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冬考之事
作者:泮生      更新:2022-02-27 17:47      字数:3212
  晚膳后并未歇息,穆苏同外祖父去了书房,白日里书院太过仓促还有许多该说的话不曾同外祖父说,入书房后郑重的将一路记录下来的手札和所画河流图交予外祖父便坐于一旁静静等着,仿若交上答卷等待成绩的学生。

  苏章远看的认真,许久才放下手札,久久还不曾回过神来,稍缓片刻抬眼看向穆苏沉声道:“如按此法,南北之患极可解!”

  听见外祖父的肯定,穆苏面上露出笑意,心下也高兴。

  “距春闱仅有三月,这两年多你在外游学不曾在书院潜心学习,如今参加会试可有不安?”苏章远眼神温和的看着自己的外孙,口中问出的话语却是直指心底,毫不委婉。

  穆苏听闻,默了片刻后答:“不瞒外祖父,确有一些。”

  “可还记得两年前你决心要出门去游学同我说的话?”苏章远听了穆苏的回答并不斥责,转而问起。

  穆苏点头:“记得。”

  “既记得就不应有何顾虑。”苏章远淡淡开口,一句话便让穆苏的不安消散;是的,两年多前他信誓旦旦的同外祖父言明游学于他有益,为何此时却不自信。

  “嗯,孙儿明白了。”已然知道了外祖父用意,穆苏重重点头。

  苏章远见穆苏面上有些豁然,看来是已经想明白了,继而开口:“距春闱尚有三月,这些时日你可回学院潜心温书,做全准备。”

  “孙儿亦有此打算。”

  “夜深了,早些回去安置吧。”

  烛火熄灭,重归黑夜。

  翌日,穆苏卯时便起床洗漱收拾,一如往日同外祖父辰时赶去书院;一入甲字院外便看见窗边头颅微微向外倾,眼神飘忽并不认真温书的江淮,穆苏见此唇角微勾,心中觉着好笑。

  一直暗中盯着院门的江淮自然也看到了穆苏,立时挥手面上扬起爽朗的笑容,讲台上的夫子轻咳了两声,江淮才收敛。

  穆苏提着书箱,于学堂门外躬身向里面的夫子行礼,夫子放下手中书卷受了穆苏的礼随后温和开口:“既回来便要安心求学,同往日一般勤奋苦读才是。”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穆苏认真听训,再行一礼。

  夫子点头:“快些进来,莫要耽搁。”

  “是。”穆苏提着书箱行至江淮旁边坐下,江淮面上的笑意便没停下来过,便是温书也不认真,直至下课夫子离去,这才开口,想来是憋了许久。

  “我还以为你舟车劳顿又离家许久,定要在家好好歇息几日才回书院,却不曾今早在路上便看见你与院长一同来书院了。”

  穆苏笑笑:“距春闱仅有三月,得抓紧些才是。”

  “可莫要再同我说春闱临近,这些时日哪里都能察觉到,你看众位同窗们手不离卷,只差头悬梁锥刺股。”穆苏抬眼看向学堂内其他甲字班的学生,确如江淮所言皆是刻苦认真,气氛凝重。

  “不说书院里这凝重的气氛,因着春闱临近近日我在家中也并不好过,父兄时刻盯着真是一刻不得松懈。”江淮说着轻轻叹了口气,瞧着压力确实有些大。

  穆苏轻拍江淮的肩膀,劝慰道:“熬过去便好。”

  “有理有理,熬过去便好。”江淮闻言笑道,继而又想起什么开口:“不过这次春闱科考总算是能与你同行赶考,同在贡院参加会试;往日每每科考都是送你前去码头赶考,今次我也能远行科考,且是同你一道科考,想想倒也是新奇。”

  “确实。”穆苏忍不住想象了一下,从来便是他孤身一人远行科考,倒还从未与他人一道过,也不禁有些期待。

  说话间,前面的康旬眉头微皱拿着一道策问转身过来询问:“穆兄,这道策问摸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出题者究竟想要问些什么,你同我看看该如何下笔作答。”

  “好。”收了同江淮闲谈的心,拿过康旬手中的策问认真揣摩。

  江淮见状不再开口闲话,凑上前也认真看着康旬拿过来的那道策问。

  “这题应当如此……”思索了片刻,穆苏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开口同康旬讲述,一旁的江淮似是也想明白了,开口同穆苏一同探讨,两人所想竟大致相同,一时起兴就此深入谈论许久,直至夫子回来方才停止,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康旬已然转过身去。

  “哎,本以为在外游学两年之久风餐露宿的,你肯定没什么时间看书,不同我日日在这书院潜心求学,此次定能赶上你;却不曾想你这学识仍是如此厉害,看来我是妄想了。”江淮摇了摇头叹息。

  闻言,穆苏轻笑;不过心下却是十分惊讶于江淮的学识确实比之两年前已然是突飞猛进,方才同他谈论,听其言语便能得知。

  “江兄这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或可赞一句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听了穆苏的称赞,江淮心下十分高兴,嘴上谦虚:“哪里哪里,许是因为近日家中父兄看管的牢了些。”

  江淮说着忽然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一事不曾与你说。”

  “何事?”

