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约定
作者:包子稀饭      更新:2022-05-31 02:19      字数:5806
  狄老爹与儿子对视一眼,还有些不太明白。

  向阳把莲蓬头搁下,喝了口水,然后絮絮叨叨的解释着,“狄大爷,您家里本就是卖小玩意儿的。您和小秋兄弟有喜欢琢磨这些东西。我想着,这特令交给你们一家准没错。什么亏不亏的。您有没有想过把铺子做大做好?”

  狄老爹点点头,谁不想来钱多。“那就是了!咱们可以合作,建个作坊。生产一些实实在在的小玩意儿。不瞒您老,这莲蓬头也只是我第一个想到要做的。以后指不定还有其他小玩意儿会画出来找您。”

  “哦?”狄秋眼前一亮,心底对新奇的东西莫名的想往。天知道他第一回把莲蓬头做出来的时候,摸着那小玩意儿,狄秋心底多开心。

  向阳瞧他来了兴趣赶紧说着,“咱们过日子不容易,有些点子我都还没来及想起来。私心想着这事儿要是能成,我和小哲就负责图纸。狄大爷,您和狄秋弟弟就负责给咱们生产好不?咱们把周大哥当是亲哥的,都是熟人。也不说两家话!您看成不?”

  狄老爹心底也喜爱的紧,可总是比狄秋要稳重些。只是听说还有图纸要送来。他心痒痒不说,里边儿的盈利也是很有赚头的。

  “这——小秋,你看呢?”

  狄秋望着他爹笑的激动,“爹!一切都看您的!我没意见。”

  “嗯!向阳,你给咱说道说道,这都怎么个弄法。”狄老爹起身给几人倒了水。“喝水喝水!”

  “谢谢!”向阳喝了几口,瞧着凌哲呆在自己身边,两人瞧着狄家父子都同意了,眼底也都挺开心。

  向阳有些不大好意思,把她和凌哲目前的情况跟他俩说了说,狄老爹没说啥,倒也能理解。

  “银子好说,我跟狄秋忙活了好几个年头,手头也不太紧。你只管说要怎么做就好!”

  “哎!狄大爷。首期的投入,您只要把作坊做起来就好。地方不要大,关键要实用。料子也要齐全。县里有的就去收回来,县里没有的就托人打听打听其他城有没有。如果料子为难,咱再想办法自己做。这样也方便您跟狄秋弟弟施展。”

  “作坊倒是挺重要的!我懂!你接着说!”狄老爹听她想的那么详细,心底对新作坊又多了一丝向往。向阳冲他点点头,点了点装着莲蓬头的盒子接着说,

  “这第一样东西就做这莲蓬头。铺子还用您家这铺子。您这里虽然在县门口,但也是有好处的。富春县虽然不大,好在是几个大城的枢纽。往来的商人旅客也都打您这儿过。只要东西卖的好,很快就能流到其他几个城。”

  “这倒是!我这儿东西没有囤货,赶出来的很快就卖出去了。而且来的客人也都是外地口音的多些。”

  “对啊爹!我上回去临安都瞧见咱家做的门栓在那儿都有得卖!”狄秋也想起来了。心底喜滋滋的。

  向阳笑笑也不答话,这些人想法是好的,可还是缺了一些动脑筋。如果狄大爷早发现这一点的话,指不定狄家铺子已经火起来。哪能像现在这样,管着一家温饱,出去花捎也只够狄大爷跟狄秋父子俩琢磨新玩意儿了。

  “儿子,你别打岔,听向阳接着说。”

  “哎!”

  向阳摆摆手,并不在意,“狄大爷,向阳也实在囊中羞涩,拿不出许多银子。不知道您能出多少?前期的活儿才是重中之重,没有作坊,咱们也就是白谈了。”

  狄老爹琢磨了一下,确实是这个理。他瞧了一眼儿子。两人心底都有数。虽然家里银钱不算多,可也有些。狄老爹眸光深沉,严肃的问向阳,“丫头,你觉着这作坊要多少银钱能干起来?”

  向阳想了想自家的宅子,大小刚好适中,如果在县城外边建一个这样大的作坊,价格也该差不多,县城外面人烟荒芜,开地建房子指不定好要比在桃坞村便宜。

  她深思了一阵儿才开口,“大爷,您知道这富春城外面的地价吗?”

