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枯荣大师,跻身二流(新的一周求推荐)
作者:十月既旺      更新:2022-05-26 04:00      字数:2453
  枯荣大师修炼的武学名为《枯荣禅功》,相传乃是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而枯荣大师目前已经练到了“半枯半荣“境界。

  在《天龙八部》故事之中此人虽只出场一次,但武功极高,而且看破红尘,品质高洁,一心为善,胸襟博大,令众人崇敬,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眼见此等绝顶高手在自己眼前,宋谦身体不由微微颤抖起来,这不是恐惧所致,而是因激动而导致的颤栗。

  虽然穿越到《天龙八部》的世界已经有半年了,一些剧情人物也见过不少,抛开未来的段誉不说,辛双清、段正淳也算是一方高手了,但枯荣大师可以说是他至今为止在此方世界见到的第一个绝顶高手。

  宋谦恨不得现在就能和此等高手交手一番,不过考虑到自己现在武功尚浅,各路武学仍是初学,还不够火候,旋即放弃了这作死的想法。

  在宋谦思绪纷飞的时候,背对着大门禅定打坐的枯荣大师突然转过身来,饶是宋谦先前有过心理准备,也被对方半枯半荣的脸颊吓了一跳。

  段誉见此也是一愣神,不过涵养极佳的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脸色,段正淳、段正明两兄弟以前见过枯荣大师,此刻只觉其武功又有精进,更加深不可测了。

  段正明与段正淳对视了一眼,由段正明上前拜到:“枯荣大师,您当年交代我留意的‘天刀传人’找到了,便是这位宋谦小友。”

  枯荣大师闻言,毫无表情的脸上睁开了双眸,宋谦只见一道深邃的目光向自己望来,仿佛自身被看透了一般,当即深深吸了口气,定神行礼道:

  “晚辈宋谦见过枯荣大师,家祖正是‘天刀’一脉。”

  “本因,你带众人先行退下,我与宋小友单独洽谈会。”枯荣大师的目光终于从宋谦身上移开,对着天龙寺方丈本因说道。

  “是,师叔,那吾等先行告退了。”本因方丈双手合十唱了声佛号后带着众人退了出去。

  静!

  见众人都出去了,枯荣大师又闭上了双眼,低声诵读着经文。

  宋谦脑中充满疑问,见此状况不由有些苦恼:这是何意,不是有事要和我谈吗?

  就这么待了一会,宋谦只觉一股热意从枯荣大师身上崩发而出,在这股热意之中宋谦只觉浑身舒畅,宛如泡在温泉池了一般。

  感受着热意中带有着茂盛的生机,宋谦凝神安定下来,也在禅院中,练起了《九阴真经》内功心法的第三重来。

  热气在缓慢凝聚着,渐渐的,宋谦额头上冒起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汗珠,他调整了下姿势,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静心绝虑,起动丹田寒气防止热气侵入。

  想着口诀中所记载的方法,以第二重所练寒气用以抗热量,此乃“真阳中求真阴“。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宋谦周身因寒热交替不禁冒出了阵阵雾气,他察觉到体内真气正在一缕缕的冲刷着自身经脉,甚至慢慢向任脉袭去,心中不由泛起喜意。

  按着速度下去,估计不出月余《九阴真经》内功心法第三重就能圆满了,届时便能拥有江湖二流高手的实力了。

  在宋谦沉浸在修炼中的时候,对面的枯荣大师缓慢睁开了双眼,疾步行至宋谦跟前,手作指状,在宋谦身上戳了起来。

  心神聚焦在周身经脉上的宋谦突然感觉到真气像是装了推进器般,以方才数倍的速度冲击着全身经脉。

  “这...难道是枯荣大师出手相助。”宋谦心中恍然,当即凝神安心运行起真气来。

  确实是枯荣大师正在以“一阳指”刺激其穴道,帮助他快速修炼。

  又过了片刻,宋谦察觉到任脉仅差一点便能贯穿之时,体内真气运行速度逐渐又慢了下来,在他刚要收功惋惜的时候,枯荣大师再度出手,宋谦只觉一股生机从经脉处滋生而出,真气后继有力,终于再坚持了半个时辰后贯穿任脉,亦达到九阴真气第三重圆满。

  平复了体内真气后,宋谦收功睁开双眼,他只觉自己此刻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在察觉到自身体内庞大的真气后,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

  此时的他凭借着数门高深武学,自认为能胜过大多数江湖二流高手。不过当其看到旁边面无表情看着自己的枯荣大师时,这股傲气顿时就消失无踪了。

  起身冲着枯荣大师恭敬地行了一礼,宋谦郑重地说道:“多谢大师出手相助,日后天龙寺有难在下必定竭力相助。”

  “无需如此,今日之果皆是前事之因,一饮一啄,自有定数。昔日你先祖助我段氏立国,又助我平叛,今时我助你修行武功皆是因果循环。”枯荣大师仍旧一副无悲无喜的语气。

  不愧是大师,看破红尘,品质高洁,一心为善,胸襟博大,令人崇敬。虽然枯荣大师说是还因果,但宋谦实打实的受了好处却是真的,当下也不再多言,日后用行动说话就好。

  看着枯荣大师再度背过身去,宋谦识趣的告罪一声,轻悄悄的退了出去。

  此时院外,段誉正无聊的走来走去,眼神时不时的飘向院门:“大哥在里面这么久怎么还没出来?不知枯荣大师有何事要与他说这般久。”

  “好二弟,可是想大哥了。”此时院门缓缓打开,一道熟悉的声音出现在了众人耳边。

  段誉一听急忙凑上前去,在得到父亲以及伯父的眼神暗示后,没多嘴询问,不过他察觉到自己这位大哥身上得气势比先前更甚了几分,心中不由几分了然。

  宋谦此时内力刚刚突破,正是锋芒毕露,未来得及收敛之时,段正淳看着武功大进的宋谦,不由直感慨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在确认了枯荣大师无其他吩咐之后,本因方丈便招呼众人前去五观堂食用斋饭。

  五观堂,也叫斋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也称之为香积厨因。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而得名。

  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