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托付鸳鸯
作者:云物苍然      更新:2022-05-28 23:54      字数:2477
  一时,几个大丫鬟用了饭,琥珀、玻璃、玛瑙等留在外间守着门,鸳鸯一人进了贾母的内室,见贾母半歪着靠在床上发着呆,笑道:“老太太,我回来了。”

  贾母见她回来,对着她招了招手,待鸳鸯走近了,问道:“我换了下来的衣服可曾收拾了?”鸳鸯回道:“都收拾送去浆洗了。只是那串佛珠还在袖袋里,我也收起来了。莫不是老太太忘了给娘娘?”

  贾母叹了口气,不置可否,只说道:“既然这么着,你就好生收着,别叫别人知道了。”鸳鸯心中疑惑,却也知贾母不说,她是不能问的。

  贾母示意鸳鸯在床边坐下,低声说道:“鸳丫头,我有件事情要交代你。”鸳鸯一听,忙凝心敛神,屈一膝于床沿之上,半身犹立于地上,凑近了身子。

  贾母压低了声音将今日元春的话告诉了鸳鸯,鸳鸯听得着实一惊,不知这种事情贾母为何要说与自己听。贾母见她听得有些呆怔,轻叹一口气,说道:“论理说,这事我不该叫你知道。可今儿个这一病,让我有些担心,不知道什么我就一闭眼去了,我只能把这事托付给你了。”

  鸳鸯忙道:“老太太千秋正盛,怎么说起这样的话来。”贾母道:“这都是没准儿的事,谁又能知道老天爷是怎么安排的。”接着又说道:“我原想着年下宝玉回来,我就把那佛珠交给他,让他自己做个决断。可万一这中间我有个什么不好的,这事就交给你了。”

  鸳鸯疑惑问道:“这么大的事情,不商量二老爷和二太太么?”贾母冷哼了一声,道:“怎么商量?你二太太一心想为宝玉找个有助力的岳家,那时宝玉顽劣,她为着宝玉日后衣食无忧,就相中了她姨甥女儿,还弄出个什么金玉良缘来,还打量着我不知道呢。我只是看着两个玉儿还小,不理会罢了。再者她实在是愿意,纳了来给宝玉做个贵妾也是使得的。可现在呢,宝玉一心向学,以后的前途都是能看的见的,你们二太太越发心气儿高了,眼下她对玉儿确实不错,可宝玉若中了进士,她必是要拣高枝儿去攀的。到时候玉儿与宝玉的婚事更是艰难了。”

  鸳鸯道:“便是二太太不愿意,那还有二老爷呢,二老爷对林姑娘一向疼惜,想来是愿意的。”贾母摇了摇头,说道:“你二老爷是个迂腐古板的,最是讲究礼法,若是知道让宝玉自己选亲事,断断是不能同意的,反而会坏了他们的父子亲情。这事情只能是悄悄地去做了,然后再想法子让娘娘亲眼见了那串珠子在玉儿手上,才能让娘娘下懿旨赐婚,也才能全了两个玉儿的心事。”

  鸳鸯听贾母如此一说,心下便明白了过来,对贾母说道:“老太太请放心,这事奴婢放在心里,断不会和别人说的。若真有那一天,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不会辜负了老太太的嘱托。”

  贾母被她一句话逗笑了,说道:“哪里会让你去拼命。你只把这事记在心里,真出了事,你就偷偷把那个给了宝玉,告诉他一声便罢了。”鸳鸯不禁笑了,说:“婢子没经过什么事,难免有些张惶。”贾母说了这一会子话,自觉已把事情交代了,心中便不再有什么牵挂,只觉身子很是乏累。

  鸳鸯见贾母面露疲惫之色,劝到:“时辰不早了,老太太还是早点歇息罢。”说着服侍着贾母躺好,放下帐子,又转身将屋里的灯只留了一盏,其余都灭了,方出去外间。

  今日是琥珀和玛瑙值夜,鸳鸯叮嘱了几句,便和玻璃回屋歇下暂且不提。

  贾母素日里身子健朗,这次只是素日补的太过,又加之有些中暑,才生了这一场病,吃了些泻火的药,将养了四五日,便好了起来。众人悬着的心也都落了地。

  这日一早,贾母用过饭,三春并黛玉宝钗等人齐齐的过来了给贾母问安。贾母笑着让众人坐了。祖孙几个说着闲话。

  贾母忽的想起元春说起的宝玉制的胭脂水粉很好,便道:“我前几日去宫里,你们大姐姐说宝玉制的胭脂水粉很好,我原想着写了信去叫宝玉再制些来给你们大姐姐送进宫去。可你们大姐姐怕耽误了宝玉的课业,我就想你们几个经常和宝玉玩,想来也是会的,不如你们就给元丫头制上一些,也表一表姊妹之情。”

  姊妹几人相互看了看,面露难色。黛玉说道:“外祖母,我们平日里也和二哥哥一起制过胭脂膏子和那些香粉儿什么的,可到底只是玩一玩罢了,不曾记得完整。方子都在二哥哥那里,我们手里并没有,只怕是制出来的不合大姐姐的心意。”其余几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贾母笑道:“这个还不好说,我写了信去,叫他誊抄一份送回来便是了。”姊妹几人听了,纷纷说好,七嘴八舌地说了要制什么胭脂,要用哪个方儿。

  贾母在一旁看着,也跟着起了兴致,说道:“等那方子来了,你们就都过来我这里制,我要是高兴了,没准也要制上一回呢。”探春笑道:“合该如此,我们也给老祖宗解解闷。”贾母道:“明日里便派人去送信,你们可要一起写了信送过去?”

  众人都说要写,贾母便叮嘱道:“你们切不可在信中提及我生病之事,连二老爷和二太太我都嘱咐过了。宝玉在那边若是知道了,定是放心不下的,难免分了他的心。”众姊妹皆都应了,又说了一会子话,贾母见日头上来了,生怕热着她们姊妹,便让她们早早回去,省的扑了热气。众人起身辞了贾母回到园中自是去写了信来。

  且说保定这边,李贵收到府里送来的信,一刻也没耽误,骑马给宝玉送了来。宝玉却不在家,听赵府的仆从说贾爷是跟着赵先生的几个学生一齐去了百花屿,晚间才能回来。原来今日是学里的休沐日,宝玉前几日便与李敏、文禹、宋萱等几人约好出去游玩。

  李贵听了,向那仆从道了谢,又嘱咐道:“麻烦贵管事见着了我家二爷,就说我来过了,让他派了茗烟家去找我。”那仆从应了,李贵又掏出一把子铜钱谢过了他,才上马回去。

  晚间,宝玉在外面和李敏、文禹、宋萱等人吃过了饭,方才回来。进了门那仆从便上来告诉了宝玉下午李贵过来了。宝玉不知何事,忙派了茗烟去了那处宅子。

  茗烟领命而去,半个多时辰后拿着两个匣子过来,说道:“我还道是什么急事,原来是京城里来了信。这李贵留个话也不说清楚,害得我一直提心吊胆的。”

  宝玉接过匣子,笑骂道:“你这皮猴子,李贵也是你能叫的?那是我奶兄,你好歹也得叫一声李大哥才是。知道你辛苦了,快别叽歪了,赶紧回去歇着吧。”茗烟又嘟囔了两句,这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