  “这——老头子我很少出城,地价,唔,比城里要便宜四成。外边人少,地荒。离这儿不远就是邙山了。我听进城的人说,有人还瞧见过狼呢!”

  “哦。”向阳点点头,果然如此。便宜四成的话那岂不是比自家的院子还要便宜?

  向阳瞧着他们父子竖着耳朵的样子好像如临大敌。想来他们的银两也是不多的。向阳斟酌着开口,数了数手指,“那,作坊的话约莫要八十两。”

  “才八十两?”狄家父子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们本还想着一座有房有院的地儿怎么也得上百两。向阳冲他们笑笑,看来有门儿。

  “是啊!狄大爷不知道,我跟小哲在村里买的房子也不小,那房子盖的挺讲究的也才花了一百二十两。若是在城外盖,该是这个数没错的。”

  狄老爹听到这个数就释然了,赶紧说,“那成!咱家八十两还是拿得出的。作坊没问题的。至于料子的钱,做莲蓬头那肯定没问题!我这后院还一堆这样的料子呢!”

  “哎!狄大爷,咱商量商量契约的事儿。”

  “契约?”

  “对,作坊的事儿咱得有个书面的东西。咱做起来的时候才踏实。”

  “成!你整个契约!咱不懂这个,只会做东西!”狄老爹摸了摸脑袋憨憨的笑着。狄秋还沉浸在要建作坊的兴奋里。一定他们把主意都这么定了,有些纳闷,“向阳,爹!咱这作坊叫啥名儿啊!现如今咱跟着向阳一起干,名字怎么也得换个吧!”

  “哎!对呀!咱得取个新名字!丫头,你也想想!”

  “名字啊——小哲?”

  凌哲听他们说了半天,一边为向阳觉着骄傲,一边早就在想着名字的事儿了。

  他点点头,提了一个自己想的。“秋阳作坊?”

  “噗!为啥叫秋阳作坊?”

  狄秋不笨,听着这名字都觉得熟悉,“向阳,他这是取的咱俩名字吧!”

  “啊?不成不成!你再想一个!”

  这小子想什么呢!就算是取名字当中的一个字,那还是“哲阳”吧!

  狄秋也不赞同,这知道的还好是他两家办的,不知道的指不定还以为是两人是夫妻呢!不好不好!

  凌哲说出口的时候其实也是觉得有些不妥的,他眨了眨眼睛无辜的瞧着向阳,“那——五金作坊?”

  咦?

  狄大爷在一旁听的也一愣,“这名字好!这名字好!”

  向阳两眼发亮的瞧着他,这名字!

  “你说说为什么叫五金?”

  “哦,凤泽有五大城池,咱们开的作坊做的都是新奇的小玩意儿。个个都是咱们作坊的宝贝,若是能把这些东西卖遍凤泽国。那岂不是恰到好处!”

  “哦,你是这么理解的!”向阳默默点点头,还以为这小子神了,竟然连自己那个世界的五金都知道呢!哎!果然是脑补得太厉害。

  “丫头,老头子我举双手赞成,你要是觉得成,就赶紧找个会写字儿的给咱把契书写了吧!”狄大爷看上去有些跃跃欲试。想着即将开办的作坊心头就乐得不行。

  向阳点点头,“这名字挺好的!”她拉了拉凌哲,“狄大爷,会写字儿的面前就有一个,先让小哲写着,写好找个识字的给咱做个见证就好!”

  “哎!成!不满你们说,俺们狄秋只会识字不会写字。两小伙子倒是碰到一块儿了!嘿嘿!”

  向阳也没忍住笑了。

  狄秋去取了笔墨纸砚过来。向阳把墨磨好,一条一条给凌哲说,让他写下来。

  契书提及两家人共同开作坊的大小细节。狄秋看着都挺满意的。狄老爹在一旁也被向阳缜密的心思折服了。

  他光顾着点头。直到向阳说到最后一条时,狄家父子不干了。

  “这条不干!你们提供图纸,我们却要占六成的盈利,不成!”