  “如今已是腊月,还有一月左右便要新年;书院惯例,甲字班学子赴春闱者年后不必再入书院,皆是年后便奔赴京城参加二月的会试;为了书院声名书院往往会在年前为甲字班赴春闱的学子举行一次考试,目的便是测一测是否能榜上有名,考题皆是院中大儒所出,难度甚至比会试考题稍难些,因是冬末便称冬考,若是这场冬考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日会试胜算极大;你回来的时间巧,这冬考还未开始,近日书院夫子们已经在筹备,看来你还得考一考这冬考。”

  江淮缓缓将冬考一事告知穆苏,说完脸上带着些幸灾乐祸的笑意,十分高兴穆苏能陪同自己一道经历这令柏江书院所有甲字班学子闻之慎重,丝毫不敢懈怠的冬考。

  听完江淮的一番话,穆苏了然倒是还真不曾知道;外祖父不曾同他提及过,柏江书院甲乙丙丁几个班几乎是天然隔了一层,不亲自到这里于其间内情也并不十分清楚。

  “好好准备,争取冬考重新拿回甲字班第一的位子;这两年你不在,这榜首的位子一直是被那位祝景升给占据的,听传闻他对你还有些许不满。”说到这里江淮压低了声音,眼神看向前方,穆苏顺着江淮的视线看去果然瞧见了一年轻学子,落座前排,正聚精会神温书。

  穆苏仔细看了看,有些疑惑:“此前我不曾看到过甲字班有此子。”

  “你在外两年多自是不知道内情,一年多以前皇上喜得嫡子又逢太后大寿,皇上大喜下旨开设恩科,这祝景升一举考中还是咱们淮安府的解元,回来后递上拜帖想来柏江书院求学,以他之资书院自然是无有不允的,据说院长亲自为他出的考题,答的极好,自然就升到了甲字班。”江淮声音压得极低,向穆苏道明这其中内情。

  “他为何对我不满?我不曾同他结怨。”

  江淮闻穆苏此言,没好气开口:“你是读书读傻了不成?一山不容二虎,你是泰安府的解元,他是淮安府的解元,自然便是对手;且你在临淮城的传闻可不少,坊间谈及你皆是十岁童生,十三岁秀才,十六岁解元,连中四元,称得上天纵奇才;如今这祝景升虽不及你十岁童生,连中四元,可人家也是十一岁童生,一路科考从未落第,甚至十五岁便得中解元,比你当你当年中解元还小上一岁。”

  说至后面声音大了些,引得左右两旁人侧目,江淮连忙住嘴再次压低声音道:“不说外面,单说书院便有许多人将你俩放在一起作比较,你不在自然听不着,可这祝景升可是日日听着,现下你回来了,谈论的人越发多了。”

  听了江淮的解释,穆苏总算明白了这些弯弯绕绕,没想到此番回来竟还有这桩事;不过他倒是对这祝景升还挺好奇的,他这个天纵奇才总归还是有些虚,人家可是真正凭借真本事,古代十五岁的举人可是稀奇的很,而且还是个解元。

  正想的入迷,不料前面端坐温书的人忽然转了身,径直同穆苏对视,穆苏来不及收回视线,索性也不躲闪直直对上,确如江淮所说,这祝景升看来对他确实有些不满,眼神冷漠且有些敌视。

  不过倒是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过了片刻这祝景升便转回身去,继续温书;穆苏轻笑也不再纠结,收回视线。

  “今次冬考的考卷出的极好,去岁翰林院一位老侍讲告老还乡,祖籍临淮,书院将其请来任书院夫子;翰林院侍讲能入翰林院的不用多说你也只知道,学识定是能算得上天下读书人当中的佼佼者,且他也出过几次科考的试题,深知其中深浅,此次冬考试卷便是由他主持,你当好好准备。”苏章远认真嘱咐穆苏。

  “是,孙儿知道。”穆苏点头。:,,