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终到聚城
作者:蓝鲨不吃鱼      更新:2022-05-30 18:05      字数:2018
  村民们的房屋被烧了。

  村子里被搜掠过的尸体到处都是,像身份文牒这类东西,被逃兵搜出来后胡乱扔了一地。

  其中最大的一座院落,估摸着是村长家,也被烧了。

  溃兵离开后,红柳四处转悠,每份文牒都捡起来查看,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合用的。

  直至在村长家后院、院墙外的一片竹林里,见到倒在血泊中的两名年轻女子,死状……

  身边不远处扔着一份身份文牒,里面夹着张卖身契。

  她看了看,正好适合自己和小姐用,便料理了一番后续,带了回来。

  也是因为这样,才耽误了些时间。

  不过比起小姐下山前安排的先进村、后想办法从村长那儿弄到文牒,竟意外的方便了许多。

  水银接过文牒,打开。

  “东方岭树家?那以后我就叫东方楠婴,15岁,你就叫画眉了,仍是16岁。尸体处理干净了吗?”

  红柳点头。

  她知道小姐问的是,这份文牒和身契对应的那两具尸体。

  “我放进了火堆里,看着烧起来才回来的。”说完,红柳再看了看村庄方向,问道

  “小姐,为何延国将士要屠杀自己的百姓呢?不怕被罪吗?”

  水银将东西揣进怀里,闻问看向她,想了想回答。

  “逃兵心理吧?又不是所有的军队都纪律严明、奖惩有度的。各国、各将麾下良莠不齐乃是常态。

  你想想,被一路追杀逃回来的,又想着打了败仗要被惩罚,还会看见有粮不吃、有金不拿吗?

  且精神极度敏感,就像惊弓之鸟,虽明知已是本国境内,但还是难忍恐慌。

  再加之,他们劫掠早已成了习性。此时村子里但凡有一星半点的不配合,就会引发灾难。”

  说完,就麻溜地下了树。

  自小山中长大,就算不能习武,爬山、上树等,只要身体没伤,对她也就不算什么了。

  下树后,水银从怀里摸中一支并蒂金簪,插入自己的发间。表明已订亲的身份。

  这是她在堂城时就买好备下的,从决定好做这件事开始,她就再没打算以未婚女子身份示人。

  “换上女子袄裙吧。身份文牒上是女,便不能再做男子装束了。”

  延国多山,但也因此盆地较多,农作物虽然不丰,但蓄牧业较为发达。

  故而,一个身份文牒就能够跑遍全国,只需进出城时登记即可。

  换好袄裙,考虑到之后可能还会用到,便让红柳将二人换下的旧袄收好,水银再道

  “走吧,赶往第一座城池,再好好休息。我们边走边再对一下说辞。”

  随后,二人绕过了东方村。

  延国比敖国更是重男轻女,女子自小便轻易不得外出,尤其是及笄前后的两年,未定亲或成亲者,即便是街坊邻居,也未必见得着其相貌。

  如今,这条规矩倒是方便了主仆二人。

  红柳边走边说道“从服饰发型来看,那两名女子并未定亲,更未成亲。”

  水银闻言,右手大拇指,上下揉搓着左手的大拇指,脑筋飞转。

  稍顷后便道“父亲东方岭树,在山中偶遇一位老神医,名唤莫叟,便将我自小送入山中跟随其学习,你也被采买配发给我。

  自此,我学医,你跟随莫叟习武。

  待及笄前一年的冬季,也就是慧元18年的腊月20日,才将我们接回府中。

  直至村庄忽然遇袭,父亲急忙让我们从后门通过竹林逃出。

  我已定亲,未婚夫婿也是村中之人,已被杀。”

  慧元年,是延国现任帝王的年号。

  红柳点头。

  主仆二人就这样,一路避过官道,一路一遍遍地比对着此番说辞,将自小到大之事,真真假假地夹杂其中。

  自此,水银和红柳对外,皆换了称呼。

  水银没有让红柳换刀。

  延国善武的女子,武器种类比较繁杂,这是小事情。

  几个时辰后,赶到了奇城附近。

  结果,在城门外通过大敞着的城门,远远地就能瞧见,城里此时很是混乱,到处都是大战溃败而回的散兵败将,这些人不是在街上乱走、乱抢衣食,就是在大声吼叫着,努力寻找着自己人,或者自己所属的军队。

  未见百姓的身影。

  水银决定绕过奇城。

  不过,奇城乃延国此处对外的关隘,要想绕过,又得翻山,而且,还得翻过一片断崖。

  她没有犹豫,且无所畏惧。

  之前翻越那座界山之前,包袱里就早已备好足够的绳索。

  自小打山中长大的孩子,惧人都不会惧山。

  或者说,如果可以选择,她们宁愿选择爬山,也不愿意进城与人相处。

  ……

  如此这般,各种或艰难、或顺遂、或侥幸、或冒险等情况之后,历时一个月,主仆二人终于赶到了延国的都城---聚城。

  街上行人如炽,各种吆喝、交流等声,声声不断。

  二人都只觉恍若隔世。

  许久没有见到这般热闹的场景了,虽然不是熟悉的风景、人文、但两国因毗邻,相貌上也无可区分,倒也不至太过陌生。

  水银低声交代红柳切勿东张西望之后,两人就要去寻家客栈下榻。

  忽闻街上传来议论之声。

  “听说了吗?那大将军被抄没的家产,今日官府要挂牌出售了。”

  “呸!什么大将军?只会打败仗的蠢货!”

  “就是,听说当初抄没之时,仅黄金白银就有数百万两之多,更何况还有良田千顷、旺铺数十?这么贪的人,怎会不打败仗?”

  “也不能这么说,好歹他也曾打下过敖国三座城池呢。”

  “可最终还没站稳不就被人杀了个人仰马翻?灰溜溜地到处溃逃?你们是不知道,那些个逃兵,可是把咱老百姓给祸害惨了。”

  “嘘……小点儿声,当心被人听见脑袋不保。”

  “怕什么?那家伙已经被满门抄斩了,谁还有闲心找咱们百姓的麻烦?”

  “话说,那些逃兵这样乱来,朝廷就不管吗?”

  “怎么会不管?只因听说这次逃得太散了,难以收拢。而且啊,好些人还跑不见了,也不知是死了还是怎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