  “狄大爷,这作坊开起来毕竟是您跟狄秋弟弟忙活,我跟小哲真的做不了什么的。”向阳安抚着老人家,她真不觉得这有什么。

  狄老爹摇摇头,“不成就是不成!我们虽然笨,可也知道那图纸是这作坊的灵魂,你若是不答应平分,咱两家就别合作了!老头子我可担不起这么大的便宜!”

  “狄大爷!”

  “向阳,你就答应吧!作坊成不成咱都是一家人。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便宜咱狄家可是不要的!”

  向阳被他们父子俩瞧得脸上发热。两方僵持了一会儿,凌哲拉了拉向阳,“阳阳,咱们也可以做点事情的。我会努力的!你就答应吧!”

  “可是——”

  狄老爹彻底火了,胡子气的直飘,“我可把话撂这儿了。咱还没说我们四你们六呢。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听到没!”

  向阳无奈的摇摇头,这对父子算是实心眼儿的了。若是换了旁人,指不定还想着多贪一点呢。

  “好吧!那咱五五分账!这下成了吧!狄老爹!”

  “哼!这还差不多!小哲小子,你就写吧!写完了咱就按个手印得了!”

  等凌哲把契书写好,狄家父子乐呵呵的在上面按了手印,向阳让凌哲也按个,凌哲不答应,这明明是她在忙活的。

  狄秋在一旁看得发笑,“你俩也就得了!都一家人说这些干嘛!向阳你也按吧!”

  “这——”还想着让小哲按个就算了。女人掺和这些事儿总是不太好的。如今他们竟然不嫌弃。那好吧。

  等双方签了契书,凌哲把其中一份给狄老爹保管,他和向阳的这一份他也仔细对折后收进袋子里了。

  “向阳,这衙门最近过年都不管事儿的,也不放人买地。作坊的地块还得再等两天啊——”

  “嗯!狄大爷,您给看着。等得了空,能买地了,你让咱们村的人回来的时候捎句话好了。”

  “哎!我估摸着初三总么也得成了!”

  “那可太好了!对了,狄大爷,地不能买,那特令还能申请吗?我怕这东西在我手里隔的久了会坏事。”

  狄老爹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特令倒是可以。不过去的时候得孝敬孝敬官差,不然他们绝对没好脸色。

  向阳明了的点点头。

  周康进来的时候就瞧见狄老爹笑呵呵的在跟向阳说话。他并不知道这两人已经达成了意见。

  “咦,周哥,你衣服怎么换了?”凌哲眼尖,看见来人,他们来时周大哥明明穿的是灰袍子,怎的现在变成绿的了?

  “嗨!都是那个小东西!他娘抱他不撒尿!俺抱了没多一会儿就尿了俺一身。你们瞧!他还在我这块儿拉了屎呢!俺这个臭的!”

  “哈哈哈哈!小宝儿很喜欢他舅舅啊!”狄秋站起身搂着周康,他是真把这个大舅哥当成亲哥哥的。

  “你小子!没事儿多帮恬恬照顾照顾小孩儿!”

  “哎!哎!大哥放心吧!”

  “哼!这还差不多!”周康又转头问向阳他们,

  “你们东西拿到了吧!可以走了吗?再待下去,指不定街市该收摊儿了都!”

  “啊啊!对啊!小哲!你咋不提醒我我们还要买菜!”向阳急的直叫嚷。今儿可是年三十!再不买菜,年都不好过了!

  凌哲趁着他们聊天儿的档儿把莲蓬头的特令写了。当初记着福奶奶写的特令果然是对的。

  “咦!你这都写好了呀!”向阳拿着他那张纸瞧了又瞧,这不是特令还是啥!

  凌哲点点头,“嗯,早一点是一点!咱们今天顺道把这事儿办了吧阳阳!”

  “哎!那赶紧收拾收拾吧,咱们去赶集,买点儿东西再去衙门。”

  凌哲收好东西跟在她后面,狄家父子把他们送出了门也就回去了。

  周康把牛车放在他家,跟着向阳和凌哲一路去了。

  他们在狄家耽误了一会儿工夫,实在不早了。到了东市的时候,卖菜的都瞧不见几户了。若不是袋子里还有牛肉。向阳真不知道他们这趟来能买了啥了。

  周康看她急的上火,转了转眸子,“向阳,俺记着这附近有家卖小鸡仔的,最近似乎卖鸡蛋杀鸡挺勤的。要不要去他们家转转?”

