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师生初见
作者:云物苍然      更新:2022-05-28 23:52      字数:2391
  这听住了笛声的人正是赵毅。他这几日左右无事,在庄子上温习了几篇文章,做了一幅画,写了几张字,觉得有些烦闷,便独自一人到百花屿上散散。将要行至观景楼时,就听见楼中穿来清亮悠扬的笛音。这赵毅也是喜好器乐之人,闲来无事时常常翻看翻看乐志,对乐志中所说“大乐必易”总是一直不解。不成想今日听到的这笛音,刚起时便是“宫、商、角、徵、羽”,让赵毅心中顿然了悟,心想:这谱曲之人真乃奇才,怎想得将五音倒叙来起头。细细听来,音韵甚简,却难得的大气磅礴,激荡人心。

  赵毅耐不住心中的赞叹,脚下不由自主转到观景楼前来,抬头往二层看去,但见一年轻小公子,凭栏而立,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白玉冠,齐眉勒着艾绿云纹抹额,穿一件霜色银丝线绣竹叶直袖,束着与抹额同色的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无花纱褂,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看其外貌最是极好。细风微起,扑簌簌地吹起那小公子的衣摆袍袖,配着那曲子,仿若要乘风而去。赵毅心下忍不住赞叹:好一个的小哥儿,真如谪仙一般的人品。

  宝玉在二楼上,见楼下一中年文士注目于他,也不脑,将笛子收了,对着那文士辑了一礼。赵毅见状,举手还礼,待欲离去,又心下甚痒,不由说道:“在下有一疑问,还请小公子解惑。”宝玉忙道不敢,下得楼来,说:“小子不才,不敢班门弄斧。”

  赵毅道:“敢问小公子,刚才所奏之曲为何人所做?实乃大乐也。”宝玉一怔,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赵毅见状,忙道:“是我唐突了,还请恕罪。”宝玉见他如此,只好说是从友人处得此曲谱,而友人则是从一隐士处得了来的,真正出处,无法考证。又说:“此曲本为琴笛合奏,今日我所奏为笛谱部分。”赵毅善琴,听闻尚有琴谱,更是心痒,有心讨要琴谱,却又自觉冒犯。正踌躇间,宝玉又说:“先生若是喜爱,留下地址,小子回去写了来差人送与先生去。”

  赵毅听闻大喜,要知当世此类琴谱多为私家珍藏,不会流于繁世,忙作揖谢了。宝玉却不觉得什么,这个曲谱在前世网上随随便便都可以找到。

  赵毅见天色尚早,便邀宝玉同游百花屿。赵毅、宝玉、茗烟等人迤迤逦逦,沿岛中阡陌而行。二人一边游看一边闲话,赵毅发觉这小公子虽年纪小,却往往言之有物,不由起了惜才之心。而宝玉则觉得这文士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却又不似那道学先生般迂腐,心中甚是钦佩。

  行至百花屿的另一边,便见前方遥遥的有一处村落,青砖碧瓦掩映在绿树从中。赵毅指着那一处笑道:“那里便是我家,不如小公子到我家喝一杯清茶,歇一歇脚?”。宝玉一想,与其回去写了曲谱再差人送来,不如就去他庄子上,现给他写了来也方便,也就应了。

  行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进了村子,见一座二进的高檐青砖大院立在村子中间,正是刚才影影绰绰看到的建筑。几十间略有些低矮的青砖瓦房或泥草房围在旁边,进进出出的人见了那文士,皆是诚心诚意地行礼问好,口称赵老爷。

  宝玉心想:看这情形,这文士应是耕读之家,看来那些佃户的尊敬之意,想来这赵老爷待佃户也是极好的,不似那刁难盘剥之人。

  赵毅让了宝玉进了院子,二人在外书房中落了座。宝玉四下看了看,见这书房的布置与三妹妹探春的秋爽斋甚是相仿。皆是三间屋子的式样,中间并不曾隔断。宝玉心想:这赵老爷相比也是和探春一样,是素喜阔朗之人。暗暗咐道:这样的人,一般是性格大气,志向高远之人。

  只见屋子正当中摆放着一张酸枝大案台,案上笔洗、笔筒、笔架、笔插、笔掭、砚滴、砚屏、砚匣、水丞、墨床、臂搁、镇纸、印章、印盒一应俱全,皆是雅趣之物。挨着案台的上设着茶叶末釉黄绿地大画缸一对,内插的画轴如树林一般,皆是古檀为轴身,隐隐有股木香。

  在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牧牛图》,一童子坐于树下吹笛,老牛侧卧一旁酣然入睡。左右挂着一副对联,笔走龙蛇,朴拙雄浑,其词云: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宝玉细看,落款均是:清居斋主人,却不知这清居斋主人是何人,书画皆有禅意。

  西间地上有一张酸枝木嵌瘿木面灵芝纹琴案,案上置着一张琴,配着青白玉琴轸,白玉雁足,玉质细腻,冰润荧洁,岳山高起处嵌作紫檀,冠角亦为紫檀材质,琴面嵌螺钿徽。宝玉虽不知这琴的出处,但见那琴如此古朴精致,想来也是出自名家之手。

  东边临窗设一透雕云纹护屏矮足榻,榻上铺着锦蓉簟,榻上头又设一个极轻巧五福黑漆小几。北墙和东墙上是两张极大的大书架,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插不进一个手指头。

  宝玉见了这般的铺陈摆设,心中赞叹:这赵老爷真是风雅之人!

  二人在榻上小几两边落了座,有小厮进来奉茶,放于小几之上。宝玉端起茶盏品了一口,乃是明前龙井,入口柔和清香,还略略带一丝回甘。赞到:“真乃好茶!”

  赵毅笑道:“人常说:采取龙井茶,还烹龙井水。咱们这里离杭州甚远,自是取不来那龙井水。这不过是取了鸡距泉的泉心水来烹茶罢了。”宝玉心道,这老兄真是够讲究的啊,喝个茶还得要泉心水。前世听说清朝的皇帝喝的水就是玉泉山上的泉心水,这泉心水最为轻浮,入口甘甜,但取之不易。取水时需要计算时辰,并且取用之物需纯银打造,方不至于污了那水。

  赵毅又说了一会子茶经,宝玉听着颇感兴趣,不过见天色不早,便说:“天色已晚,小子还要回至城中,就不多打扰先生了。待小子把那琴谱写了来罢。”赵毅听了,忙谢了又谢,走到大案台前,铺了纸,又亲手给宝玉研了墨。宝玉取了一只紫毫笔,照着前世的记忆写了减字谱。说起这琴谱,前世时都习惯看简谱,第一次从姐姐那里看到减字谱时,他直接称之为天书。也是跟姐姐合奏的次数多了,又有姐姐的讲解,慢慢也就记住了。

  写完了谱子,宝玉等人便告辞离去,赵毅亦是送至村口,方转身回去。说来这二人也甚是有趣,都以为此次是随性偶遇,日后不再相见,便都没有告知对方姓甚名谁。这才有了后面宝玉的惊喜和赵毅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