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望岳一处惊四方
作者:39号楼主      更新:2022-05-28 19:03      字数:2388
  “放屁!谁问你画的怎么样了!”钱胖子喝了一声,“老子就问你是不是那小丫鬟拿来的?”

  账房先生眨巴了眨巴也眼睛,笃定地道:“没错,就是她!”

  钱胖子还得到了另外一条关键信息,那张少女酣睡图似乎也是跟那小丫鬟有着莫大的关系

  钱胖子闻言一张胖脸顿时乐开了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笑容,肥硕的身子跟个肉球儿似地走一溜小跑到了沈重跟前,将他的发现如实地禀,沈重瞟了那册薄上的名字一眼,一下子就认出了是老友楼翁的嫡亲孙女,不禁愣在当场。

  陆无涯听说人找到了,劈手夺过册薄,激动地道:“楼清漪,楼清漪……难道是个女子?”

  沈重尴尬地一笑,这位老友除了画之外什么都不过问,什么过不关心,忙道:“此女的祖父你也认识。”

  陆无涯奇道:“何人?”

  “以前常跟你探讨丹青技法的楼翁!”

  文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以往楼清漪的爷爷身体康健之时,他们多有接触,楼、陆两人经常为画画的事吵得面红耳赤。

  “竟然是他!快快,赶紧把楼翁的宝贝岁女找到,我要向此女讨教一番!这老东西竟然瞒着老夫教他孙女私货。”陆无涯霍然起身。

  沈重讶然失笑,之前发生了那么一档子事,人家一个女子怎么可能还留在这里。

  陆无涯得知楼清漪可能已经离开,立即就急了,死活要追人家去,没等走出大厅,木屐已经跑掉了一只,模样极是狼狈。

  沈重急忙命下人将那两幅画卷好带上,他自己不等一切收拾停当,便匆匆地往外赶。

  楼翁仍在卧床,而那陆无涯心中只有他的画,到了楼府还不一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原本以为这两名老者的诗会到此便结束了,哪知沈重还刚刚到了大厅中央,便听一个书生高声喊道:“沈翁留步,先生,留步啊,留步啊……”

  沈重急急回头,却见喊住自己的是他的一名学生,忙问道:“子良,何事?”

  其实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悦,这名叫作子良的学生倒也用功,只是平时提出来的问题实在太多,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沈重只算得上是大儒,但并非百事通。

  不过,既然当众被叫住,他也不好转身就走。

  那学生叉手行礼道:“先生,方才学生好像看见这泰山图的后面还题了一首诗句。”

  沈重面色微愠,心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即便再有一首诗,也是蹬不得大雅之堂的歪诗,有甚可说的?

  此时,他转念一想,不对啊,楼家家教甚严,楼翁为人又正直,楼清漪举止大家,温婉恬静,贤良淑德……

  这样的歪诗岂是楼家孙女能够所作的出来的?

  方才他只顾着拦住陆画痴,竟是忘记这茬了。

  众书生士子们纷纷围拢上来,想法不一。

  有的单纯地想知道这泰山图后面的诗句内容,有的是等着继续看笑话,有的则是因为楼清漪的缘故,这个女人在今日的诗会上竟然两次成为焦点。

  面对众人的“苦苦相求”,沈重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将那“歪诗”公之于众,想必这些书生士子们看了听了也就是一笑了之,最好不要耽误他去追那陆画痴。

  “打开,子良,就由你念与他们听!”沈重实在是无心看那劳什子诗句,索性交给了自己的学生。

  “是,先生!”

  画卷再次徐徐展开,那学生清了清嗓子,张口就要念了起来……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子良的声音饱含磁性,放到现在完全可以当个播音员或者去朗读者节目当嘉宾。

  他念得很慢,声音在大厅内久久回荡,沈重痴痴地望着那副泰山图的背后,嘴唇哆嗦着、嗫喏着,浑浊的眸子中甚至噙着泪花。

  建安以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文壮节,抑扬哀怨,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曹操的四言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

  曹丕的成就不如其父与其弟,但却有两首七言诗别开生面。

  而曹植的作品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表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派,曾有人说曹植在诗人当中的地位是“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评价得简直不能再高了。

  继建安文学之后的是“正始文学”,其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正始是魏帝曹芳的年号,这时曹氏宗室的势力日微,大权日益落入司马氏手中。

  司马氏为了篡权的目的,一方面收罗亲信,一方面诛杀忠于曹魏的人。

  这时一些不满现实、不愿依附司马氏的人,为了逃避诛杀,便扯起了希求隐逸、企慕老庄的幌子。

  他们蔑弃名教,以酒浇愁,口里说着不问世事,但又按捺不住满腹的牢骚,所以嵇康终于被杀,阮籍仅得幸免。

  嵇康的人品可贵,诗作留得不多。

  阮籍有《咏怀》诗八十二首,建安诗歌的那种关心离乱、反映和同情人民疾苦的内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忧患个人得失的哀叹;

  那种奋发上进、改变现实的慷慨雄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极隐遁、保命养生的老庄哲学。

  但是,他毕竟又不能真正地做到“忘世”,于是又恍惚迷离地时而流露出一些愤世的不平。

  一方面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一方面又颇多感慨之词。

  西晋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十几年,随后国内便出现了司马氏皇族内部的“八王之乱”,紧接着便是匈奴的南下,整个北方陷入了“五胡”的混战之中,西晋王朝也就由此告终了。

  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是一个被世家旧族所挟持的小王朝,司马氏本身从一开始就没有它的独立性。

  这个王朝在它所存在的百余年中,抛开它的尚清谈、讲玄理、无力而且也无心恢复中原不说,即使是在它所盘踞的建康一带,战乱和政变也是接连不停的。

  例如王敦、苏峻、王恭、桓温、桓玄。

  有的打破京师,有的悍然称帝;

  再加上孙恩、卢循的农民大起义,这个偏安王朝哪里还有一天安定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