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董卓:公伟确实是一个有福之人
作者:烟雨莽苍苍      更新:2022-12-13 05:52      字数:61
  董卓府上,王允在向董卓说了一些关于钱粮,以及关中安置那些迁徙而来的百姓之事后,像是闲聊一样的,不经意之间,将话题引到了华雄身上。

  开始拿着华雄救下蔡邕之女,以及蔡邕亲自登门道谢说事情。

  “奥,竟有此事?”

  董卓像是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

  王允点头道:“确有此事。

  华将军之前因为伍琼之事,导致诸多士人,都对他有着很大意见。

  现在有了此事,那与士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大大缓解。

  华将军拥有开府建衙之权之后,还基本上没有怎么招募谋士,就是受到之前那事影响,诸多士人都不愿意到他手下做事情。

  现在,有了此事之后,华将军所面临的困境,也就是消失了。

  才来长安没几天,就已经误打误撞的破开了,他所面对的最大困境。

  这不是有福之人是什么?”

  董卓闻言,笑了起来:“倒还真是这样,公伟确实有福。”

  他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

  而王允也一样是点到为止,没有再多言。

  很自然的就将话题,引到了别的地方。

  看起来就是将此事,当做趣事来说一说的样子

  王允汇报完事情,从董卓这里离开。

  距离董卓这里比较远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王允离开之后,董卓整个人气质都变了。

  整个人显得焦躁,显得不安,又带着暴虐。

  与在洛阳之时的董卓比起来,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董卓从洛阳离开之时,有多么的意气风发,这个时候就有多么的难受。

  从离开洛阳的时候,他觉得接下来,来到长安,自己就能够长久的安定下去。

  毕竟外面已经没有了大敌,将会通过距离,尽可能多的斩断朝廷之人,与袁绍等人勾连的可能。

  而且,通过迁都,他获得了超多的钱粮

  接下来的日子,将会过的非常安逸。

  但真的来到长安之后,他才发觉自己错的挺离谱。

  他通过迁都,确实获得了很多的钱粮。

  但是这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实在是太多。

  众多迁移而来的百姓,需要安置。

  一个人身上花一个子,都是海量的钱财。

  他手下众多兵马也是吞金兽。

  洛阳的一系列事情发生之后,他已经彻底坚信,兵马是他的根本。

  若无手下众多兵马,他绝对走不到如今的这一步。

  但养兵马,又是一件极其耗费钱粮之事。

  不说赏赐,仅仅只是平日里的吃穿用度,以及武器的这些,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供养起的。

  而且,赏赐这些,还不能少。

  之前诸多兵马在洛阳那里血战,立下功劳。

  而且迁都之事的顺利进行,以及保证关中这里迁都之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乱等诸多事情,他手下兵马,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这等情况下,必须要进行赏赐,赏赐的少了还不成。

  朝廷以及百官的安顿,这些都需要花费钱粮

  这样多的人,进入到关中,就算是控制的再好,动荡这些也在所难免。

  于是,关中这里的粮价开始飞涨

  当然,这飞涨的粮价,也不全都是大量人涌入关中所导致的。

  在这后面,隐约可见关中这里世家大族的影子。

  董卓将一些洛阳的陵墓都给开了,才弄到的钱财。

  这个时候,正通过和种途径,飞速的自他手中流走,汇集到了关中这里的世家大族等手中。

  而且,那些人还趁机将很多从洛阳那里迁移而来的百姓,弄到他们手中,成为黑户

  事情千头万绪,最终都指向了两个字,钱和粮。

  董卓就算是之前趁着迁都,狠狠的收割了一批,获得了诸多的钱粮,也一样是不禁花。

  每日都有众多钱粮花出去,却基本上很少有进账。

  入不敷出。

  在这等情况下,董卓要是不着急上火才是怪事。

  有些时候,董卓是真的想要将刀子抡到这些人头上。

  只是,将刀子抡上去之后,他又没有合适的人可用,接替不了这些人的位置,将会导致关中这里更加混乱。

  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以往董卓倒不觉得,现在亲自当家了,才能够觉察到有多不容易!

  “文优,你觉得公伟此事如何?”

  董卓扭头望向李儒。

  李儒最近也是忙得团团转,只恨不得一个人当做十个人,百个人来使用。

  董卓手下文人不够用,他只能是拼命。

  长安这里的士人不少,其中很多都有才能,但就是不能为董卓所用。

  也就王允等一些人还可以,却也不敢完全信任。

  繁忙而又沉重的工作,令李儒脸上以往那习惯性挂着的笑容,都很少显露了。

  “岳父大人,公伟乃是你手下的老人手了,您对公伟一向可以。

  而公伟是一个什么性子你也知道。

  此番事情,只是一个凑了巧而已,您不必多想。”

  听了李儒的话之后,董卓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

  开始和李儒说起来其余的事情

  李儒离开之后,董卓面色依旧是显得不好看。

  王允的那些无心之语,令他心中升起了警觉。

  他担心他手下大将,和士人走的太近,从而会引发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若是寻常将领倒还好说,关键是华雄可不是什么寻常将领。

  之前仗打的极为漂亮,此时权柄也大,在军中威望不小。

  若是他真的

  董卓用力的摇摇脑袋,告诉自己不要这样想。

  可是这样的念头,很快就会再次升起。

  若是在洛阳之时,这件事情董卓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

  但此时来到长安之后,诸事不顺,将他弄得也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这样想了一阵儿,他忍住将华雄喊过来说上一些话,询问一些事情的冲动,决定先不动声色的看上一段儿时间再说。

  看看华雄和蔡邕等士人之间的关系,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伯喈,我听闻了此事,特来探望。

  当真是凶险。

  若不是那华蛮子出手相救,令爱只怕

  这华雄,以往只觉得他是一个粗俗野人,不曾想也会做出此等义举,之前倒是有些小瞧他了”

  蔡邕府上,王允望着蔡邕如此说道,带着意想不到与感慨。

  蔡邕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有些时候,事情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王允道:“这华雄对伯喈来说,可谓是恩情不浅。

  我等士人,讲究的便是一个投桃报李。

  华雄对伯喈有这样大的恩情,伯喈只上门致谢,只怕还有些不够。

  传出去,只恐有人会觉得伯喈无礼。

  说上一些不中听的闲话。”

  蔡邕闻言,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只是我思索良久,也不曾思索出什么好的办法进行回报。

  子师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可说与我知。”

  王允闻言,心中微微一笑,开口道:“华雄最近以兵刃架在人家脖子上收谋士之事,伯喈可曾知晓?”

  蔡邕点点头。

  这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毕竟事情发生时,他就不远处,目睹了全程。

  王允笑道:“这华雄为何会如此行事?

  就是因为虽拥有了开府建衙之权,却招募不谋士。

  以至于因此而沦落为了笑柄。

  可见这是华雄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而伯喈你为大儒,门生弟子也不少,此时倒是可以化解他的困难。

  可以将一些门生,送到他手下做事情。

  比如那顾雍顾元叹,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