了,又或者天下人能像她原本的时代,全都上得起学就好了。

  666感受到她心里无由的怅然,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脑袋。

  “别想那么多了,你家明年要是真种甘蔗,在商店买的肥料可不够用,你还是想想怎么解决肥料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