  向阳正愁的紧,当下应道,“周大哥,咱快去吧!要是连鸡肉都买不到,咱就吃干饭过年了!”

  “哈哈,你别急!他家货多着呢!走着。”

  向阳拉着凌哲跟着周康左绕右拐的半天才到那家卖鸡的铺子。铺子外面虽然不怎么样,可里头却还不错。

  架子上摆了三个扁平的大竹笼子,铺子掌柜的正给来买鸡崽儿的客人捞着小鸡。周康进去的时候很自然的跟掌柜的打了招呼,瞧着两人热络劲儿,周康也是常来的吧。

  “客官,你们买什么?鸡蛋鸡崽儿现杀的老母鸡腌了二十来天的咸鸡肉!你要啥尽管开口!”

  “。。”向阳眼皮跳了跳,和着这掌柜的也是个有才的。竟然把各种鸡都包揽了。

  掌柜的瞧她一脸吃惊的样子只觉得开心极了。怎么样?县上像我家这样的只此一户。

  “额,掌柜的。我想买鸡杂鸡胗鸡肠鸡肝鸡心鸡舌鸡屁股,请问,您有吗?”

  “。。”那掌柜的被她一问,整张脸都扭曲了。他甩着手里的鸡毛掸子气呼呼的朝向阳吼,“你们都什么人啊!啊!周大康!你带来这俩是干嘛的!?买东西快点,不买让开!气死我了!还鸡鸡鸡鸡!我——”

  “哎!老刘!老刘你别气!我这妹子跟您开玩笑的!您看她年纪小,别放在心上!”

  “周大哥,没开玩笑!我是真的想买——”

  “你住嘴!”周康瞪了她一眼。

  向阳嘀咕着,“本来就想买嘛!你忘了猪下水的味道了?周大哥!我跟你说!这鸡杂可是宝贝。炒起来好吃呢!”向阳一边说,心底还想着前世吃过的鸡杂汤,鸡胗。啧啧。口水都下来了。

  周康被她说得一愣,是啊,这些玩意儿虽然怪意怪人的,可味道确实不错啊!他也有些口馋了。

  “那你接着说!好好跟老刘哥说话!人家卖鸡那么多年,这种事儿也是头一回听说。你别吓着他!”

  “哦!”向阳转过脑袋看着还怒气腾腾瞪着自己的中年男人,无奈的吐了吐舌头,“刘掌柜,我要那些东西,您杀鸡这么些年,这些东西都没留着扔了吧?就给我呗。我掏钱!”

  “这——你是不是傻?”

  “哎,我才不傻!您就甭管这么多了!给我吧!”向阳怕他不信自己会给钱,从口袋里掏了一佰文钱给他,“呐一佰文钱!你先拿着。下回我还来!”

  “。。”刘掌柜瞧着她手里的钱有些心动。今儿早上到现在杀的鸡,那些个东西都还在后院井边的木桶里搁着呢。要不就给她?

  “好啦!您别犹豫了!”向阳趁他琢磨的空闲跑去看了看小鸡仔儿。小鸡长得毛茸茸黄橙橙的,一个个正低着头啄着食。一点都不怕盯着自己看的女人。

  向阳随手抓了一只,抬头问刘掌柜,“掌柜的,您这儿鸡崽儿怎么卖?”

  “那个啊!那个两文钱一只,你要几只?”

  两文钱啊?好便宜!

  向阳寻思了一下自己兜里的银子,今儿出来带了十五两银子,除却牛肉占得重头,也够买上几只的。“给我抓二十五只好了!我要一只公的,其他的都要母的!”

  “哎!好嘞!你等下,我这就去给你盛你要的那些鸡杂。小鸡仔儿回来给你捉。”刘掌柜拍了拍围裙,找了个麻布袋子把鸡杂装起来,拖着血淋淋的一袋东西就出来了。向阳看他那吃力的样子忙上前按住他,顺便朝周康使了个眼色。

  周康也是机灵的,知道向阳要拿鲜环袋了。连忙拉着刘掌柜去装小鸡仔儿。

  “喂,鸡杂咋办啊!”

  “老刘!你就放心吧!她自己会收拾!”

  刘掌柜看那女人慢条斯理的去了后院,也放了心。“那好吧!